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油菜籽生产大国,长期以来,油菜收获一直沿用手工作业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损失率高.油菜生产机械化滞后严重制约油菜籽生产的发展。为此,“九五”以来,全国各地特别是江苏和上海等地已开始对油菜籽收获技术进行调研论证,并组织开展了试验、示范和推广。至“十五”期末油菜收获技术已渐趋成熟,油菜联合收割机已从试验示范转向大面积推广应用阶段。在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油菜联合收割机的过程中,机具性能指标成为考核机具是否能推广应用的关键,农机标准化部门也正积极制定油菜联合收割机质量技术规范来确定主要性能指标。为油菜联合收割机研究、生产制造、鉴定、质检、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标准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大田耕整、开沟、种植、植保、排灌、收获、秸秆还田、烘干等机械化技术。其中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技术为主体技术,耕整、开沟、排灌等环节采用的机具和技术与其他作物的相应环节基本相同。一、机械化种植技术(一)撒播机开沟覆盖播种机械化技术技术概述:油菜撒播机开沟覆盖技术是在前茬收获后,按农艺要求将一定量的种子、肥料直接撒施于土壤墒情适宜的板茬地上,然后按  相似文献   

3.
第六讲:机械深施化肥作业技术要点(三)、机械深施化肥作业前的准备4、机具准备(6)、施肥量、深度、宽度调整施肥机具都有施肥量、深度调整机构,作业前按要求进行调整。为使施肥量和施肥深度、施肥宽度准确,在机具正式作业之前,应对施肥量、深度、宽度进行调整试验,其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一、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机械化生产技术技术概述: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机械化生产技术包括播前准备、精量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四方面内容。在一定区域内,提倡标准化作业,小麦品种类型、耕作模式、种植规格、机具作业幅宽、作业机具的调试等应尽量规范一致,并考虑与其他作业环节及下茬作物匹配。技术要点:1.播前准备  相似文献   

5.
一、对农机田间作业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1.客观因素。(1)天气条件的影响。倒春寒对春种的影响,雨水天气的影响等;(2)土地条件。地形高低,地块大小,田间道路条件等;(3)其它条件的影响。种子、肥料质量,机具型号,地块规划等。2.主观因素。(1)作业前准备不充分。耕前田间清理工作不  相似文献   

6.
1、播种前的准备(1)、地决准备:主要是选茬和整地,按轮作制的要求选正茬,避免生硬茬。整地要做到机械耕旋,蓄水保墒,达到播种状态。(2)、种子准备:选用适合本地的高产优良品种,做好发芽试验,发芽率在95%以上,并进行药剂拌种。(3)、机具准备;选择2BT12型大豆精量播种机、2BT16型精播机垄耕施肥精播机。按要求调试好机具,达到播种技术要  相似文献   

7.
为改变传统施肥方式,庆安县开展了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进行了机具调试及田间测试,为探索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增加粮食产量的最佳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日,雷波县农机局组织补贴机具销售商雷波县微耕机销售点负责人,到南田乡南塘村开展微耕机安全操作技术和维护保养技术复训,着力提高微耕机用户的操作水平和维护保养技术水平,以便在仲夏农闲期间加强机具的维护保养,为秋收生产作好准备。参加复训的农户有55人,  相似文献   

9.
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为大连市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其主要环节有机整地、机播种(同时深施种肥)和机收获。主要作业机具是802拖拉机、铁牛一55拖拉机、上海-50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3-5铧翻地犁、旋耕机、2BF-7、2BF-9型播种施肥机、4L-2.5上海ⅡB-H型背负式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和4LD-2型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围绕以上作业项目,我们按照有关技术要求,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主要完成了机具选型、作业前的准备和机具调试等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我国油菜机收损失率过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实际生产中大多用谷物联合收割机兼收油菜,收获损失难以精准把控,割台损失率、脱粒清选损失率、破碎率都过高,总损失率难以达到行业标准要求,亟待对专用油菜籽联合收获机实际作业性能进行科学准确评价,加大专用油菜籽联合收获机推广应用力度。为此,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组织对国内主流的3款专用油菜籽联合收获机开展了包括作业性能和经济性能在内的作业效果综合测评。结果显示,3款机具的含杂率、破碎率、总损失率等作业性能指标均达到行业标准要求,满足生产需要,充分说明油菜籽专用联合收获机的作业性能比兼用收获机更为可靠;3款机具的作业效率均是人工收割油菜的100倍以上,包括人工、机具折旧、燃油在内的作业总成本只有人工的1/10,经济效果显著。通过结果分析,提出以收定种、耕种收一体推进油菜机收,大力发展高效低损油菜收获机具装备,加大机手培训指导减少机收损失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变量投入技术VRT与智能农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量投入技术VRT(Variable Rate Technology)是指安装有计算机、DGPS等先进设备的农机具。根据它所处的耕地位置自动调节物料箱里某种农业物料投入速率的一种技术。VRT系统可以应用于像小颗粒状或液体肥料、杀虫剂、种子、灌溉水或多至10余种化学物质混合而成的药剂等多种不同的物质。变量投入系统通常主要包含流动作业机具、调节实际物流速率的控制器、定位系统和对应耕地的理想物料应用描述图。在传统的机具上,操作者通常通过观察仪表板来控制物料的投入速率。而在集成有GPS和GIS的机具上,这种投入速率可以随机具的移动而自动地进行改变。  相似文献   

12.
花生摘果机械化技术是运用花生摘果机将花生果从茎蔓上摘下并对蔓、果进行分离和清选的一种农机化生产技术,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广泛推广运用的花生分段机械化生产技术的重要部分.本文从技术准备、机具操作、安全生产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东北垄作蓄水保墒耕作体系与配套机具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垄作地区)旱作农业现状,通过组合多项先进农艺技术,得到适合东北垄作地区特点的蓄水保墒耕作技术体系及联合作业工艺方案,设计适合该地区主要农作物的多功能蓄水保墒秸秆-根茬粉碎还田联合、耕整联合、耕整种植联合的作业机具。试验证明,系列机具各项作业指标均满足现代农艺要求,达到蓄水保墒、高效节能、增产增收的目的,已在农业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开发设计一种开沟合垄深施肥耕耙犁.介绍机具的主要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探讨传动系统、碎土器和工作部件的选型和设计思路,为肥料深施作业提供性能可靠的实用机具.  相似文献   

15.
多功能推进式排肥器(见图1)是由山西省霍州市农机服务中心、霍州市福利化工厂研制生产的,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这种排肥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都区别于现在常用的外槽轮式排肥器,其特点是:  (1)一器多用、操作简便、适用性非常强,能够排施各种粉状、粒状的化肥,对混合肥料及微量肥料也能适应。在排施吸湿性较强的碳酸氢铵、施用量控制较严格的尿素和硬度较大的美国二铵时,该排肥器的这一性能表现得更为明显。  (2)施肥均匀、不堵塞、不漏肥,排肥量按需控制。(3)结构紧凑、合理,能与各种机引播种施肥机具及畜力播种施肥机具…  相似文献   

16.
油菜籽是世界第三大植物油和第二大蛋白粉来源。油菜籽的干燥与储存工艺影响种子的生理特征和作物产量。为此,在油菜籽干燥要求的基础上,用能量守恒原理探讨了利用联合收割机柴油机余热干燥油菜籽的可行性,且自行设计了基于余热利用的油菜籽干燥系统,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利用热管技术及柴油机余热可有效干燥油菜籽,经济上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王彩贤 《当代农机》2011,(11):58-59
阐述了玉米秸秆粉(切)碎还田作业工艺流程与农艺技术要求,并对秸秆切碎还田作业机具操作使用、维护保养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植保机械使用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机动弥雾喷雾机械进行田间作业防治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技术关键。 (1)作业前的准备。认真做好机具的检查和准备工作,使机具在使用中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2)天气的选择。防治效果与天气状况密切相关。要学会看天用药,做到“三不喷”,即:①气温高时,晴天中午前后不喷;②下雨时和下雨前2h内不喷;③自然风超过3级以上不喷。  相似文献   

19.
国内典型秸秆还田技术及机具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着重论述了目前我国秸秆还田技术及机具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对联合收割机秸秆切碎技术及装置、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及机具、双轴灭茬技术及机具、秸秆和根茬粉碎还田技术及联合机具、棉秆粉碎收获技术及机具、秸秆切碎灭茬还田技术及机具、反转灭茬技术及机具和水旱两用埋茬耕整技术及机具等国内几种典型的秸秆还田机具的结构特点、适用范围、使用优缺点等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秸秆还田技术及机具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青海是国内较早开始种植蚕豆的地区。目前的种植面积达30万亩,其中,机械化种植面积约为15万亩,而机械化收获(含收割和脱粒)几乎为空白,机械化技术的不足严重制约着蚕豆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一、蚕豆点播机的使用1.机具选用原则机具的播量、株距、行距、播深范围应达到农艺要求的种植密度、间距、深度要求,可完成相关播种作业的要求。2.机具操作技术要求(1)工作中保证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