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中我们常用的食用油可分为动物油和植物油两大类.这两种油的最大区别在于他们所含的脂肪酸不同:植物油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动物油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2.
人类饮食离不开食用油。吃什么油才有利于人体健康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食用油分动物油和植物油两大类。我国人民常食用的动物油有猪油、牛油、羊油、奶油、鱼油等;植物油有花生油、芝麻油、豆油、菜籽油、棉籽油、玉米油等。  相似文献   

3.
茶油,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两种食用木本植物油之一,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含量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植物甾醇能使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降低,起到防止人体动脉硬化的作用,是人们理想的食用油。然而,千百年来,茶油因其味略苦而不被人们看好,茶油的价格远远低于动物油和其他植物油,致使油茶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还逐年减少。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用油的追求成为时尚,茶油的价格陡然倍增,致使多少人为当年毁油茶林的历史而扼腕懊悔。  相似文献   

4.
食用油不外乎自动物油和相物油两种;而不不食用油则是植物油中的一大类。众所周知,油脂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主要啻养成分之一,冰层人类回自p产生热量最高的物质。据测定,葛亮脂肪在体内司产生39748)热量,而复克葡萄糖P产生历447)卡热量,葛亮淀物产生问334)热量,磨豆蛋白质厂生23292)热量。脂肪还能增加磨胄美麻。食物中自自一定数量的脂肪,可以促进睛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脂肪p还拿脂肪酸,包括他和脂肪酸(如美酸‘日硅酸、肉三宏酸\棕倍醒、硬脂酸、花生酸等)和不掴和脂肪酸(如湖酸\工泅酸\亚麻酸等)(责任编辑D舒宗范)…  相似文献   

5.
正山茶油是我国传统的食用植物油之一,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茶多酚、角鲨烯、维生素E、锌等营养物质,其营养价值可与橄榄油相媲美,故被美称为"东方橄榄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油是必需品。国际医学界已经证实,高血脂、冠心病等慢性疾病与过量摄入油脂存在密切关系。因此,也呼吁公众关注自身营养健康,以"吃好油"来保障正常的营养摄取。国际营养学会认为,食用油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油酸的含量,油酸含量高的营养价值就高。世卫组织对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都有推荐的安全限量,唯对单不饱和脂肪酸无最高限量。油酸又称"美容酸",长期食用能够滋润肌肤,  相似文献   

6.
一、波尔多浆保护剂 硫酸铜0.5公斤、石灰1.5公斤、水7.5公斤、动物油0.2公斤.先配成波尔多浆,再加入动物油搅拌即可.  相似文献   

7.
炎症、心血管病、癌症、小儿惊风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患者 ,在发热期间均不宜食动物油。否则 ,会导致热度持续升高 ,加重病情 ,延长病期。动物油 ,热量高 ,粘性强 ,难以溶解。被吸收进组织和器官后 ,往往分散在病变区周围 ,不仅能刺激致热源引起高热 ,而且能阻止吞噬细胞的免疫因子以及其他防御物质进入病变区域消除病源 ,造成病变继续发展或恶化。另外 ,发热患者往往抵抗力低 ,消化道机能减退 ,这时食动物油 ,会产生恶心、呕吐、厌食、消化不良、消化呆滞、腹胀、腹泻等 ,不利发热性疾病的好转。因此 ,发热患者在发热期间不宜食动物油 ,应…  相似文献   

8.
腾冲地处低纬度高海拔亚热带山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土质肥沃,适合多种植物生长,仅高等植物就有三千来种,木本树种一千三百多种,故有“植物天然博物馆”之称。腾冲红花油茶。就是在这种特殊地理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它具有长寿、优质、高产的特点,是全国油茶优良物种之一。红花油茶油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油,含不饱和脂肪酸90%以上,具有耐贮存,不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云南高原山地油茶籽油品质及其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以云南高原山地主产区初选的37株油茶优树为研究对象,检测分析37株油茶优树的油茶籽油。结果表明:云南高原山地油茶籽油平均含油率为46.87%,油脂主要由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等脂肪酸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左右,油酸含量72.52%~84.78%、亚油酸含量4.85%~13.74%、亚麻酸含量0.45%~1.30%;饱和脂肪酸含量占10%左右,棕榈酸含量6.44%~10.99%、硬脂酸含量1.09%~2.98%。同时,与其他省区的油茶籽油、市场上销售的主要植物食用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云南油茶籽油脂肪酸组成及其比例优于其他油脂,是一款优质的木本食用油。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初选37株优树的油脂品质进行综合评比,富宁17号综合品质最佳,其余依次为富宁11号、富宁2号、富宁3号、广南9号等。  相似文献   

10.
油茶是指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中油脂含量较高且具有栽培经济价值的一类植物的总称。通过对江西省已筛选出的26个油茶无性系,采用仪器测试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油茶无性系脂肪酸成分和构成比例差异。茶油是一种非常好的食用油,在所测试的26个品系中,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90.35%,其中平均油酸含量为81.73%;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9.43%。由色谱结果可以明显看出:不同品系间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品系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该实验数据可以为油茶的品质选育提供丰富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3月16日讯,"中国食用油产业安全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本月初在北京举行,与会国内知名学者、业界专家等从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与土地安全等多角度全方位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达成的基本共识是,要大力发展符合安全健康原则的有机木本食用油,而有助生态良性循环且不  相似文献   

12.
《技术与市场》2001,(11):17-17
在日常生活中,油炸食品种类很多,很受人们的欢迎,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但多次炸过食品沉渣多,粘稠性大,易氧化变质,并有部分聚合现象,不宜再用。尤其是食用油在高温下反复使用,会产生甘油脂二聚物等有害物质。食用油在储藏过程中,由于黄曲霉素的作用,在空气中受到阳光照射极易酸败,酸败的食用油营养价值降低,不容易消化吸收,油脂发生变色,破坏维生素,产生有害物质,引起食物中毒,诱发肿瘤导致副产品癌症等疾病,危害人类的健康。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食用油净化再生过滤纸器皿,用过滤介质和吸附助滤剂加工过滤纸,再…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食用油是人们生存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但是过多使用食用油也可产生许多废弃油,造成一系列危害。分析了人们食用油摄入过多的各种原因,提出了减少食用油的使用和废弃油的再利用的方法,以指导人们科学合理使用食用油,达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竹笋总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辅助水提法得到竹笋总多糖,醇沉去除色素及蛋白后得到多糖纯化液,研究了多糖纯化液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对Fe3+的还原作用和对油脂氧化的抑制作用,并与抗坏血酸(V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竹笋总多糖对·OH、O-2·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能力,对Fe3+的还原效果好,对动物油及植物油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抑制作用,当质量浓度均为0.5 g/L时,多糖对·OH、O-2·的清除能力分别为47%和18%,对植物油和动物油的保护率分别为58%和30%,Vc对·OH、O-2·的清除能力分别为55%和90%,对植物油和动物油的保护率分别为78%和65%。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多糖抗氧化活性与浓度均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效应。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我国食用油半数以上依靠进口超市食用油价格陡涨.由供需矛盾引发食用油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内广泛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食用油仍依赖进口,市场上的食用油价格不断攀升,必须高度重视食用油的生产和加工。”省新农村建设促进会会长庞道沐在接受采访时一再指出,“我省是油茶大省,必须充分利用丰富的丘陵山地资源,推进油茶品种革命,加快发展油茶产业,为保障食用油的供给作贡献”  相似文献   

17.
《林业实用技术》2008,(11):22-22
亚林1号;树冠开张,分枝力强,果实64个/kg,盛果期10月,4a平均亩产油35kg,鲜果出籽45.98%,种仁含油率47.35%,果油率8.63%。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适合湖南、江西、浙江、广西等油茶种植区。  相似文献   

18.
核心阅读: 我国食用油安全危机四伏,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不到40%,每年需要进口大豆5000多万吨、食用油600万吨,才能满足国民对食用油的需求,相当于增加6亿亩耕地种植油料作物才能解困。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国际国内食用油市场上,有四种特种食用油十分走俏,行情看好。它们分别是核桃油、葵药籽油、葡萄籽油和玉米油。核桃油:目前国际市场上每公斤售价8美元左右,去年仅美国市场上核桃油的交易额就达140亿美元。我国核桃油的消费量也逐年上升,去年成交额已突破5亿元人民币。葵花籽油:销售量已占全球各种食用植物油的第二位。在香港特区,已占食用油销售量的70%;在法国,已占食用油消费量的65%;我国葵花籽油销售量目前占食用油销售量的8%左右。葡萄籽油:是国际市场上日益受青睐的高营养食用油,不少国家已掀起开发热…  相似文献   

20.
2018年12月1日至3日,江西省于都中和光皮树开发有限公司研发的'梾木果食用油'参加了第十一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据悉,此次参展的梾木果食用油是我国新食品原料榨取的食用油,是江西省森林食品基地按照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的食用油,'于都梾木油'成为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有机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