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Gveen)属同翅目蚧壳虫科,主要危害行道树悬铃木。龟蜡蚧喜栖息于阴湿、空气不甚流通,或日光不直射处,故附着于叶背和枝条背面多,枝梢密生也能引起大量增殖。在我市一年发生一代,以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产卵,5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卵产在雌  相似文献   

2.
桃树桑白蚧又叫桃介壳虫,主要危害桃、杏、李等核果类果树,其次在柿、苹果、梨、葡萄等果树桃园普遍发生,危害严重。其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方法如下。 一、发生规律 桑白介壳虫在我国北方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的雌成虫固着在枝条上越冬,4月下旬在5月上旬产卵于母壳下,5月初开始孵化,5月中下旬为若虫孵出盛期。若虫和雌成虫固定在枝条上刺吸汁液并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呼和浩特市及其周边地区杏球坚蚧Didesmococcus koreanus Borchsenius生长发育及生物学特性,从越冬2龄若虫开始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杏球坚蚧在该地区发生规律为1 a 1代,以2龄若虫越冬。翌年4月22日雌雄分化,雌性个体发育为期23 d,雄性个体发育为期4 d;4月26日开始羽化,为期10 d; 4月27日始见雌雄成虫交尾,为期10 d。5月12日始见雌性成虫产卵,平均产卵量652粒,因虫体大小而产卵量不同,最多1 100粒左右。5月22日始见卵孵化,卵期近10 d。1龄若虫孵化后在介壳内停留1~2 d,爬出母体后在周围枝干、枝条处爬行活动1周,随后在2~3 a生枝条处集中危害。9月23日蜕皮进入2龄若虫期,蜕皮后虫体表面丝状物逐渐增多形成蜡被。2龄若虫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1~2 a生枝条交接危害处若虫蜡被下开始越冬。  相似文献   

4.
草履蚧每年1代,1月下旬越冬,卵在0℃以上就可孵化.初龄若虫2月中旬上树后,定居在1年生枝条上芽眼旁、叶痕处或1~2年生枝条交界处吸取树液危害.2龄若虫4月上旬出现,3龄若虫4月中旬出现.4月底雌雄成虫交尾后,雄虫死去,雌虫减少取食,下树潜入土中或老树皮产卵30~50粒,以卵越冬.不同时期的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5.
紫薇绒蚧的生物学特性与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薇绒蚧年发生2代,以第2代2龄若虫和蛹在寄主枝条缝隙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成虫羽化、交配、产卵。周年虫口变动出现2个高峰;紫薇绒蚧的药剂防治应抓住4月下旬越冬成虫活动盛期和6月中下旬第1代1、2龄若虫期;以无公害生物农药为主,春季防治以机油乳剂2.5%药液、1.67%药液,5°石硫合剂防效最佳;夏季防治以0.5%卫士0.05%药液、0.04%药液,3%啶虫脒0.067%药液、0.05%药液防效最好,同时也要兼顾人工和生物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朝鲜球坚蚧在赤峰北部的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该虫在林西县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蜡质覆盖物下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出蜇并蜕皮进入3龄若虫期;雌雄成虫出现于5月中旬,雌雄性比为1∶1.25;雌成虫于5月下旬开始产卵,平均产卵量为714粒。当年若虫出现在6月初至7中旬,到10月上旬以2龄进入越冬状态。该虫对1~6年生山杏枝条均有危害,但主要危害2或3年生枝条。5月是该害虫危害严重的时期,应抓住越冬若虫出蛰进入3龄后迁移以及初孵若虫寻找寄生位置的阶段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7.
橙斑白条天牛是油桐树上的1种重要害虫。该虫在河南汝阳3 a发生1代,以幼虫或成虫在树干内越冬。成虫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产卵盛期。一般1头雌虫1代产卵3~7次,每次产卵2~5粒。9月上旬停食死亡。其寿命为300 d左右。幼虫卵经5~8 d孵化为幼虫,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孵化盛期。该天牛成虫、幼虫同时危害油桐,以幼虫蛀干危害最严重。成虫啃食1~3 a生枝条的皮,甚至咬断枝条。用40%氧化乐果乳油1︰1倍液涂干防治效果最为理想,对1~2龄幼虫和成虫杀伤力达100%,对3龄以上幼虫杀伤力达96%左右。  相似文献   

8.
桃仁蜂EurytomamaslovskiiNikolskaya在河北承德多数1年1代,少数2年1代。老熟幼虫翌年3月底4月初开始化蛹,盛期在4月上中旬;4月中下旬成虫羽化,盛期在4月下旬;4月底5月初成虫开始产卵,产卵盛期在5月上旬。1个幼果内产卵1至多粒,5月中旬幼虫开始孵化并危害。同核内的幼虫有互相残杀的习性,最终1个果核内仅存活1头幼虫。6月下旬,幼虫陆续老熟并越夏、越冬。2年1代者第2年以老熟幼虫滞育,第3年完成生活史。不同的桃、杏品种或植株个体间受害率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
中黑筒天牛OberainclusaPascoe喜危害榆树嫩梢 ,近年在莱西市蔓延危害 ,枝梢被害率达 67% ,致使树木 1~ 2年生被害枝条枯死风折 ,严重地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为摸清其生活习性、生活史和发生规律 ,找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我们对其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现总结如下。1 生活史该虫在青岛 1年 1代 ,以老熟幼虫在 1年生或 2年生枝条内越冬 ,翌年 4月出蛰活动 ,5月下旬成虫羽化。补充营养 3~ 8天后 ,于 6月上旬开始产卵 ,卵期 10天左右 ,6月中旬孵化幼虫 ,危害至 9月下旬 ,在枝条虫道内越冬。见生活史表。表 1 中黑筒天牛生活史表    1 998…  相似文献   

10.
花海小蠹Hylesinus eos Spessivtseff是为害水曲柳和花曲柳的重要蛀干害虫。在清原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翌年4月下旬成虫出蛰侵入新伐倒原木的韧皮部,并交配产卵,5月上旬出现幼虫,6月下旬开始化蛹,7月上旬羽化出新成虫。新成虫在当年生枝条上补充营养后,9月中旬开始转移到活立木干基咬芒孔越冬。用3%的敌百虫粉剂或0.2—0.4%的辛硫磷乳剂可杀死越冬成虫,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据观察竹笋夜蛾在湖北阳新 1a发生 1代 ,以卵于禾本科杂草下部枯草上或竹基部笋箨上越冬 ,4月中下旬以 2龄幼虫从杂草上转主蛀入把竹笋危害 ;一字竹象和小竹象 1年 1代 ,以成虫于土下 8~1 5cm深的土茧中越冬 ,4月下旬成虫出土上把竹笋吸食笋肉 ,进行补充营养 ,随后进行交尾、咬产卵孔产卵 ,幼虫孵化后取食笋肉危害 ;江苏泉蝇每年 1代 ,以蛹在土中越冬 ,3月下旬为雄虫羽化高峰 ,雌虫的出现高峰在 4月中旬 ,上把竹笋取食、交尾、产卵 ,幼虫危害竹笋 ,发生腐烂 ,造成退笋  相似文献   

12.
黄缘阿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缘阿扁叶蜂Acantholyda flavomarginata Maa在赫章危害华山松.该虫1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夏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上旬始见成虫并产卵,4月中旬幼虫孵化,5月下旬幼虫开始下树入土,进入越夏越冬状态.4月中旬为成虫羽化、产卵盛期,4月中、下旬为幼虫孵化盛期.4月中、下旬为防治幼虫最佳时期.采用30%氯马乳油1500倍液树冠喷药,12 h虫口死亡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对大叶黄杨窄吉丁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表明大叶黄杨在关中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韧皮树下越冬,翌年6月中旬羽化,下旬产卵,7月上旬幼虫孵化进入大叶黄杨枝条危害。该虫在5~7月极度干旱时发生严重;树龄越大发生越严重;高速公路中间绿化带中的大叶黄杨被害重于机关庭院。通过剪除被害枝条和用氧化乐果溶液灌根进行防治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4.
柿树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龟蜡蚧危害柿、枣、苹果、梨等果树生活史及危害症状 该虫 1年发生 1代 ,树上产卵树上危害 ,以授精雌成虫在树枝树干上越冬。次年 3月~ 4月开始活动吸食 ,5月底至 6月初发育成熟 ,卵产在母壳下面 ,每雌产卵 2 0 0 0粒左右 ,6月下旬孵出若虫在树枝或叶上危害 ,能随风传播。 7月份 3龄初期雌虫分化 ,形成龟甲蜡壳 ;8月下旬到 9月初为雄虫集中发生期 ,雄虫交尾后死亡 ,雌虫继续危害 ,并从叶上转到枝条上越冬。防治方法 落叶至发芽前 :1喷柴油乳剂 ,喷后半小时用木棒敲打树枝树干 ,使虫体遇震落地而死 ;2戴上手套或拿麻袋片捋掉树枝树干上…  相似文献   

15.
越北腹露蝗Fruhstorferiola tonkinesis Willemse是广西桂林市危害森林的主要害虫.该虫在桂林1a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孵化,4月下旬为孵化盛期,成虫于6月中旬开始羽化,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羽化盛期,8月中旬为产卵盛期,产卵期一直到10月中旬.选择在湿润的河滩地产卵.在跳蝻期喷施2%苏·阿维、18%甲氰菊酯等进行防治,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连续3a观察3个大果榛子品种枝条及叶片生长状况。结果显示:大果榛子在河北遵化3月下旬树液流动,4月上旬萌芽、展叶,4月上旬至5月中旬枝叶迅速生长发育,8月下旬至9月上旬枝条停止生长,生长期150~170d,11月上旬落叶。对3个大果榛子品种营养生长的动态观察可用于对其进行合理的生长管理。  相似文献   

17.
扁平球坚蚧在白城地区一年二代,以若虫在主干裂缝和翘皮下及枝条隐蔽处理越冬翌年四月下旬若虫开始活动,并在1至2年生枝条上固定吸食为害。5月下旬产卵,6月一旬孵化新若虫。8月上中旬产卵,9月上象孵化出二代若虫,随即越冬。在若虫活动期用20倍液的石油乳剂进行防治,效果可达97%,在若虫固定亚热带 进行主干打孔注药防治效果达84%。  相似文献   

18.
旋纹潜叶蛾Leucoptera scitella Zeller是危害板栗的主要害虫,在浙江省绍兴市1 a发生4代.以蛹在枝干树皮缝或枝叉处结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并产卵,4月下旬第1代幼虫孵化,5月中旬幼虫老熟并结茧,5月下旬1代成虫羽化并产卵.6月上旬第2代幼虫孵化,下旬化蛹,7月上旬第2代成虫羽化并产卵,7月中旬第3代幼虫孵化,8月上旬化蛹、成虫羽化并产卵,8月中旬出现第4代幼虫,9月下旬开始结茧化蛹越冬.在第1代幼虫期,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5%吡虫啉乳油1 000倍液和生绿Bt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5 d后效果分别达到97.2%,98.0%和85.7%.  相似文献   

19.
兰州市南北两山草履蚧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履蚧在兰州市1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干周围的土缝、裂隙、砖石、草堆下越冬。翌年2月中旬孵化,2月下旬出蛰爬行,4月下旬雄虫开始化蛹,5月上旬成虫羽化,5月下旬雌成虫下树产卵。在4月中、下旬,1~2龄若虫危害时,喷洒40%水胺硫磷乳油和2.5%溴氰菊酯乳油,防治效果达86%以上;3月上旬若虫向树上爬行时喷洒8%绿色威雷,防治效果达88%以上。  相似文献   

20.
无患子小棉蚧Leptopulvinaria sapinda为我国2018年鉴定的新种,主要危害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为有效控制该虫扩散,林间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研究该虫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结果表明:无患子小棉蚧在上海地区1 a发生2代,以卵在树干粗皮缝隙、翘皮下等隐蔽处越冬。4月中下旬越冬卵开始孵化,4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第1代主要危害期。6月上旬若虫开始雌雄分化,化蛹。7月上旬开始羽化,交尾,产卵。7月中旬进入产卵盛期,7月中下旬第2代卵开始孵化,7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第2代主要危害期。9月上旬若虫开始雌雄分化,化蛹。9月中下旬第2代若虫开始羽化、交尾、产卵,随后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