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凡纳对虾(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讲座(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1.1 养殖场地的选择参照中国明对虾和斑节对虾。精养池的面积为 2~20亩,水深 2~3 m;半精养池的面积为 30~50亩,水深 1.5~2 m。本种的原产  相似文献   

2.
日照市岚山办事处渔技站于1998年在碑廓镇设点进行革胡子鲶养殖试验,养殖水面5.6亩,投放鱼苗4万尾,成鱼产量25 073.5 kg,平均亩产 4 477kg,最高亩产量 5 807 kg,具体试验情况如下:1 试验材料 4个南北走向串连池塘,自北往南依次为1、2、3、4号池。1号、2号池面积各1.3亩,水深1.5m,池中央有小岛,池底淤泥 30cm左右。3号、4号池水面1.5亩,水深1.3m,泥质池底,无淤泥。池外水渠自流进水,先进1号池,依次流经2、3、4号池,由4号池排出。2 养殖过程2.1 清塘 4…  相似文献   

3.
1试验材料1.1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为济南市槐荫区渔场2排1号、2号2口池塘,其条件基本相同。水深为1.5~2.0m,水源为井水,排灌方便,池底淤泥为10~20 cm,保水性能良好。1号池面积为3.5亩,2号池为2.5亩。每口池中安装1台2.2 kW潜水泵改制的增氧机。  相似文献   

4.
池塘主养团头鲂高产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我们参加“天津市名特优水产品增养殖技术推广”项目,在汉沽区宝田养殖场进行了池塘主养团头鲂高产高效试验。经187天养殖,69亩池塘共收获成鱼69359.3kg,总收入76637.7元,平均亩产1005.2kg,亩纯收入4278.6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塘条件试验塘为1995年秋新开发塘,共有池塘五口,其中1、2号池面积均为12亩,3、4、5号池面积均为15亩。各池常年水深l——2.4米,水源主要为蓟运河水,并配有机井一眼,水质条件良好,每池配置了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两台。1.2鱼种放养1)鱼种来源、规格及投…  相似文献   

5.
1 养殖条件和技术措施 1.1 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位于福建省长乐市文武砂农场,面积分别为24号池12.00亩,25号池13.47亩,水深1.8~2.5米,池底平坦,淤泥少。水来自文武砂河道,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pH值为7.87~8.26,盐度为5~6。每口池塘配备增氧机2~3台。  相似文献   

6.
江振强 《中国水产》2009,(10):49-50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池塘条件 鳜鱼养殖池面积5拌塘5.9亩、6#塘5.6亩,饵料鱼培育池面积分别为1#塘12亩、2#塘12亩、3#塘11亩、41#塘1亩,鳜鱼池与饵料鱼培育池面积比1:4。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池塘水深1.5m~2.0m,透明度30cm~40cm,每口鳜鱼池配备1.5kw增氧机1台,保持池水溶解氧4mg/L。鳜鱼苗规格为6cm~7cm。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青虾种质、苗种质量,推动青虾养殖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我们在实施省水产局“池塘主养青虾技术”项目中于1999年6-8月开展青虾繁育对比试验,现作简要总结。一、试验材料1.试验环境试验组采用阳澄湖抱卵虾繁育,对照组采用太湖抱卵虾繁育,地点选择本市城北斜任村水产场,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无毒无污染。2试验池条件池塘4-10亩,塘底平坦,淤泥20-30厘米,坡度1:2,水深1.3米左右。试验组H只塘为6号、7号,面积3.7亩、8.3亩,计12亩;对照组四只塘为2号、3号、5号、10号,面积4.5亩、4.5亩、8.8亩、10…  相似文献   

8.
《广西水产科技》1988,(1):49-50
龄大规格草鱼种的培育技术.1、鱼池条件:鱼苗池面积2亩左右,水深1.2-1.5米;鱼种池2—3亩,水深2米以上。池底平坦,淤泥少,堤坡1:2.5。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  相似文献   

9.
2006年我们进行了中华倒刺鲃成鱼饲养试验,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鱼池 5口较规范的成鱼养殖池,其中1~3号每口的面积为5.5亩,池深3米,底部淤泥平均0.4米;4号池面积13亩,59池15亩,池深和底泥厚度与前3口池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0.
《广西水产科技》1988,(2):51-52
首先要加强亲鱼培育,实行人控产卵。鲤亲鱼培育池,以面积1—3亩,水深1.5米左右较好.一般宜专池培育。  相似文献   

11.
1992年我们在老边水产养殖场试搞了4.5亩水面的鱼蟹混养试验,亩效益达2394元。现将初步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试验池及鱼种蟹苗投放试验池1口,面积4.5由,平均水深1.9m,  相似文献   

12.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试验池2口,面积共9亩,分别为4亩、5亩。池塘有涵洞与港河相通,水源充足,直接来自长江。水质良好,排灌方便,平均水深1.5米,淤泥厚度15厘米以下,鱼种放养前半个月进行清塘消毒。  相似文献   

13.
2002年5月至10月,我们在章丘市白云湖淡水养殖试验场进行了红螯螯虾养殖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 试验池两口,东西走向,呈长方形,1号地面积1.5亩,2号池面积2.5亩,坡比均为1:3,水深1.5米。池塘底质为粘土,保水性能良好,池底淤泥厚度10~15厘  相似文献   

14.
1 试验方法与材料。1.1 试验地点。2002年在山东省费县许家崖水库进行。该水库建于1958年10月,集雨面积580Km^2,总库容2.81亿m^3,其中兴利库容1.67亿m^3,可养鱼面积10650亩,平均水深4.34m,水质清澈,无污染。选择底质平坦,水深5m左右的地方放置网箱。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解池塘水质与鱼产量关系,我们于1985年在湖北仙桃市老台渔场进行了对使用增氧机不同产量鱼池水质变化的分析试验。一、试验条件 1.选定三个使用增氧机的静水鱼池,编号分别为1、2、3号,面积分别为8.5亩、20.5亩、19亩。增氧机为叶轮式,分别设置1、2、2台。水深各池常年保持1.5~2m,注排水方便。三池产量计划由高、中、低三档分开,年终统计净产量为1号1220kg/亩,2号820kg/亩,3号550kg/亩。投种量分别为407、192、180kg/亩。开增氧机时间5~8月份,每天下午约3小时,有时  相似文献   

16.
为了验证杂交鲤的优良性状、挖掘鱼种池的生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鱼产量,于1984年和1985年在总面积为16.8亩的8个鱼种池(最大的2.8亩,最小1.5亩,水深1.3~1.5米,底为沙质泥底)作了本试验。1984年5月25日~6月12日先后投放杂交鲤1,008尾(各池均为60尾/亩)和其他鱼苗58.8万尾(平均3.5万尾/亩,其中鲢鱼  相似文献   

17.
我们于1994年5月,从蚌埠水产研究所首次引进淡水白鲳500尾,在长集乡水产养殖场开展了淡水白鲳养殖高产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池条件:试验池选定该场3号塘,面积为5.5亩,系新建塘,淤泥较少,平均水深1. 8m,进排水方便,配有一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  相似文献   

18.
我所于1995年引进梭鲈亲鱼,1996年4月17日~6月11日采用当年自繁鱼苗进行专塘梭鲈苗种强化培育试验,情况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本所1-4号池,面积0.8亩。于放苗前10天用生石灰清塘消毒。试验期间池塘水深0.8-1.2米。1.2试验鱼:鱼苗来自本所当年4月份自繁鱼苗的一部分。该苗破膜后在水泥孵化池暂养一周,于4月27日下塘,下塘时规格为0.7厘米左右,下塘数量为4000尾。1.3饵料:与4号试验地相邻的3号油作为饵料培育他,同样于放苗前10天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并施用发酵鸡粪500公斤。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根据试验池梭护鱼苗的需…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虾池综合经济效益,我们于2005年在虾池中进行以牙鲆为主的多品种混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条件虾池面积5.3 hm2(80亩),池滩面深1.9 m,滩面最高水深可达1.5 m,池四周有6m宽的环沟,沟深60cm。有上水条件。 1.2 混养品种混养品种有牙鲆、杂色蛤、对虾3个品种。  相似文献   

20.
2001年笔者单位4只罗氏沼虾养殖池,平均亩产虾282kg,出水规格每kg47尾,亩利润3224元,其中2号池亩产最高达309kg,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1.1虾池条件4只虾池的面积,1号池为1.1亩,2号池1.1亩,3号池1.5亩,4号池0.8亩。池水深度除2号池1.4m外,其余3只池1.2m。水源为秦淮新河河水,水质符合水产养殖标准。进排水系统完善。每只虾池配备1.5kw叶轮式增氧机1台。1.2清塘施肥虾苗下塘前按常规方法清整虾池,用生石灰清塘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用经过发酵的粪肥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