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于白芨的性状比较少,给种质资源综合评价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采用灰色理论和Topsis法对白芨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分析法与综合评价法的结论基本上是一致的,并与种质资源田间综合表现相符。但在灰色关联度对种质资源的评价中,因其灰色关联度的差异不是很大,不能很好地评价出种质资源的优劣,而Topsis法评价结果中Ci值差异十分明显,能更好地评价品种的优劣。  相似文献   

2.
该文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和方法,对19个木薯种质材料的6个性状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建立了灰色关联分析和Topsis综合评价方法,获得结果基本是一致的,并与种质资源田间综合表现相符,适用于木薯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2)灰色关联度对种质资源的评价中,因其灰色关联度(ri)差异系数为0.161 8,差异较小,不能很好地评价出种质资源的优劣,而Topsis法评价结果中Ci值差异的差异系数为0.907 5,差异很大,能更好地评价品种的优劣;(3)通过评价比较,筛选获得了8份具有育种潜力的木薯种质材料。研究结果为木薯种质资源评价、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灰色关联度分析和DTOPSIS法对烤烟新品种评价效果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卢秀萍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6):1014-1018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DTOPSIS法分别对烤烟区域试验中各参试品种进行了多性状的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在产量、品质、抗病性三者兼顾的情况下,两种综合评价方法的评判结果基本相同,并与品种实际表现相符。但灰色关联度方法品种间差异不大,DTOPSIS法评价结果中Ci值差异十分明显,能更好地评价品种的优劣。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宜在西辽河平原推广利用的优质糯高粱种质资源,对176份糯高粱种质资源的1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和DTOPSIS法3种分析方法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76份糯高粱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6.69%~47.84%,各性状指标间总体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76份糯高粱种质资源的16个主要农艺性状综合成为了9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主成分),这9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7.169%。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求出的综合评价得分、根据灰色关联度法求出的加权关联度、根据DTOPSIS法求出的相对贴近度分别筛选出排名前30的种质资源,并结合这3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从176份参试种质资源中选出了10份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分别为QNR、9705、2011-30、忻粱52、102A、护脖矬P4、Jan-88、9701、0657、4126,为西辽河平原地区糯高粱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熵权法"用于高丹草种质资源综合评价中各因素的赋权,以熵权赋权法、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法以及聚类分析对14个高丹革新种质资源材料,从形态指标、品质指标和产量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系pb6、pb5、pb2、pb1;表现中等的为pb7、pb3、pb13、pb4、pb10;表现较差的为pb12、pb14、pb8、pb9和pb11.聚类分析也得到相同结果,说明基于熵权赋权法的灰色系统理论可以在高丹草种质资源综合评价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综合评价马铃薯品种的最优方法,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DTOPSIS法,对安顺市农业科学院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的11个马铃薯品种的13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种分析方法均能对品种进行较全面的评判,但2种方法的综合评判结果存在差异;在赋予相同权重的情况下,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得出品种加权关联度间差异在0.00%~35.34%,而DTOPSIS法得出品种间品种与理想解的相对接近度值差异在0.00%~56.79%,说明用DTOPSIS法分析可供选择的变异范围更广,更能体现品种间差异和反映品种优劣,比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更适合用于马铃薯品种的综合评价。中薯早37号、中薯26号、中薯早34号3个品种在2种评价方法中排名靠前,即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结论】在马铃薯品种综合评价时选用DTOPSIS法比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更适合;在11个马铃薯品种中,中薯早37号、中薯26号、中薯早34号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作为当地推广品种或后续试验参试品种考虑。  相似文献   

7.
采用D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2006~2007年度云南省亚麻区域试验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此2种方法综合评价结果基本相同,且与品种实际表现相符,对全面评价亚麻品种的综合性状有更好的应用价值.同时本文还对D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在亚麻品种综合评价中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各种性状对早熟棉花产量的影响,找出高产育种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来源不同的18个早熟棉花品种(系)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早熟棉种质资源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结果]依据各品种的灰色关联序所进行的综合评价与品种的实际表现是基本一致的.[结论]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可以明确资源筛选中的育种目标与方向,为早熟棉种质资源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烤烟新品系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从高世代中筛选出来的15个烤烟优良品系进行小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系中,Ⅰ 8号品系综合性状最好,Ⅰ 5号次之,综合评判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一致.说明灰色关联度方法较单一性状的方差分析更为合理,可以准确地评价烤烟新品种的优劣.  相似文献   

10.
灰色关联度分析和DTOPSIS法综合评价玉米新品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DTOPSIS法对2007年度河南省玉米区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综合评估的判断结果基本相同,其中浚原单1号表现最优,其次是喜试512、W9198。综合分析结果与品种在区试中的表现一致。研究认为,灰色关联度分析与DTOPSIS法结合能全面、客观地评判品种。  相似文献   

11.
基于竞争力的相关理论,结合乡镇的特点,构建了一套乡镇竞争力的理论测评指标体系。用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对镇江市的41个乡镇的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名,在镇江市范围内以及全国范围内分别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镇江市各个区(市)的乡镇发展极度不均衡;市区范围内乡镇的发展并不乐观;乡镇特色不突出;乡镇企业不够数量和规模;民营企业不成气候。然后分别就以农业为基础和以工业为基础的乡镇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对于农业镇,应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对于工业镇,应充分利用交通、地理优势,自觉接受城市经济的辐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12.
农业网站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与信息的迅速传播,农业网站利用现代技术服务"三农"、推动产业升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体现和重要标志。通过对当前农业网站建设情况的分析,结合农业行业特点,总结了开展农业网站评价的方法与原则,提出了一套适合农业网站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农业网站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门可佩  唐沙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963-5965,5990
首先,在正确理解农业现代化内涵和本质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综合性、代表性、合理性和可比性的原则,根据华东地区实际和有关文献,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相关数据,结合我国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的社会发展实际,选取12个指标构建华东地区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按照现代科学决策规则,提出3个备选方案对比分析,并运用兼容度极大化法生成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华东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可依次分为3类,第1类为上海,第2类为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第3类为江西、安徽。评价结果符合华东地区农业发展实际。最后,由于华东地区在资金投入、农村人口教育、农业科技研发、农民培训教育、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提出优化投资结构、加大科技的支持力度、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的对策建议,以期加快华东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长期施肥下土壤肥力变化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目的】确定长期施肥下土壤肥力变化的适宜评价方法。【方法】以湖南望城和江西进贤的长期试验数据为基础,比较和分析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内梅罗指数法3种评价方法对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结果,探明适宜土壤肥力变化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20多年长期施肥下,3种评价方法所得综合土壤肥力指数(IFI)的变化趋势和差异性不同:因子分析法和相关系数法评价结果相似,而内梅罗指数法与二者存在一定差异,评价结果灵敏度较高。经验证,3种评价方法的IFI与作物产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内梅罗指数法相关性更高。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低产的不施肥(CK)、偏施肥(NK)处理IFI随时间呈下降趋势;高产的均衡施肥(NPK、2NPK、NPKCa、NPKS、NPKM)处理IFI随时间趋稳,且均值显著高于不施肥和偏施肥的处理。【结论】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均适用于长期施肥下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但应首选内梅罗指数法,最后选相关系数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我国县域尺度土地分等工作比较薄弱的现状,以济南市长清区为例,根据其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建立了长清区土地分等指标体系,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土地等级的初步划分,并通过专家验证和地价验证的方法证明了分等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土壤温室气体通量测定方法的比较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茂 《湖南农业科学》2012,(9):44-46,50
土壤是温室气体(CO2、CH4和N2O)的重要排放源,对全球气候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土壤温室气体准确测量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箱法和涡度相关法是测量土壤温室气体的主要方法。参考国内外文献资料,概述了静态箱法、动态箱法和涡度相关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最后指出了多种土壤温室气体的同步、原位监测将是未来土壤温室气体监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湿地生态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合评价辽宁省湿地生态状况,揭示辽宁省湿地生态现状及分布趋势。[方法]以56个重点调查湿地为样本,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和德尔菲法计算各个湿地的综合得分,根据综合得分采用统计学自然断点法,评价调查湿地的生态状况。[结果]辽宁省重点调查湿地综合得分为5.505分。根据调查结果,湿地生态状况评价为好的有8个,评价为中的有33个,评价为差的有15个。其中,生态状况评价为好的湿地面积5 515.39 hm~2,为中等的占392 887.20 hm~2,为差的占255 617.46 hm~2。从地貌单元和地理区分评价,西部山地丘陵区评价为差的面积最大,达103 147.20 hm~2,东部山地丘陵区和中部平原区总体状况处于中等水平,面积分别为241 556.80、141 689.20 hm~2,沿海地区评价主要为差,占229 420.80 hm~2,而内陆地区主要为中等,占281 948.70 hm~2。[结论]辽宁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内陆湿地生态状况要好于沿海湿地生态状况,东部山地丘陵区中部平原区西部山地丘陵区。  相似文献   

18.
对森林外部性的概念,国内外森林外部性评价研究现状,森林外部性的分类及森林外部性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森林外部性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针对工程质量评价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应用模糊数学的理论的提出了工程质量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太泊湖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3年5月~2014年3月太泊湖7个重要断面水质周年实际监测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了5个指标(DO、CODMn、NH3-N、TN、TP)作为评价因子,建立评价矩阵,计算出影响因子的权重,最后对太泊湖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太泊湖各监测月份水质存在一定差异,其水质总体状况为Ⅱ类偏向Ⅲ类水,其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无机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