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耦合盆栽试验,以补灌定额(X1)、氮肥施量(X2)、磷肥施量(X3)、钾肥施量(X4)为试验因素,选用4因素5水平的均匀设计,研究不同水、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淀粉含量的影响,建立起马铃薯淀粉含量与灌水量、氮、磷、钾施用量的关系方程。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马铃薯淀粉含量的影响顺序为:X3X2X1X4,各因子交互作用对马铃薯淀粉含量影响顺序为:X1X3X1 X2X1 X4,二次项X1、X2、X3系数为负,说明灌水量、氮肥施量、磷肥施量过多和不足均会对淀粉含量产生副作用。以马铃薯淀粉含量为目标函数,最大值为17.60%时,各补水时期灌水量最佳分配为:补灌定额为930m3/hm2,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分别为180、240、276.15kg/hm2。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马领薯种植中氮肥利用率较低等问题,采用5因素5水平(1/2实施)的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在宁夏中部干旱地区开展了马铃薯室外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水肥配合对马铃薯的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规律。研究得出,试验条件下氮素利用率达到最大值时的各因素(灌水时期、灌溉定额、施氮量,磷肥和钾肥用量)最佳组合。即,试验条件下氮素利用率最大值时各因素最佳组合为:灌水时期为苗期,现蕾期,花期和成熟期四个生育期灌水,分别灌灌溉定额的25%;灌溉定额为900m3/hm2,施氮量为225kg/hm2;磷肥为225kg/hm2;钾肥为375kg/hm2。  相似文献   

3.
水肥耦合对烤烟叶面积积累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氮肥、磷肥、钾肥及水分用量对烤烟叶面积积累量影响的研究。利用多元回归拟合建立了烤烟叶面积积累量与氮、磷、钾及水分用量4个因子之间的回归模型,分析了各个因素间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氮肥、磷肥、钾肥、用水量适宜交互水平分别为:施氮量在0到1.682(138.00~230.85kg/hm2)水平之间、施磷量在0到1(69.00~96.90kg/hm2)水平之间,施钾量在-1到1(165.60~386.40kg/hm2)水平之间,灌水量在0到1.682(烤烟伸根期、成熟期土壤适宜水分为田间质量持水率的60%~76.8%,旺长期为70%~86.8%)水平之间能使烤烟叶面积积累量达到理想值。  相似文献   

4.
水分和养分是半干旱区粮食生产的两大重要因子。因此,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效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生产指导意义。采用311-D最优饱和设计,在膜下滴灌条件下,开展了玉米产量效应的田间试验研究。通过对玉米产量进行二次回归拟合,建立了各因素的回归数学模型。结果分析表明,施氮量、施磷量、灌水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均为正效应,其中施氮量为主要影响因素,灌水量和施磷量次之。各因素交互效应顺序:氮水磷水氮磷,其中氮磷、氮水交互表现为正效应,磷水交互表现为相互替代作用。从产量角度,通过频数分析对模型寻优,在实际大面积生产中要获得大于14 000kg/hm2的产量,在固定钾肥用量为250kg/hm2时,氮肥量范围290.73~315.81kg/hm2、磷肥量范围125.50~147.40kg/hm2、灌水量范围505.60~587.95m3/hm2。  相似文献   

5.
滴灌下不同供磷方式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供磷方式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处理马铃薯的生物学产量显著高于不施磷处理,而不同供磷方式对马铃薯生物学产量的差异不显著;滴施磷肥处理有利于提高马铃薯块茎中的磷质量浓度;马铃薯块茎产量以50%磷肥基施、50%磷肥分10次追施的处理最高,且其商品薯率也最高,达到88.96%,比不施磷肥的对照处理高出6.54%;不同供磷方式对马铃薯块茎中的淀粉含量、干物质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表现为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滴灌条件下灰枣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滴灌为条件设置不同水肥处理,通过施肥模型建立与分析,研究氮磷钾施肥配比对灰枣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水平范围内,土壤中适量增施氮、磷肥能提高灰枣果实单果重和产量;增施钾肥可提高枣果中还原糖和Vc的含量,增施氮肥则可提高蛋白质的含量;氮、磷、钾三因素对灰枣产量以及糖度、Vc含量的作用顺序为:施钾量〉施磷量〉施...  相似文献   

7.
水肥耦合效应对保护地辣椒果实中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灌水定额、氮肥和磷肥对护地辣椒果实中硝态氮含量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灌水、施氮和施磷对辣椒果实硝态氮含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灌水>施氮>施磷.适量灌水少施氮肥可降低辣椒果实中硝态氮含量.  相似文献   

8.
水肥供应对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灌水量和氮、磷、钾肥用量对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与水肥因子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单一因素及两两因素的耦合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因子为中间水平时,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随灌水量、施磷量和随施钾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但不随氮肥用量的变化而变化.施磷量和施钾量对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明显大于灌水量和施氮量.交互效应表现为,灌水量和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间的负交互作用对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控灌条件下水肥调控对黑土稻作产量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采用回归分析,建立水肥耦合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内氮肥和水对稻作的贡献较大;氮肥对稻作的产量增值存在正相关,而钾、磷肥及土壤相对含水率对水稻产量存在阈值反应;当产量最高时最佳施氮量为0.78g/盆,施钾量为0.45g/盆,施磷量为0.30g/盆,分蘖后期土壤相对含水率为71.5%,折合成公顷量为施氮量为110.46kg/hm2,施钾量为63.84kg/hm2,施磷量为42.20kg/hm2。  相似文献   

10.
山地滴灌下矮化密植枣树氮磷钾施肥效应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氮、磷、钾三因素D饱和最优设计,研究了黄土高原山地滴灌下矮化密植枣树氮、磷、钾施肥肥效与优化施肥模式。结果表明,施肥明显促进了枣树地径的增加(单施钾肥除外),显著提高了红枣坐果率;施肥促进了新梢的生长,其中施氮和氮磷钾配施影响显著,而单施磷、单施钾影响不显著。施肥明显提高红枣产量,氮、磷、钾肥对红枣产量的影响为氮肥钾肥磷肥;氮肥与磷肥、氮肥与钾肥之间有正交互作用,磷肥与钾肥无明显交互作用。山地滴灌工程下矮化密植枣树(1 650株/hm2)目标产量为20 000~24 000kg/hm2的优化施肥方案为: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271.36~374.88、128.36~217.94、124.44~228.58kg/hm2。  相似文献   

11.
在2007年对阿拉尔垦区施肥制度、氮肥种类、氮肥施用量、灌溉制度及棉花产量等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农户平均施氮总量达460 kg/hm2、平均施磷总量达127 kg/hm2;过量施氯磷普遍存在,分别有80%的农户过量施氮、有63.4%的农户过量施磷;施肥时间比较集中,基追比为2:1,单次追肥施氮量偏大;施氮量与棉花产量不相关,增加施氮不能增产.调查区农户单次灌水量普遍偏大,年总灌水定额达到7 300~10 200 m3/hm2.过量施肥和大水漫灌为N、P淋失提供了可能和运移载体,加上灌区偏沙性的土壤质地,得出淋移损失很可能是一个重要氮素损失途径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水肥耦合效应对辣椒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灌水定额、氮肥和磷肥对保护地辣椒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辣椒生育性状和产量影响最大的因子是灌水,其次是施磷和施氮,灌水和施磷的交互作用对茎粗和分枝数的影响也是显著的.辣椒生育性状和产量较佳的水肥管理措施为:灌水定额170.0 m3/(hm2·次),施纯氮225.0~273.9 kg/hm2,施纯磷90.0~180.0 kg/hm2.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主要粮食作物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为控制化肥施用总量、优化施肥结构、科学肥料运筹、改进施肥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无肥区、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氮磷钾区5个处理区,收获后计产、化验玉米及茎叶的氮、磷、钾含量,计算出化肥的利用率。【结果】1)不同施肥处理能够提前玉米成熟期和收获期,对其他生育期无影响。2)不施肥和不施磷肥对玉米株高影响较大,不施肥和不施氮肥对玉米基本苗、成穗数影响较大。3)试验地块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22.6%、12.9%和34.2%,在大田生产上应适量减施化肥,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4)缺素施肥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不施氮肥尤为明显,钾肥、磷肥次之,氮、磷、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钾肥﹥磷肥。【结论】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对玉米增产效果极显著,但目前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均偏低,建议生产上配合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施用量,防止土壤污染。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供磷方式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处理马铃薯的生物学产量显著高于不施磷处理,而不同供磷方式对马铃薯生物学产量的差异不显著;滴施磷肥处理有利于提高马铃薯块茎中的磷质量浓度;马铃薯块茎产量以50%磷肥基施、50%磷肥分10次追施的处理最高,且其商品薯率也最高,达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摸清不同水肥用量对宁夏中部干旱区枸杞果实糖类和类胡萝卜素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大田试验,以补灌量(X1)、施氮量(X2)、施磷量(X3)和施钾量(X4)为试验因素,采用4因素6水平的均匀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水肥条件对枸杞果实总糖、多糖和类胡萝卜素量的影响。【结果】(1)单因素对枸杞果实总糖量影响显著,各单因素对枸杞果实总糖量的影响顺序为:X1X4X3X2;(2)二因素交互作用对枸杞果实总糖影响规律为X3X4X2X4X1X2X1X3X1X4X2X3,各因素交互作用可提高枸杞果实总糖含量;(3)二因素交互作用对枸杞果实多糖影响规律为X2X4X1X3X1X2X3X4X1X4X2X3;各因素交互作用可提高枸杞果实多糖量;(4)二因素交互作用对枸杞果实类胡萝卜素影响规律为X3X4X1X3X1X2X2X3X1X4X2X4;各因素交互作用可提高枸杞果实类胡萝卜素量。【结论】试验条件下,枸杞滴灌最优的水肥管理方案为补灌量1 700~2 090 m3/hm2、施氮量240~342 kg/hm2、施磷量19~95 kg/hm2、施钾量130~171 kg/hm2。  相似文献   

16.
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和均匀设计极大值回归分析的方法,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肥等栽培因子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耦合效应。从多因素分析表明其影响顺序为:底钾(x5)>追氮(x6)>补水(x7)>密度(x2)>底氮(x3)>播期(x1)>追肥/补水生育期(x8)>底磷(x4)。在数学模型中,各栽培因子间耦合效应对玉米产量影响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且在正效应中,底钾(x5)与追氮(x6)的耦合效应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最大。当播期为4月16日,密度为80959.6株/hm2,底施氮量为3.7 kg/hm2,底施磷量为1.2 kg/hm2,底施钾量为0.0056 kg/hm2,追施氮量为3.5 kg/hm2,补灌量为0.024 m3/hm2,在玉米6片展叶时追肥-补水,玉米水分利用效率达到理论最高值42.66 kg/(mm.hm2)。  相似文献   

17.
新民市大白菜“3414”田间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414"试验设计,研究氮肥、磷肥、钾肥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新民市中等肥力情况下,目标产量为10000.0kg/667m2时,大白菜的施氮量为30.0~35.0kg/667 m2,施磷量为6.0-7.0kg/667m2,施钾量为5.0-6.0k#667m2.  相似文献   

18.
辽西半干旱区水肥耦合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311-B最优D饱和设计和旱棚微区试验的方法,于2003~2006年在辽西半干旱区开展了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春玉米产量效应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对产量的作用最大,磷肥次之,水分最小;水肥耦合效应大小顺序为:磷水耦合>氮磷耦合>氮水耦合;获得最高产量14298.36kg/hm2的施氮量为285.49kg/hm2,施磷量为128.79kg/hm2,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9.29%。  相似文献   

19.
对比分析了常规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水平下冬小麦氮、磷、钾肥料的利用率及增产效果。常规施肥各处理与全肥量处理相比,不施磷肥处理的冬小麦产量降幅为26.3%,不施氮肥的降幅为17.1%,不施钾肥处理的降幅为5.6%;配方施肥各处理与全肥量处理相比,不施磷肥处理的降幅为32.6%,不施氮肥的降幅为7.9%,不施钾肥的降幅为6.7%。  相似文献   

20.
通过“3414”试验设计,研究氮肥、磷肥、钾肥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新民市中等肥力情况下,目标产量为10000.0kg/667m2时.大白菜的施氮量为30.0-35.0kg/667m2,施磷量为6.0-7.0kg/667m2,施钾量为5.0~6.0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