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曲友 《吉林农业》2012,(12):150
奇变瓢虫是森林内蚜虫的重要天敌,对抑制蚜虫种群数量增长起着一定作用。该虫一年一代,以成虫在向阳干燥的石洞、石缝中越冬。成虫四月下旬活动,五月上旬至六月下旬为产卵期,五月中旬至七月上旬为幼虫期,五月下旬至七月下旬为蛹期。本文对奇变瓢虫生物学特性及饲养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茶园黑刺粉虱天敌名录及对该害虫的制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韩宝瑜 《安徽农业科学》1996,24(1):40-41,43
记录了茶园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spiniferus(Quaincence)〕天敌66种,其中20种蜘蛛,27种捕食性天敌昆虫,8种寄生蜂和11种虫生真菌。虫生真菌和寄生蜂联合种群对该害虫具有较强的跟随和控制作用。蜘蛛类和瓢虫类对该粉虱成虫有着一定的捕食效能。  相似文献   

3.
1991~1992年在陕北和关中系统调查,初步查明芦笋小管蚜(BrachycorynellaasparagiMordvilko)的天敌有40种,其中蚜茧蜂2种,蚜霉菌1种,瓢虫11种,草蛉4种,食蚜蝇7种,捕食蝽5种,蜘蛛10种。主要类群为瓢虫,陕北以多异瓢虫Hippodaniia(Adonia)veriedata(Oeze)为主,关中的七星瓢虫CoccinellaseplempunclalaL.和异色瓢虫Harnioniaaxyridis(Palaas)最多。陕北的天敌数量比关中多1.18倍。天敌高峰关中为6月中旬,陕北为7月10日左右,略晚于蚜虫高峰。异色瓢虫捕食芦笋小管蚜的功能反应研究表明,随着虫龄的增大,瓢虫对猎物的处理时间缩短,取食量增大。成虫处理猎物的时间极短,但取食量则较低。  相似文献   

4.
龟纹瓢虫对麦长管蚜和棉蚜的功能反应及种内的干扰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龟纹瓢虫(Propylaeapponica(Thunbery))成虫对麦长管蚜(Macrosighumavenae(Fabridu))和棉蚜(AghisgossypijGlove)的功能反应属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模型分别为和。在两种不同蚜虫的猎物条件下,龟纹瓢虫成虫寻找效率和自身密度的关系分别可用E=0.4350P-0.8364和E=0.4928P-0.7637模型进行描述,表明龟纹瓢虫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的增大而下降,并随猎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瓢虫成虫个体间存在明显的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5.
七星瓢虫对萝卜蚜和桃蚜捕食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七星瓢虫(Coccinellseptempunctata)是山东十字花科菜田捕食菜蚜(萝卜蚜Lipaphiserysimi和桃蚜Myzuspersicae)的天敌优势种,其捕食能力强、发生盛期较莱蚜早,对莱蚜发生具较强的自然控制能力.室内研究了七星瓢虫各龄幼虫及成虫对萝卜蚜和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其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七星瓢虫对萝卜蚜和桃蚜均具较大的捕食潜力;1、2龄幼虫捕食量较小,且差异不大,而3龄后捕食量迅速上升,至产卵前成虫达高峰,同样条件下七星瓢虫对桃好的捕食量大于对萝卜好的捕食量;模拟后的各方程理论值与实测值相差不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  相似文献   

6.
详细报道了虫蜀敌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虫蜀敌Armacustos(Fabricius)属半翅目蝽科。该虫在吉林省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成虫取食鞘翅目幼虫和卵  相似文献   

7.
异色瓢虫成虫对榆紫叶甲卵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成虫对榆紫叶甲(Ambrostoma quadriimopressum Motschulsky)卵的控制效能,开展了异色瓢虫成虫对榆紫叶甲卵的捕食功能反应与寻找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温度下,异色瓢虫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II型方程,χ2适合性检验表明圆盘方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相符;在相同温度下,异色瓢虫成虫的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搜寻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供试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异色瓢虫成虫对榆紫叶甲卵的捕食量增加;在相同猎物密度条件下,随异色瓢虫成虫密度的增大,其平均捕食量逐渐减少,捕食作用率也相应降低,捕食作用率(E)与异色瓢虫成虫密度(P)的关系为E=23.648 6P-0.220 9。  相似文献   

8.
<正>榆紫叶甲(Ambrosiomd quadriimpressum Motschulsky)隶属鞘翅目叶甲科[1],又名榆紫金花虫,是一种广布于园林的蛀干害虫。榆紫叶甲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和贵州等省份,在国外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榆紫叶甲主要以榆科植物为食,包括家榆(Ulmus pumila L.)、春榆(Ulmus japonica)、金叶榆(Ulmus pumila cv.jinye)和垂榆(Ulmus pumila var.pendula)等园林绿化树种,成虫与幼虫均危害植株叶片及芽苞,其食性专一,连年危害使植株长势衰弱并极易引起其它病害发生,危害期一般可达长6个月[2]。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1994~1995年间,在上海进行的异色瓢虫Harmoniaaxyridis(Pallas)人工饲养及防治棚栽草莓蚜虫的初步研究结果。在室内以人工饲料喂养该种瓢虫成虫时,取得了良好效果。在蚜虫缺乏季节,它能完成正常发育,但对雌虫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等方面受到一些影响。田间试验表明,用异色瓢虫防治草莓蚜虫,在瓢蚜比例为1:100时,可以不用打药而能有效地控制蚜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 Fabricius、玉米象Sitophilus zeomais Motschulsky、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Linensis成虫的磷化氢阈限浓度及浓度与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虫种或同一虫种不同品系的磷化氢阈限浓度不尽相同,对应的LD50和LD99值均不同,谷蠹河郑州品系成虫的磷化氢阈限浓度为0.058  相似文献   

11.
鞭节华扁叶蜂是浙江省新发现危害柳杉立木的毁灭性害虫。幼虫取食2年生枝梢的针叶和树皮,引起枝梢枯死或脱落,最后整株枯死。该虫在浙江丽水la发生1代,以预蛹在土室内越冬。幼虫5~7龄,4龄以后食量较大。成虫无明显趋光性,每雌平均产卵27.6粒,雌雄性比1:2。  相似文献   

12.
以引进的大平2号蚯蚓及本地两种蚯蚓进行了不同品种蚯蚓处理石灰法造纸废水沉降底泥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大平2号蚯蚓处理效果明显好于本地环毛蚓和异唇蚓,大平2号蚓单卵平均孵化4.4条,在底泥中从幼蚓长为成蚓约需60d,每天每克蚯蚓消耗底泥0.97g左右  相似文献   

13.
对水葫芦象甲安全性测定结果发现:在供试的具有代表性的23个科、46种植物中,水葫芦象甲只危害水葫芦,不危害其他任何的当地植物。控制效果实验表明:水葫芦象甲的成虫可大量取食水葫芦叶片和叶柄及茎杆,明显降低植株光合作用;幼虫则钻蛀茎杆,致使茎杆变黄、植株枯萎,甚至茎杆根部腐烂死亡;水葫芦象甲可十分有效地降低水葫芦植株的繁殖速率(t>0.01,差异显著);还可明显抑制植株个体生长量(t>0.01,差异显著);对水葫芦株高和根长也能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水葫芦象甲在昆明地区1年发生2~3代,卵、幼虫、蛹和成虫均可正常生长发育,高海拔并不影响水葫芦象甲的自然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禽源奇异变形杆菌携带超广谱β-内胺酰酶基因的亚型和blaCTX-M基因的上下游环境。【方法】对分离、鉴定的奇异变形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ESBLs产酶确证试验、耐药基因检测和接合试验;利用PCR定位技术(PCR mapping)分析blaCTX-M的基因环境。【结果】ESBLs确证试验表明,21株禽源奇异变形杆菌有10株是阳性表型。PCR扩增和测序结果表明,最常见的ESBL基因是blaCTX-M-14 (n=6) , blaOXA-1 (n=6), 其次是blaCTX-M-65 (n=4),同时也检测到了blaOXA-10 (n=1),没有检测到blaSHV。序列分析表明,禽源奇异变形杆菌携带blaCTX-M的上游普遍存在ISEcp1B,下游均为IS903D。【结论】首次在禽源奇异变形杆菌中检测到了blaCTX-M-65,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在禽源奇异变形杆菌中已不在少见。  相似文献   

15.
鸡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32)鉴定了一例临床分离鸡致病菌,并进行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和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12种药物和4种复方药物对分离菌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分离的4株菌中鉴定为大肠埃希氏菌3株、奇异变形杆菌1株,在分离的4株菌中均产ESBLs。药敏试验结果表明4株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噻呋、头孢曲松除一株中介外其它均耐药,对阿米卡星均敏感,尤其1株奇异变形杆菌和1株大肠杆菌耐药严重,对12种药物中有10种耐药,显示出严重的多重耐药性。β-内酰胺类药物与酶抑制剂联用能使药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s)降低4~64倍,因此复方β-内酰胺类药物仍是防治鸡致病菌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水产品中8株特殊生化型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方法]从8个批次的鱼粉和冻黄鳍金枪鱼样品中分离到8个菌株,通过表型观察、生化鉴定和16s rDNA及rpoB系统进化分析对其进行了鉴定,并对细菌鉴定的方法选择、减少变形杆菌检测鉴定偏差进行了探讨。[结果]从水产样品中分离的8个菌株经鉴定确认为奇异变形杆菌,且它们的生化特征与典型菌株均存在差异。其中,64285等6个菌株鉴定为KCN阴性的奇异变形杆菌,64284菌株鉴定为KCN阴性、木糖阴性的奇异变形杆菌,20932菌株鉴定为鸟氨酸脱羧酶阴性、KCN阴性的奇异变形杆菌,它与典型的奇异变形杆菌相差较大,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生化型。[结论]该研究为变形杆菌的准确鉴定以及预防因其引起的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接种松材线虫及松褐天牛蛀食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健康、无病的马尾松人工接种松材线虫以及在伐倒健康、无病的马尾松上进行松褐天牛蛀食性试验,结果表明:主干接种松材线虫的马尾松染病率为20%,死亡率为10%,树枝接种松材线虫的马尾松染病率为10%,无死亡情况。另外,松褐天牛蛀食性试验的伐倒木上,每只雌性松褐天牛繁殖的平均幼虫数为12.3头,皮下组织被取食破坏率平均达25.6%。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取紫蛇尾粗多糖并研究其抗氧化及抑菌活性。[方法]以紫蛇尾为材料,通过脱脂、脱蛋白后得到紫蛇尾多糖,采用Fenton反应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来测定不同浓度的多糖溶液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用滤纸片法测定紫蛇尾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啤酒酵母菌和青霉的抑制作用。[结果与结论]紫蛇尾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及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
从河南省新郑市某肉鸡场分离到2株细菌,进行了显微镜检、菌落形态观察、16SrRNA基因序列比较分析。结果显示,2株分离株与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参考株的相似性为99.4%~99.6%,且在进化树中位于同一分支;彭氏变形杆菌(Proteus penneri)NBRC 105705株与奇异变形杆菌在相对较近的一级分支,相似性为98.8%~99.3%,大于其与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和豪氏变形杆菌(Proteus hauseri)的相似性98.5%和98.7%。结果表明分离到的2株细菌为奇异变形杆菌,彭氏变形杆菌NBRC 105705株与奇异变形杆菌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