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几年来,洛阳市大力发展大鲵养殖,截止2016年底该市共有大鲵养殖企业公司及养殖场30余个,养殖大鲵30余万尾,年繁殖幼苗6万~8万尾,20kg以上的亲鱼1万~2万余尾。2016年的经济效益4亿~4.5亿元。大鲵仿生态繁育技术关键是通过生态模拟建造大鲵繁育池,辅以相应的管理技术,为大鲵自然繁殖提供所需温度、水、营养等生态因子,使性成熟大鲵顺利实现性周期的变化,并成功地自然繁殖,具有建设成本低、  相似文献   

2.
《科学养鱼》2015,(1):48
<正>最近,从张家界市大鲵保护与发展科了解到,2014年湖南省张家界市大鲵养殖规模将首次突破100万尾大关,全市大鲵养殖量到达103.4万尾。据统计,2014年张家界市完成商品鲵加工销售9.86万尾,人工繁殖大鲵幼苗30.7万尾,培育能繁亲本1.73万尾,全市开发大鲵深加工产品95个。配套饵料鱼养殖基地3241.5亩山塘水库和79口网箱,已经提供饵料鱼600吨。大鲵养殖重点乡镇53个,千尾以  相似文献   

3.
<正>大鲵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溪河流中,贵州省黔南州就是主产地之一。黔南州现有大鲵养殖面积1万米2,大鲵存池数52万尾,全州共有10个县(市、区)、46个乡(镇)、103个村发展大鲵养殖。我州从2004年发掘贵定县岩下乡大鲵资源,推广"公司+农户"模式,大胆探索大鲵散户养殖模式,至2013年全州散养户达1732户,获取了较好的效益。以都匀市杨柳华坤特种养殖场仿生态繁殖模式为例,受精率  相似文献   

4.
NEWS>国内     
12月17日消息,2014年张家界市大鲵养殖规模首次突破100万尾大关,达103.4万尾,完成商品鲵加工销售9.86万尾,人工繁殖大鲵幼苗30.7万尾,培育能繁亲本1.73万尾,同比分别增长57.8%、260.5%、73.4%、38.4%。  相似文献   

5.
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研究了养殖密度对2~5龄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摄食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龄大鲵适宜养殖密度为27尾/m2,该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9尾/m2组、18尾/m2组(P<0.05),且饵料系数最低;当养殖密度为17尾/m2时,3龄大鲵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最大,饵料系数最低且与低密度5尾/m2组差异显著(P<0.05),确定3龄大鲵的适宜养殖密度为17尾/m2;4龄大鲵特定生长率的最大值出现在养殖密度为10尾/m2,显著高于16尾/m2组(P<0.05),且饵料系数最低,4龄大鲵的适宜养殖密度为10尾/m2;5龄大鲵的适宜养殖密度为5尾/m2,特定生长率与高密度组9尾/m2差异显著(P<0.05),饵料系数最低。大鲵适宜养殖密度与体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关系式为y=-0.016 4x+25.34(r2=0.839 9)。  相似文献   

6.
<正>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全国大鲵人工养殖从2012年(第一届大鲵保护与发展论坛)的400万尾增长到2017年(第二届大鲵保护与发展论坛)的1500万尾,随着养殖量增加,疾病已成为人工养殖的限制性因素。其中,腹水病是大鲵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报道主要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各种规格大鲵均为感染对象,由于大鲵相互攻击撕咬形成外伤、投喂变质饵料肠道破坏或者环境恶化等引发感染,感染后主要症状为腹水,严重者眼球外凸,有一层白膜覆盖,解剖后以肝脏出血点、肠  相似文献   

7.
正为寻求更多、更适宜陕西的大鲵养殖模式,2017年~2019年作者在秦岭北麓眉县做了大鲵与猕猴桃仿生态套养间作试验。通过试验示范,实现种植养殖双收益,不仅节省了种养成本,还为本地区大鲵养殖增加了新模式。大鲵,俗称娃娃鱼,隶属于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鲵亦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有尾两栖类,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由于大鲵的生长速度较慢,养殖周期长,因此如何提高养殖大鲵的生长速度至关重要。同时,扩大大鲵的养殖规模,规范大鲵工厂化模式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大鲵人工养殖在全国的迅速发展,各种病毒性、细菌性疾病时常暴发,给养殖户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研究中心成功治疗的一例大鲵感染点状产气单胞菌病例进行总结,以供参考。一、流行情况及病症开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小江支流回水末端。2015年4月中旬,在重庆开县某大鲵养殖场的1万多尾大鲵,1000尾左右突现病状,并陆续死亡,平均发病率高达10%,平均死亡率达50%,病情严重  相似文献   

10.
<正>本研究通过不同温度对大鲵胚胎发育的影响,结合实际养殖条件设计相关孵化器,旨在提高大鲵孵化率,并为大鲵规模化人工养殖创造条件和提供理论指导。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受精卵的选择:试验用受精卵为贵定县岩下娃娃鱼仿生态繁育合作社所养殖的亲鲵,2013年9月在自然条件下所得的受精卵。水源:为山泉水,水温常年14℃左右,溶氧10.0~12.4毫克/升,pH 7.6。  相似文献   

11.
大鲵的人工养殖与资源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导了河南省嵩县大鲵的人工养殖及对野生大鲵资源的保护情况。通过抢救性收集与养殖,现存池大鲵已达1578 尾,获得了从养殖设施到日常饲养管理的系统资料;在此基础上开始了人工繁殖研究;通过政策宣传与监督管理,对防止野生大鲵在该地区的迅速消亡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笔者1997年7月18日~1998年7月18日在广州进行常温常态大鲵人工养殖试验,所用饵料包括小鱼虾、鸡内脏、猪肉、猪肠。经过一年的养殖,大鲵群体增重8.00kg,尾均增重216.2g,增重率最高月份为11月-1月,5月-9月有减重现象。大鲵在水温10.8℃-29.1℃对各种饵料均有摄食,其生长速度与水温、放养密度有关系。本文是试验的初报。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用大鲵试验用动物为广州市渔政野生动物保护站下达我单位进行救护的大鲵37尾,产地不详,规格为0.12—1.23kg,平均尾重0.37kg。2养殖试验场所广州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番昌市钟村…  相似文献   

13.
大鲵 (Andriasdivianus)在食用、药用及及观赏等方面价值很高 ,为水产珍品。自然界大鲵繁殖率低 ,我国将其定为二级保护动物。我们在广州地区进行了常温常态下大鲵人工养殖试验。1 材料与方法饲养对象为广州市渔政野生动物保护站送至我单位救护的大鲵 37尾 ,产地不详 ,尾重 0 1 2~1 2 3kg ,平均 0 37kg/尾。试验时间为 1 997年 7月 1 8日~ 1 998年 7月 1 8日 ,地点在番禺市钟村镇石壁西江河边。大鲵养殖利用室内 4个水泥池 ,规格均为 1 5m× 2 5m× 0 8m ,遮光及通风良好 ,池内用石块及水泥瓦搭置洞穴。按照…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从1998年至2013年4月先后在福建省尤溪县喑头村、永安市大湖村、梅列区的忠山坂等地驻点进行土池欧鳗养殖。放养密度为3500~5000尾/亩,亩产量为1~1.5吨/亩,饲料系数为1.4~1.8,养殖成活率85~95%,年利润为1~3万元/亩。15年来,我们以出售菜鳗为主,出售规格为420~3500克/尾。现将欧洲鳗养殖经验总结如下,仅供同行及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养殖大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鑫生 《淡水渔业》1999,29(1):33-34
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是我国特产的大型两栖动物,具有很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被国家列为Ⅱ类重点保护动物。从七十年代起,各地先后开展了大鲵的人工养殖研究,已初步取得成功。近年来,由于鳖价下滑,许多养鳖场也转轨养殖大鲵,现将大鲵养殖...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一九七三年“四川长江水产资源调查方案”的精神,我们定点酉阳县调查大鲵的生物学特性,逐步普查我省大鲵资源状况,为合理利用、保护资源、发展大鲵养殖奠定基础。一九七三年六月上旬至七月中旬以调查大鲵的生物学特性为主,结合调查其生态,七月中下旬至八月底以调查大鲵的生态为主,结合调查生物学特性。我们共解剖了大鲵87尾,普查了主产大鲵六个区的溪河  相似文献   

17.
大鲵遥人工养殖与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导了河南省嵩县大鲵的人工养殖及对野生大鲵资源的保护情况。通过抢救性收集与养殖,现存池大鲵已达1578尾,获得了从养殖日常饲养管理的系统资料;在此基础上开始了人工繁殖研究;通过政策宣传与监督管理,对防止野生大鲵在该地区的迅速消亡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鲵的资源调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淡水渔业》1974,(2):14-17
根据一九七三年“四川长江水产资源调查方案”的精神。我们定点酉阳县调查大鲵的生物学特性.逐步普查我省大鲵资源状况。为合理利用、保护资源、发展大鲵养殖奠定基础。一九七三年六月上旬至七月中旬以调查大鲵的生物学特性为主。结合调查其生态。七月中下旬至八月底以调查大鲵的生态为主.结合调查生物学特性。我们共解剖了大鲵87尾。  相似文献   

19.
大鲵引进与地下室人工养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1月山东省成功引进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开晨了大鲵地下室人工养殖试验.其结果表明:放养1 100尾,平均体重5.43 g、体长8.5 cm,经过2年饲养,平均体重1.146 kg、平均体长50.12 cm,成活率98.7%,总重1 244.6 kg,最大个体为2.3 kg.大鲵在海拔108m地区人工养殖的成功,对野生种群修复、保护及开发将起到积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浅析快速提高大鲵生长速度的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属于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为我国特有的珍稀两栖动物,又称中国大鲵。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和濒危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生活在我国华南和西南的山涧溪流中,其中尤以湖南,湖北,四川,陕西,河南等省区较多见,由于大鲵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药用价值高,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吸引越来越多的养殖者开展大鲵人工养殖。笔者自1999年以来一直从事大鲵的人工繁殖与养殖方面的研究,在人工养殖模式下,通过多年的摸索,突破了自然界中野生大鲵生长速度缓慢的缺陷,使得大鲵的生长速度获得了显著的提高,现将有关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