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汪东亮  李洁 《福建茶叶》2016,(4):128-129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在现代理念下,茶文化带动了我国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旅游形式。云南普洱茶是中国有名茶品,普洱市亦是一个旅游文化盛行的城市,通过茶文化的带动,云南普洱茶文化旅游成为当下的一种新的休闲方式。本文对云南普洱茶文化旅游的可行性与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期望给文化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云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在这一地区有着丰富的普洱茶资源,而普洱地区与普洱茶的关联效应使得茶文化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影响进一步突出。对于普洱茶包装设计来说,想要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优化其产品效益,就必须丰富设计图案,创新设计思路入手,只有做好茶叶产品形象推广,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云南普洱茶的推广,本文拟从云南普洱茶的发展历史分析入手,结合地域文化的具体含义,分析云南普洱茶的相关地域文化内涵,依据茶叶图案设计的要求和价值认知,从而全面探索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云南普洱茶图案设计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茶叶历史十分悠久,具有浓厚的地域性与民族性特征。其中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普洱茶,是我国云南省所特有的一种茶叶,是云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普洱茶在包装设计过程中,不仅要体现出普洱茶的艺术特性与审美特性,同时还要展示出云南地区的风土人情与民族风格。基于此,本文拟从云南普洱茶包装设计的视觉、文化、创意这三个视角,对云南普洱茶包装设计的艺术特色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云南普洱茶包装设计的现状及其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睿 《福建茶叶》2016,(3):214-215
茶是我国的国饮,茶文化是我国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独特文化。我国的茶叶种类众多,茶叶产地分布广泛,独特的茶文化造就了特色的茶叶产地的旅游业兴起,而其中的特色旅游纪念品的研发无疑与茶叶脱不开干系。本文主要以普洱茶作为研究对象,探寻当前普洱茶产品包装设计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简述普洱茶包装设计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布朗族是云南世居少数民族之一,是古老濮人的后裔。生活在澜沧县惠民镇芒景乡的布朗族,有着悠久的茶历史文化,这里种植有千年栽培型古茶园,这些古茶园是布朗族先民留给世界的文化遗产。布朗族在此发现茶、种植茶、饮用茶,并形成特有的民族饮茶文化。少数民族饮茶习俗是中华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普洱茶文化的重要内容,传承与保护民族茶文化对弘扬中华茶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云南普洱地区茶文化所形成和发展时代背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任何地域和时代的茶文化之所以能够形成,并且发展成为独立的体系,其关键正是因为其中包含了丰富而浓厚的文化元素及生活应用,乃至情感特色。本文拟从我国茶文化机制的发展形成乃至历程认知分析入手,结合云南普洱茶文化的形成背景及内涵理解,通过对当前整个茶文化资源传承发展的具体诉求进行分析,从而探究当前背景下云南普洱茶文化的传承及应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茶世界》2011,(4)
普洱茶是我国独有的茶叶品种,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同时,普洱茶也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发展普洱茶生产有利于云南茶叶结构调整和茶农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8.
岳璐 《福建茶叶》2016,(10):104-105
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地,茶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茶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随着时代的发展,茶文化也不断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茶文化的符景在茶环境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使茶环境展示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蕴含的思想也十分深刻,本文主要对茶文化符景在茶环境设计中的开放性思维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对普洱茶文化与云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具体结合途径进行探讨,发现可以从普洱茶加工工艺与大学生活、茶文化与个人成长及品茶仪式与人际关系成长三个方面将普洱茶文化与云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在提高学生对课程兴趣的同时,促进普洱茶文化在云南高校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正>我曾去过云南普洱茶产地调研茶产业,喝过不少普洱茶,耳闻目睹后,对于普洱茶的喜忧情况更是常怀于心。我是一个酷爱阅读的人,在全民阅读月活动里抓紧阅读《普洱春秋》新书后,我对作者陈文吨先生刮目相看了这部精美典雅的图书主要有三个方面特点。首先是以茶人文化自信,站在了普洱茶文化高度,来审视云南普洱茶品类,以文化自觉、文化传情的理念,消除了广大爱茶人对于普洱茶品在市场上的误导,照编著者陈文吨的  相似文献   

11.
车燕 《福建茶叶》2016,(3):169-170
茶文化在我国有着相对悠久的历史,加之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所以近些年来,茶在物质与精神层面都在不断发展,同时形成了茶的独特文化体系。目前,我国对于茶文化的研究,涉及的理论内容较少,大多数研究也只是表明茶文化对旅游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以茶文化的基本形态为出发点,简单分析城乡茶文化的特点与差别,并且针对不同的出发点探讨对茶文化旅游的影响,从而推动我国茶文化旅游的迅速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2.
<正>一、市场经济中凤凰涅槃的普洱茶普洱茶是明清时期名扬天下的特色地域历史名茶,近代中华文明多舛,外扰内乱,破坏严重,普洱茶文化同样遭受严重打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大陆普洱茶消费曾经几近衰微绝迹,普洱茶消费文化独存香港一隅.自1993年云南思茅市召开第一届普洱茶文化节,伴随国内市场经济和茶叶经营的放开,普洱茶文化恰似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虽历经多次卫生安全、市场震荡等风波冲击,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群喜欢普洱茶,普洱茶产品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高远 《福建茶叶》2016,(3):175-176
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同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是纵贯滇、藏、川等地区的主要商贸通道。其无论是在历史文化发展中,还是在文化景观形成中都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就将针对云南茶马古道遗产的构建进行简单分析,并且就其与茶文化旅游的合作现状进行阐述,提出未来有效的发展对策,以期促进我国云南茶马古道遗产廊道的构建,推动该地区与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结合与合作,从而将我国茶马古道遗产文化和茶文化推向世界,促进两种文化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茶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而伴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各种特色的茶相关产业也开始踊跃地发展起来,并且有了国际化的发展趋向。但是在走出国门的时候,虽然有新机遇的形成,而各种环境因素也对国内的茶产业形成了直接的威胁。普洱茶产业便属于其中的一种,其需要在走出国门的时候,更多地引入环境法律机制,以实现较高的现实效益,确保普洱茶产业稳定持续的发展。本文主要对普洱茶产业引入环境法律机制进行了实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正>5月23日,第二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国普洱茶节在云南省普洱市开幕。在开幕式上,云南省副省长张祖林对加快云南茶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说,七彩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是普洱茶的故乡,希望普洱市抓住发展机遇,努力建成西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先锋和面向东南亚的绿色经济交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国家,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上,围绕茶形成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文化体系,这就是茶文化,其具体表现就是形成了一系列有关茶文化的文艺作品,比如文学作品、音乐舞蹈艺术等等,这些都充分反映了茶文明的发展程度,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了解该时期社会文化提供了重要帮助。说到茶文化,我们必须对茶经和陆羽进行有效认知,其在中国茶文化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拟从陆羽创作《茶经》的历史背景分析入手,结合《茶经》的相应特点和内涵,从而有效分析《茶经》和陆羽对今天茶文化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肖洪磊 《福建茶叶》2016,(3):346-347
在当前国民生活质量日益提升的状态下,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正在迅速增强,高层次的、绿色健康的旅游需求正在引领我国旅游领域的方向,为了推广健康绿色的养生旅游理念,推动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创新开发茶生态旅游资源,云南的普洱茶具有较为优势的品牌体系,对于云南普洱茶的养生健康旅游开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它可以推动云南茶文化产业的康体养生旅游绿色开发。  相似文献   

18.
普洱茶,即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普洱茶历史悠久,陈韵独特,但很多人对普洱茶认识不够,创新普洱茶茶艺以助推普洱茶文化和产业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茶叶源于中国,我国是历史上最早种植茶和利用茶的国家,悠久的茶文化伴随我国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不同的水土会造就不同的茶叶种类,同时还能从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茶叶发展形成了一种产物就是茶包装,通过对包装的设计能够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本文以临海茶包装设计为例,分析地域文化应用于茶包装设计的价值、现状以及现实意义,以此探寻地域文化元素在茶包装设计中的视觉转化与融合。  相似文献   

20.
滇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茶树资源和茶文化旅游资源。文章在构建茶产业+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机制及价值模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滇西南地区的旅游资源和茶旅游发展、普洱茶快消品的产品特点及市场发展,提出滇西南旅游市场与普洱茶快消品融合策略,普洱茶快消品的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为改善旅游过程中普洱茶消费体验、增加普洱茶快消品终端销售目标、提升普洱茶产业经济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