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晋小豆3号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杂粮研究中心品种来源89006/89013,原名晋红2号。89006来源于朔州红小豆,89013来源于寿阳红小豆。特征特性幼茎、叶片均为绿色,主茎高60.5cm,单株分枝4.7个,花黄色,单株结荚32.3个,单荚粒数7.0个,百粒重13.3g,子粒圆形,白脐、色红、有光泽。春播生育期117d左右,复播生育期90d左右。  相似文献   

2.
该品种生育期平均99天。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株高67-3厘米,主茎14.1节.有效分枝4.4个,底荚高度12.8厘米.单株有效荚数61.7个.单株粒数123.2粒,单株粒重18.3克.  相似文献   

3.
刘刚 《北京农业》2007,(8):43-44
中黄35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02天,株高78.0厘米。有效分枝0.9个,底荚高度8.7厘米,单株有效荚数45.3个。单株粒数108.4粒,单株粒重18.4克,百粒重17.0克。卵圆叶,白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种皮黄色,黄脐,圆粒。经接种鉴定,表现为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3和SC7株系。平均粗蛋白质含量38.86%.粗脂肪含量23.45%。  相似文献   

4.
晋芝4号     
选育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 绛30/258。原名汾芝5号。绛30来源于绛县农家种,258来源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特征特性幼苗绿色,叶色浅绿色,叶片较窄,有少量分枝,生长势较强,主茎高141.7cm,一叶三花,蒴果四棱,主茎蒴果数66.4个,单株蒴果数68.4个,子粒卵圆形,种皮白色,千粒重2.8g。春播生育期120d左右,复播生育期90d左右。田间抗倒性较好,有零星枯萎病发生。  相似文献   

5.
晋芝5号     
选育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品种来源 冀芝1号/临芝9714。原名临芝5号。临芝9714来源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特征特性植株为单秆,生长势较强,主茎高123.7cm,叶片较小、深绿色,开花坐果早,一叶3~4花,始蒴部位较低,果节较短,坐果率高,蒴果密集,蒴果四棱,蒴长中等,单株蒴果数约66.0个,单蒴粒数83粒左右,蒴内种子排列紧密,子粒卵圆形、较大,种皮白色、有浅黄纹,千粒重2.7g。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生态旱育秧沼肥不同用量培肥苗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沼肥培肥旱育秧苗床,出苗较对照提早2d;出苗率、成秧率平均提高7.4、6.7个百分点;单株绿叶数、白根数、分蘖数平均增加1.43叶、3.62根、1.58个;单株鲜、干重平均提高0.51g和38.7mg,秧苗素质显著提高。用20kg/m^2沼肥培肥苗床产量最高,平均单产达588.9kg/667m^2,较对照增产7.07%,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采用条件变量分析方法,对23个陆地棉品种(系)两年资料的棉花单株产量及其3个组分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株铃数引起单株产量的变异最大.衣分引起单株产量的变异最小;衣分以外的其他因素与环境的互作对单株产量的影响最大.单株铃数以外的其他因素与环境互作对单株产量的影响最小;不同品种基因型效应不同.不同品种3个组分性状对单株产量的贡献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冀张杂谷3号是采用温(光)敏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的杂交1代谷子新品种。该品种绿苗绿鞘,生育期115d,单株有效分蘖数0~2个,成株株高170.4cm,茎粗0.63cm,穗长26.4cm,穗粗2.7cm,棍棒穗型,谷码紧凑,穗谷码99.5个。单株粒重16.0g,千粒重3.23g,出谷率82.0%,谷草比为1.02,黄谷黄米。  相似文献   

9.
对来源于水稻早熟恢复系402的53个体细胞无性系的21个数量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前7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粟积贡献率达84.21%,53个体细胞无性系被分为6类。米粒长、米粒长/宽比、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穗粒数、单株植重、单株有效穗及株高等性状的变异较大,而其余性状的变异相对较小。各类体细胞无性系株系具有不同的性状变异组合。Ⅰ类、Ⅳ类株系综合性状较好,应作为重点测配株系。  相似文献   

10.
长豇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个长豇豆品种的主要农艺、经济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结荚数、单荚重与产量呈显著相关,第1侧蔓节位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简单回归分析表明,单株结荚数、单荚重、第1侧蔓节位对产量影响较大。通径分析表明,单荚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为单株结荚数。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单荚重(x1)、单株结荚数(x2)、单叶重(x7)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3个因素对产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152.827 10.701x1, 14.108x2 0.441x7(r=0.963)。  相似文献   

11.
胡麻产量构成相关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测定胡麻13个品系的单株产量及与其相关的主要农艺性状——株高(x1)、工艺长度(X2)、分茎数(X3)、分枝数(X4)、单株果球数(X5)、每果粒数(X6)及单株粒重(Y)7个性状,应用逐个选入自变数的回归方法,得到13个最优多元线形回归方程,再对入选的几个主要性状进行通径分析,明确了提高胡麻单株产量.首先要具有一定的单株果球数、株高和每果粒数。其次,不同的品系对单株粒重起关键作用的性状不同。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对马铃薯实生苗单株块茎数与其无性一代单株块茎数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生苗单株块茎数与其无性一代单株块茎数之间呈正相关,但不同杂交组合之间存在差异,有的组合相关性达显著水平,有的组合相关性弱。在营养钵栽培条件下,实生苗单株块茎数为2—55个,主要集中在3—14个之间,占总株数的80.8%;无性一代单株块茎数为3~22个,主要集中在5~15个之间,占总株数的95.2%。与实生苗相比,无性一代单株块茎数分布较集中。实生苗块茎数少的单株,其无性一代单株块茎数有增加的趋势;实生苗块茎数多的单株,无性一代单株块茎数有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麦杂交组合F2群体总戊聚糖含量的分布特点。[方法]以小麦杂交组合郑麦9405/皖麦19F2代随机群体为试材,分析335个单株籽粒的全麦粉总戊聚糖(TP)含量。[结果]双亲郑麦9405和皖麦19的总戊聚糖含量分别为7.55%和8.80%,B代群体的全麦粉总戊聚糖含量平均值为7.04%,总戊聚糖含量高于亲本皖麦19(8.80%)的单株占5.7%,低于亲本郑麦9405(7.55%)的单株占65.4%,介于双亲之间的单株占29.0%。其中,总戊聚糖含量高于9.00%的有11株,占3.3%,高于9.50%的有3株,占0.9%;低于5.00%的有14株,占4.2%,低于4.50%的有4株,占1.2%。[结论]在具有不同总戊聚糖含量亲本的杂交组合后代群体中,能够筛选出高、低总戊聚糖含量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4.
秋播蚕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凤豆14号、苏03021、启豆2号等12个秋播蚕豆品种为参试材料,考察了生育期、株高、荚长、单株夹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等7个主要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通径分析建立了单株产量(Y)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7个农艺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其中单株荚数与单株产量之间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而生育期与单株产量之间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单株荚数荚长株高生育期百粒重单株粒数;单株产量(Y)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8.423+1.281X4+1.757X3;单株荚数(X4)、荚长(X3)被保留在最优方程中。  相似文献   

15.
吕有军  叶武威  祝水金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090-2090,2094
对盐胁迫下陆地棉蕾铃的形成与脱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陆地棉单株幼蕾形成量明显下降,仅为对照的40%~60%,而单株蕾(铃)脱落量较对照均有明显增加。3个陆地棉品种单株净蕾铃数的高峰都出现在7月15日期间内,此前3个品种的单株净蕾铃数皆呈现增长趋势,此后3个品种的净蕾铃数开始逐渐下降,至7月24日,3个品种的单株净蕾铃数达到7~8个的稳定水平。  相似文献   

16.
天水市秦州区种子管理站引进了15个大豆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表现晚熟的中黄19、冀豆12、五星2号、郑89013、冀黄13等5个品种产量和综合性状表现优异,可作为秦州区浅山区春播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7.
四棱豆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品种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明四棱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对11个四棱豆品种的2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主成分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鲜豆荚总产量与主蔓长、主蔓节位数、单株分枝数、豆荚长、单荚重、单株鲜豆荚重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四棱豆块根的总产量与单株块根数、单株块根重有显著的相关性.3个主成分对变异的贡献率达86.22%.11个四棱豆品种可以归纳为3大类,蔓生品种和矮生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8.
盐油杂3号品质优、产量高、含油率高,国家区域试验结果:产量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9.07%,产油量增15.56%,全生育期231.5d,与对照秦优7号相当;株高156cm,一次分枝7.3个,单株有效角果323.6个,每角21.91粒,千粒重3.91g;芥酸含量0,硫甙含量27.25μmol/g饼粉,含油率46.09%;人工病圃鉴定为低抗至中抗茵核病;适合长江下游区的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及安徽省淮河以南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以凤豆14号、苏03021、启豆2号等12个秋播蚕豆品种为参试材料,考察了生育期、株高、荚长、单株夹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等7个主要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通径分析建立了单株产量(Y)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7个农艺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其中单株荚数与单株产量之间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而生育期与单株产量之间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单株荚数〉荚长〉株高〉生育期〉百粒重〉单株粒数;单株产量(Y)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8.423+1.281X4+1.757X3;单株荚数(X4)、荚长(X3)被保留在最优方程中。  相似文献   

20.
丰优香占的分蘖特性及其成穗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同栽培条件下,丰优香占秧苗素质不如汕优63,分蘖发生势弱于汕优63,表现为分蘖发生蘖位比汕优63少5个左右,相同蘖位分蘖发生率比汕优63低10~20个百分点,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比汕优63提前0.6叶;单株成穗比汕优63少1.3个左右,成穗率比汕优63高6.7个百分点,群体质量优于汕优63;单穗重明显高于汕优63,穗型较大是主要因素,单株适宜成穗数为9个,利于实现高产与优质的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