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我国籽瓜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籽瓜收获及初级加工机械有了很大的发展。对籽瓜的收获机械及初级加工机械,从联合作业机械、集条机械、捡拾机械、去籽机械、挖瓤机械及籽瓜除瓜籽外其他部分提取机械方面进行总结,并分析了一些典型机型的特点,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而为籽瓜收获机械机及初级加工机械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籽瓜捡拾脱籽联合作业机优化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设计、试验、优化,为籽瓜捡拾脱籽联合作业机提供适用、配套的去瓜秧装置,便于籽瓜机械化收获.[方法]选用成熟度较高的打瓜为试验材料,以籽瓜捡拾脱籽联合作业机为研究对象,优化设计旋转橡胶条式去瓜秧装置,并对该装置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参数组合,将最优参数组合带入打瓜实际收获作业中进行验证.[结果]捡拾辊行走速度为1.7 km/h,旋转轴转速为90 r/min,旋转轴旋向与捡拾辊前进方向相同时,瓜秧杂草量、籽瓜捡拾率和作业效率明显比其他参数组合下的作业效果好,收获打瓜时平均瓜秧杂草含量为0.576 kg/667m2,平均捡拾率96.16;,平均工作效率为0.407 hm2/h(6.11亩/h).[结论]旋转橡胶条式去瓜秧装置,更有利于瓜秧和杂草的祛除,同时捡拾率和工作效率也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籽瓜具有比较粗放的种植模式,而且它的生长的条件多种多样,瓜藤的长势没有规定的顺序而且样式较多,根据现在的籽瓜的收获机械装备来说,籽瓜收获机械化及["及"或者"、"]自动化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它的应用水平还需要一定的发展,机构和收获技术的研究还有着很多的问题。若想提高籽瓜收获机械的工作效率,能够更加很好的完善收获的技术,就需要更深入地研究籽瓜收获机械的工艺参数,找到它结构和工艺参数的最佳配合。这篇文章主要就是对籽瓜收获机械研究的现在状况和未来的展望进行了一些分析和讨论,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北疆籽瓜丰产栽培技术,包括土地准备、种子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当地籽瓜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旱砂田种植籽瓜效益较好,但目前砂田籽瓜传统种植方法存在很大的缺点.就是任其籽瓜主副蔓自然生长,不进行人工整蔓,形成籽瓜个体多蔓丛生、群体枝蔓纵横交错、杂乱无章、花期延长、坐瓜不齐、瓜个大小不一、收获时成熟度不一的状况,鲜瓜产量仅为3.75万kg/hm2左右,生瓜率高达18%以上,产籽率不足3%.针对上述情况,近年对旱砂田籽瓜进行了整蔓丰产栽培,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籽瓜联合收获机捡拾器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捡拾器是籽瓜联合收获机的主要工作部件,用于捡拾籽瓜。针对4ZBL-2背负式籽瓜联合收获机的捡拾器在工作中存在切瓜和碎瓜的问题,结合三维软件ADAMS进行研究分析,为优化捡拾器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提供理论依据。田间试验表明,该捡拾器性能稳定,平均漏检率为3.59%、破损率为14.23%、湿籽损失率为1.04%,能满足农业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解决籽瓜收获机械去草秧装置清草效果差,瓜籽含杂率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自走式籽瓜联合收获机的去草秧装置.【方法】阐述了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并对关键部件打草辊、割刀机构、清草辊的工作参数进行设计与分析.【结果】通过对打草辊打断草秧的力学分析,确定打草辊转速为385 r/min;通过对割刀切割草秧的力学和运动学分析,确定了动刀片切割速度为0.6 m/s;通过对清草辊清草状态的力学分析,确定了清草辊转速为405 r/min;当打草辊转速为385 r/min,割刀动刀片切割速度为0.6 m/s,清草辊转速为405 r/min时,收获机瓜籽含杂率为12.31%.【结论】该去草秧装置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对自走式籽瓜联合收获机去草秧装置的发展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产能籽瓜破碎取籽机是籽加工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可一次性完成籽瓜瓜籽、瓜瓤和瓜皮的分离.根据目前机型存在的产能低,瓜籽的损失率大,脱净率、洁净率低等问题,对取籽机的关键部件破碎辊和一级破碎分离装置中的分离辊进行改进设计.在破碎辊轴上安装扁刃型瓜刀,并在瓜刀下方设有刀砧,瓜刀能迅速抓住下落的籽瓜并将其强制向下切成两瓣.分离辊根据人手掏瓜的动作,采用仿生手结构.针对整机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整机性能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分离辊锥度一级破碎分离装置主轴转速分离辊与主轴角度破碎辊转速.优选参数组合为:破碎辊的转速45r/min、分离辊锥度2°、一级破碎分离装置主轴转速98.5r/min、仿生手结构辊刀与主轴角度12°.重复试验表明,该破碎取籽机的瓜籽损失率1%,瓜籽脱净率98%,洁净率98%,可满足籽瓜加工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籽西瓜又名瓜子瓜、籽瓜、打瓜,是西瓜中的一个类型,栽培的主要目的是收获西瓜子。近几年来,我市籽西瓜的生产水平迅速提高,地膜覆盖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并由原来的一年一熟纯作发展到现在的多种形式间套作,一般亩产西瓜子75~100公斤,地膜覆盖的高产田块可达150公斤以上。其主要栽培技术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籽西瓜又名瓜子瓜、籽瓜、打瓜,是西瓜中的一个类型,栽培的主要目的是收获西瓜子。近几年来,我市籽西瓜的生产水平迅速提高,地膜覆盖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并由原来的一年一熟纯作发展到现在的多种形式间套作,一般亩产西瓜子75~100公斤,地膜覆盖的高产田块可达150公斤以上。其主要栽培技术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基于UG的自行升降式采种机的虚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我国林木种子生产和采收现状基础上,提出新型自行升降式采种机应具备的特征。使用UG建立采种机三维虚拟模型,对该虚拟模型进行运动仿真。在农林机械中引入动平台,研究动平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提高采种机在不良地表和大坡度条件下的工作能力。设计适应林内作业和高枝采种要求的起升机构。通过对采种机虚拟模型的研究,解决了大量机构匹配和运动合理性问题,优化了设计方案,为后续研究提供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机械收获方式对油菜籽粒关键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收获是油菜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影响油菜籽粒产量、品质及效益。通过人工模拟联合收获和分段收获方式,分析不同收获方式对油菜籽粒关键性状的影响,以期为机械收获方式选用及配套参数确定提供依据。【方法】选用含油量不同的2个中熟油菜品种,在湖北黄冈和襄阳设置联合收获不同收获时期(终花后20—44 d(黄冈)和终花后23—47 d(襄阳),每隔3 d收获1次)以及分段收获不同割倒时间(终花后20、26和32 d(黄冈)和终花后23、29和35 d(襄阳))和后熟时长(3、6、9和12 d)试验,测定千粒重、含水量、品质等关键指标。【结果】联合收获两试点、两品种均在终花后38 d左右达籽粒生理成熟期,所需积温约1 100℃,千粒重和含油量最大。终花后46 d左右,籽粒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可快速降至最适点,为机械化联合收获适宜时期。籽粒含水量降幅与日均温及大气压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含量降幅与日均温极显著正相关,与降雨量显著负相关。与D1、D2相比,分段收获在D3条件下(终花后33 d左右)割倒后熟,籽粒千粒重、含油量、出油率、整齐度及油酸含量均值最高,叶绿素含量、亚油酸含量及含水量均值最低;后熟天数对籽粒含油量、出油率、千粒重、整齐度、油酸、亚油酸含量影响不显著,后熟6—9 d时籽粒叶绿素与含水量可快速降至最适点,为适宜捡拾脱粒时期。籽粒含水量降幅与太阳辐射量极显著正相关,与降雨量极显著负相关。【结论】终花至收获期间,平均日均温19—22℃、降雨量1.0—3.5 mm,大气压1.45—1.75 kPa条件下联合收获在终花后46 d左右(生理成熟后8 d左右)收获,分段收获在终花后33 d左右(即生理成熟前5 d左右)割倒;平均相对湿度64%—80%、降雨量0.7—3.1 mm、太阳辐射量10—13 MJ·m-2条件下分段收获后熟6—9 d捡拾脱粒最为适宜。此条件下,籽粒含水量均可降至15%左右、叶绿素含量均可降至10 mg·kg-1以下。且2种收获方式在籽粒千粒重、含油量、出油率及整齐度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但与联合收获相比,分段收获籽粒油酸、亚油酸含量更高,籽粒和油脂品质更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酸枣、花椒、红花等顶生小果实和顶生花类中草药的机械收获试验、研究,我们设计、制造了顶生小果实采集机,该机不但提高了生产率,还可使农民从繁重而又痛苦的手工采摘作业中解脱出来,在生产中有推广的前途。  相似文献   

14.
蜜蜂授粉是中果型西瓜简约化栽培技术之一,西瓜蜜蜂授粉与人工辅助授粉处理相比,蜜蜂授粉是天然授粉方式,既可减轻瓜农的劳动强度,又可提高西瓜坐果率及西瓜心、边糖含量,改善西瓜品质。试验结果表明:中果型西瓜京欣3号两种蜜蜂授粉方式和人工辅助授粉,对整个生育期主蔓长、粗、绿叶数及叶面积无影响,两种蜜蜂授粉与人工辅助授粉平均单瓜质量提高0.400kg,两种蜜蜂授粉与人工辅助授粉667m2平均产量提高380.800kg,两种蜜蜂粉坐果率为100.00%,畸形果为0.00%。从西瓜皮厚、硬度及产籽量上来分析,两种蜜蜂授粉西瓜比人工辅助授粉西瓜皮厚平均降低0.19cm,瓤的硬度平均降低0.360kg/cm2,产籽量平均增加了10.00%,且籽粒饱满。两种蜜蜂授粉的西瓜果形周正,商品率高。两种蜜蜂授粉平均边缘和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增加了0.23%和0.82%,且蜜蜂授粉改变了西瓜的品质,纤维少,酥脆可口,经济效益可提高31.00%。综合考虑667m2产量、坐瓜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中果型西瓜蜜蜂授粉表现最为优异,建议广大瓜农应用中果型西瓜蜜蜂授粉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4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在3种收获方式下的产量损失情况。[方法]以人工完全收获为参照,研究了谷物联合式收割机直接收获法与人工分段收获法在4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种子收获过程中的产量损失情况,同时研究了不同清选方式对种子质量的影响,分析了农户人工筛选种子的质量水平。[结果]扁穗冰草和新麦草适合于联合收割机直接收获,与人工完全收获的产量相比,收获率分别达到76.0%和66.1%。无芒雀麦种子以人工分段法收获的效率最高,达到74.7%。高羊茅种子的落粒性较强,联合式收割机收获和人工分段法收获的产量损失均超过50%,应考虑适当提前收获时间。[结论]该研究为当地小规模种植基地与农户分散种植并存的牧草种子生产方式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Rapeseed (Brassica napus L.) harvesting method is critical since it significantly determines the seed yield, oil quality, and industrial efficiency.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s of harvesting methods on the quality of cold-pressed rapeseed oil of two varieties. Oil color, peroxide value (POV), tocopherol content, fatty acid composition, and polarity of total polyphenols (PTP) contents of two rapeseed varieties in Huanggang and Xiangyang were compared through artificially simulated combined harvesting and two-stage harvesting. Result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quality of rapeseed oil between the two harvesting methods. The red value (R-value), POV, total tocopherol contents, linoleic and linolenic acid content, and PTP content of the pressed rapeseed oil prepared by the combined harvesting method were about 27.6, 5.7, 15.8, 2.0, 0.5, and 28.6%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oil produced from the two-stage harvesting method, respectively. Xiangyang and Huayouza62 performed better in the two regions and two varieties, respectively. To sum up, the rapeseed oil obtained 41–44 days after final flowering of combined harvesting, 35 days after final flowering, and six days of post-ripening of the two-stage harvesting had the best quality.  相似文献   

17.
不同机采棉花品种生长发育及光合物质生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筛选出更适宜新疆北疆地区机采的棉花品种。【方法】以新疆北疆地区代表性的早熟棉花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品种比较试验,评价其在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差异。【结果】新陆早71号生育期为123 d,株高为80.1 cm、始果节高度为25.6 cm、始果节位6.2节,株型紧凑抗倒伏,主要农艺性状表现较优,更利于后期机采;新陆早71号叶面积指数(LAI)合理,叶片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SPAD)在各生育期优于其它品种,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促进了后期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和籽棉产量的提高。【结论】新陆早71号综合表现较优,为适宜北疆棉区机械采收的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18.
木薯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阳  张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391-8393,8398
介绍了现有木薯收获机械,包括普通挖掘犁、挖掘分离收获一体式木薯收获机械、挖掘式木薯收获机。同时介绍了自行研制的挖拔式木薯收获机械的技术性能、工作原理与特点。展望了木薯收获机械的研究发展方向。认为在研发木薯收获机械时应考虑(1)由于木薯种植的地理条件多样,木薯收获机械应该具有能够更换的深松部件,并且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以适应尽量多的地形条件;(2)木薯收获机械应该具有能够收获多行木薯的能力以提高收获效率;(3)木薯收获机械应该具有调节功率输出的能力,可根据不同的土壤粘度状况做出适当的调整,以减少功率损耗;(4)木薯收获机械最好同时具备松土、挖掘木薯、拔起木薯、分离土块、切割木薯秸秆、集中木薯等功能,使得收获过程更加简单易行,实现较高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国外不同类型的选择性/非选择性芦笋收获机械、根茎种植机械、起垄机械和基于机器视觉识别及决策的选择性芦笋收获机械算法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国情及芦笋种植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在我国针对不同地域研发小型绿芦笋收获机械、引进研制中型非选择性白笋收获机械可减轻笋农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旨在为我国芦笋产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2CM-4型马铃薯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机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马铃薯播种作业的机械化程度制约着马铃薯生产的发展的问题,在对国内马铃薯播种机现状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马铃薯播种的农艺要求,设计出了2CM-4型马铃薯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机。该机具采用交叉取种的方式,配合振动式排种部件,实现精量播种;采用种肥分施的技术,减少肥料对种薯的损伤;机具的排种单体、施肥部件、覆土部件、镇压部件均可调节,可适应不同行距种植。该机具操作简单、性能良好、作业效率高、故障率低,是马铃薯种植户的理想选择,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