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绿优一号绿小麦系由中国农科院航天育种中心空间作物研究室农业专家经3年多努力,采用远缘杂交、对杂种幼胚进行离体培养,再经过多年连续定向选育培育。育成的最新珍稀绿粒保健小麦新品种。绿优一号绿粒小麦为春播品种,株高80厘米,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根系发达,生长中期茎叶深绿色,穗  相似文献   

2.
正1.吨麦王一号。半冬性。株高68厘米,穗长15厘米,穗粒数100粒左右,千粒重50~55克。抗病,抗倒伏性强。适宜播期为10月6—20日,亩用种量13~14公斤,晚播要适当增加播种量。2.巨穗3000。半冬性。矮秆品种,株高50厘米,穗长15~19厘米,穗粒数150~200粒,千粒重50克。穗型奇特,单株分蘖多,抗小麦三大病害。适宜播期为10月5—15日。用种量少,亩用种量9公斤。3.富硒小麦——绿小麦。半冬性。株高68厘米,穗长10厘米,穗  相似文献   

3.
一、特征特性“杨农啤5号”属弱春性、早熟二棱皮大麦品种,主茎总叶片数为11张,幼苗直立,株高85厘米左右,叶色较绿,株型紧凑,分蘖性强,成穗率高,667平方米(1亩)有效穗50万~55万.每穗实粒数24粒左右,千粒重40克左右。籽粒外观品质及内在品质优,据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测定,该品种麦芽蛋白质含量为10.1%,微粉浸出率为79.8%,糖化力为377单位。  相似文献   

4.
科技动态     
《当代农业》2014,(21):19-19
大麦品种——苏啤3号苏啤3号属弱春性二棱啤用大麦品种。该品种幼苗半直立,叶片细长,叶色浓绿,分蘖力强,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株高80厘米左右,耐肥抗倒性好,每亩穗数55万左右,每穗25粒左右,成穗率高,全生育期200天左右,高抗大麦黄花叶病。适宜江苏沿海地区作啤用大麦种植。小麦品种——生选3号生选3号是春性早中熟类型小麦品种,200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由扬州市扬子江种业有限位公司独占实施。该品种属春性,幼苗直立,叶色深绿,分蘖中等。株高90N米,株型紧凑。茎秆坚韧,抗倒性较好,长方形穗,穗层整齐,穗粒数35~43粒/穗。籽粒红皮,角质率高,千粒重为38~42克。粗蛋白13.4%,湿面筋含量为34.1%,降落值34.9,稳定时间4.8分钟,是一个适宜制作优质面条的专用小麦品种。抗赤霉病能力强而稳定,白粉病较轻,中感纹枯病。该品种是目前推广品种中抗赤性最好的一个,亩产量500公斤左右。在江苏、安徽等长江中下游中高产地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5.
一、小麦新品种“扬麦19”“扬麦19”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的高产、抗病、抗倒伏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春性.生长整齐一致.分蘖力较强。穗纺锤形.白壳,长芒,红粒,半角质。全生育期183天.株高76.8厘米.667平方米(1亩)有效穗30万~33万.穗长8-3厘米.每穗粒数38粒,千粒重37克。籽粒粗蛋白质含量12.61%.湿面筋含量25.5%。  相似文献   

6.
该品种是从兰小麦大田中选育而成。株高75厘米.半春性.穗长10厘米,穗粒80~100粒,千粒重印克,抗病、抗倒性强,含有人体必须的十多种微量元素,常食用能抗癌、  相似文献   

7.
胡春 《农村新技术》2005,(11):30-30
一、超级小麦——航天一号该品种通过返回式卫星携带进入太空,利用超重强辐射原理对其基因进行诱变而育成。株高80厘米,冬性。穗长15厘米,穗粒100-120粒,千粒重50~55克,角质白粒白壳。与其他小麦品种相比,“航天一号”的抗逆性、抗病性能十分明显,耐盐碱,抗干旱,籽粒饱满。属弱筋小麦,特别适合制作饼干、糕点、馒头、方便面  相似文献   

8.
一、超级小麦——航天一号该品种通过返回式卫星携带进入太空,利用超重强辐射原理对其基因进行诱变而成。株高80厘米,冬性,穗长15厘米,穗粒100 ̄120粒,千粒重50 ̄55克,角质白粒白壳,与其他小麦品种相比,“航天一号”的抗逆性、抗病性十分明显,耐盐碱、抗干旱,籽粒饱满,属弱筋小麦,特别适合制作饼干、糕点、馒头、方便面等食品,667平方米(1亩)产700 ̄800公斤,用种8公斤。二、高产优质大穗小麦——中育8号该品种由中国农科院小麦育种专家选育而成。该品种半冬性,幼苗匍匐,株高80厘米,茎秆有弹性,高抗倒伏,穗长13 ̄17厘米,穗粒100 ̄130粒,千粒…  相似文献   

9.
《农村实用科技》2005,(5):15-16
一、济单7号 该品种由河南省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1.特征特性株高260厘米,穗位高110厘米~120厘米,千粒重380克左右。生育期124天,需≥10℃积温2500℃以上。粗蛋白含量10.38%,粗脂肪含量4.39%,淀粉含量69.66%,赖氨酸含量0.31%。  相似文献   

10.
胡春 《农技服务》2005,(10):21-21
该品种通过返同式卫星携带进入太空.利用超重强辐射原理对其基因进行诱变而成。株高80厘米,冬性,穗长15厘米.穗粒100~120粒,千粒重50~55克,角质白粒白壳,与其它小麦品种相比机逆性、抗病性能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1.
"薯麦五号"小麦属冬春兼用型小麦新品种.叶色浓绿,根系发达,矮秆,中早熟,分蘖力特强,株高75厘米,穗长14~16厘米,穗粒数100~120料,千粒重50~55克.  相似文献   

12.
正1.超矮秆小麦新品种——高粱穗一号。从小麦特殊变异单株中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半冬性,株高45厘米,穗长15~18厘米,主穗最长可达22厘米,穗宽6厘米,麦穗奇特,穗型似高粱。每穗分枝多达18个,穗粒数180~280粒,千粒重50克。抗病性好,好种易管,亩产量高的可达750公斤。亩用种10公斤,播种期以10月5日至20日为宜。2.太空大粒王一号。半冬性,株高65厘米,穗长15~17厘米,穗粒数120粒,千粒重58克。茎秆强  相似文献   

13.
“粤白糯5号”于2013年1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粤白糯5号”属中熟品种,春植生育期76~83天,秋植70天左右.株型半紧凑,株高208~219厘米,穗位高74~85厘米,茎秆粗壮,全株叶片18片左右,雄穗发达,分枝数较多.穗长19.7~20.5厘米,穗粗4.5~4.7厘米,秃顶长0.6~1.4厘米.穗行数14行,穗粒数510粒.穗大粒多,单苞鲜重311克,单穗净重232克,粒深1.0厘米,千粒重303~340克,出籽率67.98%~70.14%,一级果穗率83%~94%.果穗筒形,穗形美观,采收期果穗苞叶青绿色,外观商品性好.籽粒白色,直链淀粉含量0.38%~ 1.56%,糯性高、食味甜香、口感软滑、皮较薄,适口性好,品质优.田间表现高抗茎腐病,抗纹枯病和大、小斑病,抗倒伏,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科技》2005,(10):79-79
1 国豪杂优1号。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国审稻2004005)。2005年通过安徽省新品种引种认证。在新品种引种试验中,产量位居第1。该品种生育期适中,比汕优63早1~2天,株型较紧凑,叶片中宽,剑叶斜上举,667平方米有效穗15~18万,株高110厘米,穗长26~28厘米,穗平均着粒180粒左右,结实率85%左右,干粒重31~32克,属大穗重穗品种,抗病性强,适应性广,耐高、低温能力突出,耐肥抗倒,后期熟相极佳,一般667平方米产量可达650~750千克。  相似文献   

15.
1 品种特性。该品种为中早熟冬小麦品种,是目前综合性状最好的品种之一。北疆生育期267天,株高90厘米左右。茎秆坚硬,抗倒伏,抗白粉病和锈病。成穗率高,穗白色,纺缍形,长芒。籽粒白色,穗长8~10厘米,小穗多花,穗粒数30粒左右,千粒重50~55克。容重820克/升左右,蛋白质含量15.34%,品质优良。分蘖成穗率高,单株成穗可达1.7~2.0个,是目前早熟品种难以具备的优点。昌吉地区6月下旬成熟,收获后可复播其他作物。平均产量450~500公斤/667米^2,最高可达600公斤/667米^2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一、品种特性 新春14号生育期115~120天,株高70~80厘米,穗长6.5-7.0厘米,穗粒数27-30粒,千粒重50~55克,容重800~810克,升,籽粒半角质或角质,白色,短椭圆形;穗纺锤形,白色长芒;叶片较窄,上挺,分蘖成穗率高,抗倒伏能力强,灌浆速度快.  相似文献   

17.
胡杰 《农村新技术》2006,(10):28-28
一、超级小麦——特大粒2000该品种株高70厘米,半冬性,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叶片浓绿,分蘖力强,成穗高,穗层整齐,穗长13~15厘米,穗粒80~100粒,千粒重65~70克,每667平方米产750千克,高产田块高  相似文献   

18.
一、超级小麦航天三号 该品种是航天育种中心选育而成,株高70厘米,半冬性,穗长13~15厘米,穗粒100~130粒,千粒重50克。抗逆性强,高抗小麦三大病害,耐肥,耐寒,耐盐碱。每667平方米产650—700千克,高水肥田块可达800千克,每667平方米用种12千克,播期10月10日至11月30日,南北地区均适宜。  相似文献   

19.
薯麦五号是小麦专家盂昭璜利用豫麦18与红薯远缘嫁接选育而成,属冬春兼用型小麦新品种.叶色浓绿,根系发达,矮秆中早熟,分蘖力特强.株高75厘米,穗长14~16厘米,穗粒80~120粒,千粒重50~55克,茎秆坚韧,高抗倒伏.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科技》2005,(11):100-100
1国豪杂优1号 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国审稻2004005)。2005年通过安徽省新品种引种认证。在新品种引种试验中,产量位居第1。该品种生育期适中,比汕优63早1-2天,株型较紧凑,叶片中宽,剑叶斜上举,667平方米有效穗15~18万,株高110厘米,穗长26~28厘米,穗平均着粒180粒左右,结实率85%左右,干粒重31-32克,属大穗重穗品种,抗病性强,适应性广,耐高、低温能力突出,耐肥抗倒,后期熟相极佳,一般667平方米产量可达650-750千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