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或青枯病,属世界性病害,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年份发病率5%~10%,严重年份可达20%~30%,个别地区可高达50%~60%,减产25%以上。该病是由多种寄生和半寄生性病原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病菌在种子或土壤肥料中的病残体上越冬。为了正确识别和有效防治玉米茎腐病,现就其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简要介绍如下。一、症状玉米茎腐病为全株表现的侵染性病害。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一般从灌浆至乳熟期开始表现症状,其症状表现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1.茎叶青枯型。发病时多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扩展,呈水…  相似文献   

2.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或青枯病,属世界性病害,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年份发生率5%~10%,严重年份可达20%~30%,个别地区可高达50%~60%,减产25%,重者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3.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或青枯病,属世界性病害,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年份发生率为5%~10%,严重年份可达20%~30%,个别地区可高达50%~60%,减产达25%,重者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4.
玉米青枯病又称玉米茎基腐病或茎腐病,是为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类重要土传真菌病害。青枯病一旦发生,全株很快枯死,一般需5~8d,快的只需2~3d。1981年河南省大面积发生,全省被害面积6.667万hm2以上,严重地块发病率达80%~90%,甚至绝产,损失严重。近年来,在清丰县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已成为当前清丰县玉米生产上的一大病害。  相似文献   

5.
长葛市2010年玉米茎腐病流行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茎腐病又称玉米青枯病、玉米茎基腐病等,具有发病突然、发展迅速、减产严重、防治困难的特点,该病一般年份产量损失在10%~20%,严重的可达50%。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因素、品种、生长环境等有密切关系,近几年在长葛市夏玉米发生有加重趋势。一、发病症状玉米茎腐病在玉米灌浆末期开始  相似文献   

6.
玉米茎腐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病害,在我国和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据在全国18个省区调查,该病常年发病率在10%~20%,严重年份50%以上,减产25%以上,并严重影响品质,是玉米生产中  相似文献   

7.
长葛市2010年玉米茎腐病流行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茎腐病又称玉米青枯病、玉米茎基腐病等,具有发病突然、发展迅速、减产严重、防治困难的特点,该病一般年份产量损失在10%~20%,严重的可达50%。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因素、品种、生长环境等有密切关系,近几年在长葛市夏玉米发生有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8.
玉米茎基腐病又称玉米茎腐病,俗称玉米青枯病。杂交系品种在地区之间引种频繁,导致该病在各玉米产区之间相互传播,造成植株早枯,籽粒瘪瘦不饱满,发病率达10%~25%,严重达48.6%,造成减产。一玉米茎基腐病1、发病原因主要由腐霉菌和镰刀菌侵染引起。其中腐霉菌生长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21,(16)
正玉米为锦州市第一大农作物,年播种面积均在400万亩以上。近年来,玉米茎腐病时有发生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以上,严重时减产50%以上。因此,掌握玉米茎腐病的发病规律并进行科学防治十分必要。1病原菌玉米茎腐病,又叫青枯病、玉米茎基腐病,主要危害玉米的根部和茎基。引起玉米茎腐病的病原菌有真菌类和细菌类两类,在锦州市以侵染性的真菌类为主,主要包括肿囊腐霉、禾生腐霉、瓜果腐霉、棘腐霉、强雄腐霉、链状腐霉、盐腐霉、群结腐霉等腐霉菌,以及拟轮枝镰孢、禾谷镰孢复合种、层出镰孢、尖孢镰孢、木贼镰孢等镰孢菌,有时点枝顶孢菌、禾顶囊壳玉米变种等真菌也能造成玉米茎腐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玉米茎腐病又称玉米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病害,在世界主要玉米种植区均有发生。从1980年开始,该病在中国各玉米产区相继发生,一般年份发病率为10%~20%,严重时超过70%,一般造成的产量损失在20%~30%,局部地区在50%以上,严重时甚至绝收。此外,茎腐病严重影响玉米品质以及因茎秆破损倒伏而带来的收获问题。一、病原菌及病症玉米茎腐病病原菌比较复杂,国外有报道,轮枝镰孢(F.  相似文献   

11.
玉米茎腐病研究进展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茎腐病,另有枯萎病、茎基腐病、基腐病、根腐病、晚枯病、黑束病和青枯病之称,是世界上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重要土传病害。美国、加拿大、日本、印度、法国、南斯拉夫等20多个国家均有该病发生。一般年份病区发病率为10~20%。减产25%左右,局部地区减产达505%以上。其中美国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遍布22个州,减产20~30%。在我国20年代即有该病发生,70年代以来各玉米产区相继发生,广西、湖北、四川、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河北、天津、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市均有分布。张超冲等在70年代初对广西20多个县调查结果表明,病株率轻者为1~5%,一般为15~20%,重的可达50~60%,个别地块超过90%。陕西4个  相似文献   

12.
<正> 玉米茎基腐病是为害玉米的重要病害。近几年由于玉米贴茬播种和秸秆直接还田面积迅速扩大,大部分玉米品种缺乏茎基腐病抗源,土壤中一些营养元素缺乏,特别是微量元素的缺乏导致玉米抗病能力降低,玉米茎基腐病普遍发生,并呈迅速扩大。1996年玉米茎基腐病普遍发生,一般病情指数为10%左右,个别地块高达60%,并呈迅速扩大趋势。1999年重病区面积达到100多万亩,2001年发病面积扩大到900多万亩,一般减产10%~25%,严重地块减产30%以上,已对玉米生产构成威胁。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和田间调查,针对玉米茎基腐病发生特点和传播途径及影响玉米生产的限制因  相似文献   

13.
磷、钾、蔗糖对玉米茎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茎腐病(青枯病)是继玉米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之后的又一大病害.全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发病率为5%~10%,重者20%~30%,严重地块可达60%~70%以上.大量的研究表明:土壤肥力和玉米基部茎节内糖的含量是影响茎腐病发生的重要因素[1~3],选用抗病品种及通过改善栽培管理提高玉米的抗病性是防治茎腐病经济有效的措施.为了探讨营养成分(磷、钾、蔗糖)在抗玉米茎腐病中的作用机制,我们在研究了不同营养配比对抗感玉米形态结构及生理生化影响的基础上,找出了营养元素的最佳配比,并以此为根据,比较了田间不同营养配比与发病的关系,试图为玉米茎腐病的施肥管理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玉米青枯病又称玉米茎基腐病或茎腐病,是为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类重要土传真菌病害。青枯病一旦发生,全株很快枯死,一般需5~8d,快的只需2~3d。1981年河南省大面积发生,全省被害面积6.667万hm~2以上,严重地块发病率达80%~90%,甚至绝产,损失严重。近年来,在清丰县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已成为当前清丰县玉米生产上的一大病害。一、玉米青枯病的症状表现(一)茎部症状  相似文献   

15.
小麦茎基腐病在陕西南部麦区发生越来越严重,已对小麦生产构成威胁.以小麦茎基腐病病株率作为预报量,小麦播期、11月高于0 ℃的积温、1~2月份逐日温度之和、3月上中旬逐日温度之和与3月份的雨量作为预报因子,运用模糊综合决策方法建立了小麦茎基腐病发生趋势预测模型;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甲基托布津WP、25%多菌灵WP和50%苯菌灵WP在茎基腐发病初期喷雾,防效均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15,(11)
<正>玉米茎基腐病也叫玉米茎腐病。按照病害分类有真菌类茎基腐病和细菌性茎基腐病。真菌类又分青枯(腐霉菌)、黄枯(镰孢菌)和青黄枯3种类型,以前两种为主,所以俗称此病为青枯病。目前我国东北地区发生的玉米茎基腐病多为真菌类的青枯型和黄枯型;细菌性茎基腐病发生较少。1发病情况1.1发病区域玉米茎基腐病是世界性的玉米病害,在我国近年来发生较重。此病在广西、湖北、四川、山东、山西、陕西、河北、辽  相似文献   

17.
玉米茎腐病田间发病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玉米种植播期、密度及施肥等对茎腐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移和密度的增加,茎腐病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在玉米各种施肥配比中,增施钾肥防治茎腐病的效果最为显著,随着钾肥施入量的增加,茎腐病发病率逐渐下降,钾肥从40kg/hm2上升到160kg/hm2,茎腐病发病率从11.0%减少到5.3%。  相似文献   

18.
玉米青枯病的发生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子宾 《吉林农业》2010,(10):72-72
玉米青枯病又称玉米茎基腐病或茎腐病,是世界性的玉米病害,但在我国近年来才有严重发生,尤其今年特别严重,感染该病后会迅速蔓延,来势凶猛,一般病株率在10-20%,严重的40-50%,特别严重的高达80%以上,农民称之为"暴死",对玉米产量影响极大。笔者根据多年经验,简要介绍了玉米青枯病发病原因、表现症状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或青枯病,属世界性病害,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1、症状 茎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在我国茎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孢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为主。  相似文献   

20.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或青枯病,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1、症状茎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在我国茎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孢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