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畜牧兽医》2022,(2):15-17
1四川牛羊产业发展概况 四川是全国牛羊生产大省,牛存栏长期保持全国第1位,羊存、出栏居全国第5和第6位.四川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现有天然草原面积3.13亿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占全省幅员面积的43%.全省人工种草面积1 238万亩,各类饲草干草产量约778.0亿千克,可载畜8 436.1万个羊单位.  相似文献   

2.
<正> 万县地区位于四川东部,幅员辽阔,全区有可利用的草地1382.9万亩,年产可食牧草950万吨,加上种类多,数量大的农副稿秆,预计载畜量可达825万个羊单位。现有草料资源仅利用三分之一左右,尤其是经过10年的草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1990年来全区人工种草及改良草场达17.3万亩,草粮间(套)作45.8万亩,收贮草料15.8万吨,加工草粉1853吨,加工稿秆粉1.5万吨。在全区九县11个点实施  相似文献   

3.
根据农业部草地资源新标准,2009年通过对共和县12个乡草地牧草产量的调查,全县现有可利用草地面积120.94万公顷,平均产草量为3 238.20kg/hm2,天然草地实际栽畜量为231.60万个羊单位,与理论栽畜量相比,饲草资源尚有盈余.  相似文献   

4.
一、基础条件较好
  1.饲草资源丰富。一是草地总量大。湖北省宜昌市有草山、草坡、滩涂等各类草地资源1125万亩,居湖北省第三位,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近919万亩。天然草地平均盖度70%以上,植被高度平均40厘米以上,平均干草产量1000千克/亩左右。二是草地分布广。高山、半高山、丘陵地区可利用面积约占宜昌市可利用草地面积的85%以上。千亩以上连片草地636片,可利用面积420万亩。三是牧草品种优。宜昌市天然草地植物共900多种,有500多种可被家畜利用,其中,组成草地家畜基础日粮的有50多种。四是秸秆多。宜昌市农作物秸秆常年约250万吨,利用率接近20%。五是酒糟、豆棉菜籽粕进一步被利用。目前,宜昌市酒糟、豆棉菜籽粕总产量约90万吨,有9万吨被用作牛羊饲料。六是废弃蔬菜变废为宝。宜昌市可饲喂牛羊的废弃叶菜、苔菜常年约50万吨。  相似文献   

5.
新龙县畜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新龙县畜牧业发展现状 新龙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中部,畜牧业是其支柱产业之一。截至到2007年底,全县共有草地面积995.471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可利用草地面积约为730万亩,约占总草地面积的73.33%。可利用草地一年可产约175.2万吨青草,按标准羊单位计算,可载畜约96万个羊单位。  相似文献   

6.
<正> 北羊能否南移?从农业人口732.09万人,耕地730.25、草地1564.69万亩,海拔73.1~2723.7米的南方亚热带的四川万县地区草资源剖析看出:北羊南移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草地区域是可行的。草地载畜潜力大全区有天然草地1564.69万亩。其中海拔1000米以下区域728.02万亩,年产可食鲜草42.34亿公斤,可载畜223.1万个羊单位,实际已载畜  相似文献   

7.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雨热同季,光热资源丰富,山区小气候的多样性有利于多种植物的生长,发展草地畜牧业得天独厚.全市有草场面积1000多万亩,年产农作物秸秆20亿kg,理论载畜量135万个黄牛单位,目前利用率不到50%.同时,全市有165万亩退耕地可用于种植人工牧草,如果充分利用,载畜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8.
正一、繁峙县肉牛产业发展资源优势山西省繁峙县北靠恒山,南依五台山,天然草地总面积148.4858万亩,约占总面积的41.78%,其中分布在五台山东、中、北、西四台顶的亚高山草甸约54.5983万亩,素有"瘦畜可肥、病畜可医"的美誉,是华北地区优良的夏季牧场。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59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30.5万亩,农作物秸秆产量约20万吨,是典型的半农半牧区,发展牛羊草食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二、繁峙县肉牛养殖现状繁峙县养牛业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2011年全县役用牛头数为  相似文献   

9.
甘肃是一个发展草业比较早的省份 ,20世纪80年代中期 ,在中央“种草种树 ,发展畜牧”的号召下 ,甘肃人工种草面积以每年300万~400万亩的速度增加 ,最高年份1985年当年新增627万亩 ,全省人工草地留床面积曾居全国之首 ,达到1200万亩。2000年以来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草产业迅速发展 ,人工种草当年种植面积突破500万亩。2002年完成牧草种植面积550万亩(其中多年生牧草280万亩) ,新建牧草种子基地3万亩 ,全省种子基地面积达15万亩 ;全省种草留床面积达到1420万亩 ,比2001年增加72万亩 ,年产青干草74 8亿千克 ;全省牧草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省青贮饲料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1987年全省青贮13.5亿千克,牛单位占有量322千克,创历史最高水平,促进了养牛业的发展。到1987年末,全省奶牛存栏达39.6万头,占全国奶牛总头数的1/4,奶制品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3。我省具有发展青贮饲料生产的优越条件,原料来源广泛,包括:每年玉米种植面积达3,000万亩,其中青贮玉米10万亩,可产青绿秸秆900亿千克;种甜菜400万亩,收甜菜茎叶11亿千克,甜莱丝17亿千克;放养绿萍10万亩,收鲜萍10亿千克,加上菜叶牧草,青贮原料可达1,000  相似文献   

11.
<正> 洞庭湖区拥有辽阔的湖洲草场,总面积约50.62万亩,可利用面积45.63万亩。牧草主要为禾本科、莎草科、豆科和菊科。土壤为沙壤,腐植质含量高。土壤肥沃,牧草繁茂,叶片细嫩,草质优良,产草量高,亩产鲜草可达1681公斤。湖洲年产鲜草76.7万吨,具有较大的载畜潜力。目前,湖洲草场的开发有二大限制因  相似文献   

12.
全县辖16个乡镇,289个行村,人口70万人。其中农业人12155万人。全县总面积2465km2.其中耕地面积71万亩.可利用草山草坡面积186万亩,年产可利用秸秆、饲草、树叶等10.5亿千克,可提供饲料粮2800万千克,糠麸饼1100万千克.发展畜牧业生产条件十分优越。  相似文献   

13.
根据农业部草地资源新标准,2005年通过对共和县12个乡草地牧草产量的调查,全县现有可利用草地面积106.9万hm2,平均产草量(干草)1566.69kg/hm2,天然草地实际载畜量179.49万羊单位,与理论载畜量相比,饲草资源尚有盈余。  相似文献   

14.
木里县拥有天然草地37.58万公顷,其中可利用面积30.25万公顷.但因长期超载过牧,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致使草地鼠害十分猖獗.2001年鼠害发生面积达29.18万公顷,危害面积20.85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70%,损失牧草鲜草近6亿千克.为了更好地保护草地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充分发挥草地生产力,2001年以来,木里县先后开展了高山草甸草地无鼠害示范区建设,并在建设区内综合配套了草地围栏,取得了显著的效益,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5.
1依托天然牧草资源 大兴安岭地区拥有丰富的天然草原和灌木、阔叶木等植物资源,载畜潜力10万个黄牛单位,蕴藏着发展肉羊产业的巨大生产潜力。依据羊的生物特点及现代肉羊生产的需要,可种植人工牧草,充分利用草山荒坡和林间草地进行人工改良。  相似文献   

16.
1发展现状1.1饲草资源利用情况1.1.1自然草场资源利用情况全县有自然草场面积183.5万亩,其中可利用的草场面积约50万亩,年产可食牧草99610万斤,载畜量可达22.14万个羊单位。  相似文献   

17.
<正> 全省有草地面积3.38亿亩,其中可利用的2.12亿亩,草山草坡7000多万亩,并有丰富的农副稿秆,具有较好的发展山羊的物质基础和优势。我省山羊数量多,1990年山羊存栏约600万只,约占全国山羊总数的十分之一,出栏肉羊近300万只,生产羊肉3.5万吨,有力地促进了山区畜牧经济的发展。我省山羊品种也较丰富,现有从国外引进的奶山羊品种3个,毛用品种1个,培育品种1个,地方品种6个。由  相似文献   

18.
<正> 木里县拥有天然草地37.58万公顷,其中可利用面积30.25万公顷。但因长期超载过牧,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致使草地鼠害十分猖獗。2001年鼠害发生面积达29.18万公顷,危害面积20.85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70%,损失牧草鲜草近6亿千克。为了更好地保护草地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充分发挥草地生产力,2001年以来,木里县先后开展了高山草甸草地无鼠害示范区建设,并在建设区内综合配套了草地围栏,取得了显著的效益,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9.
天台县山多地少,牧草资源丰富。据调查,全县可利用草场62万余亩,其中草山草坡3.7万亩,林竹草地58.5万亩,农隙地0.26万亩。草丛草场亩产鲜草640kg,灌丛草场亩产590kg,草灌混生草场亩产520kg,理论载畜量可达4万多头黄牛单位,实际可载...  相似文献   

20.
红池坝幅员面积28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14万亩,可载畜4万个羊单位以上,并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红三叶广为分布,发展以绵羊为主的草地畜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已列入国家“八五”和省上“北羊南移”的重要开发项目。本文在分析发展草地畜牧业资源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草地畜牧业发展的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