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天然林不同部位(枝、叶、壳、皮)凋落物浸提液在0.200、0.100、0.050、0.025 g·mL~(-1)含量下格氏栲种子萌发和胚根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1)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的凋落物浸提液对格氏栲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影响的差异不显著,但与对照组相比各浸提组发芽指标存在显著化感作用.0.100 g·mL~(-1)壳、枝凋落物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随着含量的降低抑制作用减弱;叶、皮凋落物高含量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强,低含量浸提液的抑制作用较弱.(2)不同部位凋落物浸提液含量对胚根生长的化感作用差异显著.枝、叶浸提液对胚根的影响总体上随含量的升高抑制作用减弱;高含量壳浸提液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弱,中等含量浸提液的抑制作用较强,低含量浸提液的抑制作用较弱;0.2g·mL~(-1)皮浸提液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随着含量的降低抑制作用减弱.(3)皮浸提液对种子发芽及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强,其他部位的影响弱.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不同世代和不同林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下凋落物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胚生长的化感作用,旨在阐明刺槐林实生更新困难的原因。  方法  以刺槐人工林凋落物浸提液为化感物质来源,以刺槐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分析不同经营世代及不同林龄的刺槐林下凋落物浸提液对刺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速度指数、活力指数以及胚生长的影响。  结果  刺槐林下凋落物浸提液抑制刺槐自身种子萌发和胚生长,且凋落物浸提液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胚芽,不同林分以及不同质量浓度浸提液之间差异显著。在二代林和三代林中,随着林龄的增加,刺槐凋落物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和胚生长的抑制作用呈减弱的趋势;在一代林中,中龄林凋落物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对胚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弱,化感综合效应指数分别为0.006和?0.032。随着经营世代的增加,幼龄林和中龄林下,刺槐凋落物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和胚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成熟林下,随着经营世代的增加,其凋落物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呈增加趋势,化感综合效应指数从0.044增加至0.097,对胚生长的抑制作用呈下降趋势,化感综合效应指数从0.124下降至0.050。部分林分下的凋落物浸提液具有质量浓度效应,对种子萌发和胚生长的抑制作用随着质量浓度的降低而减弱。  结论  不同林分刺槐林下凋落物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胚生长呈抑制作用;在二代和三代林下,凋落物浸提液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对刺槐种子萌发和胚生长的抑制作用呈减弱趋势;在幼龄林和中龄林下,凋落物浸提液随着经营世代的增加,对刺槐种子萌发和胚生长的抑制作用呈上升趋势。综上所述,连栽阻碍了刺槐实生苗的天然更新,但随着林龄的增加,对实生苗更新的阻碍作用会减弱。图3表1参38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杉木凋落物对杉木种子萌发及酶活性的化感作用,采用室内培养方法,以杉木种子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浓度的杉木凋落物浸提液处理,进行杉木种子发芽试验,通过对杉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相关酶活性的测定,比较不同杉木凋落物浸提液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低浓度杉木凋落物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以10 g·L-1的浸提液处理的种苗综合指标最好,但随着浓度的增加,杉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幼苗的根长、茎长、叶长和鲜重受到的抑制作用增强,其中根长对杉木凋落物浸提液的反应最敏感;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杉木幼苗的SOD活性呈下降趋势,CAT活性和POD活性呈上升趋势,MDA含量整体表现出上升趋势,其中高浓度的MDA含量与对照组差异达显著水平。综合各项指标表明,不同浓度杉木凋落物浸提液对杉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总体上起到低促高抑的作用,且高浓度杉木凋落物浸提液导致杉木幼苗体内的抗氧化酶系统功能的絮乱,可见随着杉木凋落物浸提液浓度的上升,其对杉木种苗的化感作用也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4.
黑松化感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白菜作为受体,研究了黑松根、叶、枝条、树皮以及林下凋落物和表土浸提液对大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各浸提液均可显著降低大白菜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度及生物量,对平均发芽速率及胚轴长度则无显著影响;叶浸提液和凋落物浸提液在浓度为0.1 g/ml时可显著降低其发芽势,随浓度降低,影响则不显著,其余各浸提液则对发芽势无显著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叶浸提液对发芽率的影响最大,树皮浸提液对胚根生长抑制作用最强,而根浸提液在最终的生物量上抑制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樟子松人工林的自毒作用,为樟子松人工林持续经营奠定技术基础。[方法]采用樟子松人工林下的表土、根际土、非根际土、地面枯落物的浸提液进行樟子松种子发芽试验,研究樟子松人工林是否存在自毒作用。[结果]樟子松不同浸提液中均存在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根际土壤浸提液(1∶3)处理对樟子松种子活力指数、芽长、胚根长和幼茎长无显著影响;表土浸提液(1∶3)处理对幼茎长无显著影响,但对种子活力指数、芽长、胚根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非根际土浸提液(1∶3)处理除对胚根长无显著影响外,对种子活力指数、芽长、幼茎生长均有显著和极显著抑制作用;地面枯落物浸提液(1∶5)处理对胚根长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种子活力指数、芽长、幼茎长均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樟子松地面枯落物可能是其种子萌发及胚芽生长抑制物质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6.
采用种子萌发法对浙江天目山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凋落物的自毒作用进行了研究,以探究这种凋落物的自毒作用对柳杉天然更新障碍的影响。结果表明,柳杉凋落物及其表层土壤浸提液在质量体积比为1 ∶ 10时,对柳杉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比例的降低(1 ∶ 100),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1 ∶ 250)。自毒作用强度为未分解凋落物>半分解凋落物>表层土壤。而且未分解凋落物浸提液的化感作用强度随着样品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发现,柳杉凋落物和表层土壤中均含有酚酸类化感物质阿魏酸、肉桂酸和对羟基苯甲酸,而且未分解凋落物中的这3种物质的含量均是最高的。综合推测,这3种化感物质主要来自于未分解的柳杉凋落物。图2表4参22  相似文献   

7.
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酸乙酯萃取小麦、蚕豆和油菜根系分泌物刺激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种子,再进行麻花艽种子的发芽试验,考察小麦、蚕豆和油菜的根系分泌物对麻花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的根系分泌物水相浸提液对麻花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有轻微的促进作用,且随着水相浸提次数的增多,促进作用减弱。小麦的根系分泌物酯相浸提液对麻花艽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明显;蚕豆根系分泌物水相和酯相浸提液对麻花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抑制作用较弱;油菜根系分泌物水相和酯相浸提液对麻花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水相和酯相浸提液浓度的降低,抑制作用减弱;油菜根系分泌物对麻花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蚕豆根系分泌物对麻花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抑制作用较弱,小麦根系分泌物对麻花艽种子发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柳杉凋落物自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种子萌发法对浙江天目山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凋落物的自毒作用进行了研究,以探究这种凋落物的自毒作用对柳杉天然更新障碍的影响。结果表明,柳杉凋落物及其表层土壤浸提液在质量体积比为1 ∶ 10时,对柳杉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比例的降低(1 ∶ 100),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1 ∶ 250)。自毒作用强度为未分解凋落物>半分解凋落物>表层土壤。而且未分解凋落物浸提液的化感作用强度随着样品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发现,柳杉凋落物和表层土壤中均含有酚酸类化感物质阿魏酸、肉桂酸和对羟基苯甲酸,而且未分解凋落物中的这3种物质的含量均是最高的。综合推测,这3种化感物质主要来自于未分解的柳杉凋落物。图2表4参22  相似文献   

9.
凋落物和土壤浸提液对油松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混交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探讨混交林中各树种的生化关系,研究了分布于陕西省宁陕县火地塘林场的华山松(Prunus armandii)和锐齿栎(Quercus acutissima)林下土训及凋落物浸提液对油松(Prunus taublacformis)种子发芽、胚根和幼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浓度水平的两种森林林下土壤浸提液对种子发芽,幼芽生长和胚根生长都无显著影响;各个浓度水平的凋落物浸提液对胚根和幼茎生长有显著影响,经a=0.05水平检验,1:10液对胚根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原液和1:20液无显著影响,1:10液和1:20液对幼茎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原液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西瓜植株水浸提物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研究西瓜不同组织水浸提物对西瓜种子发芽的生物学效应.结果浸提物在低浓度时对种子萌发率抑制作用较弱,而对胚根和胚轴的伸长具有促进作用;随浸提物浓度的增加萌发数极显著下降,并且极显著地抑制胚根和胚轴的伸长.  相似文献   

11.
研究小麦、蚕豆和油菜的茎、叶的阴干样品浸提液、根系分泌物对秦艽种子萌发的影响。利用蒸馏水和甲醇浸提小麦、蚕豆、油菜的茎叶阴干样品获取秦艽种子萌发刺激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农作物根系分泌物,再用丙酮浸提获取秦艽种子刺激物,分别处理秦艽种子进行种子发芽试验,测定不同处理的秦艽种子发芽率和秦艽种子胚根长。结果表明:小麦茎叶的阴干样品水浸提液和甲醇浸提液对秦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有较弱的抑制作用,小麦根系分泌物对秦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蚕豆茎叶的阴干样品水浸提液和甲醇浸提液及根系分泌物均对秦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有较弱的抑制作用,油菜茎叶的阴干样品水浸提液和甲醇浸提液及根系分泌物均对秦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阴干样水浸提液抑制秦艽种子发芽作用降低。  相似文献   

12.
以新鲜南方红豆杉种子为供体材料,采用甲醇和乙醚两种有机溶剂对其种子不同部位(种皮、胚乳和种胚)所含化感物质进行反复提取,以小白菜为受体,根据受体种子的萌发性状和幼苗生长性状对供体种子不同部位浸提液的化感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种子不同部位甲醇-乙醚浸提液对白菜籽萌发和幼苗生长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低质量浓度(0.25 g·mL~(-1))种皮浸提液处理下的白菜籽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综合效应为负值,即化感促进,随着质量浓度增加其化感促进作用消失,化感抑制作用逐渐显著;低质量浓度胚乳浸提液提高了白菜幼苗的茎长和根系活力,而对种子萌发、幼苗鲜质量、干质量和叶绿素质量分数具有抑制性,但化感综合效应为负值,且随着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综合效应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无论种胚浸提液质量浓度高低均会显著抑制白菜幼苗的生长发育。不同部位相同质量浓度的处理中,以种胚浸提液处理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且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南方红豆杉种皮、胚乳和种胚中均含有化感物质,种皮浸提液对白菜生长发育具有"低促高抑"的特点,胚乳和种胚浸提液均具有化感抑制作用,且种胚浸提液的化感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刺槐凋落叶腐解液对3种常见作物的化感作用,以甜瓜、绿豆和油菜为受体材料,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0、50、150 g·L-1和250 g·L-1)刺槐凋落叶腐解液对3种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综合评价其对不同作物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3种浓度刺槐凋落叶腐解液处理对绿豆和油菜种子简明活力指数均具有抑制作用,250 g·L-1腐解液处理下绿豆和油菜种子简明活力指数分别较对照显著降低40.7%和19.8%;不同浓度刺槐凋落叶腐解液对甜瓜种子简明活力指数具有促进作用,250 g·L-1腐解液处理下甜瓜种子简明活力指数较对照显著增加53.4%。与对照相比,刺槐凋落叶腐解液对绿豆和油菜幼苗胚根长、胚轴长和苗鲜重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甜瓜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且随着腐解液浓度的升高,其抑制或促进作用逐渐增强。通过分析不同作物种子化感效应指数,得到化感综合效应强弱顺序依次为甜瓜>油菜>绿豆。刺槐凋落叶浸提液对绿豆的化感抑制作用最强,对油菜的化感抑制作用和对甜瓜的化感促进作用较弱。因此,在生产区植物配置中,绿豆和油菜应尽量避免与刺槐组合,以免因化感作用使其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湿地松种子对4种人工林树种分泌的化感物质的适应性响应能力,为优化、调整人工林的树种结构和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培养皿种子萌发试验,对柠檬桉、油茶、龙眼和杉木4种人工林树种叶片水浸提液,分别设置0.005,0.01和0.1 g/mL 3个处理水平,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研究各处理对湿地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湿地松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不同程度地受到4个树种叶片浸提液的抑制,其中0.005 g/mL油茶叶片浸提液对湿地松种子萌发率有显著抑制作用,0.1 g/mL柠檬桉叶片浸提液、0.01 g/mL杉木叶片浸提液和3个质量浓度油茶叶片浸提液均能引起湿地松种子发芽势的显著下降,0.1 g/mL柠檬桉叶片浸提液及3个质量浓度油茶叶片浸提液处理的湿地松种子发芽指数均显著降低。各树种叶片浸提液对湿地松幼苗胚根、苗高的影响表现为促进和抑制作用同时存在,但作用较微弱。【结论】湿地松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幼苗胚根生长对同一树种不同质量浓度叶片浸提液的响应不同,应综合考虑多个指标来评价不同树种化感物质引起的环境变化对湿地松种子萌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旱冬瓜乙醇乙醚提取液对云南松种子发芽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旱冬瓜不同器官(鲜枝、鲜叶、树皮、树根、凋落物)乙醇乙醚不同浓度浸提液(800、400、150mg/kg)处理云南松种子,观察种子发芽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旱冬瓜各器官的高浓度浸提液均抑制云南松生长,随着浸提液浓度的降低,抑制作用减弱,进而转为促进作用。就3个测试指标而言,鲜枝和凋落物中所含起促进作用的化感物质比其他器官多;树皮中所含起抑制作用的化感物质比其他器官多。幼苗干质量、发芽率、发芽势3个指标中幼苗干质量对化感作用最敏感。营造云南松、旱冬瓜混交林时,应在林内保留旱冬瓜凋落物使其自然分解,并适当控制旱冬瓜的比例以利于云南松的天然更新和生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凋落物化感作用对其他植物的影响。[方法]利用水浸提法提取加拿大一枝黄花凋落物化感物质,研究了不同浓度浸提液对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高羊茅(Festuca elata Keng)和万寿菊(Tagetes erecta L.)等3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在相同浓度浸提液作用下,万寿菊种子萌发率为29.2%~51.7%,比其他2种植物低;凋落物浸提液对黑麦草和高羊茅幼苗芽长均具有促进作用,而万寿菊幼苗芽长随着浸提物浓度增加受到的抑制影响也逐渐增强;凋落物浸提液浓度较低(0.025 g/mL)时,对3种植物幼苗根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在较高浓度(0.075 g/mL)时呈抑制作用。[结论]加拿大一枝黄花叶片凋落物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的化感潜力存在物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云南蓝果树(Nyssa yunnanensis W.C.Yin)濒危机理,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云南蓝果树凋落物对其天然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野外条件下,去除凋落物处理对云南蓝果树种子萌发率和幼苗都有显著的影响。室内受控实验发现,凋落物厚度和凋落物位置对云南蓝果树种子萌发和幼苗的影响差异显著;不同质量分数的凋落物浸提液,显著影响云南蓝果树的种子萌发率及幼苗的生长,抑制程度随浸提液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强。云南蓝果树幼苗生长受限与其根部丛枝菌根真菌被浸提液抑制有关。因此,云南蓝果树凋落物对其天然更新具有物理阻碍作用和化感作用,应定期对天然林合理地清理林下凋落物,以促进云南蓝果树的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米老排人工林天然更新的机理,为其天然更新的利用和人工促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米老排人工林天然更新环境因子的调查及米老排种子萌发的控制性试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差异法(LSD)分析光照(CK1,自然全光照,T1~T4处理分别为1~4层遮荫,37.3%、15.5%、4.2%和1.6%自然光照)、凋落物物理性质(覆盖方式)(A1和A2处理,种子分别在凋落物下方和上方)、凋落物浸提液浓度差异对米老排天然更新的影响.[结果]郁闭米老排人工林中,无论是米老排树种或其他树种天然更新的效果均不良[幼树(树高h>1.3 m)的更新密度<330.0株/ha,更新频度<13.0%].林下微环境类型对米老排天然更新的影响明显,其微环境类型更新频度的排序为裸露地表>草本>凋落物>岩石,在凋落物覆盖的微环境中,其更新频度低于30.0%.在不同遮荫处理中,米老排种子的最终萌发率、萌发指数和萌发初始日的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凋落物覆盖对米老排种子萌发的效果(萌发率、发芽势、萌发指数、平均萌发时间)影响不显著,但种子萌发起始日均大于CK1;种子处于凋落物上方的A2处理,其萌发率、平均萌发时间、萌发指数和萌发起始日与对照均有显著差异(P<0.05).米老排凋落物浸提液对米老排种子萌发有"低促高抑"化感作用,其中,高浓度浸提液(B1处理)对种子的萌发率、发芽势和萌发指数有强烈抑制作用(|RI|>0.50),低浓度浸提液(B2、B3和B4处理)对种子的萌发率、发芽势和萌发指数的化感作用为微弱等级(|RI|0.30).[结论]种子萌发受凋落物隔离的物理障碍作用显著;光照不是影响米老排种子萌发的限制性因子,而是米老排幼树建成的关键影响因子;高浓度的凋落物浸提液对米老排种子萌发、幼苗胚根的生长及胚根与胚轴比值有显著抑制作用.因此,米老排凋落物的物理机械障碍是阻碍其种子萌发及幼苗定居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9.
为利用铁杆蒿开发生物除草剂,以小麦品种小偃22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铁杆蒿全草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经铁杆蒿全草浸提液处理后的小麦种子,其萌发率和发芽指数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并且对小麦种子萌发速度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其萌发率的抑制作用;高浓度铁杆蒿全草浸提液对小麦种子初生胚根和幼苗的生长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低浓度铁杆蒿浸提液表现出促进作用。其中,浓度为0.05和0.01g·mL-1的铁杆蒿全草浸提液能够显著增强小麦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20.
以空心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设置5个大蒜鳞茎浸提液水平,研究大蒜鳞茎浸提液对空心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了解大蒜鳞茎浸提液对空心菜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大蒜鳞茎浸提液对空心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为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制的化感效应。在浸提液浓度0.005 g/mL处理下,大蒜对空心菜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胚轴及胚根生长都有促进作用;随着浓度升高,从浓度0.020 g/mL开始表现出抑制作用。0.005、0.010 g/mL浓度处理条件下,幼苗的株高、根长、鲜质量、干质量增加;0.020、0.040 g/mL浓度处理条件下,株高、根长、鲜质量、干质量降低。随着浸提液浓度升高,幼苗的SOD、POD、CAT活性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相对电导率、MDA含量随着浸提液浓度升高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