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晓雅 《福建茶叶》2016,(6):218-219
在我国,茶饮品作为人们日常的生活饮品深受大家的喜爱,但在古代,茶代表的不仅是日常生活用品,更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内容息息相关,每一代王朝都会围绕茶叶这一看似普通的生活因素而制定许多名目繁多的政策、法规和制度等,而且还被当作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明代时期,茶叶的制作技术有了空前的发展,黑茶、乌龙茶、花茶等种类就是在明代先进制茶技术中产生的名茶。以此为背景,明代的茶叶政策也发生了飞跃性的变革,以榷茶与茶税政策、茶马贸易政策、茶法政策为代表的明代茶叶政策接踵被推出,以此来规范官方茶叶市场、打击私茶经营现象、维持与西北的茶马贸易、扩充军用马匹、通过茶税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等等。一系列的明代茶叶政策的推行,不但保证了明王朝的军事实力,又笼络了西北少数民族的人心,维护了和平与稳定,还增加了财政收入,所以,明代的茶叶政策的变化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茶业经济在明朝时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因而其茶法制度也相对较为齐全。本文在论述了明代茶法的基本要义后,又论述了其惩处违法茶事活动的意义,并结合明代茶法的相关内容就其具体的违法茶事活动的刑事处罚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3.
刘玉峰 《中国茶叶》2004,26(2):38-39
自20世纪30年代,我国学者就开始研究唐代茶业,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研究趋于升温.期间潘忠义、鞠清远、徐方干、傅举有(唐代盐和茶的专卖,<史学月刊>,1960,13)、唐耕耦(唐代茶业,<社会科学战线>,1979,4)、张泽咸(汉唐时期的茶叶,<文史>第11辑)、贾大泉(唐和五代时期四川的茶叶,<天府新论>,1987,4)、鲍晓娜(茶税始年辨析,<中国史研究>,1982,4)、凌大珽(<中国茶税简史>)、陈衍德(唐代茶法略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2)、商岘(一千年茶法与茶政,<平准学刊>第三辑下册)、李斌城(唐人古茶,<农业考古>,1995,2)、王洪军(唐代的茶叶生产,<齐鲁学刊>,1987,2;唐代的茶叶产量、贸易、税茶与榷茶,<齐鲁学刊>,1987,6;唐代茶叶生产发展的经济原因及其与自然经济的关系,<济宁师专学报>,1988,1)、方健(唐宋茶产地与产量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2)、章秉纯(唐代茶税考述,<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2)、孙洪升(唐代榷茶析论,<云南社会科学>,1997,3)等均作过专门探讨,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唐代茶业政策的演变发展阐述不够全面,对税茶与榷茶的区别也认识混乱,因而对唐代茶业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对某些认识予以辨别分析仍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茶文化的故乡,"茶"的历史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即便是茶叶贸易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为了将茶业生意做大做强,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意味的茶业包装是重中之重。而"茶"作为传统饮品和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进行茶业包装设计时必须保留传统文化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完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5.
1991年8月25-31日,笔者到日本静冈参加国际茶叶科学研讨会期间,参观了农林省茶试场,静冈县茶试场,伊藤园,仲田园,川崎茶叶机械有限公司,寺田制茶机械厂,静冈县茶市场,松田商店,日本茶业与茶文化展览馆,日本茶业有关企业产品展览馆及静冈县茶业会馆等,茶叶生产、贸易及科研等部门.现将见闻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陶德臣 《中国茶叶》2011,33(6):32-35
清末民初,社会上在兴洋务、闹维新、搞新政、求变革的同时也兴起了一股振兴茶业的热潮,主要标志是振兴茶业组织,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选派官员出国考察,设立茶业学校,建立改良场、试验站,成立茶业公司,推广机器制茶,改良栽培技术,组织参加国内外博览会等。这些活动的目的在于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改造中国传统茶业,以求改变中国茶业科技落后的状况。这项振兴运动标志着中国茶业开始从低谷中走出来,日益进入近代科技时代。  相似文献   

7.
新书预告     
由安徽农学院陈椽教授编著的《茶业通史》(中国农书丛刊茶叶之部)将于1984年2月出版,由各地新华书店发行。《茶业通史》为大32开本,40余万字,每本估价3.21元。主要介绍茶的饮用是我国首先发现和发明的,目前成为世界性日常饮料。该书用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有关历史资料阐明了茶的起源、生产、变化、传播、中外茶学、制茶、茶化学、饮茶、茶与药、茶与文化、茶叶政策、茶与经济、国内茶叶贸易、茶叶对  相似文献   

8.
明代是内地与西藏交通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明政府加大了对西南地区茶道的政策扶持,使明代汉藏间茶马贸易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明代通过对川藏茶路的开发,有利于藏汉民族间的融合;促进了汉藏两地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促进了川藏沿线高原城镇化的发展;加速了茶文化的传播,又促成了少数民族贵茶习俗的形成;保证了茶马贸易的顺利进行,实现了"以茶驭番"的羁縻政策,从而巩固了西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茶文化与茶产业的融合及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杰 《中国茶叶》2009,31(8):32-33
中华茶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几千年并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的茶产业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这是两者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结果。茶文化与茶产业相提并论是中国茶业的特色,也是茶业发展的不二法门。茶业是所有农业产业中,文化参与表现得最充分、最强烈的产业。茶文化与茶产业的主要环节如茶生产、茶消费、茶企业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民国之前,设立于南京的茶厘总局受到两江总督的管辖,负责管理安徽省和江苏省的茶税。安徽屯溪设立茶厘分局,所得茶税收入归两江总督所有。民国成立后,苛捐杂税的现象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改善。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政府为茶商茶农谋求更多的福利,促进茶业的发展。本文首先就税务机构和茶税制度的变革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近现代安徽地区茶叶商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茶世界》2015,(6)
<正>同时,"北京国际茶业展"也是一个产区与销区对接的平台。为了达成专业贸易成交,主承办单位整合各自资源优势,大力邀请国内外专业买家参加本次展会,并为专业买家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服务便利。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还通过内部系统向全国1053个产茶县政府、近300家大中型专业茶叶批发市场、近万家国内茶企与茶叶经销商、3万余名在京外籍人士以及数千家会员单位发出邀请,并通过全国30余家省级茶叶行业社团进行了参观  相似文献   

12.
《广东茶业》2010,(5):39-39
<正>12月,被业界誉为"中国茶业第一展",并受到全球多国茶界关注的第十一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2010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广州茶博会)在千呼万唤中即将拉开帷幕。各地参展、参观人士已做好妥善准备,前往中国最大茶叶贸易之都——广州。  相似文献   

13.
陕西茶业战略地位及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凯明  张安  肖斌 《茶叶通讯》2012,(2):38-40,44
本文从“我国茶业近况和陕西茶业的发展”开始,运用“竞争分析和竞争性定位及市场竞争策略”理论方法,分析确定了陕西茶业的市场战略地位属“利基”战略地位;进而探讨了陕西茶业处“利基”地位的策略,对产品专业化、市场专业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措施.供在制定陕西宏观茶业政策和陕西茶企业在选择企业方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弓炎  王静 《福建茶叶》2016,(5):95-96
不同的茶树品种资源决定了茶叶的自然品质,这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比较优势。再者,具有良好社会声誉度的茶树品种资源,则能在品牌号召力的作用下提升茶叶的市场竞争力。在以峨眉山茶为考察对象的讨论中,建立茶树品种资源与茶业经济发展间良性互动的措施包括:明确茶业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完善茶树品种资源保护制度、建立茶业经济发展反哺机制、引入全产业链茶业经济模式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购茶小组于1989年8月25日至9月16日访问了印度和斯里兰卡,结合贸易活动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现根据了解到的一些情况,提出我国与印斯在茶业发展上的差距和设想,以供茶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二、复关对我国茶业的影响在世界茶叶贸易中,中国是不可缺少的一员,与中国有茶叶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国家,大多数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中国茶业需要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也需要中国茶业.“复关”后,我国茶叶出口可享受所有缔约国的最优惠待遇,例如减让关税,减少和取消包括数量限制在内的非关税的壁垒,享受发展中国家待遇,这自然会刺激我国茶业的发展,增加茶叶产量和出口,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多元化.然而,在享受权力的同时,我国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要对外开放茶叶市场.在目前高关税的限制下,“洋茶”已抢滩我国茶叶市场,“复关”后,我国要承诺相应的关税减让,这必将引来更多的“洋茶”大举“进犯”.因此,对我国茶业来说,“复关”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场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茶世界》2017,(6)
<正>2017北京国际茶业展再次如约而至。六年来中茶协携手西城区以及各茶叶主产区共同打造的这一全国性的茶事活动,现已成为了影响最大、成效最好的茶业博览会之一,不断得到国际茶业界的广泛认同。本届展会将较去年规格更高,是一场内容丰富、品味高雅、影响广泛的全国性茶事活动,一场爱茶之士不能错过的饕餮盛宴。观众们如何能在令人应接不暇的众多展位中获得最佳逛展体验,不错过每个精  相似文献   

18.
茶文化旅游是一项新兴起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通过对茶文化的研究,不但可以提升茶业发展经济,还可以促进中国茶业旅游发展。茶文化是茶旅游的主要旅游资源,可以让人们系统了解茶的文化背景、生产、艺术等特点,其已经成为茶业产业链发展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从生态旅游中茶文化旅游背景、内容等方面对茶文化旅游和茶产业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带动茶文化旅游和茶叶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茶世界》2016,(6)
正【展会名称】2016北京国际茶业展BEIJING INTERNATIONAL TEA EXPO 20162016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展2016黄山茶业文化节【时间】2016年6月24日至27日【地点】北京展览馆【主办单位】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安徽省黄山市人民政府为弘扬茶文化、繁荣茶经济、拓展茶贸易、推动茶发展,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和安徽省黄山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展览馆承办的2016北京国际茶业展将于2016年6月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对福建茶业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飙 《福建茶叶》2001,(1):29-30
随着加入世贸的足声渐近 ,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将直接面对国际市场 ,为了适应国内外茶叶市场激烈竞争环境和贸易自由化的趋势 ,福建茶业将如何应对 ,本文就此做粗浅探讨。1 福建茶业现状与存在主要问题福建茶类丰富多样 ,生产乌龙茶、绿 (花 )茶、白茶、红茶四大茶类。 1999年全省产茶 12 35万t ,福建武夷岩茶、茉莉花茶、安溪铁观音饮誉海内外 ,产品销往 80多个国家和地区。茶叶已成为福建分布最广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和出口创汇商品 ,也是维系福建约 30 0万涉茶从业人员生计的产业。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福建茶业发展步伐加快 ,在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