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省毛竹栽培区划及立地类型划分的研究》是由江西农业大学林学系与中南林学院经济林研究所共同完成的科研项目,最近,在中南林学院通过了技术鉴定。江西省毛竹资源丰富,居全国第四位。在全省通过4年的实地考察,为立地类型划分和栽培区划取得了如下结果。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毛竹立地分类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浙江省毛竹区划研究》课题的一部分。根据《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的立地分类方法,按我省毛竹各适宜区域,划分出10个立地类型小区,25个立地类型组,59个立地类型,并进行立地类型的归类、分级和立地质量评价。同时根据数量化理论Ⅱ,利用148块经营水平基本一致的固定样地和标准地材料,编制了我省毛竹胸径数量化得分表。  相似文献   

3.
阳新县竹类区划及其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5属26个竹种组成的阳新县竹林,形成了3个分别以灰竹、毛竹、早园竹为主的代表中国毛竹水平区划3个等级的分布区。区域的界定和分区发展方向的确立,深化了湖北省和中亚热带的毛竹水平区划,为鄂东南地区森林植被类型的区域划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证据。  相似文献   

4.
毛竹天然混交林的经营及效益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本文着重研究毛竹天然混交林优化丰产结构模式混交林地的区划、立地类型划分和分类经营,竹材分段加工,综合利用的经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5.
毛竹天然混交林的经营及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研究毛竹天然混交林优化丰产结构模式,混交林地的区划,立地类型划分和分类经营,竹材分段加工,综合利用的经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6.
由江西农业大学林学系与我院经济林研究所共同完成的《江西省毛竹栽培区划及立地类型划分的研究》科研项目,经过4年的努力,于最近通过技术鉴定。江西省毛竹资源丰富,现有毛竹林面积为793.7万亩,蓄积约95 737亿余株,居全国第4位。本研究在全省毛竹主产区的10余个县,选择不同立地条件的毛竹标准地106块,对  相似文献   

7.
竹林主要害虫发生类型区划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安吉县对主要竹林害虫进行了发生类型区划研究。按害虫的发生频次高低对常灾区、偶灾区、安全区的概念作了明确阐述并制定了划分标准,然后以竹区村为单位根据毛竹、杂竹面积、出笋大小年,竹林占有林地百分比、竹林分布和农业气候、地形、地貌等因子,采用逐项打分计分定类的方法按村区划全县竹虫发生类型,经验证明总正确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8.
丰城市国营坪荫林场毛竹立地分类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丰城市国营坪荫林场54块毛竹林分样地的实测资料,通过数量化方法,建立林分平均胸径与各立地定性因子的综合数学模型.根据各因子的贡献大小,确定出影响毛竹生长的主导因子,分析它们对毛竹生长影响的规律,并以此为依据,从现有经营水平出发,本着便于应用的原则,对整个林场竹林立地类型划分与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毛竹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植物,地理,生态、土壤、气候及森林经理等学科为理论,依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和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滑动平均数原理,利用微机将我省划分为四个水平适宜区域,综合分析各区域毛竹经营特点,划分出五个不同生产力等级区,并将区划界线落实到乡一级。运用数学模型将我省南北代表山体分划出四个适宜带。同时对各适宜区域(带)进行分区论述,提出了毛竹生产发展方向、目标和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 由林业部区划办主持,林业部中南规划院负责,毛竹分布区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湖北、安徽、江苏十一省区,边缘区云南、陕西、河南、山东四省参加的我国毛竹区划,历时二年,1991年底完成并通过专家鉴定,一致认为:毛竹区划在我国是第一次,对我国毛竹综合发展,适地适竹,合理布局,丰产林建设,区域化栽培,定向  相似文献   

11.
以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竹种园和江西省遂川县五指峰林场栽植的花毛竹为研究对象,观测研究了花毛竹秆黄绿色条纹的数量、宽度等秆色特征,拟定了花毛竹类型的划分标准并进行了类型划分。结果表明:花毛竹秆黄绿色条纹总数为8~44条,平均值为24条,花毛竹秆黄色条纹宽度所占比率为9.15%~87.50%,绿色条纹宽度所占比率为12.50%~90.85%,黄色条纹最小宽度变幅比绿色条纹最小宽度变幅小,而黄色条纹最大宽度变幅与绿色条纹最大宽度变幅相近。花毛竹秆黄色条纹比率在不同单株和不同节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将其作为花毛竹类型的划分指标。以秆色条纹出现部位和黄色条纹比率为划分指标,将花毛竹分为金丝型花毛竹、绿条型花毛竹、黄条型花毛竹、金条型花毛竹、黄槽型花毛竹和绿槽型花毛竹6个类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湖南常德市的毛竹食叶害虫发生历史,分析了主要食叶害虫的发生特点,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常德市16个毛竹乡的食叶害虫发生类型进行了地理区划。  相似文献   

13.
以崇阳县较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毛竹林分为研究对象,对42个标准地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坡向(x_1)、坡位(x_2)、坡度(x_3)、腐殖质层厚度(x_4)、土层厚度(x_5)及母岩类型(x_6)为自变量,以毛竹平均胸径(y)为因变量,对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毛竹生长的主导因子,并以此作为依据进行立地类型划分。结果表明,影响崇阳毛竹胸径大小的主导因子是土层厚度(x_5)、母岩类型(x_6)及坡位(x_2),回归方程为:y=6.332+0.358 x_2+0.060 x_5-0.662 x_6。通过因子分析,将6个立地因子划分为2个主成分,其中第一个主成分映了土壤因子方面的信息,第二个主成分反映了地形因子方面的信息。应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可将进行崇阳县毛竹立地划分为4种类型:页岩中下坡厚土层立地类型、页岩上坡中土层立地类型、石灰岩中下坡中土层立地类型及石灰岩上坡薄土层立地类型。应该分别不同立地类型,确定毛竹林经营的主要方向,并制定相应的生产描述措施以促进毛竹林高产、稳产与高效。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综合建模的香格里拉县林业发展区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综合分析香格里拉县林业发展区划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香格里拉县林业发展区划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综合模型,确定了全县的林业分区数量及各分区的林业发展方向;同时,利用判别分析方法对区划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基于综合建模的区划方法对于各分区划分得较为准确,能够将具有相对优势的区域合理分开,总体上各分区划分得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5.
毛竹冠层各层次叶片光合速率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毛竹是我国的主要栽培竹种之一,面积占竹林总面积的70%左右。它的竹杆高大,管理得好的竹材产量也很高。多年的毛竹生产实践证明:毛竹林合理的群体结构,对毛竹的生长及其产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坡度、坡向,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的管理水平情况下,毛竹的最适密度是有所差别的。要确定某一特定的条件下毛竹最适的立竹密度牵涉到众多的因子,需作大量的调查测定与计算,目前还不能对它作出结论。本文仅就毛竹冠层各层次的叶面积分布,光的透射及各层的光合速率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引入灰色系统理论,利用1980—1989年的10年间的闽东毛竹(Phyuost-achys pubescens)产量数据,按照GM(1.1)建模方法,确定了闽东未来时期的毛竹产量,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通过预测,平均预测精度在93.75%,因而具有预测精度高、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毛竹伐区开发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虑森林的三大效益,以森林永续利用为原则,通过对毛竹生产的工艺类型、伐区开发顺序、伐区区划、毛竹资源调查,毛竹采伐量与立竹度等方面对伐区毛竹生产工艺进行研究;从毛竹伐区开发生产工艺流程出发,着重研究伐区毛竹采伐方式、采伐年龄、采伐季节、采伐方式、毛竹集材生产现状及其集材方式,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竹类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毛竹数量化立地质量评价表的编制和立地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6个主要立地因子与毛竹生长(D、(?))的“多对多”回归分析,编制出毛竹数量化立地质量评价表,并通过数量化得分寻找出影响毛竹生长的主寻因子,划分立地类型,评定立地质量,预测立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四川长宁毛竹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生物量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四川长宁毛竹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生物量结构,探讨了人为干扰条件下毛竹种群数量特征的特殊性.结果表明:(1)由于毛竹特殊的生长习性,大小和年龄无关,毛竹种群的大小结构和年龄结构缺少相关性;(2)受人为经营干扰的影响,毛竹种群死亡率随龄级增加而增加,生命期望减少;(3)毛竹种群的存活曲线类型为Ⅲ型,为增长型种群;(4)用毛竹大小替代年龄作为划分龄级指标,得出存活曲线类型相反,表明竹类植物用大小替代年龄作为龄级划分指标时会产生错误;(5)毛竹的数量特征决定着生物量和生产力配置,各龄级和径级生物量和生产力大小与个体数目有关,生产力配置还和年龄有关.从实践上看,毛竹科学的人为经营干扰维持了较好的种群结构,利于获得持续的立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自1991 年开始分别对浙江安吉和福建建阳的两种类型的毛竹纸浆林的丰产结构进行了4 年的定位观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毛竹纸浆纯林的丰产结构,以竹林密度为3000 株/hm 2、林分年龄结构组成为1 度竹∶2 度竹= 7∶3 等林分结构因子组合的竹林的生产力最高,其新竹度产量高达31.1t/hm 2;并根据新竹产量与竹林密度和林分年龄组成的非线性相关关系,建立了新竹产量的预测模型。对于毛竹—阔叶树纸浆混交林,影响其生产力最重要的林分结构因子是树种组成,即毛竹与阔叶树的混交比,其次是混交林中的立竹量,其中以混交比∑D竹2∶∑D树2= 8∶2、林分立竹量为2100 株/hm 2 等林分结构因子组合的毛竹—阔叶树纸浆混交林的生产力最高,其新竹度产量达22.8t/hm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