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嵩县小麦免耕播种与传统播种对比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免耕播种小麦产量可达6622.8kg/hm2,较传统播种增产1039.8kg/hm2,增产率为18.6%,纯收入可达10435.1元/hm2,较传统播种增加3254元/hm2,增幅为45.3%.  相似文献   

2.
小麦免耕播种具有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农民劳动强度、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节约肥料、增加产量等优点,为充分发挥小麦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优势,总结了其应用技术要点。摘要:  相似文献   

3.
稻秸还田下耕作与播种方式对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稻秸还田下耕作与播种方式对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影响,通过大区试验,分析了稻秸全量还田下不同耕作与播种方式对小麦出苗率、出苗均匀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同的播种方式下,浅耕处理小麦出苗率高于免耕处理,但出苗均匀性差于后者;相同的耕作方式下,播种方式对小麦出苗率和出苗均匀性的影响差异较大,其中,机械匀播方式下小麦出苗率最高,出苗均匀性最好;小麦出苗率和出苗均匀性通过影响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而影响籽粒产量,同一耕作方式下机械匀播小麦籽粒产量均高于其余2种播种方式,免耕和浅耕下机械匀播小麦产量分别达6484.35 kg/hm~2和6476.20 kg/hm~2。因此,稻秸全量还田条件下,建议采用免耕机械匀播方式,能有效改善小麦田间出苗情况,进而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4.
小麦产量与产量形成国内外对小麦播种方式和耕作方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肯定了“密点播”、“小窝密植”、“等距穴播”和“正方形播种法”等为较优播种方式;明确了免耕有利于苗齐苗壮,成穗率高,穗型整齐,有一定的产量优势。但受土壤状况的影响而有一定的适应范围。这些研究在  相似文献   

5.
<正>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由于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管理比较粗放的技术。其中的一些技术还不被农民所接受。因此有必要总结出主要的操作要点,以做好公司基地免耕播种的示范,助于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近年来,公司在秋季小麦  相似文献   

6.
刘淑琴 《种子世界》2022,(5):0120-0122
为了进一步筛选出适合于青海省互助县小麦农机精准播种的技术,于 2020 年 ~2021 年在青海省互助县小麦示范种植基地开展小麦农机精准高效播种试验,分别设置了 4 种播种处理方式,分别为小麦宽幅机械化精量播种、机械化撒播播种探墒播种和常规机械化旋耕条播播种,分别命名为处理一组、处理二组、处理三组和对照组,目的筛选出适合于当地种植的高效小麦多种方式,为实现小麦机械化生产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本次研究能够得知处理三组的小麦的增产增效效果最为明显,比较适合在青海省互助县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深远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随着水稻生产粳稻化,以及直播稻面积的扩大,让茬时间普遍推迟,影响小麦适期播种,播种质量不高,成为制约小麦生产的重要原因,为比较稻茬小麦不同播种方式及适宜播期播量,明确大面积小麦生产关键种植技术,特设计本试验。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比较不同品种、不同播种密度对酿酒用小麦产量的影响,探索适合当地种植的酿酒用小麦品种和播种密度,旨在为酿酒用小麦增产增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前,黄淮海地区麦茬大豆播种方式费时费工,投入较高,效益较差。简化栽培程序,实现大豆生产的轻简便捷和节本增效是今后大豆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本研究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常规机械条播为对照,研究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方式对麦茬大豆播种质量、出苗和生产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机械条播方式相比,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方式下,田间表层土壤平均温度降低了6.5%,平均湿度提高了12.7%。同时,通过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播种大豆可使大豆播种均匀度和出苗率分别提高64.8%和32.2%。此外,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简化了大豆生产环节、减少了农耗,使生产投入显著降低了41.0%,大豆生产效益显著提高28.2%。本研究表明,通过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可解决麦茬大豆播种难、出苗质量差和用工投入多等问题,降低了大豆生产成本,提高了大豆种植效益,本技术可作为一项重要的简化栽培措施在黄淮海麦茬大豆生产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
小麦精量播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精量播种高产栽培技术是实施小麦统一供种的一项配套技术,也是近年来小麦生产节本、增效、抗灾减灾的新配套技术。小麦精量播种技术可有效解决小麦高产与倒伏、个体与群体、穗多与穗重、高投资与低效益的矛盾,其技术重点是因地制宜、选择良种、适时早播、精细管理等。  相似文献   

11.
小麦是我国种植范围最广的粮食作物,在长城以南种植的小麦被称为冬小麦,当前我国小麦种植以冬小麦为主。小麦播种技术和产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为提高我国小麦产量,研究播种技术极为必要。文章从冬小麦的播种流程入手,分析选种、整地、施肥、播深、镇压造墒、查苗补种以及冬季管理等环节,总结冬小麦播种技术要点,以此为基础,进行常规条播和宽幅精播的对照试验,从个体结构和产量等角度分析宽幅精播的优势,以期为相关农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晚播覆膜小麦与适时播种小麦产量比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播小麦覆膜栽培比同期播种的露地栽培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的主要原因是覆膜提高了地表和耕层土壤的温度,在一定的晚播条件下,覆膜期增加的积温大体可以补偿由于晚播而减少的积温。根据积温培育小麦苗的原理,晚播覆膜小麦就有可能取得适时播种小麦的产量。为了探讨这个问题,自1987年秋种开始连续2年进行了试验研究,现以1988~1989年度的试验为主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纪耀坤 《种子科技》2023,(23):43-45
小麦宽幅精播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增效明显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体现在扩大播幅、增加播种行距、精准控制播种量、籽粒播种均匀等方面,可有效改善传统小麦条播缺苗、缺垄、麦田通风等问题,促使小麦健壮生长。从冬小麦宽幅播种前期准备、宽幅播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田间管理三方面入手,围绕选种、整地、播种、水肥、病虫害等环节介绍播种管理技术,以期为实现冬小麦增量提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小麦是河南省南阳市盆地种植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于上茬种植甘薯、棉花等作物可能遭遇灾害性天气,造成秋季作物晚收,从而导致部分小麦不能正常播种。作为抗灾作物,选择弱春性小麦品种进行推迟播种,在生产中加强田间管理,迟播小麦也能接近适期播种小麦的产量水平。主要对小麦推迟播种进行了对比试验,为形成推迟播种小麦综合配套管理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热量资源不足是限制北疆复播玉米成熟的关键,缩短播种农耗时间是争取北疆复播玉米前期生长时间的主要措施。采取复播玉米免耕播种能有效地缩短农耗时间,延长复播玉米前期生长时间,增加有效积温,并且对土壤物理性状影响较小,而且免耕播种秸秆覆盖对土壤物理性状还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6.
中间试验的结论是农作物品种审定的主要依据之一。提高试验播种质量,做到试区规范,苗全苗匀,长势均衡一致,以符合试验要求,是客观公正评价品种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目前我区春小麦中试播种质量及补救措施、效果的分析,提出确保播种质量的关键技术,对准确筛选小麦新品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尹宝重  甄文超  冯悦 《作物学报》2015,41(4):623-632
于2012—2013年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深州试验站,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设置夏玉米深松播种和免耕播种两个处理,从玉米出苗开始,根据生育进程定期观察玉米根系形态、生理指标及微观结构、玉米冠层光合特性和叶面积指数,成熟期测定产量,计算水分利用效率和2 m土体水分储蓄情况。结果表明,0~60 cm土层,深松播种处理可提高玉米根系干物质积累、表面积、根长和活跃吸收面积比例,全生育期分别比免耕播种处理提高30.5%、24.6%、29.7%和56.3%。0~60 cm土层,深松播种处理玉米根系脯氨酸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分别比免耕处理高140.0%、37.0%和36.5%。全生育期,深松播种处理根系伤流液总量比免耕播种处理提高15.2%。0~40cm土层,深松播种处理单根和整株根系导水率分别提高15.8%和17.0%。0~40 cm土层,深松播种处理玉米根系中柱导管直径增大,中柱鞘细胞壁及中柱内薄壁细胞的细胞壁增厚栓化,髓细胞数量增多但整体在髓腔横切面积中所占比例偏小,后生木质部导管直径增大、数量增多,皮层厚度降低;0~20 cm土层,深松播种处理根系皮层中部细胞虽也较大但层数较少,相当于免耕处理的86.2%。深松播种处理可提高玉米叶面积指数,全生育期平均比免耕处理高12.5%;深松播种处理还可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和光合势。深松播种处理玉米籽粒灌浆速率全生育期平均比免耕播种处理高5.0%。与免耕处理相比,深松播种处理2年平均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分别比免耕播种处理提高2.4%、3.9%和8.2%,耗水量降低9.1%,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免耕处理高8.2%和14.4%,2 m土体贮水量提高31.7%。  相似文献   

18.
在玉米试验程序中,播种是一项重要环节。播种质量的优劣对出苗和后期生长发育的一致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规范化播种,使得玉米长势均匀,可减小试验误差。通常在育种或小区试验播种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十字交叉法播种技术,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小麦产量,促进农民增收。本文从品种选择、播种期、播种量及冬小麦十字交叉法播种方式上对该播种技术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广大冬小麦种植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小麦播种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种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农事操作,播种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次年小麦的收成。针对目前本地生产中存在的播种深浅不当,影响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盲目加大播量,麦苗细弱、病虫防治不及时、营养不协调,磷钾投入不足,不能有针对性地使用微肥、对秸秆还田认识不足等问题,提出以下麦播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