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研究饲粮蛋氨酸水平对新西兰肉兔幼兔生长性能和毛皮品质的影响。选择45日龄体重(1.050±0.058)千克的新西兰肉兔幼兔8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蛋氨酸含量0.24%)和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0%、0.40%和0.60%氨酸的饲粮,饲养时间60天。结果表明:试验兔平均日增重、耗料量、被毛密度和毛的机械性能指标随饲粮中蛋氨酸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但饲粮蛋氨酸水平超过0.64%时有下降的趋势;料重比随蛋氨酸水平升高有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杨琳 《饲料博览》1989,(3):36-39,28
1 前言许多试验表明,采食量受饲料物理特性、味道、蛋白质含量等的影响。动物的消化作用受饲粮中酶抑制因子、蛋白质含量、粗纤维含量及碳水化合物组成之影响。但是,关于能量、氨基酸及其它营养物在生化过程中相互关系的报道却很少。本文主要阐述三种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2 采食量饲粮物理结构、加工、味道、能量浓度、理想  相似文献   

3.
微量元素在畜禽养殖业的应用及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量元素是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在动物体内含量虽少,却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在畜牧养殖业中,一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效益,向饲粮中盲目添加多种微量元素,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文章主要综述铜、铁、锰、锌、铬、砷6种微量元素在养殖业动物饲粮中的添加状况以及高剂量添加这几种微量元素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肉用仔鹅对饲料纤维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粮纤维是组成植物细胞壁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或非纤维素性多糖,并且还含有一种非碳水化合物———木质素。从营养生理角度而言,纤维被定义为不能被动物自身所分泌的消化酶消化的饲粮组成部分,也即认为纤维不应在家禽饲粮中占主要部分,其含量越少,其饲喂快速生长畜禽的潜力就越大。而实际上,在家禽日粮中适当加入粗纤维有助于维持肠胃正常蠕动、提供能量、改善胴体品质和刺激胃肠道发育。1鹅对饲料纤维的消化能力及利用机制1.1鹅对饲料纤维的消化关于鹅对饲料纤维的消化存在一定的争议。Marriott(1970)通过消化试…  相似文献   

5.
正脂肪经过消化和吸收后,大部分直接用于合成机体脂肪,小部分在体内氧化以ATP形式释放能量。影响脂肪消化率的因素有很多。一般认为,猪对大多数饲料原料的总肠道脂肪消化率为25%~77%。1饲粮成分对脂肪消化利用的影响1.1饲粮纤维饲粮纤维降低了动物对脂肪的消化能力,Stahly指出,饲粮中粗纤维含量每增加1%,脂肪的表观消化率降低1.3%~1.5%。饲粮纤维使脂肪消化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纤维  相似文献   

6.
对于家畜而言,其生长健康程度直接体现到动物食品安全上。而宠物是时刻陪伴在人类身边的伴侣动物,宠物健康状况有时候直接对饲主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文章对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疫病的主要类型进行说明,并结合当前动物疫病预防及治疗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证动物健康成长,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低硒饲粮添加亚硒酸钠维生素E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1957年,硒被确认为动物营养中必须的微量元素。可是,我国有2/3以上属于缺硒地区饲料作物含硒量<0.05mg/kg),我国家畜饲粮中缺硒(硒含量<0.05mg/kg)或低硒(硒含量<家畜需要量)状况较...  相似文献   

8.
36只体质量1.5kg的艾维茵肉公鸡,随机等分9个区组,重复4次强饲粗蛋白(CP)含量为8.0~296.9g·kg-1的9种半合成饲粮,收集48h全部排泄物,测定饲粮及排泄物中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回归分析表明,排泄物中粗蛋白,总氨基酸,Asp,Glu,Gly,Ile,Leu,Lys,Phe,Met,Tyr及Val含量与饲粮中粗蛋白含量呈显著的线性或曲线回归关系(P=0.0994~0.0006),排泄物中粗蛋白、总氨基酸、诸氨基酸的排泄量与饲粮中相应养分含量呈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P=0~0.0429),表明可根据饲粮中氨基酸含量估测排泄物中相应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9.
国际宠物食品市场与中国宠物食品产业发展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在远古时代就开始驯养动物,例如在英国、德国、中国等国家,宠物的驯养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进入21世纪,宠物不仅仅被看作是有钱有闲(空闲时间)阶级的身份象征。在发达国家,健康而且温驯的宠物已经成为很多普通家庭的成员,是人们的好伴侣。现代社会中伴侣动物对于人类健康与幸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早在1990年世界各国相关团体正式组成了“人与动物互动关系组织”,以致力于促进人们了解与尊重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据统计,目前全球宠物的数量已达4亿,随着人们饲养宠物数量的增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2001年,宠物产业为美国的经济…  相似文献   

10.
在营养学中,电解质是指在动物代谢过程中稳定不变的阴阳离子,是动物维持正常生长和生产的必需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动物体液中,电解质主要参与维持渗透压的稳定、调节酸碱平衡和控制水的代谢。生理体液中的电解质平衡是动物正常生理活动的保证,它直接受饲粮中电解质平衡(DCAB)的影响。因此,保持饲粮的电解质平衡对维持动物的正常生理过程和生产,发挥动物最大生产潜力以及减轻环境污染都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电解质对牛的生产性能、产品品质、健康状况、矿物质代谢以及其他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综述。1饲料电解质的计算方法饲粮…  相似文献   

11.
大豆皮是现代制油工艺中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及无机盐,可作为粗饲料或精饲料添加到动物饲粮中。但由于大豆皮中含有大量的脲酶、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抗营养因子,在畜禽利用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文章对大豆皮的营养价值、在动物饲粮中应用及发酵大豆皮技术可行性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赵翠燕  许钦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042-1043,1064
锌是动植物生长发育及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研究发现锌广泛存于动物组织中,对动物生长发育、免疫功能、生殖能力、创伤愈合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但是饲粮锌含量过高,可引起动物中毒症,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综述锌中毒症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饲用油脂在单胃动物日粮中应用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萍 《饲料博览》1999,11(6):9-10
国内外已广泛应用油脂作为畜禽日粮中的能源。随着动物营养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现代饲料级油脂来源的增多与添加技术改进,饲用油脂在畜禽日粮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单胃动物日粮中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1饲用油脂的营养价值饲用油脂价值主要表现在其代谢能值高。有报道称油脂对家...  相似文献   

14.
以肉仔鸡为试验动物,采用玉米淀粉——蛋清粉型纯合饲粮,研究了在正常锌水平及低锌水平饲粮条件下,肉仔鸡各器官锌的含量及肉仔鸡对饲粮锌的利用。研究表明,低锌组肉仔鸡体增重、胫骨长度、胫骨灰分显著低于正常锌水平组,而且胫骨、肝脏、肾脏及胰脏锌浓度都显著低于正常锌水平组(P<0.01)。同时研究了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全血锌、肝脏、肾脏、胰脏及胫骨锌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肝脏、肾脏及胫骨锌含量与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呈较高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93和0.97,相关极显著(P<0.01)。采用 Nwokolo 等人的方法,研究了肉仔鸡对不同水平饲粮锌的真利用率。结果表明,缺锌组肉仔鸡对饲粮锌的利用率显著高于正常锌水平组(P<0.01)。通过上述几个方法比较,本文认为,评定肉仔鸡锌利用率和锌的生理指标,以采用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为评定指标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15.
珍惜动物,保护环境已成为世界关注的课题,为此我国对动物的保护提到日程. 动物中分为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家养的动物中与人类更为密切,也就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动物称之为宠物.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是一组有机复合物,是必需的营养物质,在日粮中含量很少,但却被用来维持机体的代谢功能。本文主要对宠物兔缺乏维生素B族出现的一些临床症状,及导致维生素B族缺乏的原因及防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江苏地区仔猪、生长育肥猪饲粮营养状况及潜在污染,采集不同猪场各阶段饲粮,包括乳猪教槽料、仔猪保育料、小猪料、中猪料、大猪料等。按照国标相应方法进行检测,测定饲粮中常规营养成分如水分、粗蛋白质、钙、磷;微量营养铁、铜、锌等指标。结果表明,依据GB/T 5915—2008仔猪生长肥育猪配合饲料要求,所测饲粮水分含量全部符合要求,11. 88%的饲粮粗蛋白质含量偏低,3. 45%的饲粮钙含量偏低,6. 58%的饲粮总磷含量偏低。各阶段猪料中大猪料钙合格率最低、教槽料中粗蛋白质和总磷含量合格率均为最低。从粗蛋白质和总磷的绝对含量来看所测猪饲粮潜在的氮、磷污染风险较低。所测饲粮铁、铜、锌含量均超过瘦肉型猪营养需求,但对照《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中相应的限量要求,饲粮铁、铜、锌超标严重,各指标超标率分别达68. 33%、62. 71%、76. 67%。铁、铜、锌超出最高限量的最大幅度分别达57. 55%、145. 13%、312. 70%。乳猪教槽料、大猪料是铜、锌超标最严重的2阶段饲粮。由于饲粮中铜锌和粪便中铜锌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从铜锌所测结果可推断出所测猪饲粮中潜在的铜、锌污染严重。所有阶段猪料中教槽料和大猪料存在问题最严重,是猪各阶段料中监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采用缺硒低蛋氨酸的玉米——豆饼型基础饲粮添加或不添加硒和(或)DL-蛋氨酸三次重复试验研究了雏鸡对饲粮硒含量的反应和蛋氨酸对其反应的影响.试验阐述了组织硒含量、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与饲粮硒含量之间的关系.观察了雏鸡在不同水平硒和蛋氨酸饲粮下的生产表现,测定了蛋氨酸对雏鸡缺硒疾病、组织硒含量和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为使微量元素硒在动物营养中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探讨仔猪对日粮中不同浓度的赖氨酸及其是否会通过改变日粮的组成而受影响。为此,进行了为期5周的饲养试验。仔猪(同等大小的杂交猪)初始体重为10.9kg,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单栏饲养。共设两个对照组,其中1组饲喂含0.7%赖氨酸日粮(低赖氨酸组)另1组饲喂含赖氨酸1%饲粮(高赖氨酸组)。另外两组在日粮中同等供给赖氨酸0.7%或1%。赖氨酸组1在整个试验期内不改变其饲粮组成,但赖氨酸组2每周2次改变其饲粮组成。与其他处理组相比低赖氨酸组的动物平均日采食量及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并且增加了料重比。与赖氨酸组2相比赖氨酸组1的动物的生产性能成直线下降。赖氨酸选择组1和组2的饲粮中分别含有31%和19%的赖氨酸,其赖氨酸浓度为0.7%。使得赖氨酸选择组1和选择组2的饲粮中氨基酸的总含量分别为0.94%和0.98%。第1周,两个赖氨酸选择组同时摄入0.7%的赖氨酸,约为饲粮总摄入量的50%,试验最后1周,将选择组1赖氨酸的摄入量降低到20%,选择组2赖氨酸的摄入量降到11%。赖氨酸选择组1在第3周到第5周、赖氨酸选择组2在第2周至第5周时对含1.0%的赖氨酸饲粮有显著的利用效果。仔猪能够区分不同含量的赖氨酸日粮,并且更偏爱于赖氨酸略缺乏的均衡饲粮。每周2次改变饲粮的组成并不影响动物对赖氨酸的选择,相反,会导致对赖氨酸选择略有偏高。  相似文献   

20.
不同饲料添加剂对獭兔产皮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全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032-9033
[目的]探讨3种不同饲料添加剂水平的饲粮对獭兔产皮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60日龄健康美系獭兔60只,按性别对等原则分成Ⅰ、Ⅱ和Ⅲ3组,试验期为100 d。试验Ⅰ组为基础饲粮加营养型物质组;Ⅱ组为基础饲粮加营养型物质和中草药添加剂组;Ⅲ组为基础饲粮加营养型物质和中草药添加剂以及酶制剂组。试验期结束屠宰,测定獭兔的皮张面积、皮张厚度、被毛密度、被毛细度以及粗毛率等产皮性能。[结果]试验Ⅲ组产皮性能各项指标明显高于Ⅰ组,差异显著(P〈0.05),与Ⅱ组相比产皮性能各项指标略高,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在基础饲粮中添加营养型物质中草药添加剂和酶制剂对獭兔产皮性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