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11月下旬,潍坊市郊一个存栏72头母猪的猪场的保育猪群发病,发病一周的死亡率为55%。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症状和实验室检测,诊断此病为猪蓝耳病、伪狂犬病及猪流行性感冒的混合感染。经采取紧急接种、饮水饲料中投药等措施,猪群疫病得到控制,且其他阶段猪群未再发病。  相似文献   

2.
副猪嗜血杆菌在我国养猪场十分常见,保育猪感染该病可出现关节炎、脑膜炎等多种临床症状,且死亡率较高。此外,由于猪场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大量耐药菌株的出现给猪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019年11月初,湖南怀化某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群爆发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根据病猪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结合实验室诊断结果显示该病为副猪嗜血杆菌感染所致,K-B纸片琼脂法药敏试验显示菌株对头孢噻呋、氟苯尼考、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和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对阿米卡星、头孢氨苄、新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中敏,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和青霉素高度耐药。通过对发病猪群肌肉注射氟苯尼考,同时对全猪拌饲阿莫西林,治疗一周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2007年11月,在北京市大兴区瀛海镇某猪场,因为要对该猪场免疫猪群进行免疫抗体监测,进行随机抽血。被采血猪群为5月龄的育肥猪,共采了6头猪,前5头未发生不良情况,第6头在保定过程中出现应激现象,病程历时15min,最终救治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4.
某地区规模化猪场60~90日龄育肥猪群陆续出现腹泻、呼吸困难、耳紫、皮肤紫癜等症状,发病后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发病率为20%,病死率接近90%.为了弄清该猪场疫病的流行状况,我们对该猪场母猪群及各个年龄段的商品猪群进行了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的抗体水平检测,并对部分发病猪只进行了病理学剖检和细菌学检测.结果表明,猪瘟、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在该猪场的各个猪群中呈不同程度的广泛流行,猪伪狂犬病在该猪场的母猪群中有一定程度的流行;剖检中可见典型的猪瘟病变并存在沙门氏菌病的混合感染.对该猪群主要疫病的血清学调查结果,为该猪场疫病的防制提供了有效依据,为我国猪病的防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山东临沂某猪场猪群出现消瘦、皮肤苍白、关节肿胀及腹式呼吸等临床症状,实验室剖检可见心脏有胶冻样渗出,淋巴结肿大及"绒毛心"等现象,无菌采集病料,进行PCR诊断,结果显示:引发该猪场猪群发病的主要病因为猪圆环病毒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  相似文献   

6.
对于猪场来说,引起猪群发病的原因有病原菌数量、猪群数量、引种扩繁带入的新病源、病原的存活率,及猪场之间的距离的等.猪场管理不佳,会给猪场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猪场预防和控制猪群疾病的原则有合理建场,保持小规模饲养;控制猪只引入,在充分考查猪源的健康状况引种;尽量避免外来人员进入猪场;设制合理的免疫计划、疾病免疫程序,定期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7.
高铜饲料导致猪群胃溃疡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6月,赤峰市某规模猪场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发生了不明原因的以母猪群发病死亡为主的急慢性病例,经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剖检观察、实验室检验、饲料监测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确诊该猪场母猪群是由于长时间饲喂高铜饲料导致的严重的胃溃疡。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养猪户主诉,猪场于2001年6月初发现猪群尤其是妊娠母猪群表现食欲降低、精神委顿,一些猪发生便秘。约5日后,症状逐渐加重,表现严重食欲废绝、呕吐、便秘、喜饮水,在约2周时间内,有20头母猪不同程度发病。共死亡6头(其中分娩后猝死2头,其余4…  相似文献   

8.
2008年11月,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某猪场保育猪群表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消瘦、被毛粗乱、食欲不振、厌食、反应迟钝、疼痛(由尖叫推断)、关节肿胀、跛行、颤抖、共济失调、可视黏膜发绀、侧卧等症状,部分猪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给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以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现将诊断以及疫情控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 基本情况 某自繁自养猪场,现存栏基础母猪150头,2004年12月初,在20~30kg体重猪群中偶尔出现突然死亡猪只,死前表现呼吸困难,鼻腔有分泌物.休表某些部位偶见紫斑,附近兽医诊断为气喘病继发巴氏杆菌肺炎.在饲料中投入枝原净、金霉素、阿莫西林连用7d.症状并未得到控制.且症状加重,波及猪群数量加大、体重范围增大.至12月18日.20-60kg体重猪群有30余头出现呼吸急促.体表偶有紫斑,  相似文献   

10.
由于现代养猪趋向于工厂化、集约化,猪群生活在一个空间狭小、封闭的环境,因而呼吸道疾病困扰集约化猪场的发展,临床上引起呼吸道症状的病原微生物很多,临床危害最多的疾病是支原体肺炎、以及继发的肺疫及传染性胸膜肺炎。1999年某猪场就曾因流行支原体肺炎,造成严重的损失,2000年,该猪场因预防得当,该病没有再次流行。1 发病情况1999年8月下旬,该猪场商品育肥猪部分开始发生以咳嗽、喘气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严重的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消瘦。10月份育肥猪80%以上的感染发病。后经大批淘汰,直到11月下旬,此病得以缓和。2 临床…  相似文献   

11.
罗翠平 《兽医导刊》2016,(16):187-187
猪痢疾为猪密螺旋体感染而诱发的肠道传染病,此病目前无明显季节性,传播缓慢,流行时间长,长期危害猪群,影响猪场养殖效益。此病传染源为病猪、康复猪、隐性带菌猪,排出体外的致病菌可经消化道传播感染。典型症状为下痢、便血、消瘦、病畜脱水、皮毛暗淡无光等等。根据病程长短,有急性、亚急性、慢性之分。此病的防重于治,具有更好的现实意义。日常应注意:改善猪群管理,预控各类不良应激导致的免疫抑制;定期检测病原,净化改良猪群;一旦有疑似病例,及早全群给药,等等,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发病情况调查和病理学检验,发现内蒙地区某两个猪场病猪群中均有猪萎缩性鼻炎存在,发病率约占37.5%(3/8)。主要特征为要喷嚏、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以及猪鼻甲骨萎缩、鼻部变形为主的病理变化,并常引起生长迟滞等。此外,该两猪场还有猪瘟、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支原体性肺炎等同时存在。因此,建议该两猪场在做好鉴别诊断的基础上,立即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1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发病症状 1.1流行特征 (1)流行范围广,波及地区多,传播速度快,有明显的流行性与传播性,一般在一个猪场出现疫情后.3~5d波及整个猪群,1~2周扩散到整个猪场,并向周边地区传播。发病猪群以体温升高到41-42℃为共同特点,病程1~3周,猪群发病后,一般5-7d开始出现死亡,3周后死亡逐渐平息。  相似文献   

14.
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76,自引:3,他引:73  
20 0 1年 11月至 2 0 0 2年 8月 ,对北京、天津、广东、深圳、山东、山西等地 12个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 2型 (PCV2 )感染发病群猪进行了临床发病情况调查 ,并采用 PCR方法对所收集的 5 5份组织病料进行 PCV2的检测 ,结果表明 ,12个猪场中有 11个猪场发病猪群表现为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1个猪场表现为皮炎和肾病综合征。由此可见 ,PCV2感染在我国规模化猪场已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5.
韦峰  王玉霞 《猪业科学》2006,23(2):46-48
规模化猪场的猪群由于生长环境密集,猪群周转频繁。猪只之间接触机会增多,以及引种等因素的影响,寄生虫病的危害十分严重,常常造成猪群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发育不良。生长缓慢。猪寄生虫病是潜伏性危害养猪业的疾病,给规模化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但这种潜在的损失往往为许多猪场所忽视。因此.做好猪群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工作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动物保健》2008,(3):65-65
2007年11月1日关勇猪场的三名饲养员在荣昌的双河、荣棕等地购进仔猪316头,在永川市关勇猪场饲养,11月3日部分猪出现食欲减少、嗜睡、体温升高、大便干燥等症状,遂请当地兽医进行治疗无效,已死亡9头。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1月,新郑市某猪场的育肥猪不断发生死亡.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猪瘟和魏氏梭菌病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猪场存栏堪猪25头,育肥猪126头.哺乳仔猪26头。据场主介绍,该场猪群一直比较稳定.11月5日.钻探队工作人员没有经过场主的允许.翻墙进入该场.实施地下爆破任务,猪群受惊吓,当日有2头死亡.以后几天陆续有2月龄左右的猪高烧、不食.甚至死亡。截至11月10日,共死亡35头.育肥猪死亡率达到了27.8%。  相似文献   

18.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临朐某猪场疑似感染猪伪狂犬病的病猪进行了诊断和治疗研究。通过对猪场内的仔猪、种猪、哺乳母猪的临床症状观察和病死猪的剖检,表现出典型的临床和剖检变化,初步诊断该猪场有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采集病死猪样品进行了血清学、细菌学和接种动物实验检测,结果表明,血清抗体阳性,接种动物表现出特征性症状,确诊为猪伪狂犬病。对该猪群进行弱毒冻干疫苗免疫,对发病猪只采取隔离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应用血清学的方法,根据链球菌特异多糖抗原的性质,可将猪脑膜炎型链球菌分为15个群,其中C群可使猪发生急性败血性链球菌病,保育猪和育成猪发病时常伴有脑膜炎症状,故临床上称之为猪脑膜炎型链球菌病。这种病对猪场危害性很大,发病率有时可高达100%,死亡率高低则与预防措施是否得力,诊断的正确性和治疗是否及时有很大关系。其潜在危害性还在于病猪治愈后,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1月,河南周口地区某猪场.在育肥猪中,发生了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具有肺炎和胸膜炎典型症状和病变的传染病,笔者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并在猪场进行了防治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