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棉花生产的价格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莉  杜珉 《中国棉花》2009,36(6):2-5
研究了我国棉花生产与价格的密切关系,为了确定棉花生产对价格的反应程度,在Nerlove供给反应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棉花的供给反应模型,并利用棉花主产省的面板数据估计模型参数,从而得到棉花生产价格弹性。以大规模问卷调查结果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2002—2014年我国棉花生产收益和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2002—2014年我国棉花生产成本和收益的调查数据,发现近10年我国棉花生产收益波动剧烈,棉花生产成本持续上涨。收益的剧烈波动源于价格的波动,而成本的上涨源于各项成本构成因素的全面上涨。通过进一步探讨植棉成本与植棉规模的关系,发现规模化植棉有利于减少植棉用工,稳定植棉成本,降低植棉风险。因此,培育新品种,提高植棉技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以及规模化植棉是稳定我国棉花生产和提高植棉收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杨晓鹏  刘云 《棉花科学》2021,43(6):55-61
棉花期货的推出,可有效降低棉花现货市场的波动风险.以我国棉花期货与现货价格为研究对象,采用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我国棉花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表明:棉花期货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有一定的引导作用,相关从业者可以利用期货价格的波动趋势预测未来棉花现货价格的走势.  相似文献   

4.
杨晓鹏  刘云 《棉花科学》2021,43(6):55-61
棉花期货的推出,可有效降低棉花现货市场的波动风险.以我国棉花期货与现货价格为研究对象,采用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我国棉花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表明:棉花期货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有一定的引导作用,相关从业者可以利用期货价格的波动趋势预测未来棉花现货价格的走势.  相似文献   

5.
从政策、价格、棉粮比价分析入手,论述了近年来棉花生产波动的原因和1994年棉花生产形势,对今后如何从价格调控着眼,稳定发展棉花生产进行了剖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棉花价格的剧烈波动导致“棉贱伤农”“棉贵伤纺”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国家试点棉花目标价格政策,以平抑棉价波动、稳定棉花生产、增加全社会福利。本文在介绍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政策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此次改革的社会福利效应。研究发现: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能够有效地增加社会福利,但目标价格的确定、政策实施的效率都将影响社会福利水平。因此,提出及时发放补贴资金、实施棉花综合补贴、完善期货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棉花生产比较效益是棉农收益、棉花生产布局和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1989―2016年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棉花主产区生产比较效益及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方向。结果表明:(1)西北内陆棉区生产比较效益最优,黄河流域棉区次之,长江流域棉区较低。(2)棉花生产比较效益变化受棉花播种面积、产量、国家政策、价格和竞争作物等多重因素影响,且各因素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存在差异。(3)棉花价格和政策对主产区棉花生产比较效益的影响最显著,自然灾害、机械化水平、植棉收入占比、棉经产值比等较显著。鉴于此,提出完善棉花生产支持政策,健全棉花价格波动预警和发布机制,及时把握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差异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10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与总产持续下降,生产成本逐年上升,价格连续下滑。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其他棉区棉花生产机械化进展缓慢,特别是机械采收几乎是空白。本文分析了我国棉花产业和棉花生产机械化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发展机采棉,推进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棉花贸易状况进行了分析,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中国棉花贸易与价格之间的关系,运用GTAP模型模拟棉花贸易对我国棉花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棉花贸易以进口为主,进口依存度上升,进口对棉花价格有较大反方向影响,减少进口配额及提高配额外关税,进口贸易量会降低,对棉花价格影响变小。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增加棉花出口量、减少进口配额、提高配额外关税等对保证国内棉花价格合理波动以发挥价格优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改娣  李玉红 《中国棉花》2006,33(10):43-44
安阳县是国家和河南省规划的棉花优势区域,棉花多年来一直是其它作物不可替代的大宗经济作物,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棉花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安阳县有过每公顷产量超过800kg,总产突破2万吨,全县植棉人均收入140余元,棉花产值约占种植业产值40%的辉煌,但也面临面积逐年下滑,单产徘徊不前,棉花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问题的症结何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形式,如何振兴我县的棉花生产,保持可持续发展?本文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1棉花生产现状1.1“周年波动”现象明显。近几年来,棉花生产受自然因素和市场价格的双重影响,始终跳不出“周年波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