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鸡葡萄球菌病(Avian Staphylocosis)的研究动态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鸡葡萄球菌病是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的传染病。表现败血症、关节炎、脐炎等临床病型。近年来,我国许多省、市都有报道。 1 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多发。在自然条件下,本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鸡,但多发于雏鸡。据范国雄等报道,8~11月份为高发季节,40~70日龄鸡最易感。死亡率和发病率有较大差异。饲养管理不善、  相似文献   

2.
<正> 鸡住白细胞虫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以内脏和肌肉组织广泛出血为特征,又称鸡白冠病。本病分布于世界许多地区,我国主要见于广东、福建等地,其他各地均有报道,东北地区也有报道。2005年以来本病在冀南地区的发生和流行呈上升趋势,很多养鸡场因未能对染病鸡群做出早期确诊,延误治疗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自从 Lignieres 于1894年首次报道鸡的大肠杆菌病以来,有关本病的报道很多,并就其发病学、病原学和病理学等方面作了不同程度的描述和研究。国内随着养鸡业的发展,本病亦时有报道,特别是近几年来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给养鸡业带来很大的损失,从而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大的关注。近几年来,我们在广州郊区、佛山、惠阳、深圳等地进行禽病调查,发现鸡大肠杆菌病在各类鸡场内几乎都有发生,且多属败血型病例。在现场情况下,本病一年四季皆有发生,但多见于9月至来年4、5月间,转栏、免疫接种、气候变化、密度过大等等应激可促发或加重本病。它常继发于鸡新城疫、鸡支气管炎和鸡霉形体病等病,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IBD)又称甘罗病,是一种破坏鸡的主要免疫中枢器官一腔上囊的病毒性传染病。1957年在美国甘罗地区首先发现,以后世界各地也报道有本病流行。我国1979年以来,许多省市也相继报道了此病。我省尚未见有本病报道。 1986年5月底,省饲料公司养鸡场约3月龄的2500只小鸡群突然有少数鸡精神食欲不好,羽毛松乱,部分病鸡肢腿发软,并陆续有少量死亡。该场怀疑为鸡马  相似文献   

5.
鸡溃疡性肠炎由厌氧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所引起,呈世界流行,大多数养禽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有过本病的报道,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以高温高湿的夏季发病率最高;长期饲喂劣质、霉变的饲料会促发本病;患病鸡前期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粪便不成型,后期出现全身症状,机体可因脱水、衰竭而死亡,剖检可见病变部位集中在腹腔器官;本病目前暂无商品化的疫...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其特征为咳嗽、喷嚏和发出气管啰音。1931年 Scbalk 和 Hawn 在美国首先报道本病。我国早在50年代就有本病的报道,近年来有扩大流行的趋势。目前在国内,肾病型 IB 已成为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鸡住白细胞虫病是由血变科、住白细胞虫属的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内引起的疾病,本病又称"白冠病"。本病主要特征为贫血、全身广泛性出血并伴有坏死灶。本病主要流行于南方,北方也有发生,辽宁省近年来有多起本病报道。2014年08月16日,本人接到丰荣办事处谷泡社区吴某的电话,他家养了5000只鸡,有20只鸡出现了鸡冠、肉髯发白,排绿色粪便的现象,且整体鸡群出现了生长缓慢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免疫后爆发鸡传染性囊病的报告纪福海冯连荣柳显文杨彬王跃杰纪士勇(五常市畜牧局·150200)鸡传染性囊病(IBD),近几年来在我省各地均有发生,但多数资料报道本病多发日龄为30~60日龄,并且在未免或一免后发病。少见三免后产卵初期爆发本病的报道。我市...  相似文献   

9.
<正>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所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鸡感染发病的主要表现是面部肿胀、流泪、流鼻液。该病传染性极强,发病鸡和带菌鸡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来源。传播方式以粉尘媒介经呼吸道传染,其次可通过被污染后带菌的饲料、饮水、器具等经消化道传播。本病一年四季都有报道发生,但是以冬季寒冷季节多发。青年鸡和产蛋鸡对该病最易感,本病死亡率并不高,但是鸡群感染该病后病程较长,极易继发大肠杆菌等疾病,因此会给养殖户带来严  相似文献   

10.
鸡病毒性关节炎又名病毒性腱鞘炎,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肉用型、肉蛋兼用型鸡的一种传染病。肉用型鸡临床发病一般在6-7周龄,也有的在14-16同龄出现。本病主要侵害关节滑膜、腱鞘以及心肌。临床上主要症状是胫和跗关节上方腱索肿大,趾屈腱鞘和伸腱鞘肿胀。病鸡跛行、蹲坐、不愿走动。严重者腓肠肌腱破裂。由于病鸡运动障碍、生长停滞、消瘦、饲料利用效率低,屠宰率下降,淘汰率增高,给肉鸡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957年Olson首先报道该病发生于美国以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有本病的报道。我国早在1984年就有本病的报道。近几年…  相似文献   

11.
<正> 今年八至九月,铜鼓县温泉乡两家养鸡专业户所饲养的雏鸡发生一种鸡病,起病突然,来势凶猛。经血液和组织涂片检查,发现卡氏住白细胞原虫虫体;病理切片检查发现该虫巨型裂殖体,从而确定为鸡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鉴于本病在我省尚无报道,在国内报道发生本病的地方亦不多,特将本病的诊断和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鸡肿头综合症是鸡的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澄清的传染病。本病的主要特征是患鸡面部肿胀,故又称“脸肿综合症”。本病于70年代初,在南非鸡群中一次新城疫暴发的后期首次报道,并分离到一种冠状病毒。其后又陆续发生于英国、以色列、法国、荷兰等国家,我国近年也有发生此病...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鼻炎是鸡感染副嗜血杆菌后引发的上呼吸道疾病,病原培养条件苛刻,需要有V因子才能分离;本病主要侵害鸡,可造成鸡生长停滞、产蛋率下降;发病表现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剖检病变主要集中在鼻腔部位;临床诊断结合实验室鉴定可对本病进行确诊;多价灭活疫苗对本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治疗本病时首选磺胺类药物,加强管理,做好消毒工作可最大程度避免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1957年,美国某地肉鸡群首先确立鸡法氏囊炎病的发生。1979年以后,广东、北京等地先后报道了此病在我国的存在,1995年以后,黑龙江省内也开始有本病的发生。各种资料对鸡法氏囊炎都有比较一致的阐述:"2~15周龄的幼鸡都可发生,尤以3~6周龄的鸡最易发生,成年鸡通常为隐性感染。"本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性的传染病,传播快,死亡率高。本病首次报道于美国,现已遍布于世界养禽的国家和地区。我国许多地区也有本病的发生和报道。笔者于2005年在互助县松多乡发现一起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例,现将诊疗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和临床  相似文献   

16.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血孢子目住白细胞原虫科的原虫引起的疾病。自1905年于北美发现本病以来,陆续在许多国家都有发生本病的报道,尤为在亚洲的许多国家如日本、韩国、越南、泰国等地。在中国,主要在南方地带发病较多,损失也较严重;在北方也有本病的发生报道。为了了解住白细胞原虫在北京地区鸡场的感染情况,我们于1998年7月至10月对北京郊区及郊区县19个鸡场的鸡只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抗原和标准血清 鸡住白细胞原虫琼扩抗原和标准阳性血清由日本制药株式会社研制。12 被检血清…  相似文献   

17.
鸡安卡拉病是由腺病毒感染鸡后引起的以心包积液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本病最早报道时间是1987年,发病地为巴基斯坦的安卡拉地区;我国的鸡群自2007年起陆续发病,并逐渐流行;江苏省南通地区的鸡场从2010年开始有本病发生并一度流行。近年来由于商品疫苗的推广应用,本病的发病率有所下降,笔者临床诊治不下百例,通过快速准确诊断、及早采取综合措施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Hpg)引起的一种鸡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本病由Beach首先报道,DEBlieck于1932年初次分离到了该病的病原体,最初命名为鸡嗜血红蛋白鼻炎芽孢杆菌。目前本病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发生和流行,我国从1980年起就有许多疑似本病的病例出现,首先由冯文达于1987年在北京分离到细菌。本病发生后可引起蛋鸡产量下降,育成鸡生长发育受阻和淘汰率增加,肉鸡肉质下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本病目前在国内外病原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鸡沙门氏菌病是鸡常见的一种细菌病,由沙门氏菌感染所引起,主要引发肠道的感染,后期会导致全身症状;根据病鸡临床表现可分为鸡白痢、鸡伤寒和鸡副伤寒3种类型,对鸡的生产性能造成很大影响;加强鸡场饲养管理、饲料中加入微生态制剂等措施能对本病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经常发生本病的鸡场可进行药物预防;抗生素、沙门氏菌型噬菌体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鸡贫血因子感染症是鸡贫血因子(Chieken Anemia Agent,CAA)所致肉用仔鸡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 首次报道本病的是日本学者Yuasa等(1979),后在德国、瑞典、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国家也有该病的报道。有人根据CAA抗体的调查结果推测,该病已呈世界范围分布。我国虽未见报道本病,但应引起广大养鸡户和科研部门的广泛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