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2006~2007年度福建省春花生区域试验结果为材料,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花生品种莆花1号和泉花10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与比较,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莆花1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优于对照品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花生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秋乐花177是秋乐种业以开农30做母本、开选01—6做父本,采用套龙骨瓣杂交技术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早熟、抗病、适应性强等特点。两年河南省区试结果表现,秋乐花177荚果产量和果仁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花育19号增产11.1l%和11.39%。河南省麦套花生品种生产试验中,荚果产量和果仁产量分别比对照豫花15号增产14.20%和14.40%。2013年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适宜在河南、山东、河北等北方花生产区春播、麦套种植或夏直播。  相似文献   

3.
低脂肪高产出口型花生新品种花育17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花育17号系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以鲁花9号作母本,79266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低脂肪出口型花生新品种。经检测,脂肪含量44.6%,比一般大花生低5个百分点,内在和外观品质符合普通型传统出口大花生标准。在山东省区试中平均荚果产量3961.5kg/hm^2,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2.5%;全国北方区区试中平均荚果产量3766.9kg/hm^2,比对照鲁花9号增产14.8%。1999年和2001年分别通过山东省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获国家科技攻关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  相似文献   

4.
花生区组间杂交新品种花育31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育31号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生物技术部分子育种组利用不亲和野生种育成的国内外首个大粒型的花生属区组间杂种品种。在山东省两年区试中,平均荚果产量341.65kg/666.6m^2,籽仁产量248.97kg/666.6m^2,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8.16%和9.26%。生产试验荚果产量331.05kg/666.6m^2,籽仁产量243.68kg/666.6m^2,分别比对照丰花1号增产7.19%和11.78%。2009年3月23日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泉花10号是泉州市农科所通过人工有性杂交育成的高产、稳产、抗青枯病、优质、适应性较广的花生新品种。经试验、示范及推广种植,均较对照种和生产上的当家品种增产1—2成。本文报告了该品种的选育程序、选育效果及其特征特性,及花生新品种选育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超高产花生新品种粤油7号引进和示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从广东等省引进6个花生新品种,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示范结果显示,粤油7号表现超高产特性,干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均比当地对照种增产14.7%以上,粤油7号抗多种病害,矮壮抗倒伏,适应性强,适宜在江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宜福建省种植的花生新品种,对从南方花生区引进的9个新育成的品种(泉花6号、泉花8号、龙花163、龙花243、莆花1号、粤油93、粤油45、桂油21和泉花7号)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荚果差异不显著,均适宜福建花生区种植。但各品种主要性状存在差异,可根据主要性状以及当地条件因地制宜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8.
79266 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利用鲁花1 号作母本,混巨5 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花生品种。1988~1990 年在全国(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荚果和籽仁比对照分别增产2280% 和1711% ,居参试品种之首。该品种具有苗期长势强,光合性能好,干物质积累多,单株结实率高,果柄短,结果集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日花1号是日照市东港花生研究所以鲁花3号做母本,花选1号(花育16号)做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抗病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抗青枯病、适应性广等优点。在2005~2006年山东省花生品种大粒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单产荚果4881kg/hm^2、籽仁3570kg/hm^2,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3.0%和4.4%;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荚果4719kg/hm^2、籽仁3382.5kg/hm^2,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3.1%和2.9%。该品种于2008年4月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我国北方花生产区作为春播大花生品种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0.
以中花15为对照,对引进的龙花128、泉花551、泉红花1号、天府29、天府30、天府32、天府33等花生品种的农艺性状、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等进行综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泉红花1号、龙花128、泉花551产量较高,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合常德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加工专用型花生品种适宜栽培因子及加工属性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品种(A)、穴粒数(B)及种植密度(C)三因素正交试验,同时进行品种加工属性研究。结果表明,品种和穴粒数的极差R′较大,其次是种植密度。泉花538的加工成品率和一级品率分别比对照高4.4和9.7个百分点,泉花627的加工成品率和一级品率分别比对照高5.3和9.3个百分点,这两个品种的产量分居第一、二位,而且加工属性较佳,适宜加工咸酥花生。另外还就各因素对产量影响以及最优处理组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花生春秋播主要性状表现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广昌 《花生学报》2009,38(2):39-43
用福建省目前种植的6个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花生春、秋播主要性状表现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季节花生主要性状表现不同,秋播随海拔升高,花生主要性状也发生明显变化。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春播宜选择有效分枝多,果大仁大的品种,如粤油7号和闽花6号等,秋播宜选择荚果大小适中、果饱、出仁率高的品种,如泉花7号和汕油21等,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3.
宽幅麦套花生与小麦有较长共生期,其生长发育有前期晚发、后期缓降和中期猛增的特点。生育中期猛增是干物质累积的关键,此阶段(始花后80天)中所累积的干物质量,占全生育期累积总量的87.6%,是转换成经济产量的基础。在收获前40天内荚果增长量,占荚果产量的68.6%。采取用养结合集约耕作施肥一体化;良种配套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改变种植方式发挥边际优势;规范种植;早套覆膜严把播种质量关;根据生长特点加强促保管理等配套技术,实现小麦花生双300—400公斤。  相似文献   

14.
花生新品种泉花10号高产生理基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产花生品种泉花10号生育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花量适中且集中在前期,叶面积指数大,净同化率高,干物质积累多,分配系数大,库源协调等特性,是泉花10号高产的重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讨单粒精播花生生理性状和产量性状对密度和氮肥的响应。选择山东省烟台市招远鲁东丘陵地,作物两年三熟。2018和2019年,以出口大花生品种花育22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设置了3个种植密度(12万、20万、28万株/hm2,分别表示为D1、D2和D3)和4个施氮量(0、50、115、180 kg/hm2,分别表示为N0、N50、N115、N180),于不同生育时期调查分析花生SPAD值、植株和产量性状。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均显著影响花生叶绿素含量、干物质量、植株性状和产量性状,且两者互作效应显著。在D2密度条件下,花生荚果产量较D1密度和D3密度分别高24.31%~45.04%和10.57%~15.13%,成熟期叶绿素含量分别高3.70%~27.82%和6.10%~18.94%,成熟期干物质量分别高7.31%~32.34%和10.65%~34.59%,且差异性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在D2密度下,施氮量在50~180 kg/hm2范围内,花生荚果产量、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量均显著高于无氮处理,各施氮处理表现为N115 > N180 > N50 > N0,以施氮量为115 kg/hm2时花生荚果产量最大,较N50和N180处理分别提高了6.83%和3.90%,叶绿素含量、干物质量和植株性状也协同提高。综合考虑生理性状、产量性状等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单粒精播花生栽培在低密度12万株/hm2下,花生主要产量性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以种植密度为20万株/hm2,施氮量为115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2011、2012年全国(长江片)花生区域试验资料进行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2011、2012年泉花551区试荚果产量分别为4699.5、5086.5kg·hm^-1,分别居参试品种的第2位和第1位,比中花15(CK)分别增产7.17%和13.12%,均达极显著水平;荚果产量主效应分别为0.26和0.50,说明该品种丰产性好;回归系数分别为1.1953和0.9596,说明对环境反应不敏感;高稳系数分别为71.53%和80.17%,说明该品种稳定性较好;由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值可以看出,泉花551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泉花系列花生品种高产性状及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泉花系列花生新品种的高产性状及生理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花生新品种均表现分枝多、结荚多、出仁率较高、单株生产力高等优良特性。泉花系列品种还表现花多且集中在花前期,叶面积系数和光合势大,叶绿素含量较高,干物质累积较快较多,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强等优良生理特性。高产育种上应把分枝多、果多、果饱、出仁率高等性状作为单株选择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以福建省主栽品种泉花10号作参照,对闽花6号的生长发育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闽花6号单株结果数、饱果数、百果重和百仁重均高于对照,单位面积产量比泉花10号高22.98%。该品种开花较集中,有效花多,成针率高,另库源较协调,光合产物更多地分配到地下部。  相似文献   

19.
Southern stem rot, caused by Sclerotium rolfsii Sacc., is a destructive soil fungal disease of peanut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To evaluate resistant germplasm, a total of 256 peanut accessions were investigated on their resistance to southern stem rot in 3 environments by artificial inoculation. Varianc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disease index w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environment, genotype and genotype ​×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Peanut accessions of var. vulgaris type exhibited higher resistance to southern stem rot. Disease index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inoleic acid content, whil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oleic acid content. Six resistant accessions were identified, including Hua 28, Shandongzai, ICG 6326, Quanhua 7, Quanhua 9 and Guihua 836, with their disease indexes under 40 and mortality were less than 30% in the three environments. The identified resistant accessions showed the great potential to be applied in resistant peanut breeding, and would be good genetic resources for enhancing the resistance to southern stem rot.  相似文献   

20.
花生新品种泉花327的选育与生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泉花327系泉州市农科所育成的花生新品种。经多年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高产、稳产、优质等优良特性。生育特性研究结果,泉花327表现开花集中、结荚性好、叶面积指数(LAI)较大、净同化率(NAR)高、干物质积累多、库大、源大、库源协调等,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花生的生育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