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牛生长性状、肉质性状和胴体性状间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牛生长性状、肉质性状和胴体性状指标的研究,分析3组性状组内及组间的相关性,揭示牛不同类型性状间的相互影响。测量记录327头牛3组性状的表型值,利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对3组性状相关性进行深入研究。17个性状间共有74对存在极显著简单相关(P0.01),多数相关系数低于0.5。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3组性状间第一、第二和第三典型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其中生长性状与肉质性状间、生长性状与胴体性状间、肉质性状与胴体性状间的第一和第二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525和0.350、0.993和0.623、0.698和0.394。结果显示,典型相关分析比简单相关能更准确、全面反映3组性状间的相关关系,为肉牛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猪多经济性状的重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的目标是对猪多个经济性状进行性状重建,并对重建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估计。本研究涉及性状重建的原始经济性状包括了生长、胴体和肉质3类共24个性状。性状重建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经统计分析后得到4个主成分作为新的重建性状。在对重建性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处理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动物模型和DFREML算法估计了各性状的遗传力,得到第1、2、3和4主成分的遗传力分别为0.87、0.58、0.49和0.56。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性状重建不但可以实现多性状的降维处理,而且重建性状的遗传力有提高趋势,性状重建策略有望促进多性状育种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11个地方鸡品种性状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中国部分地方鸡品种的体尺性状、屠宰性状、产蛋性状和生态性状等4组性状间的17个变量关系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尺性状和屠宰性状间、体尺性状与生态性状间以及屠宰性状与生态性状间的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分别占总相关信息的38.17%、42.73%和42.13%,其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0.997和0.998;体尺性状与产蛋性状间和产蛋性状与生态性状间的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分别占总相关信息的42.55%和66.79%,其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65和0.984。研究结果对于鸡的遗传育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种公猪产精性状与其他生产性状的相关关系,将上海祥欣种公猪站2014年至2018年存栏种公猪的采精数据进行了汇总分析。从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三个品种种公猪的产精性状与生产性状的相关关系较为复杂,且总体相关系数不高。分析数据总体反映出一个趋势,即种公猪的产精性状与生长速度、眼肌面积、瘦肉率等生长性状成负相关,与背膘厚、肌间脂肪等胴体性状成正相关。分析其原因,产精性状属于繁殖性状的一类,所以,也与繁殖性状一样,与生长性状成负相关、与背膘厚等胴体性状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选育中国西门塔尔牛肉用品系,本研究从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育种实践出发,确定了适应当前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的育种目标性状和选择性状。采用差额法计算出各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并通过各目标性状表型值的遗传标准差校正边际效益,得到相应育种目标性状的经济权重。结果表明,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近期的育种目标性状主要包括生长发育性状(断奶重、育肥期日增重、18月龄体重)、胴体性状(胴体品质、屠宰率、净肉率)及繁殖性状(初产年龄、产犊间隔和留群时间)。在现有市场和生产条件下,上述育种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分别为17.93元/kg、16.2元/kg、7.17元/kg、297.99元/级、497.82元/%、594.46元/%、-3.62元/d、-26.55元/d、232.75元/y,3类性状中生长发育性状、胴体性状及繁殖性状的经济权重之比为31.49%:15.86%:52.65%,约为2:1:3,繁殖性状占总经济权重最高,其次是生长发育性状和胴体性状。综上所述,在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育种过程中,繁殖性状具有最重要的地位,需加强繁殖性状的选择力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太行肉牛选育实践出发,研究确定了适应当前太行肉牛育种的目标性状和选择性状。采用差额法计算出各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并通过各目标性状表型值的遗传标准差校正边际效益,得到相应育种目标性状的经济权重。结果表明,太行肉牛近期的育种目标性状主要包括生长发育性状(12月龄重、育肥期日增重、生长能力)、繁殖性状(初产年龄、产犊间隔和留群时间)及胴体性状(胴体品质)。在当前市场和生产条件下,上述育种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分别为:33.37元/kg、2.63元/g、24.59元/kg、12.43元/d、13.37元/d、338.10元/年和1 050元/级。生长发育性状、繁殖性状及胴体性状的经济权重之比为70.98%、22.56%、6.46%,近似于7:2:1。生长发育性状权重最高,其次为繁殖性状和胴体品质。在太行肉牛育种过程中,生长发育性状和繁殖性状权重较大,应加大选择力度。  相似文献   

7.
对萧山鸡体尺、产肉与血液生化3组性状12个变量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尺性状与血液生化性状间的第一个典型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占两组性状间总相关信息的83.98%;体尺性状与产肉性状间和产肉性状与血液生化性状间的第一个典型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分别占两组性状间总相关信息的64.51%和77.67%,其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48、0.979和0.912.在3组性状中起主要作用的性状有:体斜长、胸肌重、全净膛重、腿肌重、胆固醇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生长性状在奶牛育种中备受关注,随着对奶牛生长性状研究的日益深入,其与重要经济性状间的相关性逐渐凸显出来,对奶牛的育种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奶牛生长性状定义、遗传参数、与经济性状的关联、生长性状QTL定位、GWAS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明确了生长性状在奶牛未来育种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术文利用1992~1995年历代累积记录资料共353头,采用父系同胞法估测了繁殖性状、生长发育性状和胴体性状的遗传参数。繁殖性状的遗传力为0.117-0.218,属低造传力性状。生长发育、胴体等性状的遗传力中等到高,范围为0.305-0.686。多数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或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毛脚性状作为鸡的重要外观及经济性状,常与高品质肉质与强大的生产性能相联系,其主要特征是有羽毛覆盖于家禽的胫部、脚趾等部位。近些年来,毛脚鸡广受消费者的青睐,毛脚性状的开发利用工作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但目前关于毛脚性状的遗传机制研究相对有限。为进一步探究毛脚性状的选育技术与方法,文章将从鸡羽毛的形成原理、毛脚性状遗传因素2个方面介绍毛脚性状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Stubs基因座、Pti因座以及转录因子TBX5、PITX1等对毛脚性状形成的影响,为深入了解毛脚性状形成机制和选育鸡毛脚性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Avian Tuberculosis In Mink In Albert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3.
14.
15.
In Memoriam     
Abstract

Immunosuppression was demonstrated in sections of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 (formerly Salmo gairdneri) spleens immunized in vitro and exposed in culture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opper chloride. The sections were immunized with dinitrophenyl-Ficoll and cultured in Eagle's minimum essential medium with 2% fetal calf serum; half of the medium was withdrawn and replaced every other day. The passive hemolytic plaque assay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antibody-producing cells 10 d after injection. In the sections cultured with the high copper concentration (100 μg/mL), all cells died; at copper concentrations of 0.1–10 μg/mL, leukocytes remained viable, but fewer antibody-producing cells were present than in organ sections cultured in medium without copper. This in vitro method reduces the number of animals needed and the length of time required to determine toxicity and immunosuppression, and it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the effects of certain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on fish.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