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牛姆林保护区檫树桑寄生病害基本特征的观察,总结桑寄生病害的病原特征、病害症状及传播途径,提出对檫树桑寄生的防治意见,包括砍除病枝、药物预防和合理引进天敌物种等方法,对促进牛姆林区檫树生长、提高檫树产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拟刺白轮蚧 1.危害拟刺白轮蚧Aulacaspis pseudospinosa Chen是墨兰、建兰的主要害虫,在广州地区发生较严重,尤其是广州市兰圃每年的虫口密度很大,该虫刺吸叶片汁液,严重时致使整盆的兰叶变黄,甚至脱落,使墨兰的正常生长和观赏价值受严重影响。该虫还危害  相似文献   

3.
由于檫树人工林的增加,为害它的害虫种类也逐渐增多。一九七九年,我们在进行檫树病虫害调查中,发现城郊新造檫树幼林中有几种害虫危害檫树生长,其中檫树根茎象(虫甲)是首次发现。据了解,我省九江县报道过杉树象虫为害檫树嫩芽和叶片;外省也有檫树象虫和檫树长足象的报道资料,为害部位都是棕树枝叶,而檫树根茎象(虫甲)为害蔸部树杆、树根,虫体形态特征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檫树人工林的增加,檫树害虫种类也逐渐增多,檫树长足象是其中为害性大的一种。檫树长足象Alcidodes sp.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鼻虫科Curculionidae,在我区主要分布在会同县和靖县与会同县相邻的几个公社。它的成虫、幼虫均为害檫树。成虫取食檫树新梢、芽苞,致使嫩梢枯死;在枝条上打孔成线,产卵于髓心,  相似文献   

5.
<正> 檫树长足象鼻虫Alcidodes sp. 是檫树的主要害虫,主要危害檫树的主梢和侧梢。连年受害的檫树,主干弯曲,生长受到严重影响。1979年6月至1981年9月,我们在江西省万载县官元山林场和仙源公社设固定观察点,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一、分布与危害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湖南、江西两省已有分布。据江西省近年病虫普查和专门调查,目前该虫仅分布宜春地区,以万载县分布较多,且受害较重。该虫主要危害檫树、樟树,其次危害猪脚楠、红枝柴。幼虫、成虫均可危害梢内髓心和木质部;成虫还可取食皮层、叶子和嫩梢。连年受害的主梢多头、丛生,主干弯曲。我们在不同的条件下,对22块标准地550株檫树进行了测定,平均受害率为71.7%,最高达100%。其中,主梢被害率平均为59.6%,最高达  相似文献   

6.
<正> 营造杉檫混交林是进一步扩大檫树栽培面积,两种木材可以兼得的有效途径。混交林木材产量高,其蓄积量可大大超过檫树纯林;在中等立地条件下,也可以超过杉木纯林,但略低于立地条件好、经营集约度高的杉木纯林。其混交效益远远优干杉木和檫树纯林。为此,我们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分析了杉檫混交林的混交效益,提出了它的营造技术体系。一、杉檫混交林的混交效益1.能合理利用空间。成功的杉檫混交林的林分结构特征是在整个林分生长周期内,檫树始终居于上层林冠,杉木居于第二层林冠,  相似文献   

7.
对37年生檫树杉木人工混交林进行了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檫树杉木混交林在坡位上、中、下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林分平均蓄积量之间有显著差异;下坡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林分平均蓄积量最大,混交效果最好;檫树杉木混交林效果明显好于檫树纯林。  相似文献   

8.
板栗矢尖蚧、梨圆蚧在禄劝县海拔1500~2000m的板栗种植园内混合发生,两种虫害年均发生3代,其中较低海拔栗梨圆蚧发生严重,矢尖蚧发生较轻;阳坡栗林矢尖蚧危害严重,阴坡栗林梨圆蚧危害严重。对板栗物侯和两种蚧虫生活史的观察得出,药物防治的最佳时间为板栗抽梢现蕾期(4月上旬)及落叶期(11月上旬)。防治试验表明利用速扑杀和氧化乐果喷雾防治两种蚧虫效果良好,其中速扑杀1000倍液防治这两种蚧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秃杉混交林生产力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秃杉檫树混交林、秃杉杉木混交林及秃杉、杉木纯林的生产力及其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秃杉混交林的生产力高于秃杉、杉木纯林,混交林中以秃杉檫树混交林的生产力最高;秃杉混交林对土壤理化性质改善作用强于秃杉和杉木纯林,秃杉檫树混交林改土效果最明显;秃杉生长速度快于杉木。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在耿马民营植胶区的福荣、勐简、孟定、河外各乡镇的部分林段出现橡胶黑盔蚧(SaissetianigraNietner)成片危害胶园的状况,受害胶园当年大幅度减产,胶树甚至出现严重的干技或整株枯死,给我区民营橡胶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对此,耿马县热作技术服务中心开展了对橡胶黑盔蚧的调查和工作。通过几年的观察和摸索,对橡胶黑盔蚧的生活史及其危害规律有了较深的了解和认识,并且掌握了几种有效的防治方法:在3年生内的小树上采用喷雾器喷洒水剂杀虫药,取得良好效果;成年树的树形高大,一般喷雾施药效果不好,我们于1999年7月…  相似文献   

11.
闽北山地檫树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檫树自然更新群落样地调查资料,选择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采用改进单纯形法,拟合了檫树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的Richards(理查德)生长方程并绘出其生长曲线,初步揭示了檫树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规律,为檫树天然次生林的经营及人工林的营造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板栗矢尖蚧、梨圆蚧在禄劝县海拔1500~2000m的板栗种植园内混合发生,两种虫害1年均发生3代,其中较低海拔栗林梨圆蚧发生严重,矢尖蚧发生较轻;阳坡栗林矢尖蚧危害严重,阴坡栗林梨圆蚧危害严重.对板栗物候和两种蚧虫生活史的观察得出,药物防治的最佳时间为板栗抽梢现蕾期(4月上旬)及落叶期(11月上旬).防治试验表明利用速扑杀和氧化乐果喷雾防治两种蚧虫效果良好,其中速扑杀1000倍液防治这两种蚧虫效果最佳,矢尖蚧的虫口减退率达99%,梨圆蚧的虫口减退率达95%.  相似文献   

13.
檫树是我国南方珍贵、速生、优质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积极开展檫树单株选优工作,对于建立种子园,加速良种繁育,实现檫树良种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檫树人工林栽培面积越来越大,从而迫切的需要我们积极地开展檫树选优工作。为此,我们从1977年起,在以沅陵为主的黔阳地区六个县,共作标准地30块,调查了2100多株样木,拟选优树39株,伐倒解析木145株,对檫树选优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了一些调查、探讨。一、选优林分的选择“优树”是指在相同立地条件下和同  相似文献   

14.
结合檫树实生苗繁育生产实践,在总结檫树的种子采集、处理、储藏、播种、施肥等技术措施的基础上,对苗木的出芽率、保存率、苗高、地径以及主根、侧根等生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檫树苗木呈现"慢-快-慢"的生长规律,檫树1年生苗木平均株高、地径分别为130.2cm、1.1 cm,体现出较好的速生性。1年生檫树主根长为16.7 cm,Ⅰ级侧根数为9.6条,根系较为发达。研究结果可为檫树实生苗繁育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檫树造林密度与抚育间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檫树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深为群众喜爱。七十年代以来,我省檫树造林发展很快。但由于前段对檫树生态习性和生长发育规律缺乏了解,造林密度偏大,以后又未适时间伐,加上檫树纯林自身存  相似文献   

16.
檫树叶斑病     
近几年来,丘陵区营造的部分檫树纯林发生不同程度的病虫害,其中较普遍的是檫树叶斑病.檫树叶斑病病原菌是一种真菌,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初步鉴定,这种病原菌原产我国台湾省,檫树是它的新寄主,属第一次发现.  相似文献   

17.
檫树生长快,材质好,是我国南方主要用材树种之一,现已在我省、特别是丘陵区广泛栽培。为了尽快提供檫树良种,在优良种源尚未确定之前,在檫树产区对本地种  相似文献   

18.
从林分生长、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土壤养分等方面 ,对营造于福建邵武的 5年生杉木与马褂木、檫树不同模式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与马褂木、檫树混交林及马褂木、檫树纯林具有较高的林分生产力 ,马褂木纯林 (91.932 t· hm-2 )和杉 2∶马 1(4 5 .2 32 t·hm-2 )混交林生物量 (烘干 )分别是杉木纯林的 4 .5 5倍、2 .2 4倍 ;杉 3∶马 1(36.12 0 t· hm-2 )和杉5∶马 1(34 .2 92 t· hm-2 )混交林生物量 ,分别比杉木纯林大 78.96%和 69.90 % ;檫树纯林生物量(60 .10 5 t· hm-2 )是杉木纯林的 3.31倍 ,杉 2∶檫 1(32 .4 2 6t· hm-2 )、杉 3∶檫 1(2 8.635 t·hm-2 )和杉 5∶檫 1(2 5 .82 3t· hm-2 )混交林 ,分别比杉木纯林大 78.5 4 %、5 7.67%和 4 2 .18%。杉木与马褂木、檫树混交林不仅有利于维护地力 ,促进杉木生长 ,而且可形成较好的林分结构 ,杉 2∶马 (檫 ) 1带状混交模式是值得推广的杉阔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板栗栗绛蚧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速扑杀、杀扑磷、快克和氧化乐果、杀灭菊酯防治板栗栗绛蚧若虫。试验结果表明速扑杀1000倍、杀扑磷1000倍、快克800倍喷雾防治15天后,栗绛蚧若虫虫口减退率为88.9%-89.99%,30天后若虫虫口减退率为93.85%-96.84%,防治效果好于氧化乐果、杀天菊酯,结合农药成本、防治效果,确定快克800倍,可作为喷雾防治栗绛蚧若虫道选农药之一。  相似文献   

20.
用喷雾和涂干方法使用不同药剂开展防治角蜡蚧试验。结果表明,喷洒15%噻嗪酮·5%杀扑磷、飘绿蚧止、吡虫啉以及吡虫啉+阿维菌素和噻15%嗪酮·5%杀扑磷+哒螨·矿物油溶液对角蜡蚧防治效果不理想,死亡率和防治效果均低于50%;用杀扑磷1份与废机油100份混合后涂干防治取得良好的效果,蚧虫死亡率为97.33%,防治效果达97.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