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研究应用属特异单抗和分属噬菌体对102株疑似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鉴定,并以标准程序作验证。结果表明,属特异单抗ELISA反应阳性的77株菌株中,76株为沙门氏菌,1株为弗劳地氏柠檬酸杆菌;而分属噬菌体O-I裂解阳性的74株细菌中,72株为沙门氏菌,2株为大肠杆菌,同时出现了漏检。这预示着属特异单抗试剂在沙门氏菌鉴定和快速检验中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应用噬菌体快速检测沙门氏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沙门氏菌噬菌体O-I,对本实验室保存的100个肠科菌株进行了裂解试验,其中30株沙门氏菌4-6小时出现裂解斑,而其余的枸橼酸杆菌,大肠艾希氏杆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及变形杆菌等裂解反应全部为阴性。应用噬菌体和常规法对进出口动物产品鱼粉,肉骨粉,半年虫卵,蛤蚧及冻海鱼的20个样品进行检测,前者发现10个样品为沙门氏菌阳性,后者发现9个样品为沙门氏菌阳性,通过比较显示,应用噬菌体对进出口动物产  相似文献   

3.
应用沙门氏菌噬菌体O-I,对本实验室保存的100个肠科菌株进行了裂解试验,其中30株沙门氏菌4~6小时出现裂解斑,而其余的枸橼酸杆菌、大肠艾希氏杆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及变形杆菌等表得反应全部为阴性。应用噬菌体和常规法对进出口动物产品鱼粉、肉骨粉、半年虫卵、蛤蚧及冻海鱼的20个样品进行检测,前者发现10个样品为沙门氏菌阳性,后者发现9个样品为沙门氏菌阳性,通过比较显示,应用噬菌体对进出口动物产品中沙门氏菌进行检测,具有快速、敏感、简便和经济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用生物素标记的沙门氏菌属特异性单克隆抗体de7作为分子探针,应用亲和筛选法从噬菌体肽库中筛选该单抗所针对的表位克隆,最终进行定位。经三轮筛选后,用斑点印迹法检测,得到良好的富集效果。通过免疫筛选法从第三轮筛选物中桃取了24个阳性克隆,再以斑点印迹、竞争ELISA进一步鉴定阳性克隆,证实已获得了沙门氏菌鞭毛属特异性共同抗原的模拟表位。测得的序列为SRRSFTTE,将其与沙门氏菌鞭毛蛋白氨基酸序列相比较,同源性较小,但在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鞭毛蛋白氨基酸序列的Ⅰ区高度保守序列中,发现61-65位氨基酸的RSXXT序列与所得的线性表位有相同的排列,而大肠杆菌鞭毛蛋白氨基酸在此段的序列为RAXXT,且这种序列排列的几率为1/20^5,因此推断该单抗所针对的表位在该区段上。此外,以阳性克隆免疫Balb/c小鼠,并制备高免血清进行间接荧光检测和竞争ELISA鉴定,结果表明其具有优良的免疫原性和高度的特异性,这亦为模拟表位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采用猪瘟单抗对猪瘟病毒石门株E2基因噬菌体随机肽库(SM-E2库)进行淘洗以研究猪瘟病毒E2抗原表位.运用猪瘟单克隆抗体WH303、WH211和M56对SM-E2库进行4轮生物淘洗,对阳性克隆再经噬菌体原位杂交、特异PCR测序分析,然后人工合成阳性多肽进行ELISA反应.经鉴定分析发现单抗WH303从SM-E2库中筛选得到一段CSFV特异的抗原多肽IECTAVSPTTLRTEVVKT,并且该段多肽与已知CSFV表位TAVSPTTLR极为相似;单抗WH211和M56未能筛选到包含CSFV序列的克隆.结果表明,利用靶基因噬菌体随机多肽库筛选抗原表位能够得到更接近于真实表位的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沙门氏菌鞭毛蛋白共同抗原模拟表位阳性克隆生物学特性。用从噬菌体线性肽库及限制性库中筛选出的阳性克隆1和62分别免疫BALB/c小鼠,其高免血清对单抗de7的竞争-ELISA郊价达10^6以上,而其他血清则无抑制作用。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中,免疫血清均能与11株不同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反应,而不与大肠杆菌反应。以上结果表明,筛选获得的沙门氏菌鞭毛蛋白共同抗原模拟表位,不仅很好地模拟了天然表位,而且具有很好的抗原性。这为该表位分子基础及模拟表位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直接ELISA检测沙门氏菌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从已获得的4株沙门氏菌属特异杂交瘤单克隆抗体中,筛选出CB8和De7两株单抗相合成酶标检测试剂,并建立了检测沙门氏菌的直接ELISA方法,它能检出沙门氏菌属99%的菌株,而不与其他肠道杆菌反应(包括大肠杆菌,阴沟杆菌,产气杆菌,志贺氏菌,枸椽酸杆菌,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和沙雷氏菌)。应用本方法检测粪样,鱼粉,奶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高达100%和97.6%,仅出现2.4%的假阳性率,该法不受各要  相似文献   

8.
用间接ELISA测试了沙门氏菌特异单克隆抗体与107株肠杆菌科细菌的反应性,结果被试的14个血清型的单相亚利桑那菌,35株全国各地分离的鼠伤寒伤沙门氏菌及3血清型的其他沙门氏菌全部呈阳性反应,而55株其他肠杆菌科细菌中仅有3株呈弱阳性反应,从而进一步证明了该试利较高的沙门氏菌属特异性和属内的广谱性,显示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通过双层平板法从鸡粪中分离鼠伤寒沙门氏菌烈性噬菌体,并通过电镜观察、热稳定性、pH稳定性、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和在小鼠上的防制效果试验对噬菌体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从鸡粪中成功分离出一株鼠伤寒沙门氏菌噬菌体(φBLCC8-0050-3),该噬菌体有一个正多面体立体对称的头部,头径直径约65 nm,无尾部结构,应属于盖噬菌体科(Tectiviridae)烈性噬菌体;噬菌斑成圆形空斑,周围有晕环,直径为2~3 mm;温度耐受范围是30~50℃;pH耐受范围为3~10。当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0.0001时,子代噬菌体滴度最高;按照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潜伏期为20 min左右,爆发时间为180 min左右,爆发量为43 333 PFU/cell;从噬菌体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防制效果来看,处理14 d后,阳性对照组小鼠存活率为0,噬菌体预防组小鼠存活率为90%,噬菌体治疗组小鼠存活率为70%。说明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预防组和治疗组都对小鼠抵抗沙门氏菌感染有一定的作用。结果表明,φBLCC8-0050-3是一株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噬菌体,可作为一种生物抑菌剂用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防制。  相似文献   

10.
进口动物性饲料中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常规分离培养鉴定技术,对上海口岸2001年1-6月份进口的动物性饲料498份进行了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结果共分离到沙门氏菌23株,分离率为4.62%(23/498)。其中,鱼粉164份,阳性6份,阳性率3.66%(6/164);肉骨粉86份,阳性12份,阳性率为13.95%(12/86);明虾壳27份,阳性5份,阳性率18.52%(5/27);乳清粉和饲料添加剂类221份,阳性0份,阳性率0%。最终对21株沙门氏菌进行定型。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日本血吸虫保护性单抗SSj14的模拟表位,观察其免疫保护作用,利用SSj14单抗筛选富集噬菌体的随机六肽库,应用免疫印迹法确定阳性克隆并分析其核苷酸序列,采用竞争ELISA法分析阳性克隆的抗原性,用筛选的阳性噬菌体克隆免疫小鼠进行日本血吸虫病免疫保护试验,计算减虫效果,并用ELISA法检测小鼠免疫前后的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显示,经3轮富集筛选后,免疫印迹法鉴定到4个阳性克隆,它们对SSj14单抗的抑制率分别为20.0%、40.8%、58.6%、61.5%,并分别在小鼠中诱导了7.42%、9.43%、11.74%、22.30%的减虫率。用噬菌体克隆免疫的小鼠均产生了较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结果表明,筛选到的阳性噬菌体克隆和SSj14单抗有较高的亲和力,并诱导了抗小鼠日本血吸虫的部分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宽裂解谱禽源沙门氏菌噬菌体并分析其裂解性能,本试验首先对分离自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不同宿主来源的238株禽源沙门氏菌(C01~C238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和血清型鉴定,筛选出耐药率大于60.00%的抗生素;然后采用双层平板法测定50株沙门氏菌噬菌体(NP01~NP50)对238株禽源沙门氏菌的裂解谱并统计裂解率;最后选择裂解率最高的噬菌体,进一步统计其对筛选到的抗生素耐药的沙门氏菌菌株的裂解率及对不同分离年份、分离地区、宿主来源及血清型的沙门氏菌菌株的裂解率。结果表明:238株沙门氏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红霉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均大于60.00%;其中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88.24%;对头孢噻肟、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的敏感率较高,为64.71%~86.13%。在238株被检沙门氏菌中,肠炎沙门氏菌有128株,鸡白痢沙门氏菌有95株,鼠伤寒沙门氏菌有6株,伤寒沙门氏菌有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有1株,未定型沙门氏菌有6株。在50株沙门氏菌噬菌体中,有14株对238株沙门氏菌的裂解率在80.00%以上,有17株裂解率在20.00%以下;NP17的裂解率最...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通过双层平板法从鸡粪中分离鼠伤寒沙门氏菌烈性噬菌体,并通过电镜观察、热稳定性、pH稳定性、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和在小鼠上的防制效果试验对噬菌体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从鸡粪中成功分离出一株鼠伤寒沙门氏菌噬菌体(ФBLCC8-0050-3),该噬菌体有一个正多面体立体对称的头部,头径直径约65nm,无尾部结构,应属于盖噬菌体科(Tectiviridae)烈性噬菌体;噬菌斑成圆形空斑,周围有晕环,直径为2~3mm;温度耐受范围是30~50℃;pH耐受范围为3~10。当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0.0001时,子代噬菌体滴度最高;按照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潜伏期为20 min左右,爆发时间为180 min左右,爆发量为43 333PFU/cell;从噬菌体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防制效果来看,处理14d后,阳性对照组小鼠存活率为0,噬菌体预防组小鼠存活率为90%,噬菌体治疗组小鼠存活率为70%。说明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预防组和治疗组都对小鼠抵抗沙门氏菌感染有一定的作用。结果表明,ΦBLCC8-0050-3是一株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噬菌体,可作为一种生物抑菌剂用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防制。  相似文献   

14.
检测肠炎沙门氏菌ELISA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已建立的抗沙门氏茵单抗中筛选出适用于肠炎沙门氏菌ELISA检验的3—47—26单抗.采用筛选强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制备了高效价的3—47—26单抗.改进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高效价单抗的方法,进行了HRP标记单抗的免疫生物学特性的鉴定。确定了包被浓度和酶标抗体的工作浓度:HRP-3—47—26为1:100;LPS的包被浓度为400ng/mL。试验中采用LPS与多聚赖氨酸的结合,解决了包被过程中的解吸附作用,增强了包被的稳定性,同时也减少了假阳性反应,优化了包被过程。建立了检测肠炎沙门氏菌的抗原竞争ELISA方法,利用样品中的LPS抑制酶标抗体与包被的LPS结合,以降低底物反应的颜色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通过对210份肠炎沙门氏菌感染鸡泄殖腔棉拭子、羽毛和组织样品先筛选后鉴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与国标法对大量的样品检测结果比较表明,竞争ELISA方法的检出率为18.09%;检出阳性样品36份,国标法检出率为17.14%;两者符合率为97.14%。竞争ELISA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4%和97.7‰从而为肠炎沙门氏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离一株裂解性鸡白痢沙门氏菌噬菌体,对抗多重耐药细菌,试验从健康鸡粪便中分离富集噬菌体,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纯化、增殖,超速离心法浓缩,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通过提取噬菌体基因组、酶切、电泳确定核酸类型,同时测定噬菌体的宿主谱、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酸碱及热稳定性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从鸡粪中分离得到1株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PSP2-22。该噬菌体头部直径为(60±5)nm,尾部长为(130±5)nm,为长尾噬菌体科;核酸类型为双链DNA。该噬菌体不仅能裂解鸡白痢沙门氏菌,还可裂解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最佳感染复数为0.1;平均裂解量约为136 pfu/cell,效价最高可达9.83 lg pfu/mL;在pH值6~11时相对稳定,70℃作用60 min之后仍具有一定活性。说明噬菌体PSP2-22是一株对不同温度和pH值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双链DNA噬菌体,宿主谱相对较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沙门氏菌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鸡白痢净化措施方面,如对种蛋和孵化房的消毒、种鸡群检疫.淘汰阳性坞、药物控制以及加强兽医卫生工作等常规办法,仍是控制和净化该病的有效措施。京沪等地不少种鸡场在采用甘盂侯等研究的鸡白痢净化工程计划几年来,已基本控制和消灭了该病。在鸡白痢血清学诊断方面,提出了几种新的方法,如间接血凝试验、单克隆抗体协同凝集试验及微量凝集试验等。并已建立以沙门氏菌属特异单抗HRP标记抗体为核心试剂的直接ELISA试验,为沙门氏菌检验和诊断提供了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早在1954年,Cherry就发现沙门氏菌属○—Ⅰ噬菌体在高浓度(100RTD)时,可裂解绝大部分沙门氏菌,具有属的特异性。近年来,国内已有应用这种噬菌体对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8.
根据志贺氏菌属侵袭性质粒抗原H(ipa H)基因、沙门氏菌属特异性基因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ail)毒力基因,分别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调整PCR条件,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食蟹猴3种致病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临床初步应用于检测137例食蟹猴肛拭子样品137份,检出志贺氏菌属阳性12株,沙门氏菌属阳性1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阳性1株,与传统细菌培养生化鉴定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本试验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简便、灵敏、稳定性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为食蟹猴腹泻病原菌提供了新的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兔出血症病毒抗原模拟表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兔出血症病毒(RHDV)的单克隆抗体A3c作为靶物质,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RHDV抗原表位。将纯化的单抗A3c包被固相载体,经3轮亲和筛选后,挑取25株噬菌体单克隆并扩增,用ELISA测定后,提取阳性克隆单链DNA并测序,用阳性噬菌体克隆免疫小鼠制备高免血清,检测筛选抗原表位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3轮亲和筛选后,特异性噬菌体克隆得到了有效富集,25株噬菌体单克隆中有19株为阳性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获得了与抗原高度同源的序列GTDDMDPGTTAA,即抗原的模拟表位,其中,氨基酸基序DXXDP为表位中的核心氨基酸;制备的小鼠高免血清与抗原具有较好的反应性,阳性噬菌体克隆与兔RHDV高免血清也具有较好的反应性。因此,该表位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该研究为RHDV抗原表位的研究和新型疫苗的探索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饲料及其原料中沙门氏菌污染情况及耐药情况,为沙门氏菌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特针对饲料及其原料开展沙门氏菌污染情况及耐药情况筛查。试验共收集饲料及原料样品707份,参照GB/T 13091-2002饲料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和鉴定;分离株以API 2.0E鉴定试剂盒确认;后参照GB 4789.4-2010进行血清分型,并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分离株耐药情况。结果表明,共检出阳性样品56份,阳性率为7.9%,其中52份为动物性原料;经血清分型得到阿贡纳沙门氏菌(Agona)5株,阿贡纳沙门氏菌Ⅱ(AgonaⅡ)1株,博内茅斯(Bournemouth)1株和摩科拉(Mokola)1株,其余菌株因血清种类有限,仅分型至群,未能进一步分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沙门氏菌耐药率比人源和动物源性沙门氏菌低,但仍分离到13重耐药株1株,4重耐药株2株,3重耐药株9株,2重耐药株12株,且各菌株耐药谱不同。饲料及其原料中沙门氏菌检出率和耐药性相对较低,但仍存在个别菌株耐药情况严重的现象,有必要继续加大、加强针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