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日本落叶松大径材培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26年生日本落叶松大径材的培育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保留密度600株·hm-2和750株·hm-2的效果最佳,伐后5年大径木可增加50%左右,是对照区的3倍,小径木下降70%左右。主伐时产量预测为:600株·hm-2的林分材积416.94 m3·hm-2,产值91.96万元·hm-2;750株·hm-2的林分材积453.28 m3·hm-2,产值93.62万元·hm-2。  相似文献   

2.
对九台市上河湾林场1997年营造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进行抚育间伐试验,结果表明:间伐3 a后,间伐和未间伐的林分密度分别为2 150株·hm-2和3 150株·hm-2,平均胸径分别为11.0 cm和9.3 cm,总蓄积分别为119.6 m3·hm-2和89.0 m3·hm-2。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进行合理抚育间伐,可显著提高林分质量和生长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以阴山山地苏木山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对凋落物年凋落量、组成、月动态变化及现存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年凋落总量为4.74 t·hm-2,其中,落叶2.64 t·hm-2,落枝1.53 t·hm-2,落果0.50 t·hm-2,落皮0.07 t·hm-2,分别...  相似文献   

4.
长白落叶松大径材定向培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白落叶松大径材定向培育的试验表明:25 a生长白落叶松间伐后8 a的生长变化以525株.hm-26、00株.hm-2的保留密度生长量最大,胸径年生长量在0.5-0.6 cm以上,年材积平均生长量在7.6 m3.hm-2以上;培育大径材的初植密度以2 500株.hm-2或3 3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大兴安岭林区南部和北部落叶松与白桦幼中龄林碳密度差异,准确估算该地区碳储量,本文结合南北部两个典型林业局抚育伐样地调查及森林资源统计资料,分析了南北部落叶松和白桦幼中龄林林分特征及生物量差异,利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建立了生物量(B)与蓄积量(V)的线性关系。结果显示,南部落叶松和南北部白桦直径分布均为右偏山状曲线,北部落叶松为左偏山状。样地生物量密度分布近似于正态曲线,南部各样地之间分布相对均匀,北部各样地分布相差较大。落叶松和白桦生物量与蓄积量线性关系分别为B=0.6726*V+0.5592和B=0.7317*V-0.2932。南部地区落叶松和白桦幼中龄林碳密度分别为30.54 t·hm-2和30.06 t·hm-2,北部地区分别为24.19 t·hm-2和26.77 t·hm-2。整个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和白桦幼中龄林碳储量分别为8 546.4万t和2 798.9万t,碳密度分别为26.08 t·hm-2和25.01 t·hm-2。由于幼中龄林具有较高的碳增长潜力,合理地经营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和白桦幼中龄林,将有利于提高该区森林碳汇潜力。  相似文献   

6.
以红松、红皮云杉、长白落叶松造林地为对象,利用化学制剂威尔伯进行幼林抚育试验,结果表明:450 ml·hm-2剂量除草效果最差,仅有12%,在生产上无应用价值;450 ml·hm-2剂量有一定的除草效果,但不明显,持效期也短;1 125 ml·hm-2剂量无论除草效果还是除草速率都优于450 ml·hm-2和750 ml·hm-2。长白落叶松对威尔伯敏感,不能应用。化学除草抚育较人工抚育更能促进幼树生长,而且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7.
杉木人工林采伐后水源涵养和固土保肥效益损失的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康文星  田大伦 《林业科学》2002,38(1):111-115
本文以连续定位测定数据 ,对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采伐后造成各种效益损失 ,用等效益相关代替法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 :杉木人工林采伐后 ,土壤蓄水量比有林区少 6 4 6m3·hm- 2 ,调洪能力少 786m3·hm- 2 ,枯水期提供水量少 318m3·hm- 2 ,每年流失的泥沙量比有林区多 4 8t·hm- 2 ,由此比有林区多流失的营养物质 ,纯N 0 0 87t·hm- 2 ,P 0 0 4 7t·hm- 2 ,K 0 10 1t·hm- 2 。通过有关计量计算得出 ,每采伐 1hm2 杉木林每年水源涵养效益损失 84 9元 ,固土保肥效益损失 5 0 4元 ,改良土壤效益损失 10 2元 ,共计损失 14 5 5元。这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森林采伐损失的评价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尾叶桉纸浆林造林密度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 5 9年生尾叶桉纸浆林生长分析表明 :(1)密度与树高、胸径呈反比。 3种密度的树高、胸径大小均为密度B >C >D。两配置树高、胸径也以配置B >A。 (2 )密度对单株材积的影响与对胸径影响的规律一致。 5 9年生时单株材积生长量以密度B最高 ,达到 0 0 85 33m3·株 - 1,是最低单株材积密度D的 2 0 4倍。两配置单株材积以配置B >A。 (3) 4 7年生时单位面积蓄积量大小为密度B >C>D ,密度B达到 94 185m3·hm- 2 ,是最低D处理蓄积量的 1 15倍 ;5 9年生时蓄积量最大者为密度C ,达到 12 7 6 0m3·hm- 2 ,是最低蓄积密度D的 1 17倍。随着时间的变化 ,密度控制尤为重要。 4 7、5 9年生时单位面积蓄积均以配置B >A ,配置B分别比配置A高 2 4 82 %、2 3 5 3%。 (4)对胸径D和冠幅CW 值用方程进行回归拟合 ,结果以乘幂CW=a×Db 拟合最好。方程表达式为CW=0 4 72 4×D0 6 715。 (5 )编制的经营密度表反映出 ,随着胸径D的递增 ,基本经营密度N0 逐渐下降 ;当D≥ 18cm时 ,N0 的下降趋势渐趋平缓  相似文献   

9.
花绿竹系绿竹自然变异选育而成,笋体马蹄形或锥形,秆色绿底间黄条;分枝习性低,多自地上第2~3节始抽枝。成竹高5~12 m,胸径3~8 cm。出笋期自6月初—10月中旬,7—8月为出笋盛期。3~4年生竹,产量5 250~7 200 kg·hm-2,成龄竹产量可达7 500~9 000 kg·hm-2。笋质优良,含糖量高,口感甜,可笋用、观赏兼用。  相似文献   

10.
吉林露水河林区灯台树种质资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露水河林区灯台树野生群体为材料,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其种质资源进行初步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样地中,以下坡位3号样地生长的植株最多,密度可达349株·hm-2,其中以胸径5~10 cm植株占优势,密度为207株·hm-2,并生长有胸径30 cm、树高16.7 m高大个体。中坡位2号样地密度也较大,为277株·hm-2,而且天然更新极好,幼苗幼树密度为214株·hm-2。在上坡位1号样地中,单位面积密度亦达到149株·hm-2。该林区林地坡度较大地段针阔混交林或杨树纯林是野生种群最为适宜的立地生境。野生植株生长发育正常,无林业有害生物与冻害危害。  相似文献   

11.
以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长白落叶松13~18 a生人工幼龄林为研究对象,进行单木活树皮、死树皮(黑树皮、红树皮)的生物量和氮、磷、钾养分分析。结果表明:带皮胸径(x)与去皮胸径(y)的关系为:y=0.942 7x-0.110 5(R2=0.996 8,p0.001);树高或胸径虽然能够用于预测单木各类树皮生物量和树皮中氮、磷、钾贮量,但在对具体林分进行估测时,仍需考虑立地条件。幼龄林树皮总量为4 427.99~6 464.38 kg.hm-2,其中活树皮为1 745.44~3 165.39 kg.hm-2。幼龄林树皮中氮、磷、钾贮量分别为5.119~68.154 kg.hm-2、2.760~36.494 kg.hm-2、4.163~52.839 kg.hm-2,其中活树皮中氮、磷、钾贮量分别为3.981~48.941 kg.hm-2、1.908~23.552 kg.hm-2、3.359~42.079 kg.hm-2。  相似文献   

12.
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的长白落叶松中龄林为研究对象,在2012年进行林隙间伐(5 m×5 m、7 m×7 m、10 m×10 m),并于2013年和2014年选择0~10 cm、10~20 cm、20~40 cm的土层进行取样,测定土壤的物理性质,其结果表明:林隙间伐能够改善长白落叶松中龄林土壤的物理性质,林隙7 m×7 m的林分,改善了土壤的松散程度,使容重减小,提高土壤毛管孔隙度,持水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3.
长白落叶松母树林疏伐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红旗林场52年生长白落叶松母树林不同疏伐密度处理后14个主要性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疏伐处理对长白落叶松母树多个性状造成了显著影响。利用聚类分析和主分量分析法将存在显著差异性和相关性的9个性状可分成4类,分别代表了树冠性状、单株结实量、公顷结实量和出种率性状。通过这4类性状在各主成分上得分值的加权比较表明,红旗林场52年生长白落叶松母树林疏伐抚育最佳密度是120株·hm-2。  相似文献   

14.
辽东山区不同林龄落叶松林分林木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辽东山区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和实测生物量等方法,测定落叶松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的生物量及其在一个年龄序列上的空间分配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龄落叶松林分生物量分布依次为中龄林(119.39t·hm~(-2))近熟林(94.69t·hm~(-2))幼龄林(31.44t·hm~(-2))。各器官生物量大小关系略有差异,中龄林和近熟林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而幼龄林为树干树枝树根树皮树叶。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应定期采取抚育间伐,改善林木生长条件,提高落叶松人工林的生产力,以实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利用基于林分生长过程的Richards生长方程以及蓄积量转换生物量模型,评估了辽宁冰砬山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和蒙古栎天然次生林两种典型森林类型4个龄级的植被固碳速率、固碳潜力和潜在固碳价值。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森林的单位面积植被固碳潜力总体上都是随着龄级的增加单位面积植被固碳潜力在增加。除中龄林外,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各个龄级的植被单位面积固碳潜力均比蒙古栎天然次生林大。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各龄级森林植被单位面积潜在固碳价值在2 113~9 656元,蒙古栎天然次生林在1 594~4 195元。长白落叶松人工林2000年和2005年的固碳潜力分别为14和11 Gg·a-1,潜在固碳价值分别为1 700和1 300万元·a-1,与2000年相比,2005年固碳潜力和潜在固碳价值都有所降低;蒙古栎天然次生林2000年和2005年的固碳潜力分别为4.8和5.4 Gg·a-1,潜在固碳价值分别为600和700万元·a-1,与2000年相比,2005年固碳潜力和潜在固碳价值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6.
利用ABT2号生根粉和NAA,研究不同叶面处理方式对长白落叶松移植苗生长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处理方式不同,对长白落叶松移植苗生长的影响不同,其中,涂刷侧枝的处理方式对苗木生长量有促进作用,而喷洒处理方式则有抑制作用。涂刷侧枝时,ABT2号处理的苗高、地径平均为41.1 cm、0.46 cm,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7%、5%;NAA处理的苗高、地径平均为37.4 cm、0.51 cm,分别比对照提高了7%、16%。喷洒时,ABT2号处理的苗高、地径平均为33.6 cm、0.41 cm,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7%;NAA处理的苗高、地径平均为31.4 cm、0.43 cm,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1%、2%。  相似文献   

17.
中强度火烧对兴安落叶松林自然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中强度火烧迹地内兴安落叶松自自然更新情况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度火烧后,由于地被覆盖率的降低,增加了落叶松种子和土壤接触的机会,促进了兴安落叶松的自然更新。火烧后3年,落叶松自然更新数量达到2 350株·hm~(-2);火烧后6年达到4 572株·hm~(-2);火烧后9年,落叶松自然更新数量达到5 650株·hm~(-2)。而对照样地中,落叶松自然更新数量分别为1 550株·hm~(-2)、1 760株·hm~(-2)、1 435株·hm~(-2),远小于火烧迹地自然更新数量。通过采取适当的计划烧除措施可以促进落叶松的自然更新,有利于林分稳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系统恢复。  相似文献   

18.
不同立地长白落叶松净光合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对不同立地、不同年龄段长白落叶松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测定 ,测定出了长白落叶松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 ,以及长白落叶松净光合速率的日进程与季节进程。通过对比试验测定 ,得出长白落叶松以 10年生净同化率最高 ,值为 :0 .30 51mgCO2 m- 2 s- 1,四大林场中以哈尔滨林场的长白落叶松净同化率最高 ,值为 0 .1335mgCO2 m- 2 s- 1。长白落叶松CO2 补偿点为 130vpm ,光呼吸值为 4 0vp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