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园艺植物冷害和抗冷性的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62,自引:2,他引:60  
王毅  杨宏福 《园艺学报》1994,21(3):239-244
综述了园艺植物抗冷性的研究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冷害的形态表现;(2)叶绿体/线粒体与冷害;(3)细胞膜系与抗冷性;(4)蛋白质与抗冷性。同时提出了植物抗冷性研究领域值得深入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热激蛋白与园艺植物的耐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园艺植物受到一定时间的高温胁迫处理后其耐冷性提高 ,这与热激条件下诱导产生的新蛋白(即热激蛋白 )有关。综述了热激蛋白及其与园艺植物抗冷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获得稳定的抗、感杧果小爪螨(Oligonychus mangiferus)的杧果种质基础上,以害螨和寄主植物的互作机制为切入点,分析与评价不同杧果品种对杧果小爪螨的抗、感性。【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评价方法获得抗、感性稳定的杧果品种,经室内饲养观察,记录杧果小爪螨在抗、感杧果品种上的存活率差异,并进一步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分析抗、感杧果品种叶片组织内游离氨基酸含量、游离氮含量、游离糖含量、糖/氮比和总酚含量的差异。【结果】杧果小爪螨只危害杧果的功能叶,不危害嫩叶和老叶;在筛选获得的6个抗、感性稳定的杧果品种中,‘台农一号’和‘红芒VI号’对杧果小爪螨表现为高抗和抗螨,而‘鸡蛋芒’‘秋芒’‘紫花’和‘粤西I号’对杧果小爪螨表现为感螨;抗性品种‘台农一号’和‘红芒VI号’较感性品种‘紫花’和‘粤西I号’功能叶中含有较多的游离糖、较高的糖/氮比和较多的总酚,2者间差异显著,但抗、感性品种的功能叶、嫩叶和老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游离氮含量及嫩叶、老叶中的游离糖含量、糖/氮比和总酚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同杧果品种对杧果小爪螨存在显著的抗、感性差异,其抗性与杧果功能叶中的游离糖含量、糖/氮比和总酚含量相关,为杧果抗螨种质的挖掘与创新利用、抗螨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基础信息、参试材料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洪波  郭世荣  汪天 《园艺学报》2004,31(2):236-238
 研究了根际低氧处理对网纹甜瓜幼苗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氧处理使幼苗根系和叶片硝态氮、铵态氮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根系热稳定蛋白含量增加,而且根系比叶片反应更敏感;与低氧耐性较弱的‘西域一号’相比,耐性较强的‘刚强’品种在低氧处理下硝态氮、铵态氮、蛋白质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较高,表明较高的硝态氮、铵态氮、蛋白质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对提高网纹甜瓜低氧耐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茄子砧木品种对低温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常规设施栽培茄子济农2000为对照,研究茄子砧木幼苗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其与抗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昼/夜温度为10℃/1℃下进行处理,处理1d时试材对低温最敏感,冷害指数、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迅速增加,而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迅速降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持续降低,渗透调节物质基本呈增加的趋势,而光合速率则在短期回升后迅速降低。通过比较发现,试材中赤茄、托鲁巴姆的抗冷性较好,耐病VF次之,台茄抗冷性较差,但仍比济农2000强。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硝酸钙溶液浇施和喷施对甜瓜幼苗生长及低温胁迫下抗冷性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硝酸钙浇施和喷施处理均有助于提高甜瓜幼苗在冷胁迫条件下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POD活性,降低电解质渗漏率和MDA含量,提高幼苗抗冷性,延缓冷害症状的发生。10~15mmol/L浇施和10mmol/L喷施处理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7.
以紫花苜蓿为试材,对紫花苜蓿来源的RCI2类基因MsRCI2A/2B/2C在4℃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对紫花苜蓿进行遗传转化,研究了超量表达MsRCI2A/2B/2C基因对紫花苜耐冷性的影响,以期为培育耐冷紫花苜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MsRCI2A/2B/2C基因均受低温诱导,转基因苜蓿材料经4℃冷处理12 d后,叶绿素相对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才发生明显变化,对冷的敏感性下降.并且4℃处理后,转基因株系较WT(野生型)积累更多脯氨酸和可溶性糖,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在低温6d时迅速上升,响应冷胁迫更迅速.综上所述,MsRCI2A/2B/2C基因的超量表达提高了紫花苜蓿的耐冷性.  相似文献   

8.
壳寡糖提高茄子幼苗抗冷性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以1/1 500、1/1 000、1/500 和1/100(w/v)4种浓度的壳寡糖溶液对4片真叶期茄子幼苗进行叶面喷施,研究壳寡糖对茄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1/100浓度外,其它浓度壳寡糖喷施的幼苗经5℃低温胁迫处理3 d后,与清水对照组相比,其低温伤害率减少,常温下恢复生长后的存活率提高;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增幅较小,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升高;SOD和POD活性增大,CAT活性降幅减少.因此,适宜浓度壳寡糖处理可增强茄苗的抗冷性, 且以1/1 000壳寡糖处理的抗冷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9.
热处理对四种果实上炭疽菌的抑制作用及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荔枝、龙眼、卡亡果、木瓜果皮中分离出的炭疽病菌均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不同来源的菌株对4种果实及叶片的致病力和对热处理的反应没有显著性差异。胶孢炭疽菌分生孢子在48℃温水中处理10min后萌发率显著降低。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0℃ 10min或55℃ 5min。菌丝比分生孢子对热处理的敏感性低。48℃温水处理2.30min对菌丝生长没有抑制作用。在52℃、55℃温水中处理5min或60℃温水中处理2min后菌丝生长速度显著降低。菌丝的致死温度为60℃ 30min。热水浴处理是防治卡亡果、木瓜采后炭疽病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处理温度和时间可选用52-55℃5-10min。  相似文献   

10.
以长白山刺果甘草根为原料,用化学分析方法对长白山刺果甘草和甘草中所含粗脂肪、蛋白质、维生素C、黄酮4种化学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刺果甘草中粗脂肪含量2.310%,蛋白质含量6.125%,维生素C含量1.750mg/100g,黄酮含量2.544%;甘草中粗脂肪含量7.590%,蛋白质含量17.800%,维生素C含量4.170mg/100g,黄酮含量2.547%;t检验分析表明长白山刺果甘草与甘草中粗脂肪、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差异极显著,黄酮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高温胁迫下耐热性不同番茄多胺水平变化的差异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研究了高温条件下番茄4个耐热和2个不耐热品种体内腐胺、精胺和亚精胺水平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苗期和开花期,不耐热品种叶片和花器官中精胺和亚精胺含量在昼/夜温度33/25 ℃下显著高于对照(25/20 ℃),38/28 ℃下显著低于对照;耐热品种都随温度升高而升高,38/28 ℃时最高。在25/20 ℃ 、33/25 ℃下,不耐热品种的精胺和亚精胺含量与耐热品种相当或者高于耐热品种,在38/28 ℃高温下耐热品种显著高于不耐热品种。所有参试番茄品种在不同温度处理中腐胺含量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5-氨基乙酰丙酸(ALA)10 mg·L 处理能够明显提高弱光下生长的甜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而低温胁迫明显降低甜瓜幼苗叶片光合能力。经ALA处理过的甜瓜幼苗光合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气孔开度、叶片叶绿素(特别是叶绿素b)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增加。在ALA处理3 d之后将幼苗转移到8℃低温条件下4 h,对照叶片光合能力基本丧失,而ALA处理叶片仍能维持一定的光合能力,并在20 h内基本恢复至对照水平。若幼苗在低温下处理6 h,对照植株完全死亡,而ALA预处理植株仅出现少量伤害症状。本研究结果表明,ALA处理可以提高植物耐弱光性和抗冷性。  相似文献   

13.
以玉美人、龙甜3号、高甜黄金道、日本甜宝和香沙蜜5个薄皮甜瓜品种为试材,鉴定了成熟期各品种感官品质,观察了石蜡切片,并测定了果实中纤维素和可溶性果胶含量。结果表明:薄皮甜瓜表皮细胞切面小,表面积大,薄壁细胞递增快,近圆形细胞较多,且大小均匀,则果实感官品质好。同时,成熟果实中纤维素含量在0.24%~0.28%之间,可溶性果胶含量低,利于感官品质的提高。薄皮甜瓜感官品质与成熟果实中组织结构、纤维素和果胶含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萝卜花芽分化过程中茎尖和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萝卜冬性品种‘一点红’和春性品种‘短叶13’为材料,研究花芽分化过程中茎尖和叶片以及萌动种子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萌动种子在5℃下处理20 d,然后在温暖(>15℃)、长日照(16h)下生长,于不同花芽分化时期测定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在花芽分化期间,无论是茎尖或是叶片,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在两个品种之间较为接近。随着花芽分化的继续,可溶性总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蔗糖和淀粉含量则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在花芽分化完成后再下降。叶片中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始终低于茎尖。冬性品种的蔗糖和淀粉含量在整个花芽分化期间始终较低,但在花芽分化初期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则高于春性品种。  相似文献   

15.
多胺引发处理对茄子种子活力及幼苗耐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丰研2号’茄子种子为试材,分别用0.25mmol·L-1的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引发处理24h后,分别在10、15、25℃条件下进行种子发芽试验,并测定幼苗耐冷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Spd和Spm处理可显著提高种子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的活力,促进幼苗生长,显著降低了低温胁迫条件下幼苗细胞质膜透性和MDA含量,提高了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和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表明多胺引发处理对提高低温胁迫下茄子种子活力及增强幼苗耐冷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杜鹃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采用发达国家已经大量应用的潮水式(Ebb&Flow)底面灌施营养液栽培系统,以盆栽杜鹃品种‘Mission Bell’作为试材,筛选出适合杜鹃盆花无土栽培 基质配方。混有草炭的M1(体积比:草炭土3+蛭石3+珍珠岩3)、M2(草炭土3+蛭石3+砻糠3)和M4(草炭土2+蛭石2+珍珠岩2+著糠2+腐叶土2)基质配方栽培的植株表现较好,尤以M1处理,即‘草炭土3+蛭石3+珍珠岩3’的等量配方为最优,而椰壳并不适合盆栽杜鹃的植株生长。土壤的理化分析和植物体分析结果表明,营养液灌溉处理后基质的pH值基本相同,但EC值的增幅很大,是由封闭系统内营养液中盐分累积所致;盆内基质中的矿质营养元素和阳离子交换量也明显增加;植物体的营养元素含量水平普遍较高,非常符合杜鹃类植物的生长条件与特殊需求。  相似文献   

17.
枣新品种‘延川狗头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延川狗头枣’为鲜食、制干兼用中晚熟枣新品种。果实大、卵圆形或锥形,似狗头状。单果平均质量18.7 g,最大25.4 g;果肉细脆,汁液中多,味酸甜;鲜食、干制品质优良。适宜平均气温10—11l℃ 、降雨量500 mm左右的北方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8.
红富士苹果果实着色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红富士苹果(Malus×domestica Borkh ‘Fuji’ )为试材,通过测定不同时期果皮内色素含量 与抗氧化酶活性水平,对苹果着色和抗氧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青苷的含量变化与果实抗氧化酶活性密切相关。果实着色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高,随着果实着色活性逐渐下降。套袋可抑制果实抗氧化酶活性,着色期去袋后,SOD、POD活性迅速升高;去袋2 d后,随着果皮内花青苷的积累,抗氧化酶活性逐渐下降。脂氧合酶(LOX)的活性也与花青苷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LOX活性在果实着色前2—3周出现一次高峰,峰后随着花青苷的积累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9.
桃品种需冷量评价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通过1986~2001年对450余份桃品种需冷量的7.2℃模式、0~7.2℃模式(不包括0℃)和犹它模式比较分析,归纳出桃品种需冷量的评价模式为:以秋季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7.2~C的日期为需冷量测定的起点,以0~7.2℃累积低温值作为需冷量的评价标准比较适宜;犹它模式在中需冷量和长需冷量范围内能有效预测休眠的结束,而不适宜低需冷量品种的测定;7.2℃模式不适宜作为需冷量的评价模式。品种的需冷量与叶芽开放和始花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2和0.58,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提出了桃品种需冷量评价的系列标准参照品种。  相似文献   

20.
板栗采后低O2处理对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大红袍’板栗为试材,研究了0℃下0~5%的低O2处理对其品质及耐藏性的影响。低O2处理时间过长(20 d以上)且O2 浓度过低(2%以下),会使板栗产生异味,并促使板栗在贮藏期间的腐烂。低O2处理提高了板栗内乙醇脱氢酶(ADH)的活性,使乙醇大量积累,处理后经过120d冷藏,乙醇含量和ADH的活性逐渐恢复到对照的水平。低O2 处理还影响板栗的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含量,3%~5%低O2处理可使淀粉的水解速率下降,但O2小于2%则会加速淀粉消耗。综合各项指标,低O2 (3%)处理20 d再进行冷藏,在防止异味、保持品质的同时,还提高了板栗的耐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