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白菜黑斑病抗性遗传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2 个抗病品系和2 个感病品系作为试材,并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真叶期人工接种病菌鉴定F1 、F2 、B1C1 、B1C2 杂种抗性的方法,研究了大白菜对黑斑病的抗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大白菜对黑斑病的抗性为显性遗传,并受单个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2.
对于病虫抗性的研究,以往常局限于某一病虫害种类,在诸多病虫害普遍发生区选用哪一类抗性强的良种,很难论断。本文采用多变量综合指标分析方法对不同杨树种类综合抗病虫能力进行了探讨,对参试的品系进行了抗性排育,应用聚类分析法将参试的品系划分为四个类群,提出在生产中选用第一类群的品系应正确选择种源或无性系;第二类群可广泛栽植;第三类群应进行选择性造林;第四类群在造林时应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明确γ氨基丁酸受体基因与橘全爪螨抗性的关系,【方法】通过BLAST搜索,对GABA受体基因进行鉴定;进一步通过序列比对和Sanger测序,对橘全爪螨敏感品系和噻螨酮抗性品系GABA受体基因SNPs进行分析和真实性验证;采用RPKM法对橘全爪螨敏感品系和噻螨酮抗性品系GABA受体基因进行表达差异分析。【结果】从橘全爪螨转录组中获得了19条GABA受体基因。通过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GABA受体基因序列比较和sanger测序发现Unigene11199_All有2个SNP位点。对GABA受体基因表达差异分析发现,相对于敏感品系,抗性品系中部分GABA受体基因表达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抗性品系中有3条GABA受体基因表达上调,13条GABA受体基因表达下调,Unigene24440_All下调倍数最高[log2 Ratio(RS/SS)=-10.452479]。【结论】由此推断,橘全爪螨抗性产生可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而Unigene11199_All和Unigene24440_All可能是橘全爪螨对噻螨酮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小菜蛾抗药性消失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汉地区小菜蛾田间自然抗性种群(WH)与室内美国敏感品系(AS)相比,对氰戊菊酯、亚胺硫磷的抗性倍数分别是197.47倍和100.29倍,属高抗水平。将WH种群在室内无毒条件下饲养测定,其抗性水平逐代下降,至20代后,抗药性基本消失,敏感性得到恢复,且表现稳定。WH种群与AS品系对灭多威的敏感性不高,但其抗药性消失较为缓慢。本研究为害虫抗性治理对策中暂停使用某些药剂的技术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明确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羧酸酯酶(CarE)基因,过氧化氢酶(CAT)基因在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抗性中的作用,【方法】在室内用噻螨酮对柑橘全爪螨进行抗性选育,进一步构建抗/敏品系数字基因表达谱,采用RPKM法对柑橘全爪螨敏感品系和噻螨酮抗性品系3种代谢抗性相关基因进行表达差异分析。【结果】经过20代抗性选育,获得了柑橘全爪螨噻螨酮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比较,柑橘全爪螨对噻螨酮的抗性倍数达到3 532.12倍。基因差异性分析发现,抗性品系中有11条GST基因、17条CarE基因和6条CAT基因表达上调;14条GST基因、24条CarE基因和3条CAT基因表达下调。上调倍数最高的GST基因、CarE基因和CAT基因分别为Unigene31530[log2 ratio(RS/SS)=1.05]、Unigene23121[log2 ratio(RS/SS)=2.05]和Unigene31477[log2 ratio(RS/SS)=10.04]。进一步对Unigene31477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抗性和敏感品系基因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根据柑橘全爪螨抗/敏性品系基因表达差异推断,GST、CarE和CAT基因可能与柑橘全爪螨对噻螨酮产生的抗性没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番茄抗青枯病品系(种)在恶劣条件下的抗性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番茄青枯病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具有抗性的16个番茄品系(种)在温室条件下,分别测定第3和第7星期两个苗龄的植株对青枯病菌的抗性。结果表明:苗龄3星期与苗龄7星期植株的抗性无显著相关性;参试的大部分抗病品系在恶劣条件下(高温、高湿、高病菌接种体)抗性会丧失;提出GA1565-2-4BWT和75W-NRS-1是两个高抗的抗病品系;可作为高温、潮湿地区抗病育种较为理想的抗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阿维菌素致死中浓度(LC50)连续处理对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的抗性风险及其交互抗性。【方法】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果法测定阿维菌素对梨小食心虫田间种群(F)初孵幼虫的LC50值;以F种群为基础,建立梨小食心虫对阿维菌素相对敏感品系(SS)、F种群连续6代接触LC50浓度阿维菌素的田间抗性品系(FR)和6代未接触阿维菌素的田间对照品系(FS),测定阿维菌素对不同品系梨小食心虫初孵幼虫的毒力,计算其抗性水平;测定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和氯虫苯甲酰胺对不同品系的毒力,分析不同品系与其交互抗性。【结果】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抗性倍数为4.608倍,敏感性降低;阿维菌素致死中浓度汰选2代后,梨小食心虫对阿维菌素抗性为低水平,汰选4代后升至中等水平,6代后升至20.304倍;未接触阿维菌素的梨小食心虫从第4代降为敏感,第6代时敏感性进一步恢复。抗性品系抗性现实遗传力h2=0.186,在致死率50%~90%选择压力下,梨小食心虫对阿维菌素抗性增加10倍,预计需汰选4~9代。汰选...  相似文献   

8.
两种新型杀虫剂对抗拟除虫菊酯小菜蛾的毒力和田间药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敏感品系相比,北京地区小菜蛾对氰戊菊酯的抗性指数为49.91倍,对两种新型杀虫剂宝路和锐劲特无交互抗性。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宝路按1800g/hm2、稀释500倍喷雾,药后3、5天对小菜蛾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3.0%、98.5%,锐劲特按500mL/hm2、稀释1500倍喷雾,药后3、7天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7.9%、98.5%,均显著优于菊酯类对照药剂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不同温度下等钳蠊螨(Blattisocius dentriticus Berlese)联苯肼酯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McGregor)的捕食能力差异。【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在16、20、24、28、32℃条件下等钳蠊螨联苯肼酯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对柑橘全爪螨卵和雌成螨的捕食作用。【结果】等钳蠊螨联苯肼酯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对柑橘全爪螨卵和雌成螨的捕食量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联苯肼酯抗性获得并未影响等钳蠊螨对柑橘全爪螨的捕食功能,因此,等钳蠊螨有发展成为生防天敌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病毒病是为害萝卜的主要病害之一。基于核酸检测的植物病毒病检测技术,因其检测范围广、灵敏度高、适合大批 量检测而得以广泛应用。本试验利用小RNA 高通量测序方法鉴定萝卜病毒病的种类,并调查分析了264 份萝卜核心种质资 源及育种品系对病毒病的抗性。结果表明:萝卜病毒病的主要病原为芜菁花叶病毒(TuMV)。参试的核心种质资源和品系 多数表现出较好的抗性,且不同品系姊妹系间抗性表现基本趋于一致。田间抗病性调查结果显示:抗病材料有103 份,高抗 材料有64 份,且有25 份材料达到免疫。  相似文献   

11.
以番茄"CM966"病株为试验材料,采用PCR的方法和形态学鉴定法对包头市采集的疑似番茄病株进行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以期确定其分类地位;以17个番茄品系和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与番茄溃疡病相关的QTL位点中贡献率最高的Rcm5.1对17个番茄品系及品种进行特异性PCR扩增,同时进行田间接种试验,探究番茄溃疡病抗性种质资源。结果表明:采自4个不同番茄种植田的疑似溃疡病病株,均携带番茄溃疡病菌。经过BLAST比对,其中4个病原菌的分离物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密执安棒形杆菌密执安亚种(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ensis,Cmm)的一致性达90%以上,其中1个病原菌分离物序列与其它菌株亲缘关系较远;对17个番茄品系及品种进行检测,均不携带QTL位点中Rcm5.1点的抗性基因,但是田间接种试验表明有3个品系'山东荷兰'圣490'及'紫晶'表现为高抗,病情指数分别为2%、4%、4%。"160""CM966"'T54'及"普罗旺斯"表现为高感,病情指数均大于50%。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柑橘全爪螨Na+-K+-ATPase与其抗药性之间的关系,采用微量滴度酶标板法对柑橘全爪螨敏感品系(SS)、甲氰菊酯抗性品系(FeR)和阿维菌素抗性品系(AvR)的Na+-K+-ATPase的生化毒理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柑橘全爪螨Na+-K+-ATPase比活力从高到低依次为AvR、SS和FeR;柑橘...  相似文献   

13.
29—1是1963年以慈梨作母本、太白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砂梨中熟新品系。其果实外观好、品质优,抗性强,早结丰产。  相似文献   

14.
外源抗草甘膦DNA导入菜豆及其抗性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外源DNA导入技术,将抗性89-05-3DNA导入敏感品系89-13植株中,其后代抗性鉴定存活率为7.5%,而且经过三代的选择,其受体植株的存活率为87.5%,其抗草甘膦遗传特性基本接近稳定。说明外源抗草甘膦DNA导入技术其子代表现型变化小,稳定性快。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 S-transferases,GSTs)基因与柑桔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抗性的关系,通过BLAST搜索,对柑桔全爪螨转录组数据库的GST基因进行鉴定,进一步采用RPKM法分析柑桔全爪螨噻螨酮敏感品系(SS)和抗性品系(RS)的GST基因表达差异。从柑桔全爪螨转录组中获得了30条GST基因,11条基因属于Delta家族,10条属于Mu家族,6条属于Kappa家族,2条属于Omega家族,1条属于Zeta家族,同一家族的基因聚在同一进化分支上;两个品系有5条GST基因表达没有差异,此外,抗性品系中有16条发生了下调,有9条GST基因发生了上调;抗性品系上调倍数最高的3个GST基因分别是GSTd6、GSTm5和GSTm4,log2(RPKMRS/RPKMSS)分别仅为1.05、0.74和0.71,荧光定量PCR分析测得上调倍数分别仅为1.13、1.42和1.21,上调倍数均不高。推断,GST基因上调可能不是柑桔全爪螨对噻螨酮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番茄苗期耐盐性鉴定指标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50、100、150、200nmol/LNaCl盐溶液4个浓度处理,对耐盐性不同的番茄品系进行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品系间差异显著,抗(耐)盐性弱的品系长势较弱,株高、茎粗、干物质量下降明显,而抗(耐)盐性强的品系苗长势强,株高、茎粗、干物质量较稳定;同时抗(耐)盐性弱品系的盐害指数显著高于抗(耐)盐性强的品系,而且植株干鲜比变化趋势也与抗(耐)盐性强的品系明显不同。经筛选,植株的盐害指数、株高、茎粗、干物质量、根系与地上部干鲜比可以作为鉴别番茄耐盐性大小的指标,同时,NaCl胁迫溶液浓度选用100~150mmol/L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为不同抗病类型的甜瓜品系在接种白粉菌前后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变化进行研究,阐明其在抗病性中的作用,为抗性材料的筛选及抗病育种提供生理生化方面的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18.
《蔬菜》2016,(5)
正阿维菌素类杀虫剂是一类由土壤链霉菌发酵产生的高效、广谱的化学农药,由于长期广泛使用,害虫对阿维菌素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长期以来,昆虫对阿维菌素穿透抗性的研究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开展,其发生机制也一直是个谜。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伍一军等研究人员通过利用长期压力筛选获得的抗阿维菌素果蝇(抗性品系果蝇),将其与阿维菌素敏感品系果蝇  相似文献   

19.
以对辣椒疫霉菌3号生理小种具有不同抗性的辣椒近等基因系为试材,测定了不同抗性品系接菌后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PAL、POD活性的变化情况,研究了上述4种叶片防御酶活性与辣椒对疫病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辣椒疫霉菌能诱导辣椒叶片中上述4种防御酶的活性增强,但4种酶在积累速度和幅度上抗病品系和感病品系有显著的差异。接菌后高抗品系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PAL、POD活性达到峰值时酶活变化率分别是164.4%、99.1%、173.7%、107.6%;而感病品系的酶活变化率分别是91.8%、48.1%、93.1%、64.0%,与感病品系相比,高抗品系的4种酶活性不仅升高的速度快、幅度大,且高活性维持时间长,中抗品系的4种酶活性介于二者之间。在抗病品系中,β?1,3-葡聚糖酶的酶活变化率是几丁质酶的1.66倍,PAL的酶活变化率是POD的1.61倍。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观察了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粗酶液对辣椒疫霉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囊形成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β?1,3-葡聚糖酶粗酶液抑制作用明显,而几丁质酶粗酶液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以甜瓜‘WMR-29’抗病品系和感病品系‘伽师’(JS)、感病品系‘皇后’(HH)的回交群体BC1为试材,采用BSA和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研究甜瓜‘WMR-29’品系对白粉病抗病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甜瓜‘WMR-29’品系对白粉病Podosphaera xanthii race 1的抗性受2个显性抗病基因控制,分别位于LGⅡ、LGXII连锁群上,并且找到与甜瓜抗白粉病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