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盐池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县,畜牧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随着牧区经济体制的改革,草原推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生产责任制,草原畜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制约,草场大面积退化,植被稀疏,草场生产力下降,致使草畜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2.
浅谈海北州推行草场有偿承包使用王宇宏,陆元彪(海北州草原工作站81020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州广大牧区为改革畜牧业经营方式,适应牧区生产力水平,调动牧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在牧区实行了“草场公有、承包经营、牲畜作价、户有户养...  相似文献   

3.
落实草原“双权一制”是草原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变革,是草原畜牧业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它将为保护草原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改变传统的畜牧业经营方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草原畜牧业经营管理体制,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有力保障。长期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是党在农村牧区的一项基本政策。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调动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鼓励农牧民加大生产科技投入,合理配置自然资源,最终达到发展生产,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的目的,党的十五大召开以后,各级党委、政府对落实草原“双权一制”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目前,我旗正处于落实阶段,作为直接参与者,结合本地的工作,就如何加快草原“双权一制”落实步伐,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内蒙古草原4个典型牧区、农牧交错区旗县的223户牧户微观调研数据,使用多项Log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牧户及其子代的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子代对未来继承草原畜牧业经营意愿不够强烈,且样本牧户中草原畜牧业经营已继承的情况占比较低,未来的草原畜牧业代际传递面临困难;(2)草场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两类生产要素是目前影响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的主要因素;(3)子代的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的选择主要受自身条件和家庭条件的影响。政府应当关注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过程中的异质性,积极改善牧区及草原畜牧业生产条件,为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年轻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5.
从1983年开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在全盟牧区推行了以牲畜承包到户为重点的“草场公有、承包经营、牲畜作价、户有户养”的“草畜双承包”生产责任制,解决了牧区吃牲畜“大锅饭”的问题。从1989年开始。又推行了以草场承包到户为重点的“双权一制”,解决了牲畜吃草场“大锅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全盟积极推行了草畜平衡  相似文献   

6.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牧区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牲畜作价归户私有私养不限数量的体制后,这就同草场使用上的公有公用的经营方式产生了矛盾。严重地阻碍了草地的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和有效建设,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内蒙古赤峰市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普遍推行了“畜草双承包”责任制,牲畜作价归户,户有户养,草场按人畜比例划分到户,实行“有偿承包使用”制度,加强了草地的法制管理,调动了广大牧民建设草原的积极性,促进了草地畜牧业的商品化发展,自一九八五年以来连续八年获得牧业丰收。  相似文献   

7.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牧区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牲畜作价归户私有私养不限数量的体制后,这就同草场使用上的公有公用的经营方式产生了矛盾,严重地阻碍了草地的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和有效建设。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内蒙古赤峰市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普遍推行了“畜草双承包”责任制,牲畜作价归户,户有户养。草场按人畜比例划分到户,实行“有偿承包使用”制度,加强了草地的法制管理,调动了广大牧民建设草原的积极性,促进了草地畜牧业的商品化发展,自一九八五年以来连续八年获得牧业丰收。  相似文献   

8.
1 草原畜牧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青海是全国重要牧区之一,牧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6%,6个民族自治州都是牧区,而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的主体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1995年,内蒙古实现牲畜头数突破6000万头,草食家畜突破5000万头,生猪突破1000万头。 内蒙古在农牧区实行了“草场公有,承包经营;牲畜作价,户有户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牧民建设草原和发展牲畜的积极性。基本形成了“草原有  相似文献   

10.
草原是牲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畜牧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近几年来,祁连县在推行牧业生产责任制的同时,建立和健全草原管理、利用和建设责任制,按畜群固定冬春草场使用权,把牧民群众养畜和管草,用草、种草的权、责、利联系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草原生产力,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笔者基于对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典型草原牧区呼伦贝尔市和锡林郭勒盟的289户牧户调研数据进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了影响牧户草场流转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户主学历、户主是否为嘎查领导、草场流转合同形式、离苏木远近、牧草高度等因素对牧户草场流转行为有显著影响;牲畜头数、人均草场面积、畜牧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和草场转入转出期望年限等因素对牧户草场转入行为有显著影响;劳动力数量对牧户草场转出行为有显著影响。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促进草场流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草场承包到户是我国牧区草场制度改革的方向,它有力地推动了草原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但是草畜矛盾已成为草原畜牧业发展中的普遍问题.本文以甘肃省甘南州为例,总结了草场承包到户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草畜矛盾的成因,并从制度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落实、完善草牧场“双权一制”工作是新形势下深化农村牧区和草原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强草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推动畜牧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乌盟草原“双权”固定工作,始于1983年,草场承包责任制工作,始于1987年。截止1998年6月底,全盟牧区草牧场“双权一制”落实、完善工作已全部完成,并通过自治区验收。全盟牧区共落实草场所有权面积21419万hm2,占草场总面积的100%;落实使用权面积18988万hm2,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953%;落实承包到户面积18988万hm2,占可…  相似文献   

14.
青海是我国重要草原牧区之一 ,牧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6 %以上 ,可利用草原面积占全国可利用草原总面积的14.43 % ,仅次于内蒙古、新疆、西藏 ,居全国第四位。畜牧业是全省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也是牧区少数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体产业 ,那么青海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呢 ?借中国牧业通讯第九次通联工作会议在青海召开之际 ,记者采访了青海省农牧厅厅长申忠玉。记者 :申厅长 ,青海畜牧业有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 ?申忠玉 :青海畜牧业以高寒草地畜牧业为主 ,全省草食牲畜的74 %分布在牧区6个州。牧区基本上依靠天然草场放牧 ,草场类型分为草甸…  相似文献   

15.
在深入贯彻执行《草原法》和推行草牧场承包使用责任制的基础上,为研究探索提高草地生产力和畜牧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实现草原生态和牧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于1991~1994年在赤峰市巴林右旗查干诺尔苏木,应用系统工程理论对草场承包3种形式的一户、一组、一个独贵龙进行了草原畜牧业以草定畜效益工程规范项目的实验研究。实验证明,通过草地增产、合理利用和畜群科学饲养管理,可使草地畜牧业整体效益大幅度提高。4年实验区内各类饲草料增产454万kg,百亩草地畜产品产量增产近l倍,产值增长近3倍。该项目研究成果对目前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管护、建设和使用好草原,充分发挥草原作用,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我镇从实际情况出发,于1982年开始,在逐步完善草原责任制的过程中,从“联户承包”走上了“专业承包”的道路。不但杜绝了草场退化和“掠夺式”生产,而且,还改良和建设了草原。一、实行“联户承包”责任制,初具商品生产规模1982年以前,以原生产队为单位,按户平均分配草原,按牲畜头数收缴草原  相似文献   

17.
草场承包到户以来,新疆玛纳斯县牧区草原畜牧业发展较快,牧民放牧饲养牲畜的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近10多年来,随着全县畜牧业的大发展,牧民放牧牲畜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其承包草场的承载能力,山区因超载过牧草原退化严重,森林、草原  相似文献   

18.
草畜矛盾何时了——以甘肃省甘南州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恒杰  王安禄 《四川草原》2006,(6):47-49,62
草场承包到户是我国牧区草场制度改革的方向,它有力地推动了草原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但是草畜矛盾已成为草原畜牧业发展中的普遍问题。本文以甘肃省甘南州为例,总结了草场承包到户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草畜矛盾的成因,并从制度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昌吉州)是一个农牧结合的地区,总人口159万人,其中农牧民62万人。多年来,昌吉州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着力推进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畜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草原畜牧业是昌吉州畜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畜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生态安全、牧区经济发展、牧民增收的大局。在新疆,依赖天然草原的牛羊生产还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实行了“草场公有、承包经营、牲畜作价、户有户养”的生产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牧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草原畜牧业生产实现了快速发展。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强牧惠牧政策力度,相继实施了一批重大工程项目,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生产稳定增长,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转变。但从总体上看,草原畜牧业仍然是我州畜牧业经济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长期粗放型掠夺式经营,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草原退化严重,生产方式落后,组织化程度低,经营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防灾抗灾能力弱。  相似文献   

20.
家庭牧场典型户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在牧区实施家庭牧场的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和牧草产业化生产方面的先进技术及先进典型户,并提出值得借鉴的几点做法和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