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重金属镉(Cd)对黑杨派无性系生物量及镉离子含量的影响,探讨无性系对Cd胁迫的响应机制,为治理日渐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方法  对黑杨派的5个无性系进行沙培试验,分别测定其生长量、不同器官生物量及Cd2+ 含量,评价不同无性系抗Cd胁迫的能力。  结果  随着Cd2+ 质量浓度增加,胁迫后苗高与地径均呈下降趋势,各无性系苗高性状较地径对Cd胁迫更为敏感;胁迫后叶片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通过对不同无性系叶片生物量均值分析发现,无性系I-107、L-35、中菏1号排在前3位,除15 mg/L Cd2+ 质量浓度外,在其他质量浓度胁迫下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随着Cd2+ 质量浓度增加,不同无性系茎生物量与根生物量变化趋势一致,整体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对不同质量浓度Cd2+ 胁迫下茎与根生物量的均值进行分析,发现无性系I-107、鲁林9号、L-35的茎生物量排在前3位,I-107、鲁林16号、L-35的根生物量排在前3位。各无性系茎中Cd2+ 含量随Cd2+ 质量浓度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无性系I-107较对照增长率最大,其次为鲁林9号。在最高质量浓度胁迫下,鲁林9号的茎中Cd2+ 含量较其他无性系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无性系叶片和根中Cd2+ 含量随质量浓度增加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在最高质量浓度胁迫下,无性系I-107、中菏1号、鲁林9号中叶片Cd2+ 含量较对照增长率排在前3位。无性系中菏1号、I-107、L-35中根Cd2+ 含量较对照增长率排在前3位。总生物量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总Cd2+ 含量呈先升高再降低再升高的趋势。  结论  利用主成分分析对5个无性系生长量、生物量及Cd2+ 含量进行综合评价,发现无性系I-107、鲁林9号和L-35的抗重金属Cd能力较强,可为重金属Cd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提供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重金属Cd2+胁迫对黑杨派无性系光合作用的影响,为日渐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依据。通过不同浓度Cd2+(5、10、15、20、25 mg/L)对黑杨派5个无性系进行胁迫试验,测定其光合作用指标及生长量。研究发现,不同无性系因对Cd2+抗性不一致导致其在不同浓度出现最高光合指标值。在不同浓度Cd2+(0~25 mg/L)胁迫下,不同无性系Pn随浓度升高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Cd2+达到最高浓度25 mg/L时,无性系L35的Pn值较对照有上升趋势,其余无性系Pn值均有下降趋势。各无性系Gs随镉胁迫加强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趋势。在Cd2+浓度达到25 mg/L时,各无性系Gs值均有下降趋势,其中无性系中菏1号较对照下降最明显,其次为无性系鲁林16号、鲁林9号、L35、I-107。较PnGs 2个指标无性系间Ci变化不大,与CK相比,在Cd2+浓度达到25 mg/L时,无性系中菏1号较对照下降最明显,其次为无性系L35、鲁林9号;而无性系I-107与鲁林16号较对照有上升趋势。Tr在Cd2+ 浓度为5 mg/L时出现降低,随着浓度增加,蒸腾作用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Cd2+浓度达到25 mg/L时,各无性系Tr值均有下降趋势,其中无性系中菏1号较对照下降最明显;其次为无性系鲁林9号、鲁林16号、L35、I-107。无性系间的地径和苗高在Cd2+胁迫下存在差异,苗高达到显著水平,而地径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参试无性系苗高性状较地径对Cd2+的胁迫更为敏感。相关分析表明,除了胞间CO2浓度与净光合速率、苗高存在微弱的负相关外,其余性状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发现,L35、鲁林9号和I-107的抗重金属Cd2+能力较强,可为重金属Cd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提供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3.
3个杨树无性系生长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杨树无性系L35、I-107和中菏1号为研究对象,通过树干解析,研究了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特性,以期对其栽培适宜性和定向培育做出评价.结果表明:10 a生时无论树高、胸径还是材积均以L35生长为好,适宜黄泛冲积平原栽培生长,是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无性系.L35杨生长明显好于同条件下生长的当地主栽品种中菏1号、I-107,10 a生的树木平均树高生长较中菏1号高15.4%,较I-107高11/9%;平均胸径生长较中菏1号高8.9%,较I-107高13.7%;尤其是平均材积生长较中菏1号提高25.36%,较I-107提高36.45%,达到0.61825 m3.适合短轮伐期栽培和培育大径级材.本文还对L35的数量成熟和采伐期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以鄄城县国有第一林场7个8年生美洲黑杨无性系(丹红、桑迪、NL351、中菏1号、239、W07、T26)试验林为研究对象,以欧美杨I-107为对照,通过每木检尺、树干解析,研究其生长动态及树高、胸径、材积、形数、冠幅、分枝角度、冠长率、根冠比等生长指标的差异性,并对8个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个无性系间树高、胸径、材积、分枝角度、根冠比差异显著;形数、冠幅、冠长率差异不显著。从生长动态看,丹红、桑迪生长量大,生长高峰出现早,且持续时间长,生长优于其余无性系;NL351、239生长变化规律与丹红、桑迪相似,但生长量小于前者;中菏1号、I-107、W07、T26整体生长量较低,生长高峰出现较晚。从聚类分析看,第8年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相近的无性系归为一类,共分3类,生长量低(I-107、中菏1号、W07、T26)、生长量中等(NL351、239)和生长量高(桑迪、丹红)。  相似文献   

5.
为寻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修复新树种,采用砂土培养法,研究重金属镉(Cd)、铬(Cr)和铅(Pb)胁迫对柳杉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富集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重金属胁迫浓度的升高,幼苗苗高及地径生长受抑程度、叶片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也随之变大,尤其是对地径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300mg/L Pb胁迫下柳杉幼苗生长的增长率较CK低27.28%;柳杉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则随重金属胁迫浓度的升高而降低,150mg/L Cr胁迫下柳杉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最低,为8.66mg/L,较CK差异显著;柳杉根系对重金属Cd、Cr和Pb的吸收作用明显,其富集系数最高,分别达17.71、10.45和6.87,其中Cd和Pb在柳杉植株中的吸收富集量依次为根茎叶,Cr依次为根叶茎;Cr不同胁迫浓度的转运系数均高于Cd和Pb,100mg/L Cr的幼苗转运系数达1.23,能有效吸收转运土壤中的重金属。柳杉对重金属污染具有一定的抗性,可将其作为低浓度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树种。  相似文献   

6.
本文开展了13个泡桐优良无性系筛选试验,并比较了脱毒组培育苗和埋根育苗技术。通过比较组培苗与埋根苗的苗高、地径年生长量,筛选出4个速生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好、无丛枝病的优良无性系品种,分别为菏引0501、菏引0502、菏引0004、菏引0708;而且发现生长前期组培苗较埋根苗生长慢,速生期组培苗生长量渐高于埋根苗,生长后期组培苗的生长量持续高于埋根苗,且苗高、地径、最长根、最粗根等也均高于埋根苗。  相似文献   

7.
为寻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修复新树种,采用砂土培养法,研究重金属镉(Cd)、铬(Cr)和铅(Pb)胁迫对柳杉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富集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重金属胁迫浓度的升高,幼苗苗高及地径生长受抑程度、叶片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也随之变大,尤其是对地径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300 mg/L Pb胁迫下柳杉幼苗生长的增长率较CK低27.28%;柳杉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则随重金属胁迫浓度的升高而降低,150 mg/L Cr胁迫下柳杉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最低,为8.66 mg/L,较CK差异显著;柳杉根系对重金属Cd、Cr和Pb的吸收作用明显,其富集系数最高,分别达17.71、10.45和6.87,其中Cd和Pb在柳杉植株中的吸收富集量依次为根>茎>叶,Cr依次为根>叶>茎;Cr不同胁迫浓度的转运系数均高于Cd和Pb,100 mg/L Cr的幼苗转运系数达1.23,能有效吸收转运土壤中的重金属.柳杉对重金属污染具有一定的抗性,可将其作为低浓度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树种.  相似文献   

8.
盐胁迫下白蜡无性系苗期的耐盐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9个白蜡无性系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为探究白蜡无性系的耐盐能力,选育优良耐盐林木品种,利用生物措施提高土地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白蜡无性系扦插盆栽苗为试验材料,对9个无性系在不同盐胁迫条件下(0、2、4、6、8 g/L)的生长与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在盐胁迫下,各无性系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并且随着NaCl质量浓度增大,无性系的生长指标(苗高增量、地径增量、生物量累积)都呈现下降的趋势,无性系YL的下降幅度最为平缓;9个无性系中的叶绿素含量也随着盐质量浓度升高而下降,YL与其他无性系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盐胁迫导致无性系体内细胞膜透性与MDA含量增大,但在同一盐质量浓度时,无性系YL与Y3低于其他无性系;当盐胁迫逐步增大时,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因无性系品种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趋势,其中在YL、L5、QB、L2、Y3无性系中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在其余4种无性系中呈现单峰曲线,最高值出现在盐质量浓度为6 g/L的处理中;SOD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无性系YL酶活性最高,与其他无性系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本试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9个白蜡无性系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耐盐能力大小依次为YL、Y3、L5、QB、JJ、JN11、HX、L2、J10,试验结果为白蜡耐盐无性系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和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红花玉兰根系为肉质根,对水分极为敏感,本文对红花玉兰苗木进行水淹胁迫试验,探讨水淹环境对其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确定红花玉兰栽植适合生长的水环境及推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红花玉兰苗木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水淹方法,设置对照(CK)、水淹4 d(W4)、7 d(W7)、11 d(W11)和15 d(W15)共5个处理,并分别在水淹第1、4、7、11、15天以及胁迫解除后的第2天(R2)、5天(R5)、8天(R8)天测定红花玉兰苗木生长过程中的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红花玉兰苗木对水淹胁迫的响应及其水淹胁迫后的自我恢复能力。结果随着水淹胁迫时间的增长:W4、W7、W11植株存活率分别降低至95.00%、70.00%、60.00%,W15苗木在解除胁迫2 d后,全部死亡;苗高和地径的增长量呈下降趋势,W11苗木胁迫解除后生长恢复基本停滞;光和色素含量呈下降趋势,W11、W15与CK差异显著;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呈下降趋势,Pn的各处理均显著低于CK,W11、W15的Gs与CK差异显著;蒸腾速率除W4外均与CK差异显著;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各处理下MDA含量均与CK差异显著,可溶性蛋白含量除W4外均与CK差异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表现为先增加而后降低,W11和W15处理下的SOD和POD均与CK差异显著,CAT活性除W4外均与CK差异显著。结论随着水淹胁迫时间的增长,红花玉兰苗木生长和生理活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在水淹胁迫解除后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且胁迫时间越短恢复能力越强。水淹胁迫持续到11 d左右,基本上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的保护酶系统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减轻伤害,维持植物体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从而表现出一定的耐涝潜力。当水淹胁迫持续至15 d时,超过了植株自身的调节能力,导致其死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花楸是分布在我国山区海拔500 ~ 2 200 m的重要乡土树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本研究对不同花楸无性系的田间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为早期筛选出适应于北京高平原地区的优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来自5个种源的14个无性系花楸的2年生嫁接苗为材料,在北京延庆海拔500 m的田间条件下,对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的生长量、叶片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以及SOD、POD的活性进行测定;利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隶属函数分析法对14个无性系花楸幼苗的耐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各单项指标值在4个月之间的差异显著,且在不同无性系之间的差异也显著;WL1、WL2、SH1和SH2的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表现显著优于其他无性系。TB1和TB2的生长表现最差;TB1和TB2的MDA含量从5月到6月升高最显著,耐热性表现差。FN2和WL2的MDA含量从5月到6月反而下降,优于其他无性系;WL2、FN1和FN2的两种保护酶活性高,优于其他无性系;FN1和FN2的叶绿素含量受高温的影响下降最少,优于其他无性系;SS1、SS2、SS3和SS4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较高,优于其他无性系。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含量两两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1);叶绿素含量变化与地径增长量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 < 0.05);苗高和地径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10个单项指标经过主成分分析后,得到4个新的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结论经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各无性系幼苗的田间耐热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WL2、WL1、FN1、SH2、SH1、FN2、SS2、HS2、SS4、SS3、SS1、HS1、TB2、TB1。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重金属Cd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重金属生态毒理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辽宁地区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种铁南2号,营丹11号和郑丹958号为供试材料,探讨了不同浓度Cd2+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低浓度Cd胁迫表现为一定的刺激作用,较高浓度某种程度上则表现了明显的抑制性。当Cd2+浓度大于5mg/L时,对不同玉米种子萌发均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并且随着Cd2+浓度的增加,对Cd耐受程度不同的玉米品种其幼苗生长及其外渗电导率、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产生明显差异。[结论]铁南2号玉米品种对重金属Cd的抗性明显比其他2种玉米品种强。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Cd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晔  李玉双  孙丽娜  程全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1,(5):2627-2628,2657
[目的]研究重金属Cd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重金属生态毒理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辽宁地区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种铁南2号、营丹11号和郑丹958号为供试材料,探讨了不同浓度Cd2+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低浓度Cd胁迫表现为一定的刺激作用,较高浓度在某种程度上则表现了明显的抑制性。当Cd2+浓度大于5 mg/L时,对不同玉米种子萌发均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并且随着Cd2+浓度的增加,对Cd耐受程度不同的玉米品种其幼苗生长及其外渗电导率、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产生明显差异。[结论]铁南2号玉米品种对重金属Cd的抗性明显高于其他2种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3.
紫薇部分速生无性系幼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选育出适合苗圃培育的紫薇无性系品种,以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初选的10个速生性状比较明显的紫薇无性系扦插苗为材料,调查分析各无性系间幼苗苗高、50 cm地径的年生长量.结果表明,‘大华6号’苗高平均年生长量最大(124.3714 cm),地径平均年生长量最大(1.0514 cm);‘岱2号’苗高和地径平均年生长量次之,这2个无性系是具有明显速生性状的紫薇无性系品种.  相似文献   

14.
以1年生杨树新无性系06-57×川1、07-69×青1、06-69×卜1、07-西大寨×卜1以及2个对照品种陕林4号、中绥12杨扦插苗为材料,通过人工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6个杨树无性系(种)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深,6个杨树无性系(种)幼苗的苗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净光合速率、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下降;叶片中游离脯氨酸显著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显著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基本呈升-降的变化趋势,但是水分胁迫下的酶活性始终高于正常水分。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6个杨树无性系(种)的抗旱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07-69×青1>陕林4号>06-57×川1>06-69×卜1>中绥12>07-西大寨×卜1。  相似文献   

15.
引种欧洲黑杨无性系苗期生长测定与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引进的59个欧洲黑杨无性系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无性系间苗高和地径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基础。无性系苗高广义遗传力为84.79%,遗传变异系数为10.55%;地径广义遗传力为79.22%,遗传变异系数为11.8%。以苗高、地径年生长量为指标,应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选出表现好的欧洲黑杨无性系13个,其苗高遗传增益为12.3%,地径遗传增益为12.2%,其中的N8,N51,N48表现特别突出,综合评比超过或接近参照种欧美杨107号,如果选择这3个无性系,则苗高遗传增益可达18.5%,地径遗传增益可达23.5%。  相似文献   

16.
以高密市林业局苗圃内进行区域适宜性研究表现良好的5年生9个杨树无性系为研究对象,从耗水特性方面,对9个杨树无形系生长的区域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杨树无性系的生长量和耗水特性指标差异较大,在α=0.01水平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L35、I-107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的生长量较大,明显高于其它杨树无性系。对单株材积、单株耗水量、耗水速率和蒸腾速率4个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高密市应选择生长迅速、耗水量大的L35、I-107在供水充足的沙壤土栽植;选择生长较快、耗水量小的T26在天然降水条件的沙壤土栽植;选择生长较慢、耗水量中等的NL895、NL80106、中林2025在需水关键时期进行灌溉的沙壤土栽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铅(Pb)、锌(Zn)、镉(Cd)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检验多年生黑麦草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抗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沙培法,研究CK(不加任何重金属盐)、Pb、Zn、Cd单一及复合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株高、叶宽、根长、生物量及光合色素含量、脯氨酸(Pr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糖(SS)和丙二醛(MDA)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利用隶属函数对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Pb-Zn-Cd处理对多年生黑麦草株高、叶宽、根长、分蘖数、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冠比、POD活性和SOD活性影响最大,其中株高、叶宽、根长、分蘖数、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较CK分别下降61.9%、35.9%、66.5%、72.1%、92.8%、94.2%和20.1%,POD和SOD活性较CK分别增加64.6%和3.8倍。Zn处理对多年生黑麦草的叶绿素a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总量和光合色素总量的影响最大,较CK分别显著下降28.6%、31.9%、20.6%和22.9%(P<0.05,下同),而对叶绿素b含量抑制最大的是Cd处理,其次是Pb-Zn-Cd处理,较CK分别下降20.3%和20.0%;所有重金属处理均使多年生黑麦草Pro含量显著增加;SS和MDA含量受Zn-Cd处理抑制最明显,较CK分别显著增加56.4%和7.0倍;复合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各指标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可知多年生黑麦草对各处理的耐受性为:Zn > CK > Cd > Zn-Cd > Pb-Zn > Pb > Pb-Cd > Pb-Zn-Cd。【结论】多年生黑麦草对Zn胁迫存在一定的耐受性,而对Pb-Zn-Cd复合胁迫的耐受性最差。  相似文献   

18.
杨树杂种无性系苗木生长性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苗高、地径生长量和叶片自然感病程度为测定指标,对引进的26个杨树杂种无性系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欧美杨杂种、美洲黑杨×青杨杂种无性系生长量和抗病性超过或接近对照品种107号杨或陕林4号杨,有进一步引种推广的前景;而美洲黑杨×小叶杨表现较差,建议有选择的保留.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商花30号和商花26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CaCl2浸种对苗期干旱胁迫下花生生长、生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干旱显著抑制两个花生品种的营养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复水后两品种CaCl2浸种处理SPAD值升高,SOD和POD活性以及MDA含量恢复到正常供水处理(CK1)水平。与单纯干旱胁迫(CK2)相比,干旱胁迫下CaCl2浸种处理花生株高、叶面积指数、植株干重、SPAD值、SOD和POD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显著下降。商花30号以40 mmol/L CaCl2浸种、商花26号以60 mmol/L CaCl2浸种效果最好,荚果产量分别比单纯干旱胁迫处理(CK2)增产13.90%和15.52%。说明苗期干旱胁迫下CaCl2浸种可以通过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OD、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强活性氧清除能力,从而增加干物质积累,最终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明干旱胁迫对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以云南省主栽的4个马铃薯品种(合作88、丽薯6号、宣薯2号及会-2)为试验材料,在干旱胁迫及对照条件下分别测定分析马铃薯各品种苗期、现蕾期和盛花期的生理生化指标,并对各生理生化指标变幅进行模糊隶属函数分析。【结果】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下,4个马铃薯品种的总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处理(CK)不同差异显著性降低,各马铃薯品种的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及MDA含量的值均较CK不同差异显著性增加;结合各生理生化指标变幅及指标变幅的模糊隶属函数结果分析认为:现蕾期干旱胁迫对合作88的影响最大,苗期干旱胁迫对丽薯6号、宣薯2号及会-2的生长发育影响相对较大,盛花期干旱胁迫对4个马铃薯品种的生长发育影响相对较小。【结论】干旱胁迫对马铃薯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因品种和干旱时期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