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过瘤胃保护性氨基酸由于加工处理方式不同,易造成过度保护或保护不够.有关保护性氨基酸制剂,一些国家已研制出并投放市场,但效果并不一致.试验的目的就是给奶牛饲喂一种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美斯特,研究其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乳成分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瘤胃保护性氨基酸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赖氨酸(Lys)和蛋氨酸(Met)是泌乳奶牛最主要的限制性氨基酸,而传统的饲喂高蛋白质日粮或添加游离蛋氨酸和赖氨酸并不能使其达到理想的生产性能,现在研究的重点转移到瘤胃保护性氨基酸上。作者阐述了瘤胃保护性氨基酸的概念、保护措施、保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瘤胃保护性氨基酸及对其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蛋氨酸或赖氨酸通常被认为是合成奶牛乳蛋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对反刍动物来说,补充游离氨基酸效果不佳,对氨基酸加以保护可以弥补一缺陷。瘤胃保护性氨基酸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氨基酸的类似物、衍生物或聚合物,另一类是包被氨基酸。不同的保护方法,其抵抗微生物降解的能力和肠道内的可利用性不一,同一包被氨基酸在不同的日粮类型中其稳定性也有差异,其中以对pH不敏感的多聚合物包被氨基酸效果较好。饲喂保护氨基酸对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没有明显影响但能提高蛋白质利用率,增加乳蛋白含量,对菌体蛋白的合成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瘤胃保护性含硫氨基酸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实勇 《饲料广角》2003,(11):21-24
本文综述含硫氨基酸过瘤胃保护的意义、方法、特点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并展望了瘤胃保护性含硫氨基酸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随着反刍动物蛋白质和氨基酸消化代谢研究的不断深入,计算机预测模型的发展,通过日粮配合来调控小肠氨基酸供应以满足反刍动物氨基酸需求成为可能。许多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氨基酸(rumen protected amino acid)是为反刍动物提供理想小肠氨基酸简便、直接而又有效的调控方法,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蛋白质和氨基酸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日粮中添加蛋氨酸对奶牛产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氨酸 (或赖氨酸 )通常被认为是合成奶牛乳蛋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很多报道 ,对反刍动物来说 ,补充游离氨基酸效果不佳 ,对氨基酸加以保护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但也有相反的报道。试验通过在日粮中添加蛋氨酸对上述结论进行验证。试验分为试验 1组、试验 2组和对照组。试验 1组日粮中添加蛋氨酸 ,试验 2组日粮中添加保护性蛋氨酸 ,通过 4 9d的集中饲养奶牛试验 ,结果表明 ,奶牛日粮中添加保护性蛋氨酸比添加普通蛋氨酸能明显的提高乳蛋白率 1 .6 2 % ,其他指标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瘤胃保护性氨基酸的作用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瘤胃保护性氨基酸已成为调控高产反刍动物理想小肠氨基酸的重要手段。综述了其应用的必要性、保护技术、应用效益及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保护性氨基酸添加剂对奶牛生产性能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在泌乳盛期常会出现赖氨酸和蛋氨酸摄取量不足的情况,直接补饲会被瘤胃微生物迅速降解,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甚至失去补充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奶牛在盛乳期获得充足的氨基酸,促进泌乳,有关研究部门探索采用特制瘤胃保护性氨基酸作为补充。 我们于1996年7月15日开始,在乌海市奶牛场进行了为期9周的在盛乳期奶牛日粮中添加保护性氨基酸试验,所用添  相似文献   

9.
通过系统选种和引用乳质性状好的荷斯坦牛的血统可以达到改善乳成分的长期效果。依据乳脂肪和蛋白质形成的机理,通过优化日粮结构、使用保护性脂肪和提高日粮能量水平、补充过瘤胃蛋白质和氨基酸、使用缓冲剂和酵母培养物调控瘤胃环境,以及配合合理的饲养方法,可以提高乳脂率和乳蛋白质率。  相似文献   

10.
八只东北虎肾中氨基酸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实验用日立835~50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8只东北虎肾混合物中的十九种蛋白质水解氨基酸。水解采用保护性氧化盐酸水解蛋白质,分析采用包括含硫氨基酸衍生物在内的50min快速分析法。所测得的总氨基酸含量高达绝干肾重的68.34%,相当于鲜肾重21.51%,各氨基酸比例较为适宜,且含有本方法所能测出的动物全部九种必需氨基酸和半必需氨基酸。其含量和分布亦较丰富而适宜。由此得知东北虎肾具有较高的生物学价值,且具多学科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