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我国大豆品种区试审定工作的历史沿革。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主要是对育成品种的生产降能、抗虫、抗病、抗逆性能和适宜种植区域进行鉴定.它是良种推广的基础.也是品种管理的重要环节。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2.
更正     
《种子世界》2005,(3):65-65
对主要农作物实行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审定制度,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设立相应的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国家负责跨省区品种的区域试验和审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本辖区内品种的区域试验和审定工作。通过组织安排跨省区和本辖区内的品种示范、展示.使全国主要农作物品种已完成6~7次更换,  相似文献   

3.
庹洪章  谢菊英 《种子》2007,26(5):109-110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鉴定新育成品种特征特性、应用价值和适应区域的主要途径,是连接育种和推广的桥梁与纽带,是作物品种审定的重要依据。区域试验的结果是否科学、准确、可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品种的命运,直接关系到品种选育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利益。提高区域试验质量是广大区试工作者的职责。区域试验按其过程分为组织和实施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试论国家农作物区域试验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世贤 《作物杂志》1996,12(5):14-15
试论国家农作物区域试验问题孙世贤(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100026)要加快国家品种审定制度改革,首先必须完善规范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区域试验是新品种选育后和推广前的中间性试验,是连接从品种育成到生产应用的纽带和桥梁,一般都是通过品种区域试……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7月15~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部分水稻品种审定委员到桂林市检查水稻品种区试、生产试验、引种试验及企业绿色通道区域试验工作。检查组深入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灵川、全州、荔浦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基地,全面了解和考察品种试验设计、播种、施肥、观察记录、田间管理等情况,详细考察了品种的主  相似文献   

6.
据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消息:为了贯彻落实温家宝副总理的重要批示,加快全国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审定和推广步伐,促进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实施,根据<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章程>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的有关规定,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对"九五"期间在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预备试验、生产试验、抗病鉴定、品质分析以及试验管理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中国水稻研究所等99个先进单位、杨仕华等203个先进个人予以表彰,以弘扬他们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服务精神,希望全国从事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工作的单位和个人,以他们为榜样.  相似文献   

7.
1历程与现状1.1建立与完善品种审定(退出)制度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成立于1982年4月(以下简称省品审会),当年5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试行条例》,省品审会公布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试行条例》;在此之前,山东省的新品种从参加区域试验到推广,不经过审定环节,根据其在田间的表现和区域试验结果,提出能否推广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水稻品种试验中应注意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种试验是品种审定的主要依据,是新品种选育后和推广前的中问性试验,是品种育成到生产应用的桥梁和纽带,是确定农作物品种布局和主推品种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了品种审定的种植试验要求:“主要遗传性状稳定一致,经连续两年以上(含两年)(下同),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和一年以上生产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可交叉进行),并达到审定标准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改革审定制度试行登记办法董家涛一、当前审定工作存在的困难回顾80年代初,各地政府组织起品种审定机构,国家投资建设近百个区域试验点,育种单位和种子部门派出大批科技人员从事试验和考察活动,使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10多年来,审...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丽 《种子》2008,27(12)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鉴定农作物新品种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的重要手段,是品种审定和实现品种区域化布局的主要科学依据。区试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问题。通过科研、教学、推广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广大区试人员的辛勤努力,四川省区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认真分析四川农作物品种区试现状,针对性地研究对策,以进一步提高试验质量,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