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为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指导养殖者科学管理牛群,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湖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中心对全省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免费提供DHI测定服务。测定牧场有湖南省奶牛原种场、湖南阳光乳业第一牧场、湖南阳光乳业第二牧场、湖南阳光乳业第五牧场、  相似文献   

2.
<正>DHI是一套完整的牛奶记录体系,为奶牛育种值提供基础数据,为奶牛科学饲养管理提供依据,是发展高效奶牛业的关键。应用DHI管理的牛群比没有应用DHI的牛群生产水平有明显提高~([1])。DHI测定流程包括牧场的初期工作、实验室分析以及数据处理3部分,报告包括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等主要信息~([2]),通过牧场数字化管理软件分  相似文献   

3.
《河北农业》2021,(7):27-28
正自2006年以来,在农业农村部、河北省委、省政府有力的财政政策支持下,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总站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中心着力打造国内一流设备与环境、一流的团队与服务。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河北省奶业振兴规划纲要(2019-2025年)》的要求,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中心围绕"努力打造四个一流,全力推进河北省奶业振兴"这一中心工作,聚焦奶源基地建设,下基层,  相似文献   

4.
针对黑龙江垦区2011~2015年的DHI数据进行统计,从牛群生产管理水平、疾病控制、奶牛繁殖等方面对数据进行分析,测定牧场应用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生产水平提高显著:奶牛305d产奶量提高到8514.5kg;体细胞下降到43.03万个/mL;尿素氮为149.1mg/L,牧场以DHI报告为指导,提高了测定牧场饲料种类的多样性;提高了配制TMR全混日粮的准确性;提高了牧场牛奶品质;减少了奶牛营养代谢疾病的发生及乳房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强并完善湖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检测工作的管理,提高DHI在牛场健康计划中的应用,普及DHI并提高奶牛育种水平,分析了湖南省DHI工作中存在的数据繁多分散、相关部门系统信息得不到充分应用等问题,探讨了云技术平台在当前大数据环境下对牛场DHI检测的重要性,运用DHI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将大数据与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相结合,整合多系统分析数据,利用DHI检测结果对奶牛的繁殖育种、疫病流行、营养配方、市场趋势等进行系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DHI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能有效解决目前牛场管理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对牛场的规模化系统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工作为奶牛场提供了完整的生产性能记录体系,为牛场进行科学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是目前奶牛养殖最困难时期转型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在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中所看到的问题,分析其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广西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检测中心的投入运行,广西奶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奶牛场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DHI检测中心的正式运行和进一步完善,检测项目得到不断增加、检测水平全面提升,精准的检测数据反馈供奶牛场使用,指导生产实践,加快奶牛场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广西奶业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产犊季节对奶牛产奶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技术的逐渐普及,DHI已经成为提高奶牛场饲养管理水平和牛奶品质的有效工具.通过整理奶牛场多年的DHI检测数据,使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分析产犊季节对奶牛产奶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秋季节产犊的奶牛产奶性能更高.该研究结果可为奶牛场科学制定奶牛配种和产犊计划、充分挖掘和利用DHI数据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以色列奶牛养殖业发展情况和以色列对奶业的管理情况分析了以色列奶业高效运转的原因,并从加强奶牛育种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探索我国的奶业发展适度规模、完善定价机制理顺我国奶农与牛奶加工企业的关系、保障奶牛的饲料地是提高我国牛奶质量的关键这4个方面分析了以色列奶业发展对我国奶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15年黑龙江垦区提出了"规模奶牛场单产9t工程"以来,依托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畜牧所)开展了20项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到2018年末,垦区参加奶牛生产性能(DHI)测定的35个牧场中,单产水平达到9t的牧场从2015年的3个,增加到2018年末的22个,参加DHI测定的3.5万头成母牛产奶量年均提高404kg/头,单产最高的牧场305d产奶量达到11.3t/头,开创了垦区当年奶牛生产的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was to supply the systemic and full milking process data to support the implementation of both dairy herd improvement (DHI) and digital feeding of dairy cattle. This study designed the relational structured database and developed a set of dig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n milking process of intensive dairy farm using Visual Basic 6.0, Access databases, and Crystal report combining the milk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grown cow, such as quality and sanitation testing indexes of raw milk. The system supplies a series of convenient, intelligent input interfaces of crude datum, and can count, analyze, and graphically show milking datum based on different types and different parities of cows or herds in a specific duration, and can dynamically produce some important derived data, such as days of grown cow, daily average of milk production of grown cow, days of cow milk production, and daily average of milking cow production; and can carry out all-pervasive data mining. With the help of system analysis and software design techniques, it is possible to realize precision farming for a dairy cattle herd based on whole digital management of milking process and realtime prediction on nutrient requirements and ration of dairy cattle, as well as dairy herd improvement.  相似文献   

12.
奶牛性情的影响因素及其对产奶性能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奶牛性情的影响因素及其对产奶性能的作用,对2015年7—8月北京地区7个牛场的泌乳奶牛进行了性情和体况评分并测量其直肠温度,收集牛场7—8月份的DHI报告,利用固定模型分析性情评分的影响因素以及性情对校正奶和体细胞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场胎效应对于性情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牛场因为管理奶牛方式不同,造成奶牛性情的差异;胎次对于奶牛性情有较大的影响,头胎牛性情敏感的比例趋向更高;同时发现,上午奶牛直肠温度对性情有显著影响(P0.05),上午直肠温度越高,奶牛性情温顺的概率较高;性情对校正奶没有显著性影响,但是性情较温顺的牛有产奶量较高的趋势;性情对体细胞评分没有显著性影响,该模型中的场胎效应与性情的互作显著(P0.05)。因此,可通过性情评分评估牛场管理的科学合理程度,牛场管理应更加重视奶牛福利。  相似文献   

13.
统计分析河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以此建立数据筛选标准,为奶牛遗传评估工作奠定基础。收集河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2008年1月至2016年4月155 893头中国荷斯坦牛2 152 451条测定记录,使用SAS 9.4软件MEANS过程统计分析测定次数、测定间隔、首次测定泌乳天数、公牛后代女儿数及其分布场数、首次产犊月龄和系谱完整率等指标在不同测定年份和牧场规模的变化,并采用SQL语句筛选出可用于遗传评估的数据。结果表明,2008~2015年,河南省内参加生产性能测定的奶牛个体数由7 379头增加到93 706头,测定日产奶量由19.91 kg增加到24.05 kg,体细胞数则由4.11×105个/ml降低到2.77×105个/ml;泌乳天数在5~305 d的记录占70.92%;测定次数由平均3.20次增加到6.31次;测定间隔由70.22 d下降到33.83 d;首次产犊月龄在25月龄的个体最多,占头胎个体数的12.57%;后代女儿数在20头以上且女儿分布在10个牧场以上的公牛占6.05%;一代系谱完整率为82.54%;筛选后可用于遗传评估的数据占总记录的20.67%,小于其他同类型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不同养殖模式及存栏规模牛场奶牛生产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86家奶牛群体改良(DHI)参测牛场的生产性能数据进行了综合统计,采用最小二乘分析法探究了养殖模式(规模化牧场和小区)及饲养规模对牛只生产性能是否存在影响,同时比较了近年来不同规模奶牛场生产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山东省DHI参测奶牛场以规模化牧场为主,牧场的存栏规模以300~600头最多,其次为300头以下、600~1000头、1000头以上。不同养殖模式和养殖规模牛场之间在各项生产性能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牧场养殖模式下牛群平均胎次、生奶产量和质量水平显著高于小区模式;不同养殖规模牛场生产性能比较显示,日产奶量、校正奶量和305天奶量均以300头以下牛场为最高(P<0.05),乳脂率以1000头以上牛场为最高(P<0.05),乳蛋白率以600~1000头存栏规模的牛场最高(P<0.05)。从近7年校正奶量变化情况看,存栏600~1000头的奶牛场校正奶量上升趋势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华南地区季节变化、繁育胎次、泌乳时期对泌乳性状的影响。【方法】采集广州某规模化牛场2015年全年10 450头次的荷斯坦牛的奶牛群改良计划(DHI)测定数据,提取产奶量、乳脂率、蛋白率和脂蛋比等泌乳性状数据,运用统计模型评估季节、胎次、泌乳时期等因素对泌乳性状的影响,分析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季节、泌乳时期和胎次分别对产奶量和乳成分含量产生极显著的影响(P0.001)。夏季产奶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季节(P0.01);在乳成分上,夏季的各项指标均为最低值,且极显著低于春冬季节(P0.01),春季各项指标值极显著高于冬季(P0.01);产奶量和乳蛋白率在12月(非气温最低的1月)达到最高值;不同胎次牛的产奶量上,1胎牛在第3个泌乳月份达到泌乳高峰,其他胎次牛则出现在第2个泌乳月且峰值高于1胎牛,但1胎牛产奶量下降速率明显低于其他胎次牛。1胎至2胎牛产奶总量逐渐升高,之后随着胎次的增加而下降;从乳成分的变化来看,各项指标在第1胎次时最高,随着胎次的增加逐步降低,到4和5胎时出现增加。在泌乳时期内,脂蛋比出现前期高后期低的变化规律,且乳脂率和乳蛋白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0.63,P0.01)。【结论】华南地区泌乳牛不仅遭受长期的热应激影响,在冬季同样受到低温冷应激作用而制约其泌乳性能。高胎次(3胎以上)奶牛所占的群体比例较低导致全年泌乳胎次较低,同时当前的日粮营养和饲养水平已严重阻碍高胎次牛在泌乳后期的生产表现。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奶牛养殖业的规模扩大,奶牛流产病例呈上升趋势.目前,奶牛流产已成为奶牛生产中危害较大的问题之一.流产可影响奶牛的泌乳性能、繁殖性能、牛群健康和使用年限,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某些引起奶牛流产的病原微生物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对公众和职业人群有巨大危害.因此,有效控制奶牛流产性疾病对奶牛生产和公共卫生安全都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奶牛产奶量校正系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西安市草滩农场第四奶牛场1994~2005年178头中国黑白花奶牛不同胎次、不同产奶月龄、不同泌乳天数和不同产犊月份的产奶量测定结果为材料,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产奶量对胎次、年龄、泌乳天数、产犊月份等因素的最优回归方程,对其显著性进行了检验,根据这4个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以第三胎、41月龄、305d、1月份估计产奶量为标准,计算了产奶量的校正系数,制定出该场的产奶量校正系数表,并对由奶牛产奶量不同影响因素构建的产奶量校正系数表进行了产奶量校正的实际应用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回归方程拟合度高,所得的4类校正系数表准确、可靠,对该奶牛场育种工作的开展及生产计划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国奶牛养殖已经进入现代化阶段,奶牛养殖现代化的标志是规模化经营、标准化建设、设施化装备、机械化操作、精细化管理、资源化利用,并且实现奶牛养殖的健康高产、有序生产、牛奶优质安全、生态环境美好、经营可持续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构建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是必然需求。目前这方面的系统报道甚少。本文对奶牛养殖场目前的生产技术管理现状和未来需求状况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构建奶牛场技术管理体系的一些设想,以期为提升奶牛场的现代经营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养殖环节是乳制品供应链的源头,为了促进乳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对养殖环节进行信息追溯对整个乳制品追溯体系的建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析整条乳制品供应链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奶牛养殖环节进行详细分析,从中提取出追溯系统所需要记录的信息,并设计出乳制品供应链的信息追溯过程图和系统功能图,同时立足于企业的实际需求,从供应链的角度袁提出基于DHI系统、Alpro系统和ERP系统的追溯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泌乳奶牛牛群的管理、营养调控、保证生鲜乳质量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江苏某奶牛场荷斯坦泌乳初期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中国荷斯坦奶牛群在不同泌乳月、胎次和产奶量等条件下乳成分及各成分间相关性.[结果]该牛场中国荷斯坦牛在乳泌初期泌乳月份对乳中常规乳成分及酸度具有显著影响.产奶量对泌乳初期乳成分含量有明显影响.泌乳早期乳中常规营养成分及滴定酸度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乳脂肪与密度呈显著负相关,非脂乳固体与密度、冰点以及乳蛋白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该研究为奶牛生产实践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