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黄皮优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皮是亚热带常绿小乔木果树。喜肥沃湿润地,厌干旱粘质土。海南岛栽培黄皮品种,主要有大鸡心黄皮、白糖黄皮、无核黄皮和本地黄皮等,其中以大鸡心黄皮较高产优质,而本地黄皮仅在房前屋后零星种植。近年来,大鸡心黄皮生产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2.
无核黄皮是黄皮的变异种,它克服了普通黄皮多核、可食率低、品质差的缺点,保留了黄皮所特有的健胃消食、生津止渴、镇咳顺气等独特的药用保健功效,因此近几年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岭南特色佳果.目前,无核黄皮以其原产地主要可分为广西钦州无核黄皮,广东龙山无核黄皮、龙川无核黄皮和郁南无核黄皮等,其中广东郁南无核黄皮以优质、味美、无核性状稳定等特点而成为国内著名的无核黄皮品种,在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等地种植面积和规模逐年增加,已从过去的零星散种向大面积商品化种植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黄皮生长特性、营养价值、海口黄皮生产现状 ,分析了黄皮产业前景及海口黄皮生产存在问题 ,并提出今后海口黄皮生产的发展对策,建议加强政策扶持与引导、做好选育种 、科技支撑、贮藏保鲜和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完备黄皮产业链等。  相似文献   

4.
海口市黄皮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黄皮的生长特性、营养价值及海口市黄皮生产现状,分析了海口市黄皮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海口市黄皮生产的发展对策,建议加强政策扶持与引导、做好选育种、科技支撑、贮藏保鲜和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完备黄皮产业链等,以期为海口市黄皮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皮浸提汁及其酿酒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浸提法制备黄皮汁的方法以及果水比、浸提温度、浸提次数对黄皮浸提汁效果的影响,得到两种较优的黄皮浸提汁制备方法。采用两种浸提汁发酵制酒,得到澄清透明,黄皮味浓郁的黄皮果酒。  相似文献   

6.
2003~2004年分别在广州市和广宁县开展金球黄皮、长鸡心黄皮、鸡心黄皮等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金球黄皮生长快、果实大、早熟、丰产、稳产、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7.
山黄皮俗称鸡皮果(ClausenaanisumMerr)为芸香科黄皮属多年生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主产于广西西南部及越南北部,是我国南方的珍稀佳果。山黄皮果实酸甜可口香气浓郁,其枝叶、根具有祛痰化气,消积消滞等药效。山黄皮果实可加工成山黄皮干、果脯、果酱、饮料等,其产品消腻开胃,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多年来山黄皮的市场成交非常活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山黄皮长期以未经选择的实生苗作为种植材料,群体差异大。为了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山黄皮这一珍稀水果资源,我们从1986年开始进行山黄皮优良品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工作,1987年将当年…  相似文献   

8.
<正>黄皮在儋州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尤其在大成镇,种植规模较大,连片种植黄皮的村庄较多。目前,儋州全市黄皮种植面积约1000亩,根据计划,今年儋州将在那大、大成、兰洋等地种植黄皮2000亩,三年内儋州黄皮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2014年以来,儋州当地政府开始致力于儋州黄皮的品牌建设,相继推出了"品香粽,摘黄皮,农家休闲游"系列活动,以及百年黄皮拍卖会等活动,并斥资拍  相似文献   

9.
山黄皮复合果丹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黄皮和番茄为原料研制山黄皮复合果丹皮加工,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山黄皮果浆与番茄浆和不同种类的增稠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山黄皮复合果丹皮的料配比以山黄皮50 kg、番茄50 kg、白糖60 kg、果胶0.3%、D-异抗坏血酸钠0.02%为好.  相似文献   

10.
海南黄皮早结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皮又称油皮,原产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海南黄皮是海南的特产水果之一,盛产于"荔枝、黄皮之乡"海口市永兴镇.海南黄皮果实富含糖分、有机酸、维生素C,果肉嫩滑多汁、酸甜可口,有特殊气味,具有健脾开胃、消痰化气、润肺止咳等功效.俗有"饥食荔枝,饱食黄皮"之说.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饥食荔枝,饱食黄皮”,足见黄皮这种水果的健胃补脾功效。我们通过嫁接培育成功的无核黄皮,更是栽培品种中的优者。黄皮是亚热带水果,为芸香科黄皮属常绿小乔木,又名黄枇、黄弹子等。果实每100克果肉富含V_c40~60毫克,含果胶3%~6%,含糖量在15%以上,有消痰化气、促消化促食欲的作用。黄皮适宜生长在年均温20℃以上的地区,粤、桂、闽、蜀、滇、台等地都可种植。黄皮对土壤要求不严,但要排水良好。一、无核黄皮的经济价值无核黄皮超过有核类型之处,在于植株矮化、分枝  相似文献   

12.
黄皮的品种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C.Wampi Blanco)]又名斑点黄皮、果子黄、黄弹子、黄淡子、黄枇、黄柑、黄皮果、黄罐子、玉坛子、黄皮子、黄檀子、金弹子、王弹子、黄旦、黄段和海梅,英文名Chinese Wanpee,Puactate Wampee,Wampee,Wampi,为芸香科黄皮属(黄皮果属)常绿乔木,原产中国华南和西南地区,已有1 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分布于云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山黄皮上是否有柑橘木虱为害,为开展山黄皮是否是柑橘木虱寄主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面上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地处广西桂南的龙州县、宁明县及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南宁)的山黄皮、黄皮、柑橘上柑橘木虱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12个点中,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的山黄皮上发现有柑橘木虱,其他调查点山黄皮上未发现有柑橘木虱。【结论】山黄皮上有柑橘木虱,但山黄皮是否是柑橘木虱的寄主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法提取黄皮叶中黄酮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燕芳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7):1433-1435
使用超声波法提取黄皮(Clausena lansium)叶中的黄酮,并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显示与浸提法相比,超声波法能提高黄酮的提取率、缩短处理时间.橄榄黄皮叶中黄酮的提取率高于鸡心黄皮和黑皮黄皮.优化的黄皮叶黄酮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温度40℃、超声处理时间40 min、料液比1∶60(m∶V,g/mL),此条件下黄皮叶中黄酮提取率为3.62%.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崇左市山黄皮种质资源概况和山黄皮的生物学特征,通过对广西崇左市野生山黄皮资源的调查,收集引进50份野生山黄皮种质资源,从中选出可在生产上应用的6个优良单株,并提出了开发利用崇左市山黄皮资源的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开拓山黄皮市场;重视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繁育推广;建立示范基地,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加强山黄皮保鲜和产品深加工的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山黄皮上是否有柑橘木虱为害,为开展山黄皮是否是柑橘木虱寄主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面上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地处广西桂南的龙州县、宁明县及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南宁)的山黄皮、黄皮、柑橘上柑橘木虱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12个点中,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的山黄皮上发现有柑橘木虱,其他调查点山黄皮上未发现有柑橘木虱.[结论]山黄皮上有柑橘木虱,但山黄皮是否是柑橘木虱的寄主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17.
张茂盛 《福建农业》2013,(6):38-38,10
几年来,本人围绕黄皮结果母枝的培育、疏花疏果与保花保果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问题,探讨黄皮丰产优质栽培技术。2012年云霄县火田镇莆中村6亩6年生的黄皮平均亩产1226公斤,果大品质优,每公斤售价16元,取得良好效益。其丰产优质栽培技术:一、品种选择选择适宜本地栽培的品种:鸡心黄皮、甜黄皮,选用芽接、无病虫  相似文献   

18.
林间间种是提高林地利用率的一种有效途径,以果树黄皮为对象,设置黄皮与花生间作和黄皮单作共2个处理,探讨黄皮树冠外间种花生对黄皮经济性状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间种花生的黄皮茎粗、株高、冠幅以及分枝数均有显著提高;黄皮与花生间作,花生每667 m~2可产荚果247 kg,每667m~2地平均提高26kg;黄皮干物质养分氮、磷、钾含量2016年比2014年平均提高7.2%,可供养分氮、磷、钾含量平均提高26.7%;花生藤还田后,碱解氮含量提高16.4%~36.9%,有效磷含量提高9.6%~19.9%,有效钾含量提高4.0%~23.6%,有机质含量提高13.8%~42.8%。研究结果表明,黄皮与花生间作可显著提高花生产量,增加黄皮的养分含量,花生苗还田后,土壤养分含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黄皮Clausenalansium(Lour.) Skeels为我国华南原产,最少已有1500年的栽培历史。广东省种植黄皮历史悠久,是我国主产区之一,主要分布在粤中的广州地区、粤东的潮汕地区和粤西云浮地区的郁南县。广东茂名地区近年发展很快,其他城市也有不同规模的种植。目前,黄皮生产上栽种的品种以鸡心黄皮和郁南无核黄皮为主。因成熟期较集中,且在现蕾期常受天气的影响,容易出现大小年结果,影响果农的收入。为了延长黄皮供应期及克服大小年结果现象,选育早熟、丰产、稳产的优良品种,对发展黄皮生产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山黄皮桂研15号果实(含采肉和果皮)和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差异,以挖掘山黄皮桂研15号的利用价值,为山黄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山黄皮果实和叶片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山黄皮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通过NIST标准质谱图库分别鉴定各化学组分;经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山黄皮不同部位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山黄皮桂研15号果实和叶片中共鉴定出55种化合物,其中萜烯类28种、醇类4种、醛类6种、酮类2种、酯类4种、碳氢化合物类6种、醚类5种.从山黄皮果肉、果皮及叶片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20、31和34种化合物,其相对含量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76.97%、95.11%和83.85%.山黄皮果肉、果皮及叶片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分别为单萜类化合物β-蒎烯、月桂烯和萜品油烯.因此,山黄皮桂研15号果实和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以萜烯类化合物(主要是单萜类化合物)和醚类化合物为主.[结论]山黄皮桂研15号果实和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且有独特的挥发油成分.综合成本因素,山黄皮桂研15号叶片挥发油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