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赤峰市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极具开发潜力。按照资源导向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原则,统筹规划,科学定位,协调发展,选择性开发。要以塑造旅游形象为核心,把突出旅游产品创新,促进旅游要素的全面发展,实施立体化的促销策略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
喀喇沁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性地分析了赤峰市喀喇沁旗旅游资源,对旗内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和评 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喀喇沁旗旅游资源开发的3点对策。  相似文献   

3.
陕西区域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分析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资源群是指把区域内同类旅游资源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不仅从横向角度来研究区域间旅游资源的竞争,同时从纵向角度来研究旅游资源间的屏蔽作用,进而从区域空间整体上把握某类旅游资源个体和整体的特征,它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本文以旅游资源群的概念为研究思想,结合陕西旅游资源普查最新数据,利用GI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计算了陕西区域各大类旅游资源群的开发潜力,并从区域间和区域内以及类型等方面对旅游资源群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陕西区域旅游资源群中开发潜力最大的是杨凌的人文活动旅游资源群,其开发潜力为1.6415,杨凌的建筑与设施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次之,为1.1653,开发潜力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安、咸阳和杨凌,开发潜力较大的类型为人文活动和建筑与设施资源群。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旅游业发展水平在近些年一直处于全国落后的地位,本文试图通过对省域内部旅游业发展差异进行研究,并提出旨在提高全省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本文利用旅游资源、海外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和国内旅游人数等指标对甘肃省内各区域之间的旅游业发展差异进行分析,并认为旅游资源质量规模等级、可进入性是影响各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最后对各地州市旅游产品开发、目标市场定位和主要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沙漠作为干旱区特有的生态旅游资源,对其进行旅游业的开发有利于区域人地关系的和谐演进和全面推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文中以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旅游规划为例,提出并利用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形象设计程序,对沙漠旅游这一地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设计进行研究分析,立足于把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形象设计与形象功能体系结构纳入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以期对其他类型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开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包头市九峰山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使该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自然性、多样性、稀有性、脆弱性的特点。论文在分析九峰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背景和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九峰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原则、战略定位、发展格局等影响其生态安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区域旅游资源类型的甄别及其空间整合是旅游规划的重要基础性环节。文中以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为案例,梳理区域旅游资源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竞争型旅游资源类型和旅游资源市场竞争力,并以竞争型资源为主要吸引物提出旅游资源的空间区域整合开发方案。以期对该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提升,实现新的资源配置和产品组合,使得区域旅游资源效益最大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运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和资源空间开发模式理论,针对甘肃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提出甘肃旅游资源空间开发模式应有所创新。由于甘肃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分散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甘肃旅游资源空间开发模式应以旅游中心城市为核心,旅游城镇为节点,重要旅游景区为支点,专题和特色旅游热线为纽带,按照"12356910"的总体布局与发展模式选择来实现空间开发格局,牵引式、分层次、有步骤地推进旅游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9.
区域旅游开发的空间布局研究--以正蓝旗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进行区域旅游开发空间布局的研究有利于旅游资源合理布局、加强区域内外旅游合作、促进区域关系的和谐、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城镇体系塑造、旅游景观道设计、旅游景区规划、旅游线路的组合是区域旅游开发空间布局的主要内容 ,以正蓝旗为例加以实证说明。  相似文献   

10.
宁夏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旅游者出游对旅游地的深层文化内涵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成了旅游业的灵魂,文化旅游日益成为旅游前卫兵代替旅游的发展主流方向。宁夏文化积淀深厚,对宁夏文化旅游资源特征及开发意义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定位。  相似文献   

11.
科学的旅游资源评价是区域内旅游资源优化组合和合理开发规划的重要基础。文中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运用模糊聚类的相关知识,采用单体总量、单体密度、类型丰度、储量丰度、平均品质、优良级单体数量6种评价指标,对平凉市七个县(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崆峒区资源条件高居首位,泾川、崇信、华亭、庄浪发展良好,灵台、静宁较为滞后,得出的结论比较客观,完善了对区域旅游资源的定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对策,旨在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促进平凉市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西安作为一个成熟型的旅游目的地 ,正处于旅游生命周期的停滞阶段 ,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本文在作者编制西安市旅游发展“十五”计划的基础上 ,从资源 (Resources)、市场(Market)、形象 (Image)和产品 (Product)四个方面对西安旅游拓展进行研究。将产品和市场的拓展与地区旅游形象重塑结合起来 ,并认为产品拓展的内涵是完善与深化西安旅游产品谱系和延伸旅游目的地产品空间 ,构建“大西安”旅游圈。基于RMIP的区域旅游拓展模式对于成熟型旅游目的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科学地评价文化旅游资源,是合理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资源、挖掘潜力、促进文化旅游健康发展的前提。通过建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并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以南阳玉文化旅游资源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针对南阳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综合评价等级集中在Ⅰ、Ⅱ、Ⅲ级、资源开发空间大的特点,提出了南阳玉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路和战略性对策。  相似文献   

14.
旅游资源的科学评价是确保旅游开发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文中以康多峡旅游区为例,基于旅游资源的科学评价,深入分析了康多峡旅游区旅游资源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并最终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旅游开发的战略构想,以期为康多峡旅游区、甘南地区乃至甘肃省旅游开发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新疆旅游开发空间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空间资源优势评价方法,分析了新疆14个地州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分布差异,将其分为四个等级;并从旅游消费成本角度对各地州的旅游成本进行核算,按成本高低也分为四个空间等级。在此基础上对14个地州市的旅游开发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区域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6.
平凉市地处陇东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落后,但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且处在兰州旅游区、西安旅游区和银川旅游区的包围之中,区位条件和客源市场较佳。因此,研究平凉市旅游资源及其开发问题,对于发展地方经济意义重大。本文在对其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区位条件、客源市场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平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对策,重点就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路线设计做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7.
喀什市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喀什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国家标准对喀什市旅游赋存现状进行了评价.并提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对喀什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了评价.指出喀什市存在旅游资源品位高,开发程度低;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足;旅游资源类型单一,分布散的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  相似文献   

18.
喀纳斯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介绍了喀纳斯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概况,对其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景区进行了市场定位。在此基础上,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设计了喀纳斯生态旅游的开发项目及旅游形象,并对如何合理开发生态旅游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