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管理集约化、技术标准化、蚕作安全、成本低下为特点的企业化育小蚕(小蚕店)在我市推广应用已有多年,这项符合养蚕发展方向的小蚕饲育、经营形式,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千家万户养蚕的需要,提高了小蚕共育率,确保了蚕茧的稳产高产和质量的提高。我市是我省重点产茧县之一,现有桑田面积4200多hm2,全年养蚕15万张左右,种桑养蚕户近6万户,由于养蚕比较效益的下降和不少小蚕共育专业户改行等原因,原有的小蚕共育体系被打乱,共育率大幅度下降,不少承包户自收自育,造成生产技术水平降低。为此,我们因地制宜地进行了企业…  相似文献   

2.
小蚕叠式蚕框育技术介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莫嘉凌 《广西蚕业》2002,39(2):39-39
小蚕共育是农村养蚕高产稳产的一个重要措施。传统的小蚕饲育采用蚕匾养蚕 ,占地面积较大 ,投资较多 ,不利于降低养蚕成本。并且 ,蚕匾的制作工艺复杂 ,一般农户不易掌握。采用小蚕叠式蚕框共育 ,无须搭建蚕架 ,占地面积小 ,养蚕操作方便 ,也利于蚕室、蚕具的清洗消毒。蚕框制作材料来源广 ,制作工艺简单 ,成本低 ,十分适合在农村推广使用。现在 ,广西已经有部分地区采用小蚕叠式蚕框共育 ,效果相当理想。现将蚕框的制作及使用方法作个简单的介绍。1、蚕框的制作方法 :蚕框的主框架可用杉木或松木等木条制作。将木条锯成厚 2厘米、宽7厘米的…  相似文献   

3.
1 小蚕共育的内涵、历史与组织形式   1.1 小蚕共育的内涵   小蚕共育是根据小蚕的生理特点,将一定数量的小蚕进行集中饲养和管理,以保证小蚕健康成长,为大蚕饲育打好基础的一种养蚕措施,是蚕桑生产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经济饲育形式。   1.2 小蚕共育源远流长   小蚕共育作为一种饲养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日本约在1930年前后提出对小蚕共育实行补助奖励政策,到1960年前后,实行小蚕共育的占养蚕户数的43.9%,到1980年,共有小蚕共育所2514个,占养蚕户数的91.8%,日本由于普及了小蚕共育,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软化病、脓病等受害蚕茧的比例显著下降,使蚕病发生率控制在2%以下,保证了蚕茧生产的稳产高产。   我国在20世纪20~30年代,有关蚕业学校和机关,曾在农村创办了小蚕共育组织,并派出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有关消毒药品、加温燃料、桑叶、人工费用、蚕室蚕具租费等,均按参加共育的蚕种张数进行分摊。由于实行小蚕共育小蚕发育强健,饲养成绩好,费用又比独自饲养低,因此,自愿参加者日众。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小蚕共育得到更大发展,共育规模比过去大,共育组织几乎遍及各蚕区。   1.3 小蚕共育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4.
推广小蚕共育是发展现代蚕业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森 《广西蚕业》2009,46(3):45-49
小蚕共育是现代蚕业生产实现社会分工的方式,是我区发展现代蚕业的重要途径,与传统的全龄饲养方式相比,实行小蚕共育具有降低养蚕成本,增加全年饲养总量,提升蚕茧产量和质量,提高生产效益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传统全龄饲育与实行小蚕共育农户的投入和收益进行对比,发现蚕农直接购买商品小蚕进行生产,所需投入的成本比全龄饲养的农户低,而年养蚕增收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5.
(修改)小蚕共育的几个重要技术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保  徐德元 《四川蚕业》2009,37(1):31-32
小蚕共育是把一定数量的蚕儿集中在一起饲育,使其在消毒较为彻底的环境下不受病源感染,发育决、整齐,蚕体健壮,为养好壮蚕打下良好基础。为提高小蚕共育的养蚕水平和养蚕工效,必须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陈汉文 《蚕桑通报》2007,38(2):62-63
小蚕共育是根据小蚕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将一定数量的小蚕进行集中饲养和管理,以保证小蚕发育整齐、体质强健,为大蚕饲育打好基础的一种科学饲育模式。它不仅能使养蚕高产、稳产、质优、高效,而且还能节省桑叶、节省劳力、节省投资。笔者根据多年的小蚕共育经验,就如何提高小蚕共育质量的技术措施和要点做一简要介绍,以提高小蚕共育质量和养蚕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陈汉文 《广西蚕业》2007,44(2):43-45
小蚕共育是根据小蚕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将一定数量的小蚕进行集中饲养和管理,以保证小蚕发育整齐、体质强健,为大蚕饲育打好基础的一种科学饲育模式。它不仅能使养蚕高产、稳产、优质、高效,而且还能节省桑叶、节省劳力、节省投资成本。笔者根据多年的小蚕共育经验,就如何提高小蚕共育质量的技术措施和要点做一简要介绍,以促进小蚕共育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8.
实行小蚕规模化饲育可有效解决小蚕饲养成绩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有利于推广养蚕省力化和专业化,对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有重要作用。在结合近几年江西蚕桑基地县实施的小蚕共育经营模式基础上,辅以应用新设施、新技术,从小蚕规模化饲育的含义、基础设施与设备、饲育技术、消毒防病技术及管理要求等方面,总结提出小蚕规模化饲育技术。  相似文献   

9.
"养好小蚕一半收",小蚕饲育是养蚕的关键。小蚕叠式蚕框育因其具有省工、省叶等优点,目前在我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掌握小蚕叠式蚕框育的十日三眠日眠控制技术,可提高小蚕共育的质量,增加种桑养蚕效益,推动我区小蚕共育向商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小蚕联户共育示范推广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小蚕联户共育是根据小蚕的生理特性,创造适合的饲育环境,组织养蚕农户将一定数量的蚕种同育一室的饲育方法,实行统一消毒防病,统一采用标准化饲育技术,促使小蚕发育齐一,体质强健,确保蚕儿存活头数,以提高蚕茧产、质量及经济效益。根据桐庐县种桑养蚕户多,农户养蚕设施简陋,养蚕技术相对滞后的现状,从小蚕联户共育入手,着重研究推广养蚕技术新体系,为进一步探讨小蚕专业化饲育打下基础,以提高全县蚕桑生产组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如皋市小蚕共育的历史与现状如皋市的小蚕共育始于1951年,当时,由互助组推举有经验的蚕农负责。饲育人员由参加户挑选或轮流,实行“共育”。3龄起蚕即分户饲养。共育成本及分配均按种摊派。高级社时,养蚕则按记工和入股土地分配。人民公社体制时,以集体经营的形式实行记工分配的办法组织共育。初期数量少,全公社集中共育,由技术干部具体负责指导。随着生产的发展,相继建立了公社桑场、大队桑场,蚕种数量逐年增多,以场队组织共育,在技术上以场带队,并建立专用共育室。提倡三专一远(专室、专人、专具及小蚕室远离大  相似文献   

12.
<正>俗话说"养好小蚕半丰收",说明小蚕饲养在整个养蚕中的重要性。目前,江苏小蚕饲养基本上实行了共育制度。小蚕共育是把一定数量的小蚕集中在一起饲育,使其在消毒较为彻底的环境下不受、少受病原感染,保证发育快、整齐,蚕体健壮,为大蚕饲养打下良好基础的一项养蚕技术。它是一种全新养蚕技术,有利于消毒防病和小蚕管理,有效防止蚕病发生,确保蚕体强健好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养好小蚕半丰收”,说明小蚕饲养在整个养蚕中的重要性。目前江苏小蚕饲养采用基本上实行了共育制度。小蚕共育是把一定数量的小蚕集中在一起饲育,使其在温湿度较为合理、桑叶质量较有保证、消毒较为彻底的环境下、生长快、发育齐,体质健的一种小蚕饲养方式。它是一种较为符合小蚕生理需要的养蚕技术措施,有利于消毒防病和小蚕管理,有效防止蚕病发生,确保蚕体强健好养,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同时,小蚕共育可节省劳力、房屋、用工等,从而降低养蚕成本,在江苏已推广多年。但近年来,随着我县乡镇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养蚕业受到环境污染、劳动力紧张、生产成本上涨等多种因素的挑战,给蚕技人员带来了新课题。笔者从事蚕桑技术推广工作多年,对小蚕共育方式、技术措施进行了一些总结改进,供同行们在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小蚕共育是根据小蚕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将一定数量的小蚕进行集中饲养和管理,以保证小蚕发育整齐、体质强健,为大蚕饲育打好基础的一种科学饲育模式。它不仅能使养蚕高产、稳产、质优、高效,而且还能节省桑叶、节省劳力、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15.
小蚕工厂化饲育是适应现代蚕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需要的新型小蚕饲育形式.本文从浙江省小蚕共育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传统小蚕共育存在的问题,在结合当前小蚕生产中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小蚕工厂化饲育技术概念,阐述了其与传统小蚕共育的联系、区别点,重点提出了小蚕工厂化饲育技术体系框架、技术要点与示范推广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小蚕共育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十余年探索,我区创立了目前山东省最完善的小蚕共育技术体系,张产、茧质达到全省最高水平。主要内容是标准共育基础设施体系、饲育技术规范体系与组织管理配套。实践证明,建立与完善小蚕共育技术体系,便于统一管理与技术指导,有利于养蚕新技术的推广。产量高、茧质优、省工省桑、节约费用,是目前蚕桑生产分散经营条件下,蚕茧大面积优质,高产、稳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朱毅 《江苏蚕业》1991,(3):64-66,59
<正> 小蚕共育能使蚕作安定,较好地发挥省力化、节约化作用,在日本被称为与全年条桑育、上簇方法改善并列的促进养蚕经营规模扩大的主要技术之一。 (一) 小蚕共育的发展过程二次世界大战后,刚开始的小蚕共育主要是以村落为基础进行的。通过养蚕农家的自觉行动来维持。主要目的是保证蚕作安定。为此制作了与之适应的各种简易饲育装置以及各种形式的夏秋蚕小蚕用桑育成法。  相似文献   

18.
张改萍 《北方蚕业》2007,28(3):55-55,57
去年,阳城县蚕桑中心引进温湿自控小蚕共育新技术,它是针对小蚕饲育中温湿度难控制,煤火加温又会造成蚕儿煤气中毒的核心问题研制而成,它不仅适用于多蚕户集中小蚕共育,而且适用于年养蚕5-10张以上大户小蚕饲育,是当前养蚕生产中小蚕饲育的首选.整套设备由温湿自控器、双层塑膜活动木框棚、叠放式木制蚕匾组成.笔者结合蚕桑生产实践,总结有以下十个优点:  相似文献   

19.
蔡玉根 《蚕桑通报》1999,30(2):53-54
小蚕共育作为一种饲育模式曾经辉煌一时,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及多种因素的制约,大规模的小蚕共育点,小蚕公司等相继消失,这种先进的饲育模式,应该恢复并得到发展。我场从1985年起在凤桥分场建立了一个大共育室,饲育蚁量在2700...  相似文献   

20.
广西桑蚕小蚕共育经济效益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艺  蒙霜 《广西蚕业》2012,(4):72-76
通过对我区6个具有代表性的桑蚕生产县(区)小蚕共育户和养蚕农户进行调查,得出蚕农饲养共育小蚕比自养小蚕平均张种产茧量增加2.78kg,增加7.54%;平均亩桑产茧量增加22.93kg,增加22.93%;平均用工量减少1.9工/张,减少11.52%。蚕农饲养共育小蚕比自养小蚕更具优势。小蚕共育户饲养4龄蚕比饲养3龄小蚕出售平均用工量多0.49工/张,增加111.36%;平均售价多113.46元/张,增加105.38%;平均成本多101.25元/张,增加134.80%;平均利润多12.21元/张,增加37.50%。小蚕共育户共育4龄蚕比共育3龄小蚕出售对桑蚕产业的推动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