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亲虾采捕的方法:我社采捕亲虾的网具是拉网、对网、对虾流网、插网、地网、撩网等五种,随着水温的变化和亲虾的洄游适当地选用。过小满后,温度较低,对虾一般在13—14拓水层,这时应用拉网,到较深较远的海区去采捕;在水温上升到18—20℃时,就得采用对虾流网到3—4拓水深的地方捕捞;水温继续上升到20—25℃时,亲虾大部份洄游到海边索饵和寻找产卵场所,这时就用插网、地网、撩网采捕。这些网具中,以插网、地网、撩网较好,在采捕中不会损伤虾  相似文献   

2.
<正> 去年四月,我们得到一个到日本考察养虾技术的机会。在这里介绍养殖对虾的出塘和运输方法。由于对虾养殖方式大都是筑堤式,池塘面积较大,大的达数万平方米,加上虾是挖穴动物,捕捞较困难;同时,日本市场鲜虾和死虾价格相差悬殊,所以养殖的成虾捕捞和装运显得特别重要。目前主要捕捞渔具有陷阱网(图1),  相似文献   

3.
一、虾池内出现五须虾和敌害鱼的问题斑节对虾在养殖过程中,往往出现大量五须虾和敌害鱼类,其原因主要是:清塘除害不彻底,或进水闸网的网目太大,闸网烂破等,使虾和鱼的卵、幼体或成体随水进入池内,由于五须虾繁殖很快,它不但会伤害刚蜕皮(壳)的斑节对虾,而且还会与斑节对虾争食、争氧,影响斑节对虾的正常生长;敌害鱼不但干扰虾的栖息与活动,而且还大量吞食斑节对虾,危害更大。如1989年在海康县海田乡堵海虾场的56只虾池中,有42只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对虾养殖发展较快,但是占对虾总重40—50%的虾头利用率却很低,是一笔不小的损失。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注意研究对虾虾头加工利用技术,已取得较好进展。通过细加工从虾头中提取出对虾黄,制成虾黄鲜味汁、虾黄挂面、虾黄灌肠、虾黄酱油等,  相似文献   

5.
珠江口浅水域小型虾拖网渔获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拖虾是广东省沿海捕捞渔业的主要作业方式之一。为了查明小型虾拖网的渔获组成及其对渔业资源的影响,2006年10~11月对在珠江口浅水域进行捕虾作业的虾罟网渔船进行了海上渔获组成抽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浅水域虾罟网的渔获种类多、组成复杂,幼鱼和副渔获的比例高;主要渔获种类是周氏新对虾Metapenaeus joyneri(18.57%)、矛形梭子蟹Portunus hastatoides(15.48%)、脊尾白虾Exopalaemoncarinicauda(11.50%)和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11.16%),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脊尾白虾、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海鳗Muraenesocidae和银鲳Pampusargenteus渔获100%为幼鱼,凤鲚Coiliamystus和棘头梅童鱼CoUichthys lucidus幼鱼比例分别高达87.65%和96.15%;周氏新对虾、脊尾白虾、斑节对虾为主捕对象,鱼类和蟹类是主要的副渔获种类;虾罟网捕捞对渔业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正> 近几年,为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国家水产总局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大目网囊对虾拖网的试验研究,并取得显著效果,释放幼鱼数量达60%以上,这对保护鱼类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大目网囊对虾拖网仍破坏相当数量的经济幼鱼.为进一步减少虾拖网对经济幼鱼的损害,我们从1978年底开始着手研制新型捕虾网具,试图在不降低对虾产量的情况下,大幅度减少幼鱼的捕获量.1979年,我们设计了虾拖1号网,于同年秋汛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务院关于制止滥捕幼虾、保护对虾资源的指示,山东省水产局、第一轻工业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及公、检、法机关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部门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对虾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并具体规定:不准以任何借口从事专捕亲虾和幼虾的生产,坚决取缔手推网等严重损害幼虾的渔  相似文献   

8.
广东大鹏湾虾拖网网囊网目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张健  孙满昌  罗炎标 《海洋渔业》2007,29(2):166-173
虾拖网渔业是南海海域重要的作业方式之一,但尚未有关该渔业网目尺寸选择性的报道。为评价虾拖网渔具的渔获性能、合理利用虾类资源,在广东大鹏湾进行了网目选择性试验。试验采用双支架虾拖网作为试验网具,并使用套网法估算了网目内径为35、40和45 mm的网囊对主捕虾类的选择性。结果显示,虾类渔获中刀额新对虾、须赤虾、周氏新对虾和日本囊对虾渔获数量较多,比较以往资料,刀额新对虾和周氏新对虾优势体长、平均体长均有所下降,其它2种虾类平均体长未见明显变化;选择性分析结果显示,主捕虾类的L50随网目尺寸线性增大。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历史资料,笔者认为现阶段35 mm的网囊网目尺寸对于保护上述4种虾类资源是比较合适的。  相似文献   

9.
刘永昌 《海洋渔业》1982,(3):125-127
<正> 前言对虾(penaeurs orientalis Kishinouye)是我国北方沿海省、市海洋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为提高渔获量和合理利用资源,近几年“大目囊”网、“虾拖1号”网以及对虾“底流网”、浅水对虾“围网”和浮拖网的渔具、渔法的试验成功,进一步证实了针对鱼、虾的生态习性设计和改革的渔具、渔法,具有科学性和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0.
最近,农业部黄渤海区渔政分局发出通告,禁止在黄、渤海对虾洄游通道分段实行禁渔。通告明文规定,每年5月6日至6月5日禁止对虾流网、扒拉网、对虾三重流网作业。对虾主要产卵场内的挂子网、椿张网、底张网、坛子网、大桶网等,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秋季采用套网法对东海区桁杆拖虾网的选择性试验,对桁杆拖虾网的3种网囊网目尺寸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网囊网目尺寸为30mm、35mm和50mm时,哈氏仿对虾的50%选择体长分别为47.15mm、54.98mm和78.48mm;斑节对虾的50%选择体长分别为57.07mm、64.65mm和87.06mm;总体虾类的50%选择体长分别为56.08mm、65.76mm和83.80mm。虾类网囊网目内径(Me)与50%选择体长(L0.5)之间的关系:哈氏仿对虾:L0.5=1.5665Me+0.1527,R2=1;斑节对虾:L0.5=1.4982Me+12.161,R2=1;总体虾类:L0.5=1.3392Me+17.306,R2=0.9856。  相似文献   

12.
养虾者都知道“饵料就是产量”的道理。究竟在养虾过程中,每天应投喂多少饵料较为合适?笔者根据有关资料,把对虾的体长、体重换算成每万尾对虾的重量,并根据经验估算出此时对虾的成活率,再折算出投饵量,印制出《对虾体长、体重、成活率、投饵率换算表》,  相似文献   

13.
张良尧 《内陆水产》2001,26(12):21-22
斑节对虾是合浦乃至广西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1988年开始引进合浦养殖,1999年斑节对虾养殖面积达到3733公顷,发展迅猛。但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病害不断发生,特别是1993年全国普遍出现暴发性虾病后,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着如何做好虾病的综合防治,实施对虾健康养殖进行不懈努力,虽然仍未能摆脱虾病的困扰,但是探索出许多养虾新技术、新方法,积累了丰富经验,有效地减少虾病发生。笔者阐述的斑节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是我县1999年对如何进行低产虾塘技术改造,实施对虾健康养殖建立…  相似文献   

14.
张良尧 《内陆水产》2002,27(2):14-15
斑节对虾是合浦乃至广西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1988年开始引进合浦养殖,1999年斑节对虾养殖面积达到3733公顷,发展迅猛。但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病害不断发生,特别是1993年全国普遍出现暴发性虾病后,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着如何做好虾病的综合防治,实施对虾健康养殖进行不懈努力,虽然未能摆脱虾病的困扰,但是探索出许多养虾新技术、新方法,积累了丰富经验,有效地减少虾病发生。本人阐述的斑节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是我县1999年对如何进行低产虾塘技术改造,实施对虾健康养殖建立的…  相似文献   

15.
<正> 1 “超大规格超高效益”的概念 这里所说的“超大规格”指的是生物学体长14~18cm的对虾。自从1993年对虾暴发病毒病以后,北方养殖中国对虾一般6月中旬到7月发病出池,对虾的生物学体长一般在6~12cm,我们把这一体长范围的中国对虾称小规格虾。目前在一定单产情况下,其规格达到生物学体长12~14cm,这可以认为是大规格虾。因此,我们把14~18cm的虾称超大规格虾。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国在对虾资源增殖的开发研究方面,已经完成了若干技术手段的研究,主要成果是对虾人工繁殖育苗技术、亲虾越冬培育技术,幼虾标志放流技术。利用这些技术成果,已经开发出巨大规模的养虾产业、苗种培育产业,成功地将对虾移植到了东海区,初步形成一支自然种群。还在黄海区的若干水域,用放流幼虾的办法建立了局部海域的对虾增殖事业,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用之  相似文献   

17.
金朝霞 《海洋渔业》2000,22(2):93-94,92
<正> 一、概述 泰国内陆养殖对虾(斑节对虾)已有十多年,但最近却成为土地和水体管理上很有争议的话题。泰国内陆养殖对虾始于1990年,当时泰国海边养虾场大范围发病,而内陆养虾者克服了咸水供应不足和仔虾对低盐度水的适应等问题,摸索出了低盐度水的养虾方法;加之养虾比种稻收益高,从而使得大量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1984年进行了对虾幼体粉状微颗粒饵料的研制和小水体育苗试验,发现在对虾糠虾期和仔虾期投喂粉状微颗粒饵料都能顺利变态,并且每立方米水体出仔虾3~4万尾。1985年将这种粉状微颗粒饵料直接用于生产性育苗试验,对虾从糠虾Ⅰ期至仔虾出池,使用该饵料培育,能顺利发育变态,每立方米水体出仔虾7.5万~9.3万尾。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市场动态     
海南白对虾养殖势猛价跌目前,海南南美白对虾价格开始走低,售价为32~34元/公斤(50只以上)和50~60元/公斤(30~40只),每公斤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6~12元,而斑节对虾每公斤价格高达80~100元(50只以上),比去年同期提高10~15元。由于近两年对虾市场需求趋旺,海南省各地虾农纷纷增加投入,扩大对虾养殖规模,使养虾业呈方兴未艾之势。据统计,去年该省对虾养殖面积达7759公顷,产量2万多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31%。去年全省对虾出岛量达19800吨,其中活虾出岛约10000吨,冻虾出岛量9800吨。从目前生产情况看,今年养殖虾业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20.
周氏新对虾(Metapenaeus joyneri Miers),隶属对虾科、新对虾属,俗称羊毛虾、黄虾、沙虾、站虾、麻虾和黄新对虾等。由于周氏新对虾自然资源量急剧下降,养殖苗种十分缺乏,而关于周氏新对虾育苗技术至今未见报道。本文详细介绍了周氏新对虾苗种培育技术,以期促进周氏新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