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屈菜乙醇提取物理化性质及驱虫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屈菜乙醇提取物进行理化性质研究,并对其石油醚、氯仿、正丁醇和水的萃取物进行苍蝇的致死性试验。结果表明:白屈菜乙醇提取物溶于水、甲醇和无水乙醇,提取物的稳定性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光稳定性较差。白屈菜活性物质对苍蝇杀虫效果最好的是氯仿萃取物,其次是正丁醇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和水萃取物的杀虫效果较差;杀虫活性最高的为氯仿萃取物10倍稀释液。  相似文献   

2.
采用平行提取法,研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乙醇、水6种溶剂对辛夷提取率的影响,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辛夷6种平行提取物对黄瓜灰霉病致病菌——灰葡萄孢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去离子水的提取率最大为25.71%,石油醚最小为9.63%;辛夷6种平行提取物对灰葡萄孢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石油醚、氯仿提取物对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372.15、206.83mg/L,对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1 318.92、591.78mg/L,抑菌效果较好;水提取物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6 024.25、3 532.13mg/L。说明辛夷有机溶剂提取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优于其对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且辛夷的主要抑菌活性成分较易被极性小的有机溶剂提取。  相似文献   

3.
樟树和黄花蒿浸提物对菜青虫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樟树和黄花蒿的乙醇、氯仿、石油醚浸提物对菜青虫的拒食和触杀作用。结果表明 ,黄花蒿乙醇浸提物和樟树石油醚浸提物的活性较好 ,4 8h拒食率分别为 72 .11%、5 7.86 % ,触杀作用的LC50 分别为 1.2 32、1.2 75g·L-1(DW)。  相似文献   

4.
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法、普鲁士蓝法2个指标研究冬虫夏草菌培养物不同极性相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冬虫夏草菌培养物的正丁醇相E、乙酸乙酯相D、氯仿相C、石油醚相B均有良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且清除自由基能力与浓度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随着浓度的增加抗氧化活性不断增强。正丁醇相E、乙酸乙酯相D、氯仿相C、石油醚相B的IC50值分别为0.083 mg·m L-1、0.132 g·m L-1、0.081 mg·m L-1、0.143 mg·m L-1,均大于水相F、醇提物A,其中正丁醇相E和氯仿相C的清除能力最强。总还原能力的强弱大小依次为乙酸乙酯相D、氯仿相C、正丁醇相E、石油醚相B,且前三者均比水相F、醇提物A总还原能力强,其中乙酸乙酯相D最强,氯仿相C次之。综上,冬虫夏草菌不同极性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正丁醇、乙酸乙酯、氯仿部位抗氧化效果明显,可以作为最佳提取溶剂。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有机溶剂依次对荷叶离褶伞(Lyophyllum decastes)子实体醇提物进行萃取,得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和剩余物.化学定性鉴别结果表明:石油醚萃取物中含有甾类(或三萜)、有机酸类、黄酮类物质;氯仿萃取物中含有生物碱类、甾类(或三萜)、有机酸类、黄酮类、蒽醌类物质;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含有生物碱类、甾类(或三萜)、有机酸类、黄酮类物质;正丁醇萃取物和剩余物中均含有糖类、氨基酸(蛋白)、黄酮类和有机酸类物质.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石油醚、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K562、HepG2和SW620肿瘤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氯仿萃取物对人正常前列腺细胞WPMY-1的增殖也有抑制作用,但在实验浓度内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该正常细胞的增殖无抑制作用,实验浓度内的正丁醇萃取物和剩余物仅对肿瘤细胞K562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对供试的其它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均无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子实体、液体发酵菌丝体和固体培养菌丝体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有机溶剂进行萃取,获得相应的萃取物,测定其抑菌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子实体氯仿和正丁醇萃取物以及固体发酵菌丝体氯仿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子实体石油醚、氯仿、正丁醇萃取物和固体发酵菌丝体氯仿萃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并且子实体氯仿萃取物对供试菌的抑菌效果均好于其它萃取物;子实体氯仿、正丁醇萃取物和固体发酵菌丝体氯仿萃取物具有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的IC50值分别为5.94、1.32和1.97 mg/mL;子实体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萃取物具有过氧化氢的清除能力,清除过氧化氢的IC5o值分别为0.13、0.11和0.18 mg/mL.  相似文献   

7.
利用细胞克隆实验、划痕实验和alamarBlue~(TM)细胞活力测定实验评价樟芝皿培菌丝体醇提物石油醚萃取相和氯仿萃取相对SPCA-1非小细胞肺癌的体外抑制作用,并进一步利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PI(propidium iodide)双染测定细胞早期凋亡率、流式细胞术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2′,7′-dichlorofluorescindiacetate,H2DCFDA)单染测定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释放量、流式细胞术PI单染测定细胞周期变化和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p53和PARP的表达,探讨樟芝皿培菌丝体醇提物石油醚萃取相和氯仿萃取相抑制SPCA-1增殖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樟芝皿培菌丝体醇提物石油醚萃取相和氯仿萃取相均能抑制SPCA-1细胞克隆的形成、迁移和增殖,石油醚萃取相的活性明显好于氯仿萃取相;石油醚萃取相通过促进SPCA-1释放ROS来诱发线粒体依赖性早期凋亡的发生,并使促凋亡蛋白Caspase-3和p53表达上升,同时抑制蛋白PARP表达,从而发挥其抑制SPCA-1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而氯仿萃取相主要通过将SPCA-1细胞阻滞在S期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8.
茶薪菇培养物中粗三萜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乙醇分别对液体培养的茶薪菇菌丝体和培养液进行抽提或萃取。分析表明,石油醚、乙酸乙酯和乙醇提取物中均含有三萜类物质,并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和抑制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检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中菌丝球数量、pH、还原糖和氨基氮含量及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菌丝球数量和活性与上述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当培养液中还原糖含量和氨基氮含量分别为3.40g/100mL和11.10mg/100mL,纤维素酶活性、漆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分别为1.10U、0.017U和0.17U,pH为6.3时,菌丝球数量与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0.
依次用95%乙醇和蒸馏水提取山茶靛牛肝菌(Boletus pseudoregius)子实体,再用不同有机溶剂萃取95%乙醇提取物,考察山茶靛牛肝菌子实体不同有机溶剂萃取物和水提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石油醚萃取物对白血病细胞K562抑制作用较弱,对人肠癌细胞SW620和人肝肿瘤细胞HepG-2的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95.7和195.4 μg/mL;正丁醇萃取物对K562、SW620和HepG-2的增殖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24.2、89.0和59.6 μg/mL;石油醚和正丁醇萃取物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人正常前列腺基质永生化细胞WPMY-1的增殖无抑制作用;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K562、SW620和HepG-2肿瘤细胞和WPMY-1正常细胞的增殖均有较强抑制作用,其中氯仿萃取物的抑制作用最强;水提物对以上3种肿瘤细胞抑制作用不明显,对正常细胞的增殖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