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太阳能热水器分类 1.按集热器形式分 (1)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可细分为全玻璃真空管式、热管真空管式:U型管真空管式。常用的为全玻璃真空管式,其优点:安全、节能、环保、经济。尤其是带辅助电加热功能的太阳能热水器.它以太阳能为主,电能为辅的能源利用方式使太阳能热水器全年全天候正常运行.环境温度低时效率仍然比较高。其缺点在于体积比较庞大、玻璃管易碎、管中容易集结水垢、不能承压运行。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大中型沼气工程能够在寒冷季节低成本稳定高效运行,文章针对兰州地区构建了一套常规加热联合沼液回热回质的中温发酵沼液升温系统。详细阐述了沼液回质与回热两个过程的运行原理,并对系统总热负荷、沼液余热回收量、升温系统投资与运行费用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出联合升温系统的能量节约率为61%,相比于单纯太阳能加热方式可以节省初始投资21.66万元;相比于单纯燃煤加热方式,每年可节约标煤21.32 t,减排二氧化碳53.15 t,年节省燃煤费用2.13万元;相比于单纯燃气加热方式,每年节约燃气费用3.61万元;并且联合升温系统每年能够减少沼液处理量2190 t,节约用水2124 t,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种线聚焦型太阳能二氧化碳发生器。分别在跟踪及非跟踪工况下,在呼和浩特地区测试并分析了系统的集热与产气性能。确定了系统的最佳运行方式,提出了气损率和产气能力2个系统性能评价指标。测试结果表明,跟踪较非跟踪工况,反应器内腔空晒最高温度、闷晒最高水温、最高集热效率分别提升16.30%、12.44%、94.50%;系统最佳运行工况确定为跟踪式。在产气原料分解温度范围内,系统集热效率为31.80%;测试阶段系统气损率为4.50%;当太阳直接辐照度在650~850 W/m~2范围内变化时,系统产气能力随太阳直接辐照度呈正相关变化。基于系统产气能力的变化规律,可计算不同规模线聚焦型太阳能二氧化碳发生器的具体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4.
李天华  李海亮 《农机化研究》2012,34(7):204-206,210
为温室提供一种能够收集太阳光线,对温室农作物进行人工补光的光源。运用温室外的太阳光聚光器收集太阳光,并将其导入系统内部,再经过光导纤维束传输后,由安装于系统另一端的出光部分把太阳光线均匀地发散到温室内需要光线的地方。该系统可以节约电能,为温室内的农作物补充足够的太阳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一种线聚焦型太阳能二氧化碳发生器。分别在跟踪及非跟踪工况下,在呼和浩特地区测试并分析了系统的集热与产气性能。确定了系统的最佳运行方式,提出了气损率和产气能力2个系统性能评价指标。测试结果表明,跟踪较非跟踪工况,反应器内腔空晒最高温度、闷晒最高水温、最高集热效率分别提升16.30%、12.44%、94.50%;系统最佳运行工况确定为跟踪式。在产气原料分解温度范围内,系统集热效率为31.80%;测试阶段系统气损率为4.50%;当太阳直接辐照度在650~850W/m~2范围内变化时,系统产气能力随太阳直接辐照度呈正相关变化。基于系统产气能力的变化规律,可计算不同规模线聚焦型太阳能二氧化碳发生器的具体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集热控制系统的总体目标就是充分加大太阳能的利用率,使辅助电能加热装置运行次数降至最低,大大节约电能的使用率,同时提供充足的热水,实现绿色节能环保。在分析传统太阳能集热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一种新型太阳能集热控制系统,着重阐述新型控制系统对太阳能集热器组的控制方法与节能说明。  相似文献   

7.
对于一些土地肥沃、太阳光照充足的高海拔丘陵山区,生产经济作物如水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无电网覆盖,生产的产品预冷、保鲜贮藏问题难以解决,限制了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特色农产品的发展,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随着国家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大力支持,光伏组件的价格持续下降,太阳能作为清洁、易得能源的优势逐渐显现。利用太阳能光伏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使冷藏库制冷,用于水果、蔬菜的贮藏或预冷;通过对太阳能光伏冷藏库技术进行研究、示范和推广应用,对解决边远无电网覆盖地区特色农产品的贮藏保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利用可再生能源满足农民燃气、生活热水和冬季采暖等多层次用能需求,结合农民冬季生活习惯,构建了集成太阳能恒温沼气池系统、低温辐射床等供能系统的30 m2农村绿色建筑.研究了冬季不同环境温度下绿色建筑的能量收支平衡及其经济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绿色建筑能够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满足农民燃气、生活热水和冬季采暖的用能需求,环境温度为-20℃时室内温度高于15℃;与传统砖混结构的农村建筑相比,新型农村绿色建筑年节约标准煤2.8吨,节省费用3275元,增加的系统投资回报期为3.9年.  相似文献   

9.
正太阳能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得到人们的重视。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有效地转化成电能,以供生产和生活所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帮助和便利,缓解资源紧缺的情况。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能量是由太阳辐射强度决定的。太阳能辐射量具有随机性,为了多发电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北方冬季严寒气候条件下饮水槽结冰和饮水温度低,导致牲畜产生冷应激反应,影响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等问题,设计了太阳能恒温智能供水系统。系统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为系统运行提供电能,利用太阳能光热将水加热到适宜的饮水温度范围内,满足牲畜冬季饮用温水的需求,采用温控模块、红外感应及液位开关等设备,实现太阳能制热和牲畜饮水自动控制等功能。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集热效果明显,且系统所需能源全部来自太阳能,节能环保、运行费用低。牲畜自动饮水控制大大减轻牧民劳动量和改善养殖条件。  相似文献   

11.
农村自来水系统普遍采用水塔式供水,需要人为监控水位,常出现溢水、缺水现象,供水水泵耗能较大,从而造成人力、电力和水资源的浪费,设计一种太阳能自来水供水系统。水塔内安装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水位变化,并通过单片机控制系统,实现水泵自动抽水、停水处理。同时应用太阳能追日系统、MPPT控制器和降压斩波器为自来水供水系统中的水泵、控制电路提供电能。试验表明,太阳能自来水供水系统实现了水塔水位的实时监控,实现了太阳能电池驱动水泵的自动运行,有效解决了溢水缺水问题,达到了节水节能的高效用水目的。   相似文献   

12.
伴随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能源的不断枯竭,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能源以及对新能源的开发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相变储能技术是利用相变材料在其物理相变化过程中从环境吸热(冷)量或向环境释放热(冷)量,从而达到能量的储存与释放的目的。设计了一款电热高温相变储能装置,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通过储存介质储存起来,用于温室内的加温使用。该装置可以平衡电网峰谷差,提高用电效率,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用户运行费用,为温室的管理及植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对温室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Four greenhouse heating systems were compared by computer simulation in seven European locations: a conventional fossil-fuel system and three hybrid systems, in which part of the heating demand was covered by solar collectors, a heat pump and a cogeneration system, respectively. Flat solar collectors were found to be of no interest for greenhouse heating. There were possibilities of economic feasibility for heat pumps in northern European countries with electricity/fuel-price ratios (when buying electricity from the grid) of between 2·1 and 3·0 (or lower). Cogeneration systems were found to have the best possibilities, especially in northern European countries with electricity/fuel-price ratios (when selling electricity to the grid) of between 2·3 and 3 (or higher). Heat storage improved the economical performance of the cogeneration systems: life-cycle costs decreased by about 4%. The electricity/fuel-price ratios are calculated with the prices of electricity and fuel which give the same amount of energy.  相似文献   

14.
太阳能—地源热泵沼气池加热系统集热面积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集中供气型沼气工程加温需求和地源热泵式系统存在地下侧土壤温度回补问题,提出了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式沼气池加热系统(ISGSHPS),并从经济和环保两方面将该系统与地源热泵和电热膜加热系统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系统的最优太阳能集热面积。结果表明:最优集热面积主要与每年总加热时间、电价有关。系统最经济加热时间段为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在电价低于0.5元/(kW.h)时,ISGSHPS不如单独的地源热泵系统经济;在电价0.5~1.0元/(kW.h)和高于1.0元/(kW.h)时,ISGSHPS的最优集热面积分别为24 m2和32 m2。目前,最合理的太阳能投资面积为24 m2,生命周期为20年的ISGSHPS相对地源热泵和电热膜系统总节约费用分别为10 830元和59 244元,CO2减排量约为74 t和266 t,有较大的投资潜力。  相似文献   

15.
干燥冷却空调由低品位热源驱动,干燥转轮处理潜热负荷,蒸发冷却器处理显热负荷,实现温湿度独立控制。与传统空调相比,低品位热源与除湿转轮相结合的新型空调系统在人体舒适度、能源节约、保护环境等方面都具有优势。文章介绍了除湿转轮的工作机理,干燥冷却空调系统形式,太阳能及其他低品位热源在干燥冷却空调系统中的发展与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通过自动环境气象站连续观测了北京顺义地区2017年8月—2018年8月的日光温室室内外温湿度、太阳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4种环境要素,探究不同环境要素在室内外和季节之间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室内外温度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室内温度始终高于室外,并随着春季到冬季季节的交替,室内外的温差逐渐增大。室外湿度受降水影响较大,因而夏秋季节室外湿度高于室内,而冬春季节则相反。一年中室外太阳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均高于室内,而季节间的辐射值受天气状况影响较大,各季节的辐射值以春季最大。   相似文献   

17.
相变储能材料在日光温室中大有可为,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以温室砖墙墙体为对照,通过测试不同厚度相变墙板在温室内的蓄放热时间、蓄放热量并进行分析,以期获取相变材料在温室中应用的合理方式与尺寸,从而提高相变储能材料的使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2 cm厚度的相变储能墙板蓄放热快,材料利用充分,但在温室中应用,蓄放热时间较短;4~5 cm厚度的墙板能够满足周天持续供热与吸热的需要,但是测试发现相变材料利用不完全;综合考虑,3 cm厚度的相变墙板是适用于温室应用的储放热墙板。与砖墙表面温度相比,3 cm厚度的相变储能墙板在晴天环境下能够有效减小昼夜墙板表面温差3.5 ℃左右,在温室中使用可有效降低夜间温室加热的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太阳能喷灌系统应用中无法对喷头水力性能进行有效预测的问题,以光照强度为影响因素,太阳能喷灌系统泵出口流量、泵出口压力、喷洒射程、水量分布及系统灌溉均匀性系数为评价指标,通过在夏季典型天气25~36℃下的系统水力性能试验,寻找不同光照强度下系统喷洒水力性能的变化规律,获得系统最佳工作状态下所需光照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系统流量及泵出口压力均增大,泵的流量和压力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规律基本符合指数分布规律.当光照强度大于900.0 W/m2时,系统流量、泵出口压力、射程及水量分布基本保持不变.获得了平均光照强度与均匀性系数函数关系,当光照强度大于900.0 W/m2时,系统喷灌均匀系数大于88%.当光照强度为200.0~600.0 W/m2时,系统喷灌均匀系数为76%~82%.太阳能喷灌系统在光照强度大于200.0 W/m2时可正常工作.该研究为改善太阳能喷灌系统水力性能,促进太阳能喷灌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寒冷地区畜禽粪便沼气发电工程典型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工艺流程、技术参数、运行状况以及效益分析等方面对宁夏灵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养猪场内沼气工程进行了技术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全混式厌氧发酵(CSTR)两级工艺,每天可消纳TS为6%的粪污39 m3,产气700 m3,发电1050 kWh,有机肥(沼液和沼渣)39 t。运行表明,采用太阳能耦联沼气锅炉联合增温的方式可解决寒冷地区冬季低温下沼气工程的正常运行问题,该项目的成功对沼气工程在宁夏等寒冷地区的推广应用以及宁蒙灌区畜禽粪便面源污染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果蔬农业大棚环境数据感知不强、现场维护工作量大、无线覆盖区域受限、生产管理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套基于模糊PID控制的NB-IoT果蔬农业物联网系统设计。以STM32L475VET6超低功耗芯片为主控芯片,通过NB-IoT和ZigBee双协议融合组网技术和环形缓冲队列算法组建广域无线网络,设计现场监测终端与远程云监控平台,将局域终端节点采集的环境因子信息接入云服务器进行统计与分析。系统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自动调控反馈控制设备,达到低功耗模式下的广域覆盖监测并智能反馈调控果蔬大棚环境因子的目的,实现感知层、网络层到平台层和应用层一套完整的果蔬大棚物联网系统设计。将模糊PID控制算法应用于温棚环境调节的仿真测试表明,〖JP3〗系统平均丢包率为0.088%,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子参数平均相对误差保持在0.5%以内,NB-IoT休眠功耗小于9 μA,能实现智能反馈控制并保证系统多节点部署、多参数检测、低功耗工作、广覆盖通信的条件,使系统具有更高的复杂环境适应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