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不同配施比例对氮素释放及玉米氮素吸收的影响,旨在筛选有利于东北春玉米高产及氮素高效利用的包膜肥料与普通尿素比例,为控释氮肥在东北地区春玉米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年在辽宁省沈阳市和海城市两地以当地主栽品种东单6531和铁研358开展田间试验。供试肥料:树脂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两个试验区均设置了不施氮处理(CK0)、普通尿素常规施氮量(CK)和减氮对照处理(CK1)、树脂包膜尿素较CK减氮处理(T0);沈阳试验区还设置了3个树脂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不同配比及减氮处理(T1、T2、T3),海城试验区设置了两个处理(T1、T2)。T1、T2、T3处理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的配施比例分别为8:2、6:4、4:6;沈阳试验区常规氮肥用量为244 kg·hm -2,减氮处理施氮量为220 kg·hm -2;海城试验区常规氮肥用量为217 kg·hm -2,减氮处理施氮量为195 kg·hm -2。玉米生长季内各生育时期分别采集土壤和植株样品,测定土壤无机氮含量和植株不同部位养分含量,每个小区单独采收记录产量。 【结果】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P<0.05),且随着配施比例的增加,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中T2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10 250 kg·hm -2),CK1产量最低(9 307 kg·hm -2)。在等氮素条件下,玉米产量表现为T2>T3>T1>T0>CK1,籽粒产量较CK1处理增产幅度为3.89%—25.76%。在减氮10%条件下,T2处理产量与CK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能显著提高玉米生育前期土壤中无机氮含量,树脂包膜尿素可以为玉米中后期生长提供氮源,且在等氮条件下,随着包膜肥料与普通尿素配比增加,氮素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农学效益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均以T2处理最高,CK1处理最低,两地结果一致。 【结论】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处理的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农学效益均优于普通尿素处理,其中以T2处理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比为6:4,效果最好;根据两种肥料不同时期的释放特点,通过拟合曲线,在辽中南地区,当62%包膜尿素搭配38%普通尿素条件下,产量、氮素表观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最高且最合理,可以充分发挥普通尿素和包膜肥料优势,可有效增加春玉米中后期土壤无机氮供应能力,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探求减氮增效技术、实现夏玉米科学施肥,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施氮显著增产7.53%~16.28%,氮素积累量增加15.66%~29.16%,氮肥利用率为19.66%~42.28%;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一次施肥,提高了夏玉米灌浆期叶绿素含量(SPAD值),可获得较高产量,且包膜尿素比例越大,氮肥农学效率和利用率越高。本试验条件下,施氮145.6 kg/hm2 (75%包膜尿素+25%普通尿素)基本实现了高产、高效、简化施肥,可在豫北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水稻专用包膜缓释尿素为供试材料,采用静水溶出法、田间埋袋法以及水稻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包膜缓释尿素氮素释放规律与水稻养分吸收规律的同步营养关系,以及不同用量、不同施肥方法对水稻生物性状、产量、氮素利用率、省工节肥等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试验所选用的包膜缓释尿素氮素营养供应与水稻对氮素养分的需求规律基本同步。与当地推荐配方常规施肥处理(基肥+追肥,CK1)相比,包膜缓释尿素+普通氮磷钾复混肥处理(CRU+NPK)、包膜缓释尿素+磷钾普通肥处理(CRU+PK)水稻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分别增产7.4%~15.4%;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包膜缓释肥处理比常规施肥氮肥利用率平均提高10.4个百分点,产值增加了630~3 024元/hm2。在水稻上施用的专用包膜缓释尿素可与普通尿素按合适比例掺混,实现氮养分速效缓效相济,一次性基施,达到水稻轻简施肥和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缓/控释氮肥对吉林省中部地区春玉米产量、关键生长节点氮素积累特征以及生育期内土壤无机氮含量变化和氮素平衡等多方面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吉林省中部玉米主产区的缓/控释氮肥类型,以期为该区域缓/控释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4年和2015年在吉林省中部玉米主产区设置大田试验,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在相同用量和施用方式下,设普通尿素(CU)、硫包衣尿素(SCU)、树脂包膜尿素(CRF)、稳定性尿素(SU)和脲甲醛(UF)6个处理,测定指标包括玉米产量、不同生育时期植株氮含量和土壤无机氮含量,并计算作物吸氮量、氮素利用效率、土壤无机氮积累量和土壤-作物系统的氮素平衡状况。【结果】各缓/控释氮肥处理玉米产量显著高于普通尿素处理,以树脂包膜尿素处理玉米产量最高,较普通尿素处理分别提高19.6%(2014年)和18.8%(2015年)。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各缓/控释氮肥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氮素当季回收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提高幅度依次为44.8%—72.6%、70.8%—147.7%、9.6%—19.6%(2014年)和29.2%—48.0%、47.7%—86.5%、10.4%—18.9%(2015年),且均以树脂包膜尿素处理最高。施氮显著提高了玉米各生育期氮积累量,其中灌浆期至成熟期氮积累量以树脂包膜尿素处理最高。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各缓/控释氮肥处理提高了玉米开花期至成熟期0—30 cm土壤无机氮含量,其中玉米开花期至灌浆期土壤无机氮含量以树脂包膜尿素处理最高,成熟期土壤无机氮含量以脲甲醛处理最高。玉米收获后0—180 cm土壤剖面无机氮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各缓/控释氮肥处理显著提高了0—30 cm土壤无机氮含量,其中以脲甲醛处理最高。相关分析表明,玉米氮素总积累量、产量与玉米大喇叭口期至成熟期土壤无机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相关性;氮素利用效率与玉米开花期至成熟期土壤无机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其中玉米开花期土壤无机氮含量与玉米氮素总积累量、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相关性最强。施氮显著提高了玉米收获后0—90 cm土壤中残留无机氮积累量;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各缓/控释氮肥处理显著降低了氮素表观损失量,降低幅度分别为27.4%—42.9%(2014年)和28.4%—45.4%(2015年),其中树脂包膜尿素处理氮素表观损失量最低。【结论】在相同用量和施用方式下,施用缓/控释氮肥可较普通尿素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玉米灌浆至成熟期氮积累量、氮素当季回收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并在提高玉米开花期至成熟期0—30 cm土层无机氮含量的同时,显著降低了成熟期0—90 cm土层氮素表观损失量,且以树脂包膜尿素的效果最好。因此,在吉林省中部地区,树脂包膜尿素是高产高效的肥料类型。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尿素中不同用量聚能网对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同时筛选出适宜贵州黄壤区种植玉米的聚能网尿素中聚能网含量,因此以贵州黄壤为基础,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对照(无氮、普通尿素)、尿素中不同用量聚能网8个处理,研究聚能网尿素对玉米产量及养分积累、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氮处理相比,普通尿素和聚能网尿素施用均能增加玉米地上部分N、P、K养分积累量,提高玉米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施用普通尿素产量增加13.39%,经济效益增加1 221.3元/hm~2,而施用聚能网尿素产量增加20.02%~37.09%,经济效益增加2 176.14~4 768.14元/hm~2;与普通尿素相比,尿素中不同用量聚能网均能适度促进作物吸收、利用和积累氮、钾养分,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偏生产力、氮素吸收效率、氮肥农学效率,玉米增产5.85%~20.90%、经济效益增加954.84~3 546.84元/hm~2。综上所述,尿素中不同用量聚能网能适度改善玉米地上部分养分积累量,促进养分吸收利用,增加玉米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其中聚能网尿素2‰效果较好,可以为贵州黄壤区合理施用聚能网尿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一次性施肥(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混施)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施肥经济效益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以夏玉米品种‘富友9’为材料进行了大田试验,试验设不施氮、常规施氮、减氮10%(30%包膜尿素)、减氮10%(50%包膜尿素)、减氮20%(30%包膜尿素)和减氮20%(50%包膜尿素)共6个处理,分析调查了夏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和土壤无机氮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包膜尿素在田间的释放曲线为抛物线形,释放期为81 d(氮素累积释放80%)。与常规分次施氮相比,采用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混施处理的夏玉米产量增加2.85%~20.87%,氮肥利用率提高19.1~25.3个百分点。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混施的情况下,夏玉米每公顷净收益(扣除肥料投入)比常规施氮增加1 000~4 484元。夏玉米收获后,在100~200 cm土体内残留硝态氮较常规施氮降低35.1%~56.6%,减少了硝态氮淋失风险。研究表明,减氮10%~20%的一次性基施混施肥在夏玉米上实现了增产增收,减少了硝态氮在深层土壤的残留量,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综合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施肥经济效益和土壤硝酸氮残留等因素来看,减氮10%(30%包膜尿素)施氮配方的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可为为夏玉米轻简化生产和氮肥减施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包膜尿素掺混肥料在露地西蓝花规模化生产中的应用潜力,提高西蓝花大规模生产中轻简化施肥水平,对比研究了包膜尿素掺混肥料一次性底施和常规施肥方式下,西蓝花的产出(综合采收指数和产量)、品质(硝酸盐和维生素C含量)、成本、净经济效益以及不同生育期土壤耕层硝态氮供应和植株养分吸收量变化。结果表明,包膜尿素(释放期60天)与磷酸二铵、硫酸钾掺混一次性底施,西蓝花综合采收指数为54.67,亩产量为1.65 t,较常规施肥增加3.96%;硝酸盐含量为634.52 mg/kg,较常规施肥降低2.14%;维生素C含量为335.45 mg/kg;亩节省追肥用工成本180元,亩增加肥料成本32.73元,综合亩节本147.27元,亩增加净经济效益373.2元,增幅12.28%;苗期和莲座期耕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是常规施肥方式的2.7倍和3.2倍;苗期、莲座期和花球采收期植株的养分吸收量与常规施肥方式无差异。综上,包膜尿素掺混肥一次性底施,可稳定西蓝花产量和品质,保障不同生育期土壤的氮素供应和植株的养分吸收,节本增效效果显著,在露地西蓝花规模化生产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包膜控释掺混尿素对双季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常规分次施肥和包膜控释掺混尿素对双季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双季稻分蘖数、叶绿素含量、各个生育期植株含氮量、稻草稻谷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早稻上,控释掺混尿素处理的以卜各测试指标均高于常规分次施氮肥处理,各指标两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控释掺混尿素的氮肥利用率为40.08%,显著高于常规分次施氮肥的32.47%,而一次基施氮肥的利用率只有19.50%.(2)在晚稻上,常规分次施氮肥处理的稻谷产量高于控释掺混尿素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各项测试指标均低于控释掺混尿素处理.控释掺混尿素和常规分次施氮肥的氮素利用率分别为39.91%、39.58%,二者显著高于一次基施氮肥的28.14%.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施用包膜控释掺混尿素可以提高双季稻生产的经济效益,提高氮素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砂姜黑土土类、重壤土质地、种肥同播一次性底施模式下,在等养分量施肥且保证磷、钾肥适宜施用量的基础上,通过树脂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施用量的差别调节氮肥中缓释N与速效N的比例,探究树脂包膜尿素缓释氮肥不同施用比例对夏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包膜尿素N占总施N量的比例,无论10.00%、20.00%、30.00%、40.00%、68.75%,均优于复混肥+普通尿素对照,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随着树脂包膜尿素施用比例的增加,虽然肥料成本有所上升,但扣除肥料成本后,净增收仍然达到1 308.96~2 804.09元/hm2。产量和经济效益以树脂包膜尿素N占总施N量比例68.75%为最高,随着树脂包膜尿素施用比例的降低而递减。  相似文献   

10.
控释尿素对小麦-玉米产量及土壤氮素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包膜控释尿素对小麦-玉米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土壤氮素积累及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尿素比较,小麦-玉米周年施用包膜控释尿素,在肥料用量减少20%和40%情况下,小麦-玉米总产量分别是100%普通尿素处理的97.4%和97.7%;控释尿素施氮量为60%处理的肥料农艺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分别比普通尿素提高11.57%和54.14%.控释尿素施氮量为80%处理的肥料农艺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分别提高6.40%和22.09%.施用控释尿素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的碱解氮和0~40c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60~100 cm土层中,控释氮肥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与不施氮肥处理筹异不显著,普通尿素处理小麦收获后60~80 cm土层、玉米收获后60~100 cm土壤硝态氮显著高于不施氮肥处理,肥料氮素下移明显.试验结果显示,施用控释尿素增加了耕层(0~20 cm)土壤的氮素积累,减少了氮素向土壤深层移动的数量,有利于减少施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求冬小麦-夏玉米轮作高产体系高效简化的施肥技术。【方法】通过两年定位试验,采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一年两熟高产(22 500 kg•hm-2)生产的土壤条件及栽培管理措施,分别以不施氮肥(CK)和普通尿素施一次基肥和三次追肥(简称一基三追)常规施肥模式(CK1)为对照,研究一次基肥和一次追肥(简称一基一追)施肥模式下缓释尿素和普通尿素不同配比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产量、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效率、土壤无机氮动态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两年试验表明,在冬小麦季,与CK1相比,100%缓释尿素处理(T1)在产量、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方面与前者无显著差异,80%-20%缓释-普通尿素组合、60%-40%缓释-普通尿素组合处理(T2、T3)上述各项指标显著低于CK1;夏玉米季,各缓释尿素处理在产量、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方面均不低于CK1,表现出较好的施肥效应,其中T2处理两年产量、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均达最高。与CK1相比,在冬小麦季,T1在灌浆后具有相对较高的无机氮水平;在夏玉米季,T2在吐丝后15 d具有相对较高的无机氮水平,且在吐丝期土壤无机氮水平亦高于其它缓释尿素处理。【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采用T1、T2处理一基一追模式的产量、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均高于CK1,总产量均超过22 500 kg•hm-2,实现了高产高效简化的施肥目标。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施氮肥处理(ck)、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处理(T1)、常规尿素处理(T2)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玉米生产中尿素肥料的施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相比,施用控释尿素更有利于提升玉米籽粒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河北省低平原区玉米氮肥施用不合理、肥料利用低的问题,试验以‘先玉688’(XY688)和‘极峰2’(JF2)为试验材料,在河北省辛集试验站,研究普通与缓释尿素配施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与氮素利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尿素与缓释尿素3∶7掺混处理下,‘XY688’和‘JF2’均表现出较高的叶面积和光合速率,为玉米花后生长提供了光合产物的供应基础;该处理的籽粒产量、成熟期植株吸氮量,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均最高,‘XY688’同时拥有较多的有效穗数、穗粒数以及较高的花后吸氮量和花前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与JF2相比,‘XY688’在各个处理下均表现出较高的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说明普通尿素与缓释尿素3∶7掺混是最佳配比,可为河北平原夏玉米生产中缓释尿素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氮源对土壤无机氮、玉米产量和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氮肥利用率,选择合适的包膜尿素(一次性基施)代替尿素(基肥+追肥),以玉米品种巴玉11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源(氮肥品种)、不同施氮时期对土壤无机氮含量、玉米产量和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田间试验设置空白(CK)、尿素基施(CU1)、尿素基施+追肥(CU2)、硫包膜尿素基施(SCU)、树脂包膜尿素基施(PCU)、50%树脂包膜尿素+50%普通尿素基施(HPC)共6个处理,测定不同生育时期1 m土体内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玉米产量及氮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与传统施氮方式相比(CU2),尿素一次性基施(CU1)处理前期氮素释放快,后期脱肥;两种包膜尿素均可延缓氮素释放,硫包膜尿素表现为前期氮素释放快的典型特征,树脂包膜尿素在整个生育时期表现较平稳氮释放。各处理产量表现为PCUHPCCU2CU1SCUCK,相对于不施氮依次增产46.3%、38.8%、29.5%、25.8%、16.9%;氮肥利用率表现为PCUHPCSCUCU2CU1,利用效率依次为49%、43%、39%、36%、25%。树脂包膜尿素基施处理和50%树脂包膜尿素+50%尿素基施处理,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氮利用效率,可代替传统施氮方式应用于生产。研究结果为黑土区一次性施氮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5.
袁嫚嫚  叶舒娅  刘枫  李敏  吴学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160-18161,18181
以两系超级杂交稻88s/0293为试材,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包膜控释尿素对其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处理比普通尿素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氮肥用量为180 kg/hm2时,树脂包膜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按1∶1掺混基施处理水稻增产效果最好。氮肥用量减少30%时,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基施处理氮肥利用率比其他处理高5.0~23.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玉米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氮肥的合理施用关乎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为明确合理施用控释尿素对川中丘陵区春玉米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以当地主推品种成单30为试验材料,设置无氮肥(CK)、N 300 kg/hm~2普通尿素(U300)、N 225 kg/hm~2树脂包膜控释尿素(CU225)和N 300 kg/hm~2树脂包膜控释尿素(CU300)共4个处理。测定吐丝期和成熟期植株各器官的干物质和氮含量,并在花后0、10、20、30 d动态检测叶片的SPAD值和光合速率。结果表明:成熟期玉米各器官中干物质和氮素分配规律一致,均为籽粒茎叶穗轴苞叶,而且籽粒中氮素占比高于干物质占比,茎、穗轴和苞叶中氮素占比低于干物质占比。与U300处理相比,干物质积累在CU300处理下增加4.2%,CU225处理下降低1.8%,而氮素积累在CU300处理下提高20.1%,CU225处理下降低0.2%,但统计分析差异均不显著。CU225处理与U300处理玉米花后氮素吸收比例在46.7%~49.3%之间,而叶片光合速率和SPAD值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川中丘陵区春玉米通过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替代普通尿素,其氮肥施用量减少25%仍可保障玉米花后正常的干物质生产和氮素需求,保证玉米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17.
普通尿素与包膜尿素掺混施用能提高水稻产量,50%普通尿素掺混50%包膜尿素在水稻上施用产量最高。水稻产量增加主要是通过增加亩穗数形成的。50%普通尿素掺混50%包膜尿素施用的水稻氮肥利用率最高。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掺混施用可以促进生育早期和中期养分均衡释放,保证水稻最重要的生育前期和中期养分均衡供给,从而提高氮肥利用率,进而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得出临沂地区夏玉米控释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按1∶1比例混合施用,产量、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均最高,每亩施用控释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各16 kg效果最好,为临沂地区夏玉米合理施肥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山东陵县典型潮土上进行的马铃薯应用包膜尿素试验,包括施用量减量和包膜尿素跟普通尿素不同掺混比例两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氮肥用量条件下,包膜尿素施用量减量30%对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不同掺混比例能增加马铃薯的平均单株结薯数,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应用包膜尿素能提高马铃薯氮肥的农学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花生氮肥表观利用率和花生产量,将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掺混施用,调查其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尿素与包膜尿素掺混施用能有效改善花生百果质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并提高其产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其中以30%普通尿素掺混70%包膜尿素处理表现最好,产量达到7 622.2 kg/hm2,较不施氮肥对照增产37.75%,氮肥表观利用率达到34.6%,50%普通尿素掺混50%包膜尿素处理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