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两山一水生态旅游圈的开发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综合法、SWOT分析法,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伏牛山、武当山(两山一水)及其周边旅游地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发现,建设该旅游圈具有明显的地缘和区位优势,同时旅游圈的生态旅游资源不但丰富,而且优势互补,特色鲜明,基础良好,极具发展潜力;劣势在于区域经济发展落后,跨区域发展协调难度大。但是,国家对水源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政策支持,不断建设的交通网为本旅游圈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此,提出发展该生态旅游圈一体化、点-环-圈、整体联合促销的发展战略,设计了6类旅游产品21条旅游线路,并针对开发的劣势和挑战提出:政府要积极发挥在生态旅游圈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培育区域旅游产业联盟,合理定位市场,联合宣传促销,开发特色产品,建立区域品牌优势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体营养状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兰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515-5517,5520
为了给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长期生态研究数据信息库的建立及生态工程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在丹江口水库水域设立5个监测站,于2012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叶绿素a和水质理化指标进行监测,并采用营养状态指数法和单因子评价法对中线水源区进行营养状态评价。结果表明,2012年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叶绿素a质量浓度为0.003 mg/L,营养状态指数TSI(Chla)为41.35;丰水期营养状态指数最高(EI为45.3),枯水期和平水期相近;单项指标中总氮超标,已达中富营养状态。综合评价表明,2012年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处于中营养状态,符合南水北调调水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双华  郭荣朝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516-16518
深入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并从市场层面、管理层面、道德层面和人口层面探讨了水源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标准差权重模糊评价法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质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营养度做出及时、准确、合理的综合评价,为水资源合理有效地监测、改善和利用服务。【方法】2004-03~2006-08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渠首(S1)、库心(S2)、丹江口水库上游大石桥(S3)3个采样点水体进行了9项理化指标的检测,并应用标准差权重模糊评价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9个理化指标在3个采样点上有差异;由标准差权重模糊评价法加权海明距离最小值(在S1、S2和S3 3个采样点分别为0.1289,0.1585和0.1424)可知渠首水质处于中营养状态;库心水质处于贫营养状态;丹江口水入库上游大石桥水质处于中营养状态;由叶绿素营养状态指数(44.169)可知南水北调水源区水质处于中营养状态。【结论】目前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质营养状况并不理想,基本处于中营养状态,还有待改善;用标准差权重模糊评价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较单指标评价法更为全面准确。  相似文献   

5.
十堰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核心水源区,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对于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质标准和本地区域经济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指导十堰水源区乡村清洁工程建设,总结了近年来本地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乡村清洁工程试点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实践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补偿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的计算方法和考虑因素直接影响着受水区在调水工作中的参与热情.本研究以南水北调陕西汉中、安康、商洛水源区及京、津、冀、豫受水区为研究区,在考虑水源区水土保持建设、受水区水市场情况、水源区水资源价值、水源区排污权损失价值基础上,加入未来水资源调度机会成本、市民意愿支付差价占比及意愿支付补偿额占比,重新计算生态补偿总量.得陕西水源区当前可计算的受水区补偿额为62.42亿元/年.为发展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补偿计算提供新的计算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森林生态系统典型、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生态区位优势明显等特点,生态旅游开发前景广阔。通过对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调查和分析,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旅游资源开发及生态保护对策,以期为更好地开发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盐城市湿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具备开发生态旅游的资源条件.但现有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对资源现状认识,对旅游资源发展潜力考虑较少,往往导致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不够客观和全面,生态旅游资源潜力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构建了生态旅游资源潜力系统,在综合分析生态景观资源、客源市场、生态环境和外在开发条件4个子系统及其协调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对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潜力价值进行分析,提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潜力开发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9.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以洽川湿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洽川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备湿地生态旅游的良好基础。但近年来,随着旅游的开发,洽川湿地生态环境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通过对洽川湿地开展生态旅游的资源条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旅游开发策略,旨在推动洽川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湿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赵旭阳  刘立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768-3770
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滹沱河岗黄区湿地具备多种生态旅游资源类型,正确评价其功能对于合理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尤其滹沱河岗黄区湿地这类地处城市周边地区的湿地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对滹沱河岗黄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给出了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刍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阐述了三江平原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三江平原温地变化所带来的生态问题;湿地面积锐减、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水土流失与土地退化;气候恶化;水土污染等;指出三江平原湿地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有区域气候的变化、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人口的压力等。提出了该区域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建立三江平原湿地资源信息系统;加强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施退耕还湿、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理好工业、农业、城市化与湿地的关系;加强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湿地旅游资源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使湿地以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为湿地旅游提供有利条件,通过对黑龙江省湿地资源和湿地旅游资源的调查,阐述了湿地和湿地旅游资源的概况及其分布;分析了黑龙江省湿地旅游资源文化的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等特点;总结了湿地旅游资源开发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所在地南阳市的生态安全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南阳市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为0.9921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946hm^2,生态压力指数为2.006,说明水源所在地南阳市的生态环境正处于一种极不安全的临界状态。  相似文献   

14.
庾晓红  刘佳  张欣晔  邵景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595-1596,1613
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以典型的湿地自然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浓厚的人文生态景观为核心,采用生态设计的理念,初步规划设计了黑龙江茅兰河口湿地公园生态旅游项目,以期在保护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东洞庭湖区湿地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洞庭湖野生湿地具有不同观赏特性植物的资源及利用现状作出了分析,认为洞庭湖湿地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但应用于园林的种类只有少量的几种。并根据湿地植物利用现状提出了建议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充分发挥安庆沿江湿地资源的优势和潜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遥感分析和实地调查等方法,深入分析了安庆沿江湿地资源的优势和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从调控湿地生态系统与周边陆域生态系统的耦合关系着手,提出了安庆沿江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对策:(1)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建立生态保障体系;(2)发展生态水产养殖业,优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3)开发湿地生态文化旅游,完善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为了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合理确定湿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促进湿地的生态功能持续发展.根据辽宁双台河口湿地开发利用现状及规划目标,选取湿地天然生态环境需水量、农业灌溉及养殖需水量、生活用水量为3个目标,以湿地各类面积为决策变量,并以恢复到2000年的湿地各类面积值为约束条件,以系统工程的观点为指导,运用多目标规划理论,构建了湿地水资源合理分配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建立了3种配置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只有优先满足湿地生态环境的需水量,使水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才能使湿地得到较好较快的恢复,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功能效果,对构建湿地系统生态恢复持续发展和水资源协调利用的框架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商洛市生态旅游资源分布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陕西商洛市地处秦岭南麓,既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是众多游客选择生态旅游的理想目的地。根据实际调查,确定商洛市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运用定量分析评价商洛市生态旅游资源,为商洛市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湿地资源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已成为了实现资源保护最重要的途径。西洞庭湖湿地属内陆湖泊芦苇沼泽型湿地,含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及独特的自然景观,具有重要保护意义和开发价值。该文分析了西洞庭湖湿地的概况,从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两方面对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揭示了生态旅游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西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王小禹  林叶彬  杨恬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425-12427,12498
针对哈泥河高山泥炭沼泽湿地退化问题,在分析哈泥河湿地的区域环境背景与生态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提出对哈泥河高山泥炭沼泽湿地的保护和恢复相关策略。研究发现,哈泥河湿地的生态环境目前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水质污染加剧,生态和水文功能下降。干扰主要来自以下方面:盲目开发利用湿地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动植物等生物资源、泥炭和泥炭藓丘采挖严重、环境污染对生态和水质影响严重。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湿地恢复、保护与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