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加快黑龙江省以高油大豆为重点的优质大豆基地建设、推进大豆产业化的进程,以大豆产业的振兴带动农村经济和整个黑龙江省经济的振兴,从9个方面提出提高黑龙江省大豆育成推广品种化学品质的对策:确定明确的育种目标、把含油量作为大豆新品种审定的硬性指标、清理已审定推广的大豆品种、按品质类型区域化种植、有偿使用优质品种、重奖优质品种、成立“优质大豆育种攻关协作组”、成立大豆技术指导站、开办“农业订单”保险。  相似文献   

2.
大豆是我省的重要作用,发展大豆生产,加速大豆产业化建设,挖掘大豆的经济潜力是我省的优势所在,“十五”期间我们的目标是:优质、高产、高效、高附加值大豆产业经济,在品种上重点抓高油、高蛋白并根据市场抓大粒豆,小粒豆、黑大豆、绿大豆;栽培上抓优质品种的配套技术,有机大豆配套技术;在加工上抓低能耗,高产出,质量优的加工产品。为形成龙江的“大豆经济”提出5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化调研报告(续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所带来的历史机遇 ,结合东北地区轻工业基地改造 ,全面提升我省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以增加农民收入、延长产业链、振兴地方经济为目标 ,依靠科技进步 ,实行优质品种区域化种植 ,适当扩大播种面积 ,搞好大豆的精深加工利用 ,推动产业化经营 ,力争在三年内把我省建成非转基因高产优质大豆农业生产基地和精深产品加工基地。受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办的委托 ,由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 ,组织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有关单位的专家 ,就加快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化发展 ,从 2 0 0 3年 4月起 ,进行了专题调研。专…  相似文献   

4.
建设专用大豆基地 推动大豆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家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和实现轮作生产目标针对国家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和实现轮作生产目标,分析了黑龙江省目前大豆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新形势,提出了建设专用大豆生产基地,提高大豆商品价值和推动大豆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商品价值和推动大豆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并提出了解决重茬和加快豆制品加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淮安是江苏省优质稻米的主要产区,也是中国稻博会的发源地。近年来,淮安市以产业化链式开发为主线,按照“品种优质化、基地规模化、生产安全化、加工精深化、产品品牌化、市场多元化”的思路,大力推进优质稻米产业化链式开发,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优质稻米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不断提升。本文对淮安市建设规模特色基地、强化品种技术支撑、搭建展示展销平台、组建协会整合品牌、壮大龙头加工企业等推进优质稻米产业链式开发的做法进行了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全省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文件,文件明确指出了以下8个方面:第一,计划到2020年,新增无性系良种茶园100万亩以上,全省茶园面积达到280万亩,年产茶叶10万吨以上,培育国家级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3~5个,新增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0~15个,打造国内知名品牌3~5个,茶产业发展跨入全国强省行列:第二,调整优化茶产业发展布局,实施板块推进,在汉中建设以优质绿茶和有机出口绿茶为主的生产基地150万亩,在安康建设以紫阳富硒茶为主的优质富硒茶生产基地90万亩,在商洛建设以有机绿茶和红茶为主的生产基地40万亩,在咸阳建设以陕南夏秋茶叶为加工原料的现代茯砖茶生产园区,因地制宜实施茶园观光、茶文化展示等项  相似文献   

7.
发展我国优质大豆生产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本文从我国当前大豆生产、加工形势出发,结合加入WTO以后的新形势.就如何提高大豆产量、改善品质、降低成本等方面提出:开拓大豆市场,完善“产、加、销”一体化,建立优质大豆生产基地,实行大豆优质优价政策,加强大豆科研生产工作以及如何运用WTO条款保护国内大豆产业的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茶叶科学技术》2008,(1):F0004-F0004
连城县成功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建于2004年6月,公司拥有2000多亩高山优质有机茶生产基地。公司引进省茶科所推广先进的“无公害茶叶产业化生产综合技术”,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高山优质茶基地,引进红芽歪咀头铁观音、金观音等无公害名优茶树新品种。标准化栽培与加工,茶园喷灌,非农药植保技术,生物制剂等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设备进行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河南省优质专用大豆育种和生产现状及企业的生产现状分析。提出加强专用大豆品种选育及专一化生产,是提高大豆市场竞争力的保证。发展优质专用大豆生产对推动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江西苎麻产业化建设的初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占钧 《中国麻业》2002,24(1):46-50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两个转变”、解决农业、工业流通领域中诸多矛盾、提高经济效益的组织水平、实现增产、增收、增效的一条广阔路子。江西苎麻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产、供、销、贸、工、农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经营体系。江西苎麻产业化是以江麻集团公司为龙头企业,以江西麻类科学研究所培育出的优质、高产、低胶“赣苎三号”为主要品种、通过建设优质原料基地、基地组织农户种植生产、实行品种区域化布局、企业与基地签订产、销合同、利用基地优…  相似文献   

11.
宁孝勇  曾厚明 《中国麻业》2003,25(4):196-201
四川省达州市苎麻种植历史悠久。目前种植面积达2万公顷。且优良品种多达9个,纤维支数均在1800支以上。麻纺工业发展较快,麻纺产品以外销为主。但布局不合理,原麻质量滞后;麻纺设备相对陈旧,生产工业落后。实现苎麻产业化的措施是:引进优良品种,建设高支良种繁育体系;实行规模种植,建设丰产麻园;推广科学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引进麻纺新设备,实行精深加工,努力开拓市场,创出名牌;创新体制.实行化经营:加大政策扶持.确保苎麻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2004年国家菜用(鲜食)大豆区域试验品种在我国低纬度华南地区的表现及产量差异,参试品种(系)春季种植生育日数71.5~86.5d,株高25.5—66.3cm,单株荚重为25.3—46.7g,标准荚个数为375.0~446.7个/kg之间,百粒重为38.55~78.53g,产量在606.97~830.42kg/667m^2之间,表明莱用大豆在华南地区春种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另外,国家莱用(鲜食)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也应适当地细分区试布局,建议设立华南地区和中部地区两个区组,在华南地区同时设立春、夏、秋三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3.
搜集黑龙江省各育种单位育成并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的大豆新品种,分析比较其脂肪、蛋白质含量现状及育成推广品种化学品质发展变化的概况及趋势,提出了黑龙江省大豆化学品质发展方向以及该省发展优质大豆的措施建议。认为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的大豆加工原料供应基地,应当同时注重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两个方面,但是应当对于高脂肪含量予以更多的关注。由于黑龙江省的生态条件利于大豆脂肪的形成与积累,是我国大豆的高脂肪区,而且国家已经决定将黑龙江省作为高油优质大豆生产基地,固此对于高脂肪优质品种这一育种方向,应当予以更大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浅论加入WTO后四川省的优质稻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入世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产品带来的严峻挑战,结合国情、省情及水稻生产现状指出优质稻产业化是加入WTO后四川省稻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同时,还针对当前实际提出了四川省优质稻产业化生产中应注意解决的6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十五”国家 86 3课题“大麦高效育种技术及优质、高产、多抗、专用新品种培育”实施一年来已取得了较大进展。选育出饲料大麦专用新品种 1个、参加省级区域试验并增产极显著的啤酒大麦和饲料大麦新品系各 1个 ;筛选与创制出优质、抗病、抗逆等各类育种材料 12份 ;新品种累计推广应用面积 2 0万hm2 ,建立了啤酒大麦和饲料大麦新品种产业化基地及中试示范基地 ;构建了大麦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分析程序 ;在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选育和材料筛选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啤用品质、抗赤霉病、抗逆育种等方面已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6.
2BMFJ-BL5型原茬地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北方垄作秸秆根茬残留量为0.994 kg·m~(-2)的人工收获后玉米原茬地上,测试分析2BMFJ-BL5型大豆原茬地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田间作业性能。在作业速度5 km·h~(-1)条件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NY/T1768-2009《免耕播种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实施了本次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均匀性达到了国家标准优等品标准,播种深度合格率达到了国家一等品的标准。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达到了国家一等品的标准,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达到了国家优等品的标准。秸秆清秸率达97%以上,植被覆盖率达97%以上,田间出苗率达94%以上。试验结果为2BMFJ-BL5型大豆原茬地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的产业化和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豆种子DNA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用大豆干种子和叶片分别为材料,进行以PCR为目的大豆模板DNA的提取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大豆干种子为材料,虽然在提取DNA量上比用叶片提取的少,但对PCR扩增结果没有影响。因此,用大豆干种子直接提取DNA可以节省育苗时间,获得完全可以满足试验要求的大豆模板DNA。  相似文献   

18.
东北三省大豆蛋白质、油分含量的地点、年份效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选用5个品质性状有差异的东北春大豆品种在东北地区11个试验点种植,进行大豆品质生态研究,所得结果如下:东北三省大豆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蛋白质油分总含量均存在年份、地点、品种、年份×地点、年份×品种、品种×地点、年份×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对于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来说品种效应最大,所以在东北三省范围内提高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以品种改良为最理想途径.从各项互作效应检测的变异系数大小来看,均表现油分含量变异系数>蛋白质含量变异系数>蛋白质油分总含量变异系数.即油分含量对环境影响最敏感,其次为蛋白质含量,最后是蛋白质油分总含量.由于各项互作效应的存在,使得东北三省范围内大豆品质表现更为复杂.在进行大豆优质生产时应对品种、地点、地区的气候条件年际间变化特点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9.
为指导鲜食春大豆高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分析了2004-2017年国家区试鲜食春大豆品种的14个重要农艺性状及其演变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国家区试鲜食春大豆品种性状的遗传变异十分丰富,变异系数为5.9%~33.49%,遗传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是单株有效鲜荚数,而采青天数、标准二粒荚荚长和荚宽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小。随着年度的递进,鲜食春大豆的株型、鲜荚产量、口感、荚型性状获得了逐渐的改良。主成分分析表明,荚数与生育生长、鲜荚产量、株型、荚率、品尝品质和荚型因子是鲜食春大豆性状变异的最主要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鲜荚产量与单株有效分枝数、百粒鲜重、单株鲜荚重、标准二粒荚荚长极显著正相关,与500 g标准荚数极显著负相关,与其余性状相关性不显著。A级口感率与采青天数、株高、主茎节数、单株有效荚数等性状极显著负相关。因此,鲜食春大豆品种选育时,应注重分枝多、粒大荚长而饱满的亲本组配及后代选择,协调荚型、株型和生育期的改良,从而选育出高产优质鲜食春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方法从大豆不同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振东  孙仓  王惠 《大豆科学》2008,27(1):42-46
从大豆组织中获得高质量和足够产量的基因组DNA,是进行大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为进行大豆基因组的PCR,RAPD,SSR等分子生物学研究,分别以大豆种子和其叶片为实验材料,采用改良的SDS法和CTAB法对大豆基因组DNA进行了提取.对DNA的提取效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及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在以叶片为材料时,SDS法和CTAB法的大豆基因组DNA的提取效果差别不大,SDS法稍好于CTAB法.在以大豆种子为材料时,SDS法的提取效果明显优于CTAB法,SDS法可从大豆种子中提取到能够充分满足各种分子操作的高质量和数量的大豆基因组D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