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培两优特青制种“920”喷施时期和喷施量的研究表明,在培两优特青见穗蔸率3%-5%时喷施“九二○”,随“九二○”用量增加,穗粒外露率也增加,异交结实率也增加。  相似文献   

2.
对培两优特青制种"920"喷施时期和喷施量的研究表明,在培两优特青见穗蔸率3%~5%时喷施"九二○",随"九二○"用量增加,穗粒外露率也增加,异交结实率也增加.  相似文献   

3.
培两优2859是一个新育成的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1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从培矮64S的光温转换特性、播差期、九二○施用、赶粉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其高产稳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4.
氮对两个杂交中稻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近年选育的两个杂交中稻品种培两优986和培两优3076为对象,探讨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为获得最高产量,培两优3076应在主攻单株有效穗数的前提下增加单穗实粒数,而培两优986应兼顾单株有效穗数和千粒重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超高产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金两优36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剑叶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两优培九、金两优36在每公顷施氮120kg、165kg、210kg 3种水平下,剑叶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均比对照汕优63高,这可能是两优培九、金两优36高产的生理基础之一。在每公顷施氮120-210kg的范围内,两优培九剑叶光合速率及产量均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提高,金两优36剑叶光合速率及产量在公顷施氮165kg最高,增加到210kg时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两系杂交稻的再生穗萌发高度与其产量因子的关系,以三系杂交稻汕优63、金优725作对照,研究了两系杂交稻培两优500产量构成因子在再生穗不同高度、节位上的分布。结果表明:培两优500再生穗产量构成因子在不同高度、节位上分布较三系杂交稻更趋均匀;再生穗多、穗大粒多是培两优500再生稻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出适宜安徽水稻生产的氮高效品种。[方法]以两优100、广两优6308和两优培九为试验材料,探讨高、低土壤地力下5个氮肥水平对水稻生产力的影响。[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2个地力水平下不同水稻品种的产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无论在高肥力土壤还是低肥力土壤,0、52、104 kg/hm~2水平下两优100和广两优6308的产量均显著高于两优培九;不同品种的产量差异主要由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共同决定的。以两优培九最佳经济产量为目标产量时,选择种植两优100或广两优6308可至少节约氮肥14.4%~18.5%。[结论]两优100和广两优6308在生产中具有较大的节肥潜力,将为安徽水稻高效优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王系杂交稻博优122制种时,在喷施“九二○”的基础上加喷高钾型全营养叶面肥与单独喷施“九二○”相比,能迅速减轻母本包颈程度、提早母本始花时间、有效增加母本开花数、增大颖花张开角度、提高异交结实率,最终提高制种产量,同时对植抹高度和干粒重等农艺性状元明显影响,初步表明喷施高钾型全营养叶面肥可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值得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9.
超级杂交水稻扬两优6号结实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代表性杂交籼稻品种为材料,研究超级两系杂交籼稻扬两优6号的结实特性.结果表明:扬两优6号的产量较两优培九和汕优63分别提高15.05%和16.63%;与汕优63相比,扬两优6号的总颖花量高19.11%;与两优培九相比,扬两优6号的结实率和千粒重高7.86%和3.27%.扬两优6号与两优培九相比,起始灌浆势大,灌浆速率快,到达最大粒重的时间短,米粒背、中、腹部的淀粉粒排列紧密.不同年份不同地点间扬两优6号平均受精率比两优培九高5.86%~9.51%,结实率高9.63%~15.55%,充实度高8.21%~16.63%.上述结果表明扬两优6号不仅具有高产量潜力,而且具有高结实特性,结实率高而稳定,籽粒充实度高,有利于发挥超高产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的高产生理基础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8和1999年以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为材料,以三系法品种间杂交籼稻汕优63为对照,探讨了两优培九的高产生理基础。与汕优63相比,两优培九生物学产量高12.1%,经济系数高12.5%。生物学产量高是因为叶面积延续时间长17.1%和较高的光合速率;经济系数高是由于茎鞘叶物质转运系数高和齐穗期以前群体相对生长速率及净同化率较高。两优培九生育前期株型较松散,后期曾紧凑,群体受光姿态良好。  相似文献   

11.
1998和 1 999年以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为材料 ,以三系法品种间杂交籼稻汕优 63为对照 ,探讨了两优培九的高产生理基础。与汕优 63相比 ,两优培九生物学产量高 1 2 .1 % ,经济系数高 1 2 .5 %。生物学产量高是因为叶面积延续时间长 1 7.1 %和较高的光合速率 ;经济系数高是由于茎鞘叶物质转运系数高和齐穗期以前群体相对生长速率及净同化率较高。两优培九生育前期株型较松散 ,后期较紧凑 ,群体受光姿态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光合产物的运转与分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用放射性同位素14 C示踪技术对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及对照“汕优 6 3”的14 CO2 同化产物的运转与分配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 :水稻齐穗后 10d、2 0d标记 ,标记后 2h两优培九14 CO2 同化产物从叶片输出的比例比汕优 6 3高 6~ 8个百分点 ;孕穗期标记 ,标记后 5d两优培九茎鞘内的14 CO2 同化产物比汕优 6 3少近 8% ,14 CO2 同化产物在穗部的分配比例 ,两优培九则比汕优 6 3高近 10个百分点 ;灌浆后期标记 ,两优培九供穗上部籽粒灌浆的14 CO2 同化产物仍比汕优 6 3高约 19个百分点。表明 ,两优培九不但叶片的输出能力较强 ,而且在孕穗期和结实初期比汕优 6 3需要更多的光合产物 ,尤其是上半部穗的强势粒较多 ,满足灌浆需要的时间也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13.
在大田条件下,以"汕优63"为对照,研究不同施氮量(0kg/hm2、100kg/hm2、200kg/hm2、300kg/hm2)对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优培九的吸氮量和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在1hm2施200kg氮时最高,高氮处理(1hm2施300kg氮)时反而降低;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两优培九的籽粒产量、吸氮量、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氮素利用率均高于汕优63。  相似文献   

14.
研究低温强光对两优培九和母本培矮64S(PA64S)以及父本中籼9311苗期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温强光处理后,与父母本相比,两优培九的光合速率、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降低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N)增加较少,说明在低温强光下,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吸收的光能能较多的转化为化学能。试验结果表明在苗期杂交稻两优培九在低温强光下具有超亲偏母本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以两优培九和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水稻灌浆初期不同类型籽粒生理活性的差异及其对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汕优63和两优培九灌浆初期籽粒的生理活性存在差异;汕优63的结实率比两优培九高,灌浆初期汕优63籽粒库ATP含量、IAA含量和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均高于两优培九.水稻结实率与灌浆初期籽粒生理活性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水稻灌浆初期籽粒生理活性对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两优培九和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水稻灌浆初期不同类型籽粒生理活性的差异及其对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汕优63和两优培九灌浆初期籽粒的生理活性存在差异;汕优63的结实率比两优培九高,灌浆初期汕优63籽粒库ATP含量、IAA含量和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均高于两优培九。水稻结实率与灌浆初期籽粒生理活性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汕优63与9311为对照,对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抽穗后功能叶面积、叶绿素、光合速率、可溶性糖等光合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两优培九在生育后期光合面积大,叶绿素下降慢,光合速率高,可溶性糖含量多,说明生育后期两优培九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8.
以协优9308和汕优63为对照,研究两优培九在浙南作连作晚稻栽培的安全齐穗期和适宜播种期。两年的试验表明,两优培九6月21日之前为适宜播种期,能达到安全齐穗,产量稳定,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高;6月21日以后播种,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下降;6月27日以后播种,结实率急剧下降。两优培九感温性强、感光性弱,6月12日至6月27日播种播始历期仅相差2d。6月27日以后播种,由于幼穗分化期低温,两优培九的播始历期反而延长。试验还发现抽穗期低温会延长水稻始穗至齐穗期,相对于对照协优9308和汕优63,两优培九对抽穗期低温不敏感。两优培九在浙南的光温条件下作连作晚稻栽培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粤优938在临海市各地试种,表现为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有效穗较多,穗型大,结实率高,千粒重高,熟期适中,抗病能力较强。一般每株结实179~189粒,结实率87%左右,千粒重27g上下,每667m2单产600kg左右,与协优9308和两优培九相比,粤优938比较省肥,但抗倒能力和耐肥性比协优9308和两优培九稍差。因此在栽培技术上要求适时早播,合理密植,早施追肥促进早发,中后期施肥要慎重,并要认真抓好稻曲病和螟虫的防治。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20.
比较研究了夜间低温对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常规杂交稻汕优63光能转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下两优培九在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膜脂过氧化以及光谱特性上的变化没有汕优63明显,可见其对低温不是很敏感,抗冷性较强。低温下2个品种的光合功能及抗氧化功能都受到一定影响.但两优培九在光能转化上更占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