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以江西省2014年150份烤烟样品为材料,应用通径分析以及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烤烟烟叶柔软度与物理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烤烟叶片厚度、延伸率和拉力对上部叶柔软度的影响较大,直接作用系数分别为0.837、–0.632、0.612;叶片延伸率、叶面密度和含梗率对中部叶柔软度的影响较大,直接作用系数分别为–0.699、0.674、–0.654;叶片单叶质量、填充值和厚度对下部叶柔软度的影响较大,直接作用系数分别为0.837、–0.465、–0.453。烤烟烟叶柔软度与物理性状指标之间存在多元线性回归关系,各部位叶片柔软度与物理性状指标所建立的逐步回归方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拟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烤烟柔软度与烟叶外观质量的关系,利用柔软度仪检测了江西省480份烤烟样品柔软度,并评定了外观质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烟叶柔软度与颜色、油分、色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总分呈极显著负相关。建立回归方程:Y=53.201-5.578X_3+2.852X_6+2.136X_5(叶片结构X3、油分X5、色度X6),R~2为0.818,具有良好的拟合度。通径分析表明:叶片结构、色度、油分对烟叶柔软度的影响较大。江西烟叶柔软度有一定差异,并且与烟叶外观质量各指标关系密切,这为以烟叶柔软度作为烟叶外观质量评价指标之一、精细评价烟叶质量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环秦岭区域烤烟物理特性及其与感官质量的关系,采集了环秦岭区域的安康、汉中、商洛3市共58个中部烟叶样品进行烟叶物理特性指标测定和感官评吸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环秦岭区域烟叶叶面密度多为70.0~85.0 g·m~(-2),单叶质量多为10.0 g~14.0 g,平衡含水率多为12.0%~14.0%,填充值多为3.5~4.5 cm~3·g~(-1),拉力多为1.0~2.0 N,含梗率多为25.0%~35.0%,物理特性指标多处于适宜及较适宜范围;安康、汉中、商洛3个产地间的烟叶叶面密度、单叶质量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大小表现为:商洛>汉中>安康;汉中地区不同品种烟叶物理特性指标差异较小,表现为:云烟99的叶面密度显著低于云烟97、南江3号,南江3号的含梗率显著高于云烟99、云烟97;环秦岭区域烟叶的叶面密度、单叶质量、平衡含水率、拉力等4项指标与感官质量呈正相关,单叶质量与评吸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而含梗率与评吸总分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环秦岭区域烤烟的物理特性指标多处于国内烤烟物理特性值的较适宜范围,单叶质量、含梗率与感官质量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毕节不同烤烟品种在烟叶力学特性方面存在的差异,并依据其差异设置打叶复烤加工的技术参数,提升不同烤烟品种烟叶打叶复烤的加工质量,研究了云烟87、韭菜坪2号、毕纳1号3个毕节主栽品种烤烟烟叶在粘附力、拉力、剪切力、穿透力等力学特性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毕节主栽3个烤烟品种间在烟叶力学特性方面差异不明显;相同品种不同部位间烟叶样品在拉力、剪切力等指标达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呈现的趋势为:上部烟叶中部烟叶下部烟叶;云烟87部位间烟叶的穿透力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韭菜坪2号和毕纳1号部位间烟叶的穿透力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凉山烤烟氯含量状况及其与烟叶质量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四川凉山州8个主要植烟县(市)408份烟叶样品的测试数据,运用多重比较、线性回归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凉山烤烟氯含量状况及其与烟叶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凉山烟叶氯含量平均值为0.32%,变幅为0.01%~0.82%,烟叶氯含量整体表现为偏低;不同部位间,氯含量的高低顺序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相邻部位间差异不显著;红花大金元烟叶氯含量与云烟87差异不显著,与云烟85的差异达显著水平;黄壤土烟叶氯含量与火石土烟叶氯含量差异不显著,与水稻土烟叶氯含量差异达1%极显著水平;西昌和普格烟叶氯含量较高,越西最低;烟叶氯含量与外观质量中的叶片结构、颜色、身份、油分和色度相关性显著,与成熟度的相关性不显著;烟叶氯含量与烟叶物理特性中的叶长、单叶重、填充力等指标相关性显著,与厚度、含梗率相关性不显著;烟叶氯含量与还原糖、总糖呈显著正相关,与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烟叶氯含量与烟气各指标的关系相关性不显著,且关联度均较低。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滇中烟区不同烤烟品种间初烤烟叶物理特性的差异,采用随机取样方法对云南省重要烟区昆明主栽烤烟品种(红大、K326、云烟87、NC102、NC297)的初烤烟叶物理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昆明烟区不同烤烟品种间初烤烟叶物理特性变异度较小,烟叶品质稳定,烟区种植烘烤技术较为一致。对烟叶形态物理指标、质量物理指标和机械强度指标的分析表明,B2F烟叶物理特性在不同品种间差异较C3F更突出,其中以填充值和厚度最为明显。红大形态物理指标与云烟87存在较大差异,其质量物理特性指标与NC297差异显著;NC297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特性;K326的物理特性同其他品种均较为接近。遗传基础狭窄使得不同品种烤烟初烤烟叶物理特性趋于一致,滇中烟区红大品种特色较突出。  相似文献   

7.
耐破度是烟叶物理特性中的一项,一般指烟叶在生产加工时破碎前的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广泛应用于评价烤烟和再造烟叶的加工性能。概述了烟叶耐破度的概念及测量方法,分析了烟叶耐破度与烟叶外观质量、烟叶物理特性和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介绍了耐破度在初烤烟叶和再造烟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旨在为今后研究提高烟叶耐破度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烤烟上部叶片中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及其与烟叶质量指标间相关关系,以武陵山区7个县2011~2012年的48个B2F烤烟样品为材料,测定了烟叶中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分析了不同年份及品种间的差异。同时,对烟叶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与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常规化学成分、感官质量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在年份、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纤维素含量与外观质量、物理指标、常规化学成分、感官质量中部分指标的相关性呈显著水平;木质素含量与灰色、油分间相关性显著,与其他烟叶质量指标相关性不显著。可见,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在不同年份及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纤维素含量与烟叶质量指标间关系密切,木质素含量对烟叶质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云南不同烤烟品种叶片物理特性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择云南4个烤烟品种3个部位叶片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12个物理指标,统计分析不同烤烟品种间的差异。结果发现,4个烤烟品种3个部位的烟叶在多数物理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上部叶以云烟85拉力最大,为3.236 7N,中、下部叶以K326拉力最大,分别为3.303 3N、2.616 7N;上、中部叶K326耐破度最大,分别为82.666 7kPa、116.666 7kPa,云烟85次之;下部叶以云烟87耐破度最大,为110.666 7kPa,云烟85次之,说明K326、云烟85烟叶的弹性较好。上、中部烟叶以云烟87填充值最大,分别为3.463 4cm3/g、3.564 0cm3/g,下部烟叶以云烟85填充值最大,为3.430 9cm3/g,K326次之,说明云烟87填充性较强。综合来看,上部烟叶以红大、云烟85的物理特性较好,中、下部烟叶以云烟85、K326的物理特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南阳烟区烤烟品种NC89、云烟87和豫烟6号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南阳烟区2008~2009年间3个不同品种烤烟理化特性和产质量进行分析。南阳地区种植NC89、云烟87、豫6,观察其物理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分析各品种的稳定性及适应性。结果表明:①参试品种烟叶的填充值、叶片厚度、拉力以及抗张强度均在适宜的范围内。豫6的叶长、叶宽和叶质重较大。②同一地区、不同烤烟品种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大部分化学成分在适宜范围内;豫6品种糖碱比较适宜,云烟87稍高。③不同烤烟品种烟叶之间中性致香成分的含量差异也较大。④2008~2009年致香物质总量顺序:豫6>NC89>云烟87。豫6和NC89品种总体烟叶质量表现较好,适宜在南阳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陈伟  蒋卫 《广西农业科学》2011,42(7):782-785
【目的】探讨烟叶物理性状对烟碱含量的影响效果及主次关系,为构建烟碱调控技术体系提供关键的物理性状选择指标。【方法】在我国南北7个主产烟省的12个县,统一栽培品种及栽培措施,采用逐步回归、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烤烟烟碱含量与物理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单叶重与烟碱含量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单叶面积和叶面密度,含梗率和长宽比与烟碱含量的关联度则较小。单叶重和叶面密度与烟碱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叶面积对烟碱含量作负效应贡献。【结论】烟草栽培实践中,应根据烟碱的调控目标,确定适宜的单叶重和单叶面积范围,同时也要兼顾各物理性状的协调发展,达到优质适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烟叶物理性状对烟碱含量的影响效果及主次关系,为构建烟碱调控技术体系提供关键的物理性状选择指标。【方法】在我国南北7个主产烟省的12个县,统一栽培品种及栽培措施,采用逐步回归、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烤烟烟碱含量与物理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单叶重与烟碱含量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单叶面积和叶面密度,含梗率和长宽比与烟碱含量的关联度则较小。单叶重和叶面密度与烟碱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叶面积对烟碱含量作负效应贡献。【结论】烟草栽培实践中,应根据烟碱的调控目标,确定适宜的单叶重和单叶面积范围,同时也要兼顾各物理性状的协调发展,达到优质适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不同部位烤烟叶片还原糖含量与叶片形态特征指标的关联性,确定对还原糖含量影响的主要形态特征指标,为湖北烟区优质烟叶原料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湖北省襄阳市2017—2019年3个烟叶产地(枣阳市、南漳县和保康县)的初烤烟样品(272个上部叶样品、277个中部叶样品、282个下部叶样品)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主...  相似文献   

14.
周东波  蒲文宣  杨威  易建华  杨会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027-10028,10058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湘西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烟叶质量的影响,为提高湘西烟叶产量和工业可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供试烤烟品种为K326。试验共设9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99 m2。选取上中下3个部位的烟叶分别挂牌标记。每个部位烟叶都分3种不同的成熟度,每个成熟度3次重复,烟叶采收后采用菲莫烘烤工艺进行烘烤。[结果]不同成熟度烟叶在叶绿素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欠熟、适熟、过熟烟叶叶绿素相对值含量均表现为下2棚叶腰叶上2棚叶,同部位烟叶叶绿素含量均值变化均为欠熟叶适熟叶过熟叶。从产值及均价来看,下2棚叶按欠熟和适熟标准采收,腰叶按适熟标准采收,能够提高单叶重和收购均价;上2棚叶按过熟标准采收,对单叶重影响不明显,但能显著提高烟叶收购均价,促进烟农增收。从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的分析结果来看,下2棚叶按欠熟标准采收,腰叶按适熟或过熟标准采收,上2棚叶按过熟标准采收,化学成分较协调,烟叶香气质及香气量充足,劲头和刺激性适中,焦香和甜香均有,余味舒适。[结论]从保障烟农收入和满足工业生产原料需求两方面考虑,下2棚叶按欠熟标准采收,腰叶按适熟标准采收,上2棚叶按过熟标准采收,较适合湘西地区烟叶生产,既能有效增加烟农的经济效益,又能使烟叶化学成分更为协调,评吸质量更高,有效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差异。[方法]通过研究同一生态环境下5个品种烤烟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和常规化学成分,分析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结果]5个品种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差异达显著水平,HB061品种表现较好,在颜色、成熟度、叶片结构、色度4个指标方面均优于其他品种;常规化学成分不同品种之间差异显著,HB061的钾含量相对较高,还原糖、总糖、烟碱含量均在优质烟叶范围内,最符合优质卷烟的要求;物理特性方面,HB061在叶面密度、拉力、平衡含水率等方面均优于其他品种;烤后烟叶外观质量与物理特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烟叶的外观质量与物理特性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筛选能提高曲靖烟叶质量、卷烟工业可用性和多样性,彰显曲靖烟叶特色的烤烟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干筋温度对烟叶烤后质量的影响,为确定不同部位烟叶最佳干筋温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翠碧1号品种为材料,通过设置4个不同干筋温度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下、中、上部位烟叶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干筋阶段最高干球温湿度对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有较大影响,中下部烟叶干筋期最高温度64℃,上部叶68℃,烤后烟叶颜色光泽鲜亮,物理特性好,烟叶的外观等级质量较好,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改善效果较为突出。[结论]适当降低烟叶干筋期最高温度对提高烤后烟叶工业可用性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7.
凉山烤烟钾含量状况及其与国内外优质烤烟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凉山烤烟钾含量状况,试验采集凉山2006~2009年8个植烟县市烟叶样品共1318份,对烤烟钾含量的总体状况以及不同部位、品种、产地和年际间烤烟钾含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国内外优质烤烟钾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凉山烟叶钾含量平均值为2.22%,最小值为0.40%,最大值为4.08%,变异系数较大,为25.59%;部位间钾含量的分布特征表现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主栽烤烟品种中钾含量分布规律为:云烟87>云烟85>红花大金元;整体上凉山各植烟地区烟叶钾含量分布不均衡,以越西、冕宁钾含量最高,分别为2.64%和2.59%,会东县烟叶钾含量最低,为1.85%,年际间钾含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与国内外优质烤烟相比较,凉山下部叶钾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中部叶钾含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上部叶钾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烟草叶片含梗率和解剖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烟草叶片的含梗率和解剖结构。[方法]测定了不同类型烟草(烤烟、晒红烟和白肋烟)叶片的含梗率和解剖结构。[结果]3个类型烟草叶片干、鲜重的含梗率均以白肋烟最高,晒烟次之,烤烟最低;同类型烟草叶片干、鲜重的含梗率在部位间存在差异。3个类型烟草的叶片厚度均以下部叶为最大,其中以晒烟下部叶最大。烟草类型对叶片厚度和组织结构产生影响,叶片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均为烤烟〉晒烟〉白肋烟。[结论]为不同类型烟草的优质栽培和工业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辽宁烟区烤烟感官质量的差异分析和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焦敬华  陈晓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80-19582
[目的]分析辽宁各烟区烤烟感官质量的差异,为当地烟草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辽宁省9个植烟县为对象,采集了烟株上、中、下部叶烟叶样品共86个,对辽宁烟区烤烟感官质量进行差异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辽宁各烟区烤烟上部叶感官质量综合评价得分以北票最高,开原和凤城的综合评价得分均较低;中部叶以北票和宽甸总体感官评定和综合评价得分表现较好;下部叶以西丰、昌图、北票和建平总体感官评定和使用性较好,综合评价得分也较高。2007、2008及2010年各产区中部叶评吸质量综合评价得分变化基本一致,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全省中部叶评吸质量平均值随年份增加也略有提高。[结论]总体上辽宁各烟区北票产烟叶感官质量表现较好,凤城则表现较差;中部烟叶评吸质量呈逐年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