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结合伊春2001~2012年的旅游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从直接经济贡献和间接经济贡献两个角度并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伊春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从显性角度分析得出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伊春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从隐性角度分析表明伊春每l元的旅游收入能够导致伊春GDP增长约为4.273元人民币,而且发展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概括了四川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状况;分析了四川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效;探讨了四川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四川森林生态旅游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瑞祺  寇明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413-13415
通过分析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内涵,提出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并基于对其特点、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以“规划先行、消除博弈”等措施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乡村生态旅游走向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介绍国内外森林公园建设以及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森林生态旅游面临的规划滞后,投入不足;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环境保护意识差,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等主要问题,提出统筹规划布局,合理有序开发;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森林公园进行生态化管理,增强发展后劲;加强生态旅游的科研力量,充实生态旅游的科技内涵等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生态旅游概念的衍变过程及其内涵,分析了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旨在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从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入手,以柳州君武森林公园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立足特色资源,创造性地提出: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引入森林文化与民族文化、开发多元化的森林生态特色旅游项目、实施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借助现代化的营销手段的五大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有助于带动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是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林业职工和当地居民至富的重要条件。分析了高峰林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提出了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于强  陈玲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5):2900-2902,2933
开展对城市居民的森林生态旅游意向及行为倾向的研究,对森林生态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开发与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南京市中山陵生态旅游景区为例,对南京市民进行了详细的抽样调查及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城市居民在一般甚至严格意义上具有生态旅游者的某些特质;②不同的城市居民森林生态旅游意向及行为倾向存在着较大差异性,但总体对此类旅游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与期待。  相似文献   

9.
在对山西宁武县生态旅游资源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生态旅游资源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根据各区域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特色,将宁武县分为5个生态旅游区:①以“山地”为依托的芦芽山生态旅游区;②以“湖泊”为依托,开发天池生态旅游区;③以“源头”为依托,开发汾源生态旅游区;④以“古城”为依托,开发宁化名胜生态旅游区;⑤以“古关”为依托,开发宁武关名胜生态旅游区。  相似文献   

10.
郭相亿 《安徽农学通报》2013,(14):130-131,136
通过对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地质地貌、气候舒适度、空气质量、生物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分析,提出适宜本区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的开发指导思想、开发原则和可开发森林渡假游、疗养保健游、食疗养生游和运动健身游等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并对如何正确处理保护和旅游的关系、开发旅游项目,加强管理以及优化服务等问题进行探讨,对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日本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态旅游的概念、构成要素和案例研究等方面论述了日本生态旅游的研究进展,并以冲绳县和京都市的生态旅游示范区为例,阐述了这2个地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具体举措,分析了这2个地区生态旅游的特色.日本在生态旅游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尤其在统一生态旅游概念,建立和健全生态旅游评价体系,加强生态旅游示范地区建设,提高生态旅游地居民对当地资源价值的认识,充分发挥生态旅游协会的作用等方面.参37  相似文献   

12.
韦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68-21871
主要从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入手,针对上思县现有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普查、挖掘与筛选,筛选出旅游单体并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详细分析了上思县地文景观资源和森林生态资源类型的特点,总结出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特色,认为其森林生态资源区位绝佳,发展潜力较好,具有较高开发价值。强调通过资源普查、挖掘与分析,正确了解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基本规律,深入研究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发展与利用,提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建议,可有利于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对旅游地的环境、居民、文化负责任的生态旅游是宽甸县旅游业发展的最佳选择。但是宽甸县生态旅游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处理好四个关键性问题。第一要合理发挥生态旅游资源的外部性;第二要减少旅游收入的漏损;第三要保证宽甸县内相关的利益者有效参与生态旅游的监督和管理;最后要严格控制生态旅游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发展生态旅游是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根据系统科学和森林经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分析了生态旅游对森林资源影响的方式和途径 .以森林资源变化量作为指标 ,提出影响度来量化生态旅游对森林资源的影响程度 ,并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分析 ,建立计量分析模型 .影响度计量分析模型中 ,生态旅游对森林资源的影响度由占用林地、毁坏森林植被、林地恢复、林相改造、采伐改变等直接影响各分量和改变大气、水质、土壤等生态因子间接影响各分量所组成 .采用这种计量分析 ,能比较直观地掌握和分析生态旅游发展对森林资源的利用效果 .  相似文献   

15.
从生态规划和环境伦理论台湾生态旅游的基本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回顾分析法与系统归纳分析法,从生态规划和环境伦理的观点出发,检视台湾发展生态旅游的实际现象与环境冲击,探讨其未来持续推动生态旅游发展是否应及早建立应变与管理的适当机制.  相似文献   

16.
詹伟鹏  蔡晨璐 《农学学报》2023,13(3):107-112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旅游业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给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乡村生态旅游的生态文明理念、美丽乡村建设以及两者间的融合发展,持续推动乡村生态旅游不断发展壮大。但乡村生态旅游业中存在的建设管理不严格、科学规划不到位、专业人才缺乏、旅游产品模式化、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借鉴福建省平潭青观顶村生态旅游发展实例,从推动乡村生态旅游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加强生态旅游立法、明确政府职责、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等3个方面的对策,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采取资料收集、实地典型调查、座谈讨论、问卷调查等形式共调查广东省20个各类自然保护区,基本掌握了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状况和生态旅游现状,分析了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利条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付存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16):8972-8976
为促进伊春城市转型进一步的发展,对伊春城市转型进程进行阶段性可持续发展评价。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收集伊春城市转型相关数据,分析伊春城市转型中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及环境子系统发展轨迹,在此基础上对伊春城市转型进行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伊春城市转型有效推进了城市综合系统的发展,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还需要采取加强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建设、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强化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全国120个林业国家级保护区问卷调查和对6个保护区实地调查后发现,在81.3%保护区生态旅游中存在利益矛盾。保护区与旅游公司、当地政府、社区间矛盾较突出,所占比例分别为:45.8%、43.8%、37.5%。现有保护区生态旅游经营模式种类过多、经营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行政级别差距过大、生态旅游经营权的分配或旅游经营公司的隶属关系、利益相关者定位不明确以及保护区在生态旅游中缺少话语权、保护区经费短缺、未充分发挥社区在保护资源和生态旅游中的特殊作用以及缺乏参与度等是造成利益矛盾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些利益矛盾,需要准确把握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处理好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完善相应的政策机制,须建立利益相关者参与度的量化指标、衡量标准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0.
在客观分析宜春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宜春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结合宜春实际,提出了宜春市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路径与对策,以期促进宜春市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