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罕达汽镇寒地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地小城镇具有特殊的生态环境,针对其寒冷的气候特征,对寒地城镇的绿地系统规划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寒地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城镇空间布局、植物选择与配植及"冰雪文化"的融入3个层面规划的策略,以黑河市罕达汽镇的绿地系统规划为例,通过实践构建出具有寒地景观特色的小城镇绿地景观。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开封市绿地系统较以前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但仍不完善。针对开封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即建立以其自然和人文特色为基础的"绿心+绿网"的绿地空间布局模式,以适应开封建设生态城市、旅游城市和人居环境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应用哈夫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道路网络、绿地面积、人口分布等数据,计算城镇绿地和出行点之间的吸引力数值,研究绿地空间布局、服务能力及与城镇居民需求关系。研究表明: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域绿地分布不均衡,多集中于中西部,绿地数量多而面积小,其服务范围和期望到访的游人数量较多;镇域南部为风景区绿地,数量少而面积大,其服务范围和期望到访的游人数量较少;镇域北部绿地资源匮乏。基于哈夫模型与GIS网络分析技术的绿地系统研究,定量地分析了城镇绿地空间要素组成与结构,可以有效地优化城镇绿地系统布局,最大程度地发挥城镇绿地生态维护功能。  相似文献   

4.
与平原城镇相比较,山地城镇在空间形态、生态环境、景观格局、绿地布局模式等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在分析山地城镇绿地形态特征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景观生态格局理论,归纳山地城镇绿地系统布局模式,指出圈层+组团绿心+廊道网络是山地城镇绿地系统布局的理想模式。以福建省云霄县火田镇绿地系统规划实例进行论证,强调生态绿心与生态廊道对山地城镇生态格局的作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市绿地系统结构初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引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及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及遥感(RS)技术支持下,应用哈尔滨市绿化普查数据及已建立的哈尔滨市绿色环境空间数据库,模拟和表达哈尔滨市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及结构,对哈尔滨市绿地系统的现状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哈尔滨市绿地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李宏旭  董雨欣  刘慧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97-10499
在城市特色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的背景下,分析了城市绿地特色的构成要素,城市绿地系统特色的表现方法。以黑龙江省双城市为例,解析了城市特色绿地系统的规划目标、规划原则,并详细介绍了形成"百年古堡,百企百园"的城市特色框架的绿地系统布局结构模式。提出适合于城市自身发展特色和生态特征的绿地系统规划应从区域大环境、历史文化积淀、城市发展模式和居民生活方式4个方面进行挖掘和开展,营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全州发展空间布局,依托传统产业升级、新型绿色产业发展、产业承接创新,按照集聚模式,集中打造优势产业功能区,以重点工业园区建设带动全州经济发展,以现代农业园区和高端旅游功能区建设实现低碳发展,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建立起发达可持续的生态经济体系,实现"工业强州、城镇带州、旅游活州"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节约型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兰  孔强  杨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52-18054
分析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所涉及的环境、生态问题,介绍了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结构优良、历史人文特色鲜明、自然景观资源多样的特点及其所面临的现实挑战。阐述了节约型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的演变历史、整体空间结构层次、节约理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节约型城镇绿地系统评价体系的构建,指出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绿地系统节约性评价应统筹考虑复合价值影响因子及定性评价因子的相关关系。分析了定量评价指标与定性评价措施,以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构筑了客观、准确的节约型城镇绿地系统评价体系,以期能够促进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的改善,充分体现节约型绿地系统规划理念。  相似文献   

9.
绿地系统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结合已制定的陕西最北部地区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案,分析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提出了城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为城镇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根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合肥市为例,介绍了城镇和产业发展对生态空间布局的需求,以及如何构建基于城湖共生的生态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1.
方大凤  张昌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58-15361
以2001~2010年在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城市防灾绿地规划研究的51篇文献为样本,分析了文献研究的状况、文献研究的方法和文献研究的内容。结果表明,2008年之后城市防灾绿地研究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当前我国防灾绿地规划,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防灾绿地的规划模式、规划过程中的具体指标仍需进一步研究,在实践中修正与完善;应加强新兴的小城镇的防灾绿地规划。  相似文献   

12.
陈鹏飞  陈丽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302-8303,8339
以河南省桐柏县为例,通过对其绿地系统的现状分析,结合其城市生态规划,探讨了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及内容,提出了支持城市生态建设的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三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对三河市绿地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城市生态和景观规划相关理论,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有关规范为依据,在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市区绿地系统进行了规划。对该市区绿地系统结构、布局及分类绿地进行规划和控制,提出"一面一带二网多点"的绿地网络结构和"绿、水、城、林、山"交融一体的绿化原则,并对三河市绿地系统特色景观规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探讨——以焦作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樊良新  牛海鹏  陈金海  李瑞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604-2605,2693
城市绿地系统属于强干扰、脆弱的生态系统,而绿地系统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它的生态功能的发挥.焦作市属于一个"资源型城市",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绿地系统是其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绿地状况,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健康,而且还严重制约着焦作市向旅游城市的转变.依据焦作市城区影像数据、绿地统计数据,对城区绿地系统2000~2004年绿地结构、格局进行分析,从中找到其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包头市城区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理论、景观异质性理论及生物多样性理论对包头市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布局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包头市城区绿地景观网络不完善,城区内外绿地景观生态格局缺乏足够的连接,城区内的绿地斑块分布不均,新、旧城绿地建设差距较大,同时城区绿地景观特色不明显,绿地景观异质性不高,绿地景观类型单调。因此在今后的城市绿地规划中应注重加强城市绿地景观的连续性,合理安排城区绿地斑块,发展不同功能的特色绿地景观,使包头市城区绿地系统形成"城在林中,绿在城中"的城市生态网络。  相似文献   

16.
由于近年来国家大力建设园林化城市的带动,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环境产业。本文将从专业的角度,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经济管理有机结合,揭示了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组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应急防灾的城市绿地系统优化思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汶川大地震引发的巨大的灾害损失,促使人们深刻反思当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中的误区,进而引发了对防灾绿地的研究热潮,在现有城市格局和绿地系统布局的基础上,优化城市绿地的应急防灾功能,构建具有合理的功能层级和布局结构的城市防灾绿地体系,切实提高整座城市的抗风险机能。  相似文献   

18.
张光明  张延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639-14641
在对兴平市绿地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区绿地系统进行了规划设计,提出了以"绿、水、城、林、山、田"交融一体的绿化原则,"一环、两带、二网、多点"的绿地结构布局方案。并指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从城市大环境角度出发,构建区域绿地景观安全格局,方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