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有效防治海南儋州南美白对虾病害,试验首先采用常规方法鉴定从病虾肝胰腺分离的优势菌株的形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反应等,并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16S r DNA序列;其次,用人工感染试验检测分离菌株的致病性;最后,通过体外裂解试验测定噬菌体(噬菌28TM)对分离株的裂解能力。结果表明:该分离株HYRJ2013为锡那罗州弧菌(Vibrio sinaloensis)。肌肉注射HYRJ2013菌株感染南美白对虾,出现与自然发病虾相似症状,测得其半数致死量(LD50)为6.68×107cfu/m L。噬菌体(噬菌28TM)可裂解该菌株,用于生物防治。说明锡那罗州弧菌是南美白对虾的条件致病菌。  相似文献   

2.
高倞 《中国兽医杂志》2019,(3):94-96,99
为了分析驻马店地区猪源肺炎克雷伯氏菌分离菌株生物学特性,从驻马店地区不同养殖场中采集患呼吸道疾病猪肺脏、鼻拭子等病料组织74份中分离得到了43株肺炎克雷伯氏菌。采用人工感染小鼠致病性试验、PCR方法和K-B药敏纸片分别检测49株肺炎克雷伯氏菌的致病性、血清型及耐药性。结果显示,30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小鼠具有很强的致病性;43株分离菌株以K5、K20为主要流行血清型,分别占分离菌株的37.2%、27.9%;43株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大观霉素等7种药物耐药性较高,耐药率在51.2%以上,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在18.6%~234.9%之间,且呈现多重耐药性,耐10、9种药物分离菌株最多,分别占分离菌株的25.6%、27.9%。本试验为该地区猪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O18为宿主菌,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从鸡场粪样中分离出1株噬菌体,命名为Bp-YK2。采用经纯化的噬菌体对24株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裂解试验,并利用PCR技术对衣壳基因gene23进行扩增。结果显示,该噬菌体效价为1.55×1010pfu/mL,宽噬率为41.67%;噬菌体衣壳基因gene23与噬菌体Bp7同源性最高,同源性为97%,推测该噬菌体为肠杆菌T4噬菌体。本研究为开发治疗耐药大肠杆菌的噬菌体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6,(5):750-755
从患病山瑞鳖的肝脏和肺脏分离纯化到1株革兰阴性杆菌GX120222,经细菌培养特性观察和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理化特性进行鉴定,结果与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e ss pneumonia)特征相符;将该菌16SrRNA基因序列(KP091888)与GenBank中的序列进行BLAST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其与肺炎克雷伯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最高(100%),在系统发育树上与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的菌株聚为一簇,且与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标准菌株ATCC43816KPPR1(CP009208)的亲缘关系最近,进一步确定菌株GX120222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供试的山瑞鳖有较强致病性,半数致死量(LD50)为3.8×10~7 CFU/mL;药敏试验显示,GX120222对头孢西叮、舒普深和阿米卡星敏感,对特治星中度敏感,对所测的其他26种抗菌素耐药。上述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菌GX120222是导致此次山瑞鳖发病死亡的病原菌,且具有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均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其具备的多重耐药性是造成医院内感染并难以治愈的主要原因。本试验从江苏某奶牛场隐性乳房炎奶牛的生牛乳样品中分离到3株肺炎克雷伯菌及4株鲍曼不动杆菌,通过耐药性检测发现其中部分菌株具有对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头孢唑啉和呋喃妥因等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性;小鼠毒力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具备较强的毒力。本试验为奶牛场预防和治疗该类病原感染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耐药菌株可能引起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提出警示。  相似文献   

6.
貉源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河北昌黎地区某养殖场貉呼吸道疾病引起死亡的病因,本研究从送检的貉病料肺脏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并对分离株进行形态学观察、16S rRNA序列测序及全自动细菌生化鉴定仪鉴定,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分离株的分型、人工感染小鼠试验及药敏试验等。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为非K1/K2型肺炎克雷伯菌,并将其命名为CLKp18;该分离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多株肺炎克雷伯菌参考株同源性均高达99%。Vitek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结果表明,该菌株与肺炎克雷伯菌鉴定标准相似度为99%。人工感染小鼠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小鼠在攻毒后6 h开始出现临床症状。无菌取出死亡小鼠的肺脏、肝脏、脾脏及肾脏,划线涂板,均可分离到该菌,表明该分离株感染小鼠后,能侵入到小鼠体内多个组织器官,引起不同程度的病变,尤以肝脏和肺脏病变较为明显,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17×10~7 CFU。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单环内酰胺类、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磺胺类及大部分头孢类耐药,但对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敏感。本研究结果确定了引起本次貉呼吸道症状疾病的致病菌为非K1/K2型肺炎克雷伯菌,且该分离株有较强的致病性和多重耐药性。本研究为临床治疗由该菌引起的貉肺炎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噬菌体疗法在对杭多重耐药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以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4P-SA为宿主菌分离筛选到一株烈性噬菌体,命名为m5。该噬菌体对不同的温度和pH值表现出稳定性,氯仿和乙醚不影响m5的感染能力。根据电镜观察到的形态特征表明m5属于有尾病毒目、长尾病毒科。噬菌体m5在体外对4P-SA具有强裂解作用;在体内,腹腔注射噬菌体m5 2.0×107 PFU即可有效保护菌血症状态的小鼠模型。本研究为利用噬菌体治疗多重耐药屎肠球菌感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河北部分地区狐狸源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流行情况及致病性,从河北地区养殖场中采集患病狐狸肺脏、心血、肝脏等病料组织217份,分离得到63株致病性肺炎克雷伯菌。采用PCR法分别检测63株肺炎克雷伯菌荚膜血清型及19种毒力基因;通过人工感染小鼠致病试验验证4株优势血清型流行株的半数致死量(LD_(50))。结果显示,63株肺炎克雷伯菌中23株为K2血清型,7株为K20血清型。63株肺炎克雷伯菌携带13种毒力基因,毒力基因fimH、mrkD、wabG、uge、ybt、ybtA、alls、ompK35等检出率均在58.73%以上,其他毒力基因检测率较低;分离菌株呈现多重毒力基因型,同时携带9种毒力基因的菌株最多,占致病性菌株的33.33%。优势血清型流行株KD1(K20)和KD45(K2)的致病性最强,其LD_(50)分别为3.16×10~5,3.16×10~6 CFU/mL。本研究为该地区肺炎克雷伯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调查河南省鸡源性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流行特点和耐药性分布,本研究从鸡场环境、兽医临床和市售鸡肉中分离鉴定得到肺炎克雷伯菌53株。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进行分子特征调查;同时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测定这些菌株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显示,53株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分为15个ST型,其中ST258和ST1466为单独的分子型,而ST23和ST137归为一组,其余11个ST型归为一组,属于克隆复合体CC347。药敏试验表明,53株分离株对加替沙星、亚胺培南均敏感,对其它10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为7.55%~71.70%,多重耐药菌株占49.06%,不同ST型的菌株耐药表型有一定差异。本研究表明河南省流行的鸡源肺炎克雷伯菌分子型存在差异,并且耐药谱表现为多重耐药趋势。  相似文献   

10.
旨在分离鼠伤寒沙门菌烈性噬菌体,为控制该病原菌感染或污染提供生物制剂。以1株从市售散装牛奶中分离到的多重耐药性鼠伤寒沙门菌为宿主菌,采用人工诱导方法,连续1周每日给3只试验鸡饲喂宿主菌悬液,7 d后,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从试验鸡粪便中分离培养噬菌体,并对其效价、核酸类型、宿主谱、热稳定性与酸碱耐受性以及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1株鼠伤寒沙门菌噬菌体,命名为KM104。该病毒在体外高效裂解同源宿主菌株及另1株受试鼠伤寒沙门菌,形成清晰透明、直径约1 mm圆形噬菌斑,核酸类型为DNA,基因组约为28 kb,最佳感染比(MOI)为1∶10,对宿主菌感染的潜伏期约为6 min,70 min时效价最高,达4.6×108 PFU·mL-1,在20~60℃、pH2.0~8.0范围内保持较高的生物学活性,并有效减轻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小鼠十二指肠组织损伤。结果提示,噬菌体KM104能在体内外高效裂解鼠伤寒沙门菌,且增殖迅速,对环境适应性强,其耐酸特性利于抵御胃酸的分解,具有应用于生物防治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