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畜牧业的长足发展,畜牧资源将重新配置。畜牧产业化经营和畜牧专业化(包括生产、服务、流通、加工、营销等行业)社会分工日益凸现。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扶持发展规模化养殖,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畜牧业已经属于极大规模的产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畜牧业生产和消费国。畜牧宣传工作在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畜牧宣传在推进以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为特征的现代畜牧业过程中,为实现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  相似文献   

3.
《动物检疫》2012,(2):57-57
近年来,江西省广丰县畜牧兽医站坚持开拓创新,通过重点培育,引导零散的畜牧养殖户向专业合作社方向发展,有力地推进全县畜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极大地提升了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水平。目前,全县已有生猪、家禽专业合作社12个,其中县级龙头企业7家。  相似文献   

4.
永登县是一个人农业大县,养羊大县,畜牧业比较重大,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传统的畜牧业已不适应发展要求,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势在必行.加快畜牧业发展,提高竞争力,畜产品生产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充分使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促进畜牧业生产化经营,促进农民经济发展适应农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实施产业化经营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农业大县积极探索实施以围绕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为总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种、养、加,技、工、贸一体化,产、加、贮、销一条龙的畜牧产业化开发,是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是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速度增长型向效益增长型转变,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大县畜牧强县目标的需要,也是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洋县畜牧业发展实际,浅析对农业大县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畜牧业产业化建设的难点 1.传统家庭式畜牧生产制约了畜牧业升级。 中国农民从事的传统家庭式畜牧生产是很低效的,不仅仅因为其整体素质不高的原因,还在于自身担负着多重角色,从原料购进、品种选择、饲料生产、项目确定、良种引进、饲养管理、疫病防治、产品销售和组织协调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农民自己承担,而每一环节的错误或失误都可能导致畜牧生产亏损。其结果为了防范风险,出现“啥都养、啥都养不好,饿不了、也饱不了”的分散经营,超小规模生产局面,很不利于新时期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明确规定,国家支持畜牧业发展,鼓励和扶持发展规模化养殖,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  相似文献   

8.
1 畜牧产业化及其与畜牧业的可持续性关系 畜牧产业化的最终目标是谋求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按照产业化的要求,畜牧产业化必须包括以下内容:畜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畜牧业的长足发展,畜牧资源将重新配置,畜牧产业化经营和畜牧专业化(包括生产、服务、流通、加工、营销等行业)社会分工日益凸现.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扶持发展规模化养殖,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它揭示了现阶段畜牧业生产发展方向和人们对畜禽产品消费需求这一客观经济规律.畜牧主管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应正确理解、利用和遵循这一客观规律,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国民体质.  相似文献   

10.
<正>襄樊市襄阳区是湖北省畜牧大县和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区畜禽养殖小区、标准化生猪养殖模式、养牛模式和养羊模式得到了突破性发展。2008年襄阳区猪、牛、羊、禽出栏分别达到142.5万头、14.6万头、30.6万只和1 740.4万只,畜牧业总产值30.3亿元,建有标准化"150"猪舍197栋,"500"猪舍49栋,  相似文献   

11.
戴有理  王健 《中国家禽》2005,27(21):27-34
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国畜牧业总产位2004年已突破万亿元大关(12173.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3.6%,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25年的发展过程中,经过无数畜牧工作考前仆后继的不懈努力,中国畜牧业生产经历了数量上的从小到大,方式上的从分散到相对集中,供给上的卖方到买方,分布上的从城郊到乡村,经营上的粗放到相对集约,终于开启了规模化、集约化春天的大门。 为了控制动物疫病建立公共卫生防疫体系,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确保人畜安全;为了提高畜禽产品生产、加工质量,适应国内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对外出口的需要;为了促进养殖、加工、经营、销售等环节联结,缓解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为了提高畜牧生产效率与水平,适应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的需要,2004年7月农业部颁发了《关于推进畜禽现代化养殖方式的指导意见》(农牧发[2004]26号),2005年9月在浙江杭州又召开全国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工作会议,旨在进一步推进我国畜牧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奏响我国畜牧生产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的主旋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畜牧业的长足发展,畜牧资源将重新配置,畜牧产业化经营和畜牧专业化(包括生产、服务、流通、加工、营销等行业)社会分工日益凸现。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扶持发展规模化养殖,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湟中县是全省农牧业大县,近年来在生态畜牧业发展上依托县域区位优势和地理优势,紧紧结合农牧发展战略,把发展生态畜牧业作为全县经济增长点和推进全畜牧业绿色健康发展重要举措,全县生态畜牧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1生态畜牧业发展概况1.1狠抓措施落实,提升畜牧业生产以"双增"为目标,以建设"一区三园"为重点,以提质增效、增强产业竞争力为主线,深入实施产业化发展的战略决策,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向布局园区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品种良种化、经营产业化方向迈进,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全国“百强县”和四川省“十强县”之一的双流县是成都市近郊的畜牧业生产大县.近年来,该县按照“优质、特色、绿色、规模、外向”的发展目标和“突出猪禽优势,发展羊、兔、鹅、奶”的发展思路,切实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积极推进种养结合和标准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凌源市畜牧业应坚持市级抓龙头,乡镇抓基地,村级抓大场户的思路,以实现畜牧生产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及品牌化为目标,强化龙头,壮大基地,加快生产方式转变,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畜牧业生产与畜产品加工业同步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当前畜牧业生产的一种主要方式。以协会、合作社等为形式的中介组织,成为养殖户组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畜牧产业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就青海省民和县养殖合作组织的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着数量少、功能不全等诸多问题,如何让广大的养殖户在产业化的进程中,依靠合作组织进行产业化的生产经营,笔者试图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2%,从事畜牧业生产和劳动力就有1亿多人,畜牧业已经成为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特色突出,区域化布局、市场化牲鲜明。结合这一形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的有关专家认为,今后我国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热点应是牛奶和牛羊肉。  相似文献   

18.
《饲料广角》2009,(3):11-11
2008年北京市畜牧业总产值达140亿元。占农业产值的50%左右。这是从2月5日召开的“北京市畜牧兽医工作会暨2008年度动物防疫工作总结表彰会”上获悉的。 北京市畜牧业生产2008年呈平稳发展态势.落实扶持畜牧业发展经费8000余万元.进一步调动了农民和企业发展养殖生产的积极性.畜牧产业化、规模化进程加快。  相似文献   

19.
<正>无公害畜产品按照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追求高产高效、安全优质、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数量、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是推动畜牧生产方式转变的"助推器",是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力抓手。因此,研究和探讨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对促进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菜篮子"供给和质量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业机械化是推动畜牧生产迅猛发展,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的必由之路。畜牧业越发达的国家,畜牧业机械化程度也越高。如美国劳动力较为紧缺,则主要发展以粮食饲料为主的大型全自动化饲养业,充分体现高度集约化、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规模效益;澳大利亚、荷兰、英国等国,则以草食畜牧业为主,主要发展大规模人工草场建设、草料种植、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