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效木霉菌株筛选及对针叶苗木立枯病的生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8株木霉分别与苗木立枯病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腐皮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进行平板对峙培养,测定木霉非挥发性和挥发性次生代谢产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应用高效菌株T-C14和T-43及其组合对针叶苗木(落叶松、红松和云杉)立枯病进行室外防治试验,并测定了木霉的促生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对峙培养及发酵液抑菌试验中,各菌株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对2种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峙培养中,T-28和T-19对立枯丝核菌和腐皮镰刀菌的抑制率最高,分别达到61.57%和57.31%;T-43发酵液对病原菌的抑制率最高分别达79.41%和77.64%,可以强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并具有热稳定性.用木霉菌剂对针叶苗木进行灌根处理,对3种针叶苗木立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孢子菌剂好于液体菌剂,对落叶松、红松和云杉立枯病防治效果最高分别为88.60%、83.87%和88.63%;促生方面,液体菌剂好于孢子菌剂.  相似文献   

2.
为了开发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具有较好拮抗作用的生防制剂,采用对峙培养法、含药培养基法和显微观察法,测定生防菌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菌株T6及其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活性,初步探究长枝木霉菌株T6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长枝木霉菌株T6对立枯丝核菌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峙培养5 d时菌株T6不仅对立枯丝核菌营养生长抑制率为66.50%,而且对其菌丝具有明显重寄生作用。菌株T6发酵液及其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营养生长也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培养4 d时其对立枯丝核菌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2.29%和71.91%。因此,长枝木霉菌株T6对立枯丝核菌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主要通过对病原菌的重寄生作用及其代谢产物发挥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3.
木霉菌株Td31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木霉菌株Td31代谢产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利用液体深层发酵法发酵木霉菌株Td31,过滤除菌制备代谢产物,采用生长速率法、显微观察法和盆栽试验法,研究了木霉菌株Td31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的菌抗作用.结果表明:木霉菌株Td31的代谢产物可抑制立枯丝核菌菌丝的生长及菌核形成和萌发.其中以代谢产物稀释1倍处理的抑菌作用最强,菌丝生长抑菌率高达87.7%,并可完全抑制菌核的形成,菌核萌发抑制率为56.7%.随着木霉菌代谢产物浓度的降低其抑菌效果也随之下降,差异极显著.经木霉菌株Td31代谢产物处理的菌丝原生质浓缩、细胞质外溢、空胞化、细胞壁消解、菌丝斛体.盆栽防病试验结果表明,木霉菌株Td31代谢产物浸种可以有效地防治茄子立枯病,用发酵液原液浸种,防病效果可达69.8%.代谢产物浓度越高,防病效果越好.代谢产物经121℃处理20min后,对抑菌活性和防病效果无明显影响,代谢产物中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可能是耐高温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为选育高产抗生素木霉菌株,利用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木霉菌代谢产物作为选择压力,通过紫外线诱变,以立枯丝核菌作为指示菌,结合平板对峙法、发酵产物平板活性测定法,筛选高产抗生素木霉菌株.经初筛、复筛共得到6株对立枯丝核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突变株,进一步对突变株的发酵液进行活性测定,选育出了两株遗传稳定的高产抗生素木霉突变株TD103-UV-4和TD103-UV-13,生长速度分别是出发菌株的1.86倍和1.95倍,发酵产物抑菌活性明显提高.其中菌株TD103-UV-4发酵液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率在80%以上,并且对灰葡萄孢菌等植物病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产抗生素能力比出发菌株提高了47.1%.  相似文献   

5.
日本落叶松根腐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riasalaniKhn.)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侵染性病害,它腐烂树根,传染蔓延迅速。该病原还同时严重危害苗木,引起苗木大量发生立枯病。为了寻求一种有效抑制该病害的方法,从花盆土中分离到1株木霉菌(Trichodenmasp),采用对峙法研究其对丝核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该木霉菌株对丝核菌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将该菌株用于日本落叶松育苗和移栽生产中,可预防和减轻根腐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木霉菌对福建省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研究了8株木霉菌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在对峙培养条件下,供试木霉菌能显著抑制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其抑制率为86.83%~91.39%,不同木霉菌株的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其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菌株FJ2006-8发酵液的抑制生长率最高,为39.44%。此外,供试的木霉菌均能产生非挥发性和挥发性代谢产物,其中,菌株FJ2006-8的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为61.09%;而菌株T05-58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为22.95%。研究结果可为木霉菌生防菌剂的开发以及番茄灰霉病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从土壤中分离出的木霉(Trichoderma spp.)菌株T38D,通过对峙法、对扣培养和圆盘滤膜法对引起大豆根腐病的病菌进行了拮抗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木霉菌T38D对根腐病菌有明显的空间竞争能力,对立枯丝核菌和终极腐霉菌的拮抗系数达到Ⅰ级,对4种镰孢菌的拮抗系数均达到Ⅱ级;木霉菌T38D可以寄生于4种根腐病菌菌丝上,最终导致病原菌解体死亡;T38D的难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率可达100%,对终极腐霉菌的抑制率为87.6%,对燕麦镰孢菌的抑制率为75.2%,对其余3种镰孢菌的抑制率都在40%~50%;T38D的易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和终极腐霉菌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对镰孢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木霉菌Td系列菌株代谢产物的室内抑菌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摇床液体发酵、氯仿萃取木霉菌的代谢产物,采用菌丝生长速度法测定了3个木霉菌菌株的发酵代谢产物对禾谷类镰刀病菌、番茄枯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立枯丝核菌、苹果炭疽病菌、玉米弯胞病菌和花生网斑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3个木霉菌株代谢产物对7种病原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且抑菌作用强度和抑菌谱存在一定的菌株特异性。木霉菌株Td10的代谢产物对禾谷类镰刀病菌和立枯丝核菌抑制作用最强,Td31的代谢产物对苹果轮纹病菌和苹果炭疽病菌抑制作用最强,而Td100的代谢产物对禾谷类镰刀病菌和立枯丝核菌抑制作用较强;3个木霉菌株的代谢产物对花生网斑病菌抑制作用均较弱。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评价内生真菌D202的生防价值以及生理学特性.[方法]通过对峙培养和非挥发性代谢产物抑菌实验,测定生防内生真菌D202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抑制作用,并且对其生理学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拮抗试验中D202对丝核菌的抑制率为67.25%,相对抑制效果为3.54,其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对丝核菌的抑制率为72.35%,菌株D202及其代谢产物可有效抑制立枯丝核菌的生长;内生菌株D202生长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在温度为25℃、培养基pH为7时菌落生长最好.[结论]筛选得到的生防内生菌D202具有开发生物源杀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离体测定了22株木霉菌及其代谢产物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木霉菌对香蕉枯萎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61.76%~100.00%,20%(V/V)木霉菌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11.83%~52.69%,而木霉菌产生的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和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83%~74.62%和11.17%~29.37%。用20%~50%(V/V)木霉菌T05-049发酵液处理香蕉枯萎病菌球型分生孢子9 h和镰刀型分生孢子6 h,其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6.60%~96.40%和56.29%~85.41%。  相似文献   

11.
木霉菌T-115D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木霉菌T-115D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拮抗作用和拮抗机制,采用平板对峙培养试验和木霉菌T-115D发酵液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生长的抑制试验,研究木霉菌T-115D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对峙培养结果表明,木霉菌能迅速占领大部分空间,抑制马铃薯早疫病菌的生长,显微镜观察发现,木霉菌菌丝可缠绕和寄生早疫病菌菌丝;木霉菌发酵液对马铃薯早疫病菌菌丝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在木霉菌T-115D发酵液稀释3倍后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90.4%,发酵原液对马铃薯早疫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100%,说明木霉菌T-115D对马铃薯早疫病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其拮抗机制包括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营养空间竞争和寄生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产几丁质酶枯草芽孢杆菌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采用对峙培养法、显微观察法和盆栽试验法考察产几丁质酶枯草芽孢杆菌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利用液体深层发酵法发酵枯草芽孢杆菌,用发酵液对立枯丝核菌进行拮抗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深层发酵产物可抑制立枯丝核菌菌丝的生长及菌核萌发,其中发酵液对菌丝生长抑制率高达88.1%,菌核萌发抑制率为77%,盆栽试验用发酵液原液施用防病效果可达70.0%。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对峙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棘孢木霉菌天Q1对稻瘟病菌、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及核盘菌等9种植物病原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棘孢木霉菌天Q1对不同病原菌都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赤霉菌的抑制效率最高,为59.09%,其次是串珠菌,对核盘菌的抑制率较低;棘孢木霉菌天Q1产生的非挥发性物质和挥发性物质的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其产生的非挥发性物质对9种病原菌都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是挥发性物质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棘孢木霉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立枯丝核菌生物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检测棘孢木霉T12对立枯丝核菌的生防效果,测定了T12对立枯丝核菌RS02菌株竞争性抑制作用,T12挥发性代谢物对RS02菌核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T12的发酵液对RS02菌核萌发、菌丝干质量和侵染相关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4d的T12通过空间竞争对RS02生长产生抑制,抑制率达78.7%;T12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菌核萌发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3%、12.2%;大于10%浓度T12发酵液对菌核萌发、菌丝干质量均表现出显著或明显的抑制效果,50%浓度发酵液对菌核萌发、菌丝干质量的抑制率分别为65.7%、88.2%;培养5 d,10%、30%、50%浓度发酵液处理的RS02纤维素酶活力分别降低了17.4%、55.0%、76.8%,果胶酶活力分别降低了21.8%、53.9、69.5%。综合试验结果可知,棘孢木霉T12能够显著抑制立枯丝核菌的生长并降低其侵染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接种无菌PD培养液(ck)、单接种绿木霉(T43)、单接种褐环乳牛肝菌(N94)、复合接种褐环乳牛肝菌和绿木霉(N94+T43)4种处理樟子松,在立枯丝核菌胁迫下苗木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变化及对立枯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褐环乳牛肝菌与绿木霉复合接种可有效促进樟子松苗木生长及抗立枯病,复合接种樟子松苗木立枯病发病率仅为28%。立枯丝核菌胁迫下复合接种显著降低了樟子松苗木细胞电导率。立枯丝核菌胁迫下复合接种樟子松苗木SOD、CAT、POD活性均高于其他处理,SOD在第4天出现最大值,高于对照42.72%;POD和CAT在第5天出现最大值,分别高于对照49.41%,63.64%。立枯丝核菌胁迫下复合接种樟子松苗木可溶性蛋白和糖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可溶性蛋白在第5天出现最大值,高于对照44.85%;可溶性糖在第4天出现最大值,高于对照31.91%。这说明复合接种褐环乳牛肝菌和绿木霉具有促进樟子松苗木生长和防治立枯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拮抗木霉菌防治立枯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等地采集土样28份,经室内分离纯化后得到木霉菌(Trichoderma.spp)菌株60个,以立枯比丝核菌为供试病原菌,通过对峙培养筛选出1株对立枯丝核菌有强拮抗作用的木霉菌菌株,将其孢子悬液对茄苗不同时期进行人工接种测定其对立枯病的防治,结果表明:这种拮抗木霉菌对茄子苗期立枯病人明显的防治效果,子叶期防效达73.3%,真叶期防效达71.34%。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拮抗木霉菌(Trichoderma spp.)与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进行对峙培养,通过抗生作用测定和不同浓度代谢提取物对病原菌抑制作用的测定,对初步筛选出的8株效果较好的木霉菌作进一步筛选。结果表明:菌株XM-7的拮抗作用表现相对稳定,且拮抗作用最强,该菌对峙培养对大丽轮枝菌(V.dahliae)的抑制率为76.3%。各菌株挥发性代谢产物的抑制率大于非挥发性代谢产物,不同浓度代谢提取物之间的抑制率也有显著差异。因此XM-7是一株具有生防潜能较好的木霉菌株。  相似文献   

18.
木霉菌对烟草疫霉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峙培养试验测定木霉菌(Trichodermaspp.)对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var.nicotianae)的抑制作用,筛选出对烟草疫霉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绿色木霉(T.viride)菌株TG050609.平板对峙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该木霉菌对烟草疫霉菌菌落生长的抑制率为29.12%,且能寄生于烟草疫霉;其挥发性次生代谢产物和发酵滤液对烟草疫霉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盆栽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木霉菌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达到56.53%,优于58%甲霜灵锰锌WP.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峙培养、耐性测定,筛选出拮抗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优良木霉菌(Trichoderma spp.)T05-049菌株.该菌株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率达到50%以上,在5、10、35℃,pH 4、9、10,多菌灵含量为0.01、0.1、1 mg/L的范围内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具有生防作用的青霉菌菌株并探索其作用机制,采用平板稀释法和对峙培养法,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不同作物土壤中分离到18株青霉菌菌株,筛选到1株具有高效拮抗立枯丝核菌的生防菌P19,对立枯丝核菌丝生长抑制率达58.5%。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P19对立枯丝核菌菌丝形态的影响,发现菌丝壁出现弯曲和畸形,原生质体凝结和溶解,菌丝被溶解等现象。结果表明,P19对立枯丝核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生长对立枯丝核菌造成空间和营养方面的竞争,也可能是P19所含有的抗菌物质破坏立枯丝核菌的细胞壁,进而溶解菌丝内的原生质体,使立枯丝核菌的生长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